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物天赋系统-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忠体国的人,怕是这百官都是奸贼了。”

    “你,你!”东方文杰说到这忽然仰天大笑道:“我东方文杰竟然没看透你,好,好!”

    “你想先弄死宇文素,然后你调兵来在除了我,到时你就可以靖难为帝了?只可惜你的算盘打的太差了。”林南说完摆手令人将他拉了下去。

    (网网)w
正文 第234章 【盛世】
    林南终于剪除了异己,这一次大清洗,宇文素,苏庭林,东方文杰三大门阀瞬间垮台,光斩首人众就多达八万余人,门阀势力也逐渐消亡了下去。他又派大军剿灭了唐家堡的判贼,可是唐家父女俩却没了踪影,这让他郁闷了好一阵子。不过想到唐玲儿尚在人世,心里的一点点愧疚之情也就平息了。林南这时也发现了自己当初有着太多的想当然,他此时的思想已经不再是做一个昏君了,至少不想做一个亡国的昏君。

    他首先吸取了以前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但是林南最重视的还是人才的选拔,在华夏古代的意识里,选拔人才是要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的。可是当一个人才他的德和才不能兼备的时候,哪个是熊掌、哪个是鱼?到底应该选哪个?传统的说法是,首先我们要德才兼备,这个话没错,但是不能兼备呢?传统的做法是先德后才,但是林南的做法正好相反,他颁布求贤令,公开提出一个口号,叫做“唯才是举”。也就是说当德和才一旦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首先取的是才,而不是德。

    他这个口号一出,许多大臣都表示反对,原因是如果一个人连至少道德品质都有问题的话,怎么可以做官呢?林南大胆的提出三种设想。

    第一种,有德无才,道德上倒是无可挑剔,老好人一个,啥也干不了,这种人我拿了有什么用?第二种,求全责备,我好容易发现一个人才,大家来提意见说他有一个什么什么毛病,我是用还是不用呢?第三种。就是弄虚作假,一个人才为了能够得到晋升的机会只好做政治秀、做道德秀,这个是不行的。既然华夏古代有了这样的弊病,林南的做法就必须来矫正,而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所以林南不能说德才兼备,必须说“唯才是举”。

    林南甚至提出这样一个说法,就是只要是这个人有才,哪怕不仁不孝。你们都尽管推荐给我。所以林南在处理德才关系的时候他的做法是:德才兼备固然最好,但最主要的还是唯才是举。

    再这个前提的感召下,一大批人才聚集到了林南的周围。文有杜如晦,李靖,麻叔谋等。武有侯君集,徐世绩,罗成等。

    这以后林南又提出了关于“廉与贪”的问题。林南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重用清官、不避小贪。

    比如有些人爱占小便宜,当官的时候顺手牵羊牵些什么,但这些人的本质并没有那么坏,而且拿的东西也无关紧要,所以林南对于这样的人的态度就是罚俸。华夏古代总要讲究清正廉洁,比如朱元璋是最恨贪官的,甚至发明了扒皮填草这样的酷刑来惩治他们。结果呢?明朝的贪官却是所有朝代里最多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君子,也大多是伪君子,面上装着不拿,其实心里还是想拿的。

    所以林南先是给官员提俸,使他们的俸禄达到除了可以养家之外还有些富余。然后面对小贪也只是罚俸。但对于大贪却也十分严厉,予以诛九族的大罪。就好比一只会抓老鼠又爱偷东西吃的猫,你没必要因猫偷了点东西你就一棒子打死他,因为它留着还是有的。至少能逮住老鼠。

    但这些不代表林南就不注重法制,他曾亲自宣布:“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作为一位万人之上的君主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恐怕也只能是穿越过去的林南了。

    法律制定出来后,林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在黄龙初年,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林南却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林南的苦心经营,黄龙初年法制情况出奇的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一个月之内竟然那只三个人被判了死刑。

    另外华夏封建王朝的经济特征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种田人要低好几个等次。这也是华夏的封建经济一直得不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林南下旨禁止歧视商人,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在林南政府的倡导下,大隋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成为当时世界商业最发达的国家,商业城市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杨州、益州,和西北的沙州、凉州。首都洛阳和陪都长安则成为了世界性的大都会。

    黄龙三年,也就是林南当上皇帝的第三个年头,大隋已经成为了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首都洛阳更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就象后世的美国纽约一样。隋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竟然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隋帝国跑。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在看到隋帝国的高度繁荣和文明之后,自己的国家在他们心中和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差不多,于是就不想回国,千方百计地要留下。

    隋朝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华夏的各国人民,大多数以成华夏人为荣。不仅首都洛阳,全国各地都有来自国外的“侨民”在当地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一城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隋王朝成为了华夏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外国人入境和华夏人出境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即不担心华夏人出去后忘本忘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后喧宾夺主。

    此时的华夏人已经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强的土地,不担心外来文化把自己淹没。隋王朝的国民素质是如此之高,对外国侨民既不歧视也不奉迎,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拿来主义”,一幅不卑不亢的大国民气度和王者风范。外国人在华夏就象华夏人在自己家里一样,享有和华夏人一样的公民权力,不但可以发财致富,还可以从政当官。来自阿拉伯帝国和法兰西的侨民竟有不少在华夏担任官职的,有的还担任部长级高级官员。

    隋帝国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夏学习先进文化,但唯一不接收的就是东瀛人。东瀛的官派的公费留学生连派了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隋朝却概不接受。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东瀛民族更加没落了下去,几乎被高丽人踩在脚底下。

    黄龙五年,林南下旨开凿大运河。不过他并不急功近利,征来的劳役也不多,开凿的进程也很缓慢。设想是先挖一条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再挖一条从洛阳到江苏清江约1000公里长的“通洛渠”;再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再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就会有一条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了。

    光景荏苒,黄龙五年秋,这一年的林南已经26岁了,5年的时光已经让他变的更成熟,不再是以前的吴王了。日日批批奏章,闲暇时陪着一众妃子们打打闹闹已经成为了自己唯一的生活,虽然乏味,但他却已经习惯了。唯一遗憾的是,这5年之中竟无一个妃子添丁,林南自然知道是自己的问题,也渐渐不去提了。

    ……

    “哥哥,在干什么。”此时,林南正在南书房看奏章,安阳颠颠的跑了进来,跟林南生活了这么久,她甚至把礼数都快忘记了,太监宫女们也知道林南疼她,根本就不通报。

    林南看见她笑了笑道:“来,阳儿,听说你最近在贵儿那里学做点心?”

    “恩,我们不说这个,你跟我走。”安阳不容分说扯起林南就往外跑。

    两人跑出宫门,正迎见朱贵儿几个,林南拉住她问道:“你到底带我去那啊?”安阳冲朱贵儿一眨眼道:“贵儿姐姐你说。”林南往看向朱贵儿,贵儿微微一笑道:“刚才东瀛国派人送来一件宝贝,怕皇上不收,竟送到皇后娘娘那里去了。”

    “矮子国里会有什么宝贝?”林南听起东瀛两个字便有点不爽。

    “哥哥你看了一定会高兴的,是个活宝贝,就连我们几个女人都喜欢的紧呢。”安阳的话里已经把信息都透露出来了,林南点着她的小鼻头一笑道:“既然你那么喜欢,那朕就赐给你了,带回你院子里去罢。”

    ()w
正文 第235章 【北伐】
    “哥哥你又欺负我了。”安阳摇着林南的胳膊一副不依一饶的样子,林南撇了撇嘴道:“好好好,去看去看,那个东赢宝贝在那?”|“就在哥哥新建的凤凰台。”安阳不容分说拉起他就走。

    凤凰台也是一个宫廷院落,不过里面的景色更加宜人优美。安阳拉着林南进了院门,顺着回廊向前走去。经过了一个个拱门和柱子,每一个拱门里,都是几乎相同的品字型小庭院,这些都是三等美人的居所。

    走廊的尽头是一面高耸无比的白墙,下面开了一扇大门,两扇厚厚的大木门板,高达十丈,几乎要抬头仰望,这块如此巨大的木料竟是从大食国运来的。

    甫一踏出这扇大门,是一片极巨大的广场。地面全用汉白玉铺砌,亮光闪闪,一眼看去,使人生出渺小之心。远方白云朵朵,恍如轻纱,竟似在头顶漂浮。广场中央,每隔数十丈便放置一个玉塑**美人像,分作三排,每排三个,共有九个,规矩摆放。

    广场尽头,一座石桥,只有两墩,横空而起,一头搭在广场,径直斜伸向前,直通湖心三层四角楼,如矫龙涉天,气势孤傲。有细细水声传来,阳光照下,整座桥散发七彩颜色,如天际彩虹,落入人间,绚丽缤纷,美焕绝伦。

    两人踏上桥身,缓步接进小楼,楼门外两个御前侍卫见了林南,忙单膝点地,按刀行礼。“宝贝就一楼呢!”安阳一边说一边拉着林南走了进来。

    两人刚一进门,就看见撒蓉蓉,画眉,玉稚等七八个妃子。众女乍一见了林南,忙欠身道:“皇上。”“恩,都起来吧。”林南说完抬眼看去,只见众女身后站着一个小姑娘,身材也就将将一米六的样子。梳着典型的东瀛发饰,头帘平齐,脑后扎起,两边还各垂着一绺长鬓,身上穿着粉色嵌红的和服。和服上的花饰似乎是樱花。脚上穿着木屐。她双手搭在前面,头低的很深,看不太清容貌。

    “哥哥,这就是东赢送来的宝贝了。”安阳笑的跟花儿似的。可以看出对这个小妹妹十分喜欢。“快来见过皇上。”张丽华将她拉了过来,女孩倒显得很羞涩,仍旧低着头,身鞠一躬道:“丰臣美智子见过天朝皇帝陛下。”“你会说天朝话?”林南瞠目结舌,安阳嘿嘿笑道:“要不怎么说是个宝贝呢。”林南恩了一声问道:“看样子你还学过天朝文化?”丰臣美智子恭恭敬敬答了一句:“是的。我从六岁起就开始学习天朝的文字和语言以及风俗习惯。”

    “噢?那你现在多大了?”林南问完,她还是低着头,恭敬的答道:“十四。”“皇上,东赢使节来说这个丰……丰什么的姑娘能歌擅舞,而且更擅长……”撒蓉蓉说到这就说不下去了,脸色胀的通红,林南见她这副模样,不解的问:“更擅长什么?”撒蓉蓉仍旧说不出口,玉稚便接口道:“更擅长风流之术。”她的一说。引的众女既笑又羞,林南却早猜的**离十了。

    他伸手捉起丰臣美智子尖尖光滑细嫩的下颔,然后轻轻用力,迫使她仰起脸庞,避无可避的望着自己。只见她粉光致致、光洁妩媚的脸蛋儿。一双秀丽如水的大眼睛里既透明又深邃。柔媚的弯眉近双眉处淡一些,后边却又黑又浓,一双亮晶晶的明眸下面是腻如玉脂的鼻子,下颏尖尖。脸色白腻,一如其背。光滑晶莹,一张樱桃小口灵巧端正,嘴唇甚薄,呆呆的真是个美人坯子。

    “恩,果然是个宝贝。”林南在她小脸上捏了一把。安阳凑过来笑道:“我就说是个宝贝了,东赢小国为了讨好哥哥可真费了不少心思呢。”林南恩了一声,对着丰臣美智子道:“东赢天皇送你来都叫你带什么话了?”丰臣美智子听她这么问,摇了摇头道:“天皇陛下没说什么,只是叫我好好服饰天朝皇帝陛下,以成两国之邦。”

    “这些都是废话,最主要的是叫朕向他开启国门吧?”林南冷声说完,丰臣美智子马上点了点头道:“天朝皇帝真是料事如神。”林南哈哈大笑道:“不是我料事如神,是你们天皇脑袋跟猪一样。”丰臣美智子不敢再回,只能低头不语,安阳见她可怜兮兮的样子,摇着林南的胳膊道:“哥哥,你就收下这宝贝成全了那个天皇吧。”

    林南在她的小脸上捏了一把道:“就你鬼精鬼精的心肠好,算了,难得东赢天皇一片孝心,朕就收下这个礼物了。”张丽华听了忙捅了一把丰臣美智子低声提醒:“你还不谢谢陛下。”她这才明白过来,又鞠躬道:“十分感谢天朝皇帝陛下。”

    林南点了点头又道:“你那个名字我读着别扭,以后就叫美智子吧。”丰臣美智子忙答应了声:“是。”林南便不再理她,看着撒蓉蓉几女道:“你们给她安排个殿先住下,朕懒得安排。”几女应了一声,安阳眨了眨眼睛歪着脑袋问道:“哥哥今晚不做新郎了?”林南贴着她耳朵说道:“今晚我去你那里做。”

    安阳大羞,也咬着他的耳垂低声嗔道:“那我等着你。”“恩。”林南在她小脸蛋上捏了一把,这时一个内见监跑了进来低声道:“陛下,尚书左仆射李靖大人说有要事要马上面圣。”林南一听,皱了眉吩咐道:“噢,你告诉他在弘文殿等着,朕马上到。”“是。”内监转身去了,林南向安阳说道:“你和他们耍吧,朕有要事要办。”“皇帝哥哥尽管去就是了。”安阳甜甜一笑。

    内监把李靖带了凤凰台正北弘文殿,林南随后就赶了来,李靖起身过了礼,林南拉着他的手亲切的问道:“药师这么急着找朕,想来是有什么要事。”李靖马上从怀里抽出一封书信来递给林南道:“北方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统一了辽东八个部落成契丹部,契丹汗王元治狂傲无礼,拒不纳岁贡,更联合突厥各部,似有南侵之意。”

    “有这种事?”林南接过书信快速的浏览了一便,哼了一声道:“看来朕要不给他一个教训。他就不知道天朝的厉害。”李靖点了点头道:“是啊皇上,如果予以纵容,那周国各部怕都会生出异心来。”林南点头道:“恩,明天朝上朕便与百官会议这件事。”

    ……

    安阳命下人把迎晖院打扮的喜气洋洋的,只等着林南驾临。时间一分一秒的跑过去。安阳等的有些急了便问旁边的宫女道:“什么时候了?”那宫女和她都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