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丑夫-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俩满心欢喜地背上粮食走了。桑榆回到前面店里,何秀枝与梨花嫂正在柜台那儿小声说着话。梨花嫂见她过来了,问了一嘴:“我看李家那兄弟俩乐呵呵出去了,怎么你给他们加工钱啦?”

    桑榆跟两位嫂子先说了一遍兄弟俩的身世,又说了自己的安排,然后解释道:“嫂子,我是这么考虑的。”说完桑榆朝门外抬了抬下巴,才接着道,“我看那边连掩饰都不掩饰地就跟咱们杠上了,等咱们过年回村了,店面空在这里我不放心。这俩兄弟我看着挺老实本分的,心眼也好,对他们那个体弱的兄弟也是有情有义的,人品没有问题,我才想帮他们点忙,给些好处呢,也让他们帮咱们的忙,好好给咱们看店。我是真怕咱一走,店里起个火啥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何秀枝瞪大眼睛道:“不能吧?抢生意就抢生意,还能放火不成?这可犯法啊。”

    梨花嫂却不这么想,她冲何秀枝道:“是犯法,可也得抓住人算。过年放鞭放炮的,本就容易走水,咱们又不是镇上的人,真出了事儿告了官,没有人证物证也是白费。我看小心驶得万年船,就得找人看着店,还得交代他们一定多小心,勤起来查看。”梨花嫂看来是真担了心,又嘱咐桑榆道,“桑榆,你多给点工钱,毕竟是过年的时候,加倍给吧,只要店里平平安安没啥事儿,就值。”

    几人正在说着话呢,忽然大门外有马嘶声响起,听着是闹闹哄哄有一群人的动静,何秀枝连忙上前打开了帘子,只见陈二公子带着一伙儿外地客商刚到了门外,看着像是贩卖北方皮毛的商队,为首的那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很是威风。

    陈彻在大门外就喊道:“桑榆,备桌酒菜,我要请客。”说完对那为首的汉子道,“马大哥,这就是我常来的小店,请!”

    作者有话要说:溪河先生要有消息来了。下章,或者下下章。亲们,想他了没?
第八十四章 蜀都消息
    陈彻带着那卖皮货的马大哥进了三嫂小吃店;梨花嫂与何秀枝赶紧地去了后厨准备酒菜。桑榆看陈彻的样子,似乎对这个马大哥很是看重;便特意上前来多招呼了两句,又趁着陈彻去柜台那倒药酒的机会,扭头小声对他道:“若是贵客的话,带去上马道的正经酒楼招待岂不更好?”

    陈彻摇摇头道:“你待会儿过来,马大哥有话带给你和南山,正经事。”说完倒了药酒过去了;低头与那姓马的汉子说了两句什么;然后扭头对桑榆道,“我俩去后宅厅里;你有空了赶紧过来。”

    姓马的汉子回头示意一起来的弟兄们在店里候着;便跟着陈彻穿过角门,向院里走去。只留下桑榆还在原地愣神。

    桑榆心中不由地好奇起来,她不认识这姓马的汉子;搜遍记忆也无半点印象。而看刚才的情形;这人似乎带来了什么至关重要的消息;这不由地让桑榆有些茫然又有些紧张。正好,这时候梨花嫂端着几个冷盘给送到前面店里来了,左右瞧瞧没看见人还有点奇怪。桑榆赶忙上前将酒菜接了过来,让梨花嫂在柜台那盯着,她抽出身来,赶紧地去了后宅厅里。

    后宅厅中。

    桑榆先将下酒菜一一摆放到长木几上,分别是一盘洒了芝麻与香油的盐水长果豆儿(花生米)、一盘山珍丸子、一盘卤凤爪、一盘五香鸭杂、一盘豆干卤蛋拼盘、一盘卤猪蹄。从这下酒菜上也看出了梨花嫂的精明,她一见来的是草原的汉子,没用精巧的小碟子上菜,直接来的大盘子,而且上了六道冷盘,其中两素四荤,可谓投其所好。

    桑榆刚将菜品摆好,直起腰来还没说话,就见那姓马的汉子从长椅上站了起来,从怀里恭敬地掏出了一封火漆封口的信件来,递向桑榆道:“桑榆大姐,这就是公孙先生托我带来的信,请您或者季兄看完了立刻烧掉。”

    桑榆过了这个年才十八,听他一个看起来至少有三十多岁、威猛彪悍的汉子喊大姐不由地有些好笑,却也知道这是对她的尊称,表示敬重的意思。再一回味他的话,公孙先生?

    桑榆忽然想起溪河先生曾说过的话:“我复姓公孙,单名和,字仲德,祖上乃西京人士。”

    桑榆脸色大变,顾不上说什么问什么,一把抓过那信来,用手使劲抖开,连忙看了起来。信只薄薄一张纸,上面写了两句话,确切地说是八个字:勿称弟子,慎用竹牌。落款是“溪和”两字。

    桑榆看了不得要领,却也知道不是什么好消息,她深呼吸了一下,稳了稳心,才向那姓马的汉子仔细询问道:“马大哥与溪……公孙先生是故交?先生他在蜀都可好?马大哥可否将先生托你带信的情形仔细与小妹说说?”

    听桑榆称呼他为“马大哥”,那姓马的汉子拱手道:“不敢不敢。我乃……西京人士。先生他在蜀都……尚好。先生特意交代我带一句话,说是‘见信勿慌勿念,此乃未雨绸缪,并非有甚麻烦,让你们一切依信行事即可。’”

    桑榆见问不出什么来,只好先作罢,转而道谢道:“有劳马大哥了。”

    那姓马的汉子闻言没说什么,只是递过来一个东西,桑榆心里有点乱,下意识地接过来,发现是火折子。一下子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当着他的面将那信连同信封一起烧成了灰烬。

    桑榆感觉到溪河先生在蜀都状态不妙,她心乱八糟的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她与季南山的力量真是太微小了,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可想。桑榆想到这里,心里更加的难受,人在长椅上坐着,但心神早不知道去哪儿了。陈彻见她这样,停下了吃菜劝酒,默默地端着酒杯,转过脸来看她。

    一开始,桑榆是没有感觉到陈彻在看她的,但过了一会儿,酒桌的安静总算引起了她的注意,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陈彻的目光。

    这是桑榆第二次仔细看陈彻的眼睛,这是叫桑榆很羡慕的一双澄澈清明的眼睛。除了陈彻,桑榆从来没发现任何成人还能保有如此清澈的一双眼。这双眼睛仿佛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让人与他的视线一对视,就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到这双眼睛所蕴含的气场中去。桑榆忽然觉得心不再那么焦躁了,整个人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陈彻几乎立即就发现了她的变化,他故意用很轻松的神态冲她挑了挑眉毛,眼睛里有笑意缓缓漫上来。这时陈彻终于又动了起来,他放下酒壶对桑榆认真说道:“桑榆,有很多事我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着急、害怕、焦躁、不安……再怎样还是做不到。要我说,做不到就做不到,要真的事到临头了,那就做自己能做的所有就行了。”

    陈彻用手里的筷子往旁边指了指,又往上扬了扬道:“剩下的,交给能做到的人来做;再剩下的,交给老天爷。”他再一次认真地看着桑榆的眼睛道,“这样!就行了。”

    他刻意加重了“这样”两个字的语气,桑榆觉得再一次刷新了对陈彻的认知。最开始,桑榆觉得他有点……傻;后来桑榆觉得他那不是傻,或者说其实他傻得挺纯真的,比那些所谓的人精要好得多;可现在桑榆才意识到,陈彻才是真真正正的明白人一个。

    真真正正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反而表现得有些“返璞归真”?桑榆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但她对陈彻是彻彻底底地服了。

    桑榆没有再多想什么,她转头对姓马的汉子道:“马大哥,不知道你是否还要回蜀都?若是要回的话,烦请帮我与南山带句话给先生。就说——我们会遵照他说的做,请他不必挂怀,遇事只管放手去做。”

    姓马的汉子郑重应了,重又与陈彻喝酒吃菜起来。桑榆见机告辞出来,站在门口深呼吸几次,将心神完全平复了过来,然后走向后厨,准备去看一下热菜。

    后厨里,梨花嫂刚把沾雪的斗篷脱下来。三嫂小吃店里虽然也会备些食材,但大多数是与所售卖的小吃有关的,这要整备席面的话,就不够用了。梨花嫂上完了凉菜冷盘,赶紧地挎上篮子出去采购,买回满满一篮子东西来。

    桑榆过去翻捡一番,顺手就搭配出了菜单。她先拿出一块大豆腐,对一边等着的草儿道:“肉末香菇烧豆腐”。草儿麻溜地把豆腐放一白瓷碟里,捞出几多泡着的香菇放瓷碟旁边,提刀在一大块猪肉上划下一窄条儿来,归拢在了一起。桑榆接着拿出一个猪肝来,对草儿道:“胡葱(洋葱)炒猪肝。”草儿连忙把胡葱归置过来。桑榆接着不停地道:“香干炒秋葵”、“醋溜肥肠”、“坚果炒虾仁”、“石板炙鹿肉”,小草儿一一地将食材配好。

    桑榆全说完后,又一一地检查小草儿归置的配料,发现不仅没有差错,而且小家伙现在还正在归置各种菜品要用到的调味料。春树这孩子也机灵地很,已经开始在引火了,梨花嫂正在刷炒锅。桑榆摸着小草儿的脑袋瓜道:“好闺女,做得好。加油干,咱多挣点银子,到时候干娘才能更财大气粗地给你置办好嫁妆。”

    小草儿乐呵呵地道:“干娘,我不要嫁妆,我要跟你学手艺,我喜欢做菜,喜欢干娘做的各种奇奇怪怪的好吃的。等我长大了,我也开个小吃店。”

    桑榆笑着说:“这个挺好实现的,等你再大点儿,干娘就把三嫂小吃店给你。”

    梨花嫂听到了,笑了起来道:“别听你干娘瞎说,咱三家还指着这小吃店挣钱呢,交给一个娃娃管,还不赔得底朝天?”

    小草儿冲她娘撅着小嘴,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地“哼”了一声,不高兴地去择菜了。烧火的春树看妹妹生气了,仰起脸对他娘道:“娘,妹妹聪明着呢,我相信她。”

    正在择菜的小草儿顿时高兴起来,冲她哥一阵儿的挤眉弄眼,臭屁道:“好哥,我长出息多挣钱,将来给你娶媳妇。”

    老实的春树被妹妹调戏了,窘得红了脸,赶忙地专心烧起火来。

    桑榆赶紧地上手洗菜、切菜、改刀、拼盘,完了一个就递给梨花嫂一个。大炒锅里冒着油盐香气,热菜一盘盘地炒了出来。主食直接蒸的竹筒米饭,桑榆又准备了酒足饭饱后要喝的茶水与几样茶果。忙完这些,桑榆去店里看了一眼,见那姓马的汉子带来的伙计们都吃着呢,才又退了回来。

    再过一会儿就要到晌午饭口了,客人们会多一些,桑榆与梨花嫂带着孩子们抓紧时间吃了口饭。到底心中有事,桑榆也没吃多少,很快就放下了碗筷。

    梨花嫂看在眼里,也跟着加紧几口把饭扒拉完,过来跟桑榆一起筹备待会儿要用的食材、调料等,手里忙着嘴上也没闲着,问道:“六凉六热十二道菜,茶水茶果都是最好的。陈二带的这个姓马的,是什么来头啊?”

    桑榆小声道:“嫂子你不问我也要跟你说,也得告诉二嫂和二哥。他是溪河先生的信差,蜀都来信儿了。”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最近会日更,或者日双更。希望大家多留言啊,撒几朵小花啥的,给我加加油,爱你们!
第八十五章 未雨绸缪
    天色灰暗;落雪簌簌,那姓马的汉子早已带人告辞而去,陈二却一直留在这里;他喝醉了;桑榆给他熬了醒酒汤;他大口喝了;老实地在长椅上歪着醒酒。到了掌灯时分,李向南兄弟俩赶回镇上来了;还没来得及回家,先到了三嫂小吃店复命。

    桑榆将他们让进店来,递给他们一条白手巾;先看着他们互相抽落了身上的雪,又用温水浸湿了手巾递给他们擦脸。两人把毡窝鞋脱了下来;穿着棉鞋进了店里来。

    现在刚过了晚饭饭口,宵夜时间还不到,店里正好没什么人。其实自从李氏老面馆“发力”;这几天店里都不怎么忙,每日的备料也都减半了。此时梨花嫂与何秀枝在后厨忙活完了,也到前面店里来坐着了,这里火炉生的多,很暖和。

    桑榆让两兄弟坐到了店角落一处火炉旁暖和着,何秀枝站起来道:“大雪天打个往返,一看就没顾上吃饭,我去给你们弄碗热汤来。”

    李向南连忙客气道:“多谢东家,不用麻烦了,我们吃了干粮了。”

    桑榆一下子想起早晨的事儿来,问道:“难道吃的早晨那两个烤馍?”

    李向南与李向北有点不好意思,沉默在那里没有吭声。桑榆简直震惊了,没忍住惊讶,说道:“这样的天气,那烤馍!干巴巴、**,牙都能给你硌下来!你们就吃的那个?”

    李向北脸上冒火,红了起来,小声解释道:“揣怀里了,赶路走得身上不冷,也没那么硬,能吃。”他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几乎低不可闻。

    桑榆觉得鼻子发酸,抿了抿嘴没有说话,过了这阵儿,才对何秀枝道:“二嫂,鸡汤豆腐串,大海碗。熏肉饼来两张,烤馍来四个。”

    听了这话,李向北急了,站起身来赶紧喊道:“不要肉饼……”话没说完,就被他哥给拉住了袖子,重又坐了回来。

    桑榆扭头对他道:“你叫我东家,就是我家伙计了,吃东西不收你钱。等会儿回去的时候,再给你们带几张饼,回去给你爹和你兄弟吃。”

    李向南也不矫情,起身拱手施礼道谢:“麻烦东家。”坐下后又说道,“我们刚过晌午的时候,就到了荷塘村了,放下粮食问了季阿婆才知道东家上山了,在松溪潭那边。我俩山路不熟就侯在家中,本来以为今儿个回不来了,没想到没等多久东家回来了。东家说正好缺人,让我们兄弟从明儿个开始干到年底。我俩赶回来,是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爹和我兄弟一声,也省得他们惦记。”

    说完了送粮的情况,正好何秀枝把热汤端来了,兄弟俩道了谢,接过大碗小心地吹着热气喝了起来。给他们拿的烤馍都是现拿出来的,外皮焦黄内里雪白,一掰开就直冒热气。李向北吃得眉开眼笑,也不顾烫嘴,大口大口地一会儿就下去半碗热汤。

    许是吃了热乎东西心里有了底,身子也渐渐暖和起来,李向北鼻尖上冒了汗,不一会儿就坐不住似的扭动了起来。桑榆察觉有异,仔细一瞧,正看着李向北搓着双手蹭着两只脚在那里扭歪。梨花嫂也看着了,叹口气道:“这是手脚有冻疮,身上暖和过来了,开始发痒了。快别蹭蹭了,越蹭越痒痒,我这儿有冻疮膏,给你们拿点抹上。”说完又对何秀枝道,“老二家的,给他们拿干粮去,让他们回吧,天也不早了,咱店里热乎他们待着难受。”

    给李向南两兄弟拿上冻疮膏,带上干粮,打发他们走了。正好福来茶馆的小厮来找二少爷回家了,桑榆又看着他们将陈彻扶走了。回到店里,桑榆扭头对梨花嫂与何秀枝道:“两位嫂嫂,咱打烊吧,今儿个不候着夜宵点儿了,我有事儿跟你们商量。”

    梨花嫂与何秀枝互相看了一眼,她们应该是通过气儿了,两人都无异议,三人忙活着将店关了,返回到了后宅厅中。

    何秀枝泡了茶来,三个人先坐到一起拢账,把今日的各项账目盘清了,桑榆合上账本,叹了口气。何秀枝给她又倒了一杯茶,劝道:“与前阵子相比,虽然利少了些,但也算可观,桑榆别太忧心。其实,最初开店的时候,我从来没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