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丑夫-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溪和听了笑道:“七月生的,七斤沉的胖丫头,直接叫七七多好,好听又好记,正好做小名儿。”

    季南山一拍大腿道:“溪和先生随口一,就是个好名字。七七,季七七,好听啊!一会儿告诉桑榆,就叫季七七。”

    孙溪和坐到枣树下,抹了一把汗,他着急回来,路上很有些赶。季南山去井台那儿,给他汲了桶凉井水上来,投了个汗巾递给他,又去灶台那儿给他倒了一大碗凉茶。

    孙溪和大口大口地,灌完了一大碗凉茶,心里才觉得透过了点儿气。他拉过柳条筐,开始往外拿东西,边对季南山道:“在镇上捎回点猪蹄和鲫鱼,是给产妇催奶的,不知道你们备没备。”

    季南山去灶下拿了个瓦盆来接,嘴里道:“溪和先生,这……这花了多少银子?一会儿叫我娘算给你。她刚还让我去下坡杂货铺,看看有没有鲫鱼呢。打热天儿的,这东西也不好提前备,桑榆不晓得啥时候生,怕放坏了。”

    孙溪和摆摆手道:“南山,再给我弄碗凉茶喝。”季南山又去灶上给他倒来一碗,孙溪和边喝边道,“这一路热坏我了,银子不银子的就算了,你抽空儿给我做个书笼吧,背着能轻省点儿,带块顶篷布能遮阳的。这柳条筐我背不惯,勒得膀子疼。”

    季南山摸摸脑袋道:“行,就是我还真没做过,到时候得让溪和先生给我画个草图。”

    孙溪和把碗放下,拿起柳条筐道:“成,你有空做的时候,就找我。我先回去歇一会儿,然后还想上趟山,采点药草。这七月流火的天儿,最容易起些热毒,大人孩子都得留心。”

    季南山送孙溪和出门,看着他被汗打湿的衣衫,出言道:“哎,溪和先生你等等,我看你热得够呛,今日就别进山了。我把那壶凉茶给你捎着,省了你再自己烧了,而且凉得还慢。”

    季南山飞快地把茶壶拿来,递给孙溪和。孙溪和看了看自家大门道:“南山,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乡民们有什么事儿吗?有没有人找我?”

    季南山回道:“从这儿一走一过的,总有人问起,知道你有事出门之后,就基本没人再来找了。不过我看到下坡的秋白在你门口转过几次,问她,她又不是找你来的。”

    孙溪和看了看大门上挂着的篮子,低声“啊”了一句,然后抬起头来道:“南山,好好待桑榆。”季南山有点诧异地看向他,孙溪和笑笑拍拍他肩膀道,“当爹的人了!”季南山腼腆地笑起来,点了点头。

    孙溪和回到自家院里,坐到凉亭中,喝茶纳凉。隔壁院里,生起了一丝炊烟,想来季南山已经开始炖鲫鱼了。

    孙溪和一冲动,跑了趟阳关城。到了城中,才觉得有些好笑,不过知道个商氏木器行的名字,难道过去问人家,认不认识季南山和桑榆?绝对不行。桑榆大着肚子到荷塘村,这中间定有些不好的事情,他若是茫茫然上去就问,不定会给桑榆招来灾祸。

    孙溪和坐在商氏木器行对面的茶楼,正发着愁不知道从哪儿入手,忽然听到邻桌的人在热火朝天的议论什么,时不时地到商家。他凝神一听,原来这阳关城中,近来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商沈两家要联姻。^''

    s
16第十六章:七七满月
    ^''。

    八月初六这天,桑榆出月子。''~)''她坐月子正赶上最热的月份,受了不少罪,今日终于熬到头了。季南山一大早起来,就去灶上给她烧水了,桑榆一直洗了三遍,换了干净衣裳,这才觉得舒服起来。

    季南山进来帮她收拾那大木盆,桑榆擦着头发揶揄他道:“要是有个大浴桶,能泡泡就最好了。而且浴桶有遮掩,你也不必每次进来给我换水,都让我藏到门后头去。”

    季南山唰地一下子就红了脸,嘴里却回道:“是谁喊的,脏死了脏死了,别瞅别瞅。听你这么,我才让你去门后头的。”

    桑榆呵呵笑起来道:“我是让你别瞅我洗完的那脏水!”这话儿里的意思就是不介意季南山看她了,季南山略一琢磨,耳根子也红了。桑榆把布巾往前一伸道:“洗这三遍累死我了,没劲儿了,南山,你帮我擦头发。”

    季南山接过布巾来,坐到床边给她擦头发,他的手虽然大而粗糙,桑榆却能感觉到他刻意放柔了力度,心里便很温暖,笑着道:“得亏娘不在家,要不看我使唤你,又得把眉毛都皱到一块儿去。”

    季南山笑起来道:“到底是第一个孙辈的娃娃,娘虽整日里嘴上嫌弃不是男伢子,心里还是喜欢的,一大早就抱出去溜达了。”

    桑榆附和道:“是啊。对了,七七早晨跟娘出去的时候,也没好好吃几口奶,一会儿估计也该闹了,要是找我就去梨花嫂家。”

    季南山放下布巾道:“去吧,前天的时候,我就见她推回来好多绫罗绸缎,就等着你出月子,好大干一场呢。”

    。

    梨花嫂家,堂屋里,迎门案上。

    桑榆伏在上面画着什么,香草整个小身子都趴在了桌子上,探着脑袋托着嘴巴,仔细地瞅着。''~)''

    梨花嫂坐在一旁的木椅上,正在做布花,看香草屁股正冲着她,抬手拍了拍道:“上那边站着看去,非在这头趴着瞅!腚翘老高,看着就手痒痒,想拍你两把。你阿婶画啥玩意呢这老半天?”完又对桑榆道,“我桑榆,那可是给春树练字买的纸,你整点儿有用的啊,可别画着逗孩子玩儿。”

    桑榆抬头道:“我用不习惯毛笔,要不早画好了。”完搁下了笔,拿起纸来大口吹着墨迹,好让它快点干了。

    小香草缩回屁股,坐到了她娘身边。梨花嫂问道:“瞅这么半天,你阿婶画的啥?”

    小香草笑嘻嘻回道:“画的饼,有两个,用一根绳拴着。”

    桑榆本来鼓着嘴在吹墨,闻言噗嗤一声乐了起来。梨花嫂来了兴趣,放下针线道:“我看看你折腾的啥!”完凑过头去看,却一副看不懂的神情。桑榆凑到她耳朵边小声解释了几句。

    梨花嫂拿起那张画道:“什么?这叫啥玩意儿啊!没法穿没法穿,就两块布头一根布条?肚子上露着肉?”

    桑榆道:“哎呀,嫂子你先别问这么多。我跟你,你看这儿,这儿下面的多半圈,你做的时候,把那什么筋随进去,还得是抻开了点儿随,这样松开的时候,让它能伸缩,两边都这样做,用浅色的精细棉布做。我着急穿,等你做好了,我穿上再跟你细讲着玩意儿哪好,到时候你就明白了,这比肚兜强多了去了。”完瞅了瞅梨花嫂道,“嫂子你也得穿,你这都下垂不老少了!”

    梨花嫂脸红了:“那是鹿筋,怪可惜了的。你啊心巧手拙,非要穿呢我就帮你做,但你可别强要我穿,我可不穿这个,我穿不了。再了,你看春树、香草俩娃都多大了?能不垂吗?高胸脯子也就是做大姑娘那几年。女人嘛,嫁了人生了娃,都一样。”

    桑榆摇头道:“嫂子,穿不穿区别可大着呢,尤其是我现在奶着孩子,要是不穿啊,没两年也跟你一样了。但是我要是一直坚持穿着,就会一直挺着胸脯不下垂,不信你就等着看着。”完催梨花嫂道,“嫂子,啥时候能做好?我恨不得现在就能穿上。”

    梨花嫂道:“急性子!鹿筋你都拿来了,两针活儿,不是不用绣花啥的吗?你等我,一会儿就给你缝一个出来。”

    梨花嫂又让桑榆给她仔细地描述了一遍,然后照着图,找了个白里稍稍带点蓝头儿的棉布,大剪子下去,刷刷剪裁出布片来,开始飞针走线得缝了起来。桑榆抻了抻鹿筋的弹性,然后看着她随了进去。桑榆也穿针引线缝布条,得在背上和颈中都系带儿。

    果然没过多久,一个自制的简单胸罩就完成了。桑榆兴冲冲地进了里面屋子,脱了外衫就穿上了,然后系好带儿,又调整了调整。一旁的梨花嫂看得目瞪口呆的。

    桑榆披上外衫,对梨花嫂解释道:“嫂子你看了没?穿着舒服,又能托着胸脯,奶孩子也不费劲,也能防止下垂。最关键的是,穿它在外面再穿啥衣裳,都好看。”完将外衫仔细穿好,在梨花嫂面前转了一圈道,“嫂子,咋样?”

    梨花嫂又让桑榆转了两圈,才喃喃地道:“你还别,刚才你穿我见着了,胸脯子托得更大了,可你穿好了衣裳,怎么我还觉得你腰变细了呢?”

    桑榆指指胸脯道:“这儿啊,这儿挺起来了,把衣裳撑起来了,显得!”

    梨花嫂寻思半晌道:“就算好看,我也不穿。不行不行,真不习惯。”

    桑榆叹口气,也不勉强,只道:“嫂子,反正你知道怎么做,哪天改了主意,你就自己做了穿。我知道你穿习惯肚兜了,其实现在就是天热,要是不怕热,你可以把这个穿在里头,外面再套一层肚兜,再穿中衣再穿外衫。”完又凑到梨花嫂跟前,笑嘻嘻讨好道,“嫂子,麻烦你再给我缝俩,我好换着穿,天又热我又胀奶,容易弄脏了。”

    梨花嫂似乎考虑了一下桑榆的提议,最后还是摆摆手道:“再再。你自己去挑棉布吧,我给你做。按照你的,我买了不少绫罗绸缎回来,等做完了你这着急穿的穷亵衣,就赶紧教我做各种各样的布花吧。”

    桑榆点点头,忽然又笑道:“细棉布可不便宜,为啥我这是穷亵衣啊,嫂子?”

    梨花嫂笑着道:“就这么两块布,肚皮都不舍得盖全了,不是穷吗?不穷也行,叫抠门亵衣?”笑着走到外屋,又道,“七七满月,今儿个是不是小办一下?”

    桑榆摇摇头道:“十二晌1的时候,周告乡邻请了酒,娘满月酒就不请了,自家人乐乐就得了。”

    梨花嫂点点头,一边打抱不平一边又安慰桑榆道:“这要是大胖孙子,估计她就舍得请了。这老人啊,就是认死扣儿,我当初先生的春树,再生香草的时候,我家婆婆脸上还不好看呢!”

    桑榆摸摸梨花嫂的手道:“没事儿,嫂子,我不在乎这个。咱最重要的就是把日子过好,走,咱去做布花去。”

    两人在堂屋坐着,敞着门开着窗,眼下最热的那阵儿已熬过了,聚精会神地做事儿也并不觉得闷热难受。梨花嫂又一口气儿给她缝了三件小抠门亵衣,桑榆也趁这段时间,用绡、纱、绸、缎,不同质地不同颜色地,搭配出了各种不同样式的布花,然后一一地讲解给梨花嫂,做法、讲究与窍门。

    做出不少布花之后,桑榆又跟梨花嫂一起,挑出了适合做腰带的锦缎与布匹,按照桑榆画的图样和要求,仔细地做起束腰带来。

    桑榆叮嘱梨花嫂道:“嫂子,这一个月,每次集市我都让你和南山去逛,主要就是了解,如今正时兴什么衣裳,是什么材质什么款式。咱们这束腰带,得分成几个档次卖,低档的只卖几个大众款式,集中在青灰绿蓝紫这几个颜色;中档的要多做红色,可能会有很多新嫁娘想买;高档的各个颜色都要有,浓烈的色彩要配简单的花式,淡雅的色彩既可以配简单花式,又可以配复杂花式。你看这样子……”完,拿起毛笔,边画边起来。梨花嫂凑到跟前,听的很是认真。

    讲解完了,梨花嫂去里屋剪裁布匹,季婆子抱着七七找过来,喂了一回奶。小丫头应该跟季婆子逛累了,吃完了就呼呼上了。

    季婆子走过去,仔细翻拣了下小笸箩里做好的布花,在一旁道:“花色齐全,料子也好,样式也多,这回可得注意保密,什么都做好了,再一口气儿赶集去卖。”

    桑榆抿嘴笑道:“娘,我不打算自己赶集摆摊儿卖。”季婆子如今倒也习惯了桑榆时不时地出人意料一把,因此倒也没着急,只是询问似地看向她。

    桑榆赶紧解释道:“娘,你想啊,在集市上摆摊儿呢,只能卖咱做的低档类束腰,小家碧玉们啊是去成衣铺子,挑时兴的新款式买;大家闺秀们呢足不出户,家里就养着专门的针线上人,或者换季的时候,请手工最好的针线上人,人家是挑最好的料子,在家里剪裁缝纫。”

    看季婆子点了点头,桑榆又道:“这好的针线上人,除了出入高门大户,多半也与成衣铺子有联系,她们安身立命的营生就是针线嘛。等我与嫂子做齐了样板货,我去三叶镇,找最好的成衣铺子谈合作,将高档货色委托给他们代卖,最好就是我们供货他们抽成。”

    季婆子先是点头,后来又摇头道:“不行,样品货到了行家手里,立刻就能有仿品出来,依我看,正经针线上人的手艺,肯定比你与梨花要好得多。到时候我们只怕还是沦落到,摆摊儿卖卖低档货。”

    桑榆倒是有些佩服季婆子考虑得深远,她点头赞同道:“娘你的对,所以我要谈的买卖,其实不是这批样板货,而是大方出让这门手艺,同时希望成衣铺能收咱们的货。只看不拆的话,又是第一次见着,我相信一些复杂的花式,即使她们是这方面的人才,也一定不能短时间内破解。”

    季婆子放下布花,接过桑榆怀里的七七道:“既然你能想到这儿,我就不跟着瞎操心了。孩子交给我带,你放心与梨花好好做事。桑榆,别忘了你答应娘的话。”

    桑榆摸摸七七的小脸蛋,仰头道:“娘,我记得。谢谢你。”^''

    s
17第十七章:桑榆进镇
    ^''。

    眼瞅着这就八月十五了,中秋佳节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在做月饼点心,小孩子们眼巴巴地等着盼着。''~)''

    八月初十这天,桑榆、南山、梨花嫂一行三人,带着样板货,进了三叶镇。看看天色尚早,大商街可能还没开门,他们便去了小市街那里,想简单吃碗馄饨面。

    桑榆在了解之后,觉得这三叶镇规划的是真不赖。单从功能上划分,镇里主要就几条街。

    首屈一指的就是大商街,里面云集的都是一些大商铺,最好的绸缎行,最好的酒楼,最好的成衣铺,以及桑榆之前去过的驻颜坊,都是在这条街上。

    然后就是小商街,就在大商街往西,一拐弯相邻的地方。头一家就是皮料行,其实这皮料行也是个大铺子,就是最里头的生皮加工坊,这味道实在不怎地好,才沦落到了小商街。另外一些米粮店,瓷器坊,布料行,点心铺,首饰铺,药材铺,也都在这小商街上。

    大商街往东紧挨着的,是三叶镇的中心大街,这条街贯通南北穿镇而过,是进镇与出谷的必经之路,叫做上马道。这条交通要道正是三叶镇的雏形,也是三叶镇能繁华起来的缘由。

    上马道两旁的店铺,多是栈酒肆、赌坊茶馆,都是给往来商提供方便之处,二丫夫婿家的福来茶馆,就开在这条街上。出镇的那头有一家马匹行,而相对的另一头,则有一家青楼、一家戏馆。''~)''

    小市街其实不算街,与其它几条街相比,它窄小寒酸许多,两架马车都不能并排而过,这里是三叶镇赶集的地方,往来的人们只能步行。

    小市街一头集中的是临时搭建的小饭馆,其余地方就是各种小摊小贩,摆摊做生意的地方。什么卖菜的卖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