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物天赋系统-第1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见那人身后的旗手扛着“左将军颜”的字样,便当即拜道:“下官林南,参见颜将军!”

    那姓颜的将军“嗯”了一声。轻声道:“果真是你,没想到你居然会从辽东跑到这里来了。我是左将军颜良,奉太尉之命,率领北军将士前来幽州平叛,并且护送幽州牧刘虞上任。”

    “颜……颜良?”林南听后,脸上一阵惊诧,万万没想到颜良会成了左将军。居然班位还在他的上面。

    “大胆!本将的名讳,也是你直呼的吗?”颜良听到林南直呼他的名字,便怒道。

    林南急忙道:“请将军息怒,下官一时失语。”

    颜良也不是小家子气。当即摆摆手,看了一下林南身后的骑兵,见其中有不少乌桓人和穿着汉军衣服相间的人,便指着那些骑兵道:“我问你,你身后的这些骑兵可都是你的部下吗?”

    林南道:“启禀将军,是下官的部下,其中虽然有不少乌桓人,但是他们和那些反叛的乌桓人不同,都是对大汉忠心耿耿的人,也是下官这次平乱大军的主体。”

    颜良仔细地打量了一下林南,当即调转了马头,对林南道:“既然你来了,正好派上用场,上谷乌桓大人难楼占据了蓟城,你带领你的部下现在听从我的号令,开始攻击难楼。”

    林南迟疑了一下,急忙道:“颜将军,下官正是为此事来的,下官以为,与其攻打难楼,不如将其劝降,使其重新归附我大汉,这样一来,也省去了许多麻烦。”

    颜良冷声道:“怎么你和那刘虞的意见一样?你跟我来,我带你去见幽州牧刘虞。”

    林南“诺”了一声,当即带着赵云、太史慈跟着颜良身后而去,让张郃、丘力居带领兵马原地待命。

    向前走了一段路,林南便见到了一座营寨,扭头看到正在攻打城池的部队,见当中打着“右将军文”的旗帜,心中便暗暗地叫道:“看来右将军应该是文丑了。”

    汉军的营寨就在蓟城南门外的五里处的高岗上,站在寨门前,可以遥望蓟城内的一切动向。营寨内旗帜鲜明,一面面各色的大旗都迎风飘扬。

    寨门前的望楼上,一个身穿墨色宽袍的中年汉子正在眺望着前方的战场,当他看到一个个生命在自己的眼前消失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变得十分的哀伤,不断地叹着气。

    低下头,他看见颜良带着三个人向营寨走了过来,仔细地看了看跟在颜良身后的那个人,脸上浮现出了一丝久违的喜悦。他快步下了望楼,来到了寨门边,正好迎上了颜良几个人,当即拱手道:“林将军,一别一年多,你可比以前看起来要成熟多了。”

    来人正是林南,他跟在颜良身后,一起下了马,朝那穿着宽袍的汉子拱手道:“多谢州牧大人赞赏,没想到我们会在这里再次碰面。不知道州牧大人一切可曾安好?”

    颜良打断了插话道:“林将军,刘大人,你们在此慢慢的聊,我颜某还有事情要做,就此告辞了!”

    话音一落,颜良转身上马,调转了马头,带着部下便朝前方战场赶了过去。

    站在林南对面的便是新上任的幽州牧刘虞,当年在京师的时候,和林南相互认识,虽然说不上有什么交情,但是能够再次遇到故人,也别有一番韵味。

    刘虞见颜良走了,摇了摇头,缓缓地对林南道:“林将军,请进营说话吧?”

    林南见刘虞还是那样的客套,一副不慌不慢的样子,只是他此时可没有刘虞这么气定神闲,他是来说服难楼的。他朝着刘虞拱了一下手,朗声道:“大人。前方战事吃紧,士兵正在拼命攻城,而对方也毫不示弱,这个节骨眼上。下官倒是没有什么雅兴和大人叙旧了。下官此来。是为了平定乌桓人的叛乱,所以请大人见谅。”

    刘虞笑道:“无妨。林将军能以国家大义为先,老夫也是十分钦佩。只是现在左将军颜良和右将军文丑正在攻打城池,我与他们的意见相左,加上他们二人所带领的兵马都是北军精锐。皆不听我号令,老夫也插不上嘴,也只能袖手旁观了。”

    林南没有猜错,那个“右将军文”,确实是文丑。不用说,颜良、文丑也是一心跟着袁绍跑的,如今袁绍成了太尉。大肆提拔心腹,颜良、文丑能够当上左、右将军也是情理之中。他的耳边还响着双方士兵的嘶吼,以及兵器碰撞、战鼓隆隆的声音,他回头看了一眼激战的双方。一个接一个的士兵倒了下去,不管是汉军还是乌桓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再次回过头时,林南朝刘虞拱手道:“大人,蓟城是州牧的治所,如果双方这样硬拼下去,这仗要打到何年何月?与其这样让士兵白白的牺牲,倒不如暂且休兵,采取怀柔政策对乌桓人进行安抚。大人在乌桓人心中素有信义,恐怕这也是朝廷派遣大人担任幽州牧的原因吧,既然如此,大人就应该起到幽州牧的作用,招抚乌桓人,就此平定这次叛乱。实不相瞒,下官也正是为了劝降难楼而来。”

    刘虞听了林南的话语,觉得林南的想法和他的基本一致,他当即道:“你说的不错,这也是我一直想要做的。我主张招抚这些乌桓人,让他们重新投汉,这样一来,叛乱就可以不用流血而平定了。可是颜良、文丑二人不听从我的号令,执意要攻城,我也没办法。”

    林南道:“大人是幽州牧,这里又是幽州,既然颜良、文丑已经成功护送大人抵达了幽州,就应该算是完成任务了,平乱一事,大人完全可以依仗我们幽州的兵马。下官建议,大人立刻以幽州牧的名义敕令颜良、文丑退兵,至于平叛一事,全部交给下官处理即可。下官这次带来了三万精锐的骑兵,而且还收服了挑起这次叛乱的始作俑者丘力居,只要丘力居去劝降难楼,加上城外驻扎的这么多兵马,我想难楼一定会仔细的掂量掂量的。并且大人在乌桓人中颇有信义,难楼一定会投降的。”

    刘虞以前就做过幽州刺史,在胡汉民众中素有威信,这一点是人尽皆知的。他听完林南的话后,当即点了点头,对身后的一个汉子道:“鲜于辅,你速速去前方转告颜良、文丑,就说我让他们退兵,如果不退兵的话,我定当上疏朝廷,参他们一本。”

    鲜于辅面黑须黄,身体健硕,身穿一身劲装,腰系一柄长剑,乃是刘虞的亲随护卫,也是刘虞的幕僚。他听到刘虞的命令后,“诺”了一声,便径直朝前方战场快速跑了过去。

    刘虞对林南道:“林将军,请随我进帐歇息,我尚有一些事情想要和林将军商议一下。”

    林南见刘虞神情突然变得极为神骏,而且也是一身的罡气,当即点了点头,带着赵云、太史慈一起跟着刘虞进了营寨。

    到了中军大帐,刘虞停下了脚步,看了一眼林南身后的赵云和太史慈,当即对林南道:“林将军,让你的属下就守在帐外吧,我想和林将军单独谈谈。”

    林南觉得刘虞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当即对赵云、太史慈道:“你们两个就守在帐外,有人来了也拦挡下来,必须先通报过州牧大人才能放入。”

    赵云、太史慈听出了话外之音,二人“诺”了一声后,便一左一右的守在了帐外。

    一进了大帐,刘虞便不再跟林南客套了,直接拉着林南的手,走到了座位上,开口便道:“林将军当初选择离开京师,我当时还有点费解,以林将军之功,在京担任三公九卿的职务,也是易如反掌。直到现在,我才了解林将军的深谋远虑,实在是令老夫佩服不已啊。”

    林南听了一头雾水,他和刘虞可以说毫无交情,只能说在京师见过几面而已。突然听到刘虞说出这样没头没脑的话,让他有点不知所措。他十分镇定地道:“请恕下官愚昧,不知道大人所指何事?”

    刘虞愣了一下,急忙道:“这也难怪。我和林将军并无交情可言。难怪林将军会有所防范。不过,请林将军相信老夫。老夫绝对不是要和林将军为敌的人。自从大将军何进掌权一来,外戚当权的局面又重新上演了,而且较之以前的外戚来说,何进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袁氏一门都投效了何进。如今朝廷里面,已经是何氏和袁氏的天下了。先是刘焉出镇益州,后是刘表出镇荆州,朝政大权已经全部被何进控制住了,我因反对何进加九锡,才被任命为幽州牧,照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何进会取而代之,像当年的王莽一样,篡汉自立。”

    林南听后,觉得刘虞对大汉真够忠心的。对于他而言,谁篡汉自立已经无关紧要了。不管是何进还是董卓,都跟他没有关系,他只关心自己周边的这一亩三分地,如何将整个幽州牢牢的控制在手心里才是最主要的。他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聆听着。

    刘虞继续道:“此次颜良、文丑名义上是护送我上任,实际上是袁绍派来监视我的,他怕我会以幽州为根基,招诱乌桓人破坏何进以后的大事,所以颜良、文丑宁愿损失兵马,也要强攻乌桓人,以消灭潜在的威胁。林将军,我路过兖州的时候,遇到了兖州刺史曹操,我和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多年的好友,和曹操也比较谈得来。当时我将我的处境告诉他以后,他向我提起了你,让我来幽州以后完全可以依靠你,所以我也不拿你当外人了,直接对你说出了这些话语。”

    林南听完之后,这才了解了过来,他不禁佩服起搞政治斗争的人来,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真可谓是龙蛇混杂,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这派势力,那派势力,都无非是为了权力而进行的斗争。而他也很清楚,他虽然也想攀登上权力之巅,可是他走的路线于刘虞的不同,如果说刘虞的路线是政治斗争,那他的路线就是武力夺取,两者相比较起来,后者虽然走的艰辛一点,可是却是相对稳妥的,一旦武力夺取成功,改朝换代之后,就会呈现出一个新的气象。

    “大人,我懂你的意思了,大人尽管相信下官即可。”林南道。

    刘虞道:“我相信你,所以才敢将这些话说给你听,刘焉只求偏安,刘表只求自守,我刘虞不才,虽然没有太多能耐,也要逆流而上,否则的话,大汉的天下真的被人窃取了,我刘虞便是天下的大罪人了。”

    林南对刘虞的刚直是没得说,可是他却不屑于和这种人打交道,因为这种人都是一根筋,名节固然很重要,但是命都没有,还要名节有什么用。他安慰地道:“大人勿忧,下官愿意助大人一臂之力。只是,大人从今以后千万不要急躁,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来,以大人汉室宗亲的身份,在必要的时候拨乱反正。”

    刘虞听后点了点头,一把抓住了林南的手,十分感激的道:“林将军真义士也!”

    正说话间,林南、刘虞便听见了帐外传来了吵闹的声音,二人不得不停下了谈话,朝帐外走去。

    大帐外,颜良带着一个大汉站在赵云和太史慈的面前,指着赵云、太史慈便劈头盖脸的骂道:“混账东西,你们是谁的家将,居然如此放肆,我乃堂堂的大汉左将军,快闪开,否则别怪我手下无情!”

    颜良身边的那个大汉更不搭话,当先抽出了自己腰中的佩剑,剑锋直指赵云,暴喝道:“闪开!”

    赵云、太史慈也当仁不让,二人一见对方拔剑,一直按住剑柄的手也赫然抖动了起来,唰的一声响,两个人便齐刷刷的将长剑拔出。

    “我家主公吩咐过,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也不得入内!”赵云俊美的面容上突然现出来了几分杀意,气势上一点也不输给对面的两个大汉。

    鲜于辅从后面赶了上来,一见这种情形,急忙上前劝道:“颜将军、文将军,二位请息怒,我家主公……”

    可是没等鲜于辅的话说完。颜良便抽出了自己腰中的佩剑,同时一把推开了鲜于辅,大声喝道:“滚开!我们兄弟的事情,哪里轮到你来插嘴?”

    鲜于辅被颜良一推。一个踉跄便翻倒在地。在地上滚了两个滚,这才爬起来。刚爬起来。便看到刘虞、林南从大帐里走了出来,见刘虞朝他使了一个眼色,他便站在那里不再动了,拍打了一下身上的尘土。心里暗暗地将颜良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一个遍。

    “发生了什么事情?”刘虞一出大帐,便见四个人全部拔出了剑,针锋相对的,他当即正色问道。

    “刘大人,我们兄弟一路护送大人到此,又亲率大军为大人平息叛乱。如今我们兄弟二人正在前线浴血奋战,大人却敕令我们退兵。这是何道理,还请大人给我们兄弟一个交待!”颜良将长剑收起,朗声地道。

    林南的目光一直在注视着颜良身边的那个大汉,他见那个大汉没有披沉重的铁铠。**的上身被轻皮两裆紧紧包裹着,肌肉盘虬的手臂仿佛蕴涵着无穷的力量。也没有戴头盔,乱蓬蓬的头发随便在脑后扎了个大结,粗糙的脸上全是漆黑刚硬的短须,毛茸茸地露出一双虎目,乍一看就是一个狠角色。他打量完这个汉子之后,便可以肯定,面前的这个汉子便是文丑无疑。

    “子龙、子义,收起兵刃,不得对颜将军和文将军无礼。”林南向前跨了一步,先嘱咐赵云、太史慈收起兵器,紧接着朝颜良、文丑拱手道,“在下安北将军、辽东太守、襄平侯林南,见过颜将军、文将军。这中间有稍许误会,刘大人之所以要传令二位将军退兵,也是因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破敌办法,时间紧迫,所以便让人去将二位将军召回,还请二位将军不要见怪。”

    那长相显得凶狠的汉子确实是文丑,听完林南的话语之后,他当即收剑入鞘,朝林南拱手道:“某乃右将军文丑,早闻林将军大名,今日能得一见,确实是三生有幸。”

    林南见文丑没有颜良那样盛气凌人的样子,刚才一脸肃杀的表情只一瞬间便烟消云散,换来的却是一脸的和气。他陪了一个笑容,缓缓地道:“文将军的大名林某也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是不同凡响。”

    文丑呵呵笑了笑,用胳膊肘轻轻地撞击了一下颜良,轻声道:“兄弟,既来之则安之,刘大人既然有妙策破敌,也省的我们在前线拼杀不是?收起你的兵器,咱们一起进去看看刘大人有何妙计!”

    颜良“嗯”了一声,但是眼中的怒火却并未消失,冷冷地对林南道:“林将军,以后要好好的管教一下属下,今天这事就这样算了吧!”

    太史慈心中不忿,恨得咬牙切齿,想上前便给颜良一拳,可还没有行动,便被身边的赵云一把拉住了手臂,用力拽到了一边,并且朝他使了一个眼色,低声耳语道:“稍安勿躁。”

    刘虞见气氛异常紧张,急忙出来圆场,哈哈笑道:“颜将军、文将军、林将军,请入帐一叙。”

    颜良、文丑跟着刘虞径直入了大帐,林南则转身对赵云、太史慈小声道:“这里不是闹事的地方,颜良、文丑也非等闲之辈,要时刻忍耐。”

    赵云点了点头,将太史慈拉到了身后,回答道:“主公放心,属下自有分寸。”

    林南“嗯”了一声,转身便走进了大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