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灵异档案-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大师久等了。”

不得不说,我这一路走的很慢,不是因为路途中的危险,而是一种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或许我在寻觅着鬼师的痕迹,或许内心还抱着某种期待。

但路总有走到尽头的时候,奇迹也并没有发生。

“其实我也刚到没多久。”天机阁大师摇摇头,一副不介意的样子。

“这玉佩就还给大师吧。”我将玉佩还给对方,带着这种东西,等于自己的位置随时被掌握,与其偷偷摸摸的扔掉,倒不如正大光明的还给对方,相信对方肯定能明白我的意思。

“好。”对方点点头,接过玉佩收了起来,然后指着脚下说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就在这下面。”

“下面?”我愣了一下,难道不应该是蓬莱仙山上吗?不过我也没有多问,相信对方不至于在这件事情上说谎。

“不错,待会还请小友相助。”天机阁大师郑重地说道。

“没问题,不过我也会量力而行。”我这是先小人后君子,如果是必死的结局,我肯定不会傻傻的冲上去的。

“如此便足够了。”天机阁大师点点头,然后轻轻一跃,好像送死一般,跳下悬崖。

我同样没有犹豫,跟在他的后面跳了下去。

小说中,主角跳崖之后都会得到奇遇,难不成这里便是按照这种情节设计的?这样未免也太狗屎了吧?

山崖并不算高,只有几十米的样子,而且也不是那种直上直下,沿途有很多落脚的地方,以我跟天机阁大师的实力,很轻松的便来到崖底。

不过落地之后,我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洞穴,而对方也没有拿出钥匙或者扳动机关,而是带着我沿着一条充满乱石的小路往前走,差不多几分钟后,才在一块大石头停了下来。

居高临下,我看到了一个广场,一个废弃掉的广场,原本这里应该立着不少高大的石碑,但现在却已经全部断裂,甚至大部分都被埋掉,就连这个圆形的广场也凹凸不平,布满了一道道裂缝。

“根据记载,这里以前是儒碑林。”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天下术士逃离,无数典籍付之一炬,当时徐福暗暗将所有典籍拓印,在来到这里之后,建造了这片儒碑林,也是为了不让传承断绝,可却抵不过桑海沧田,被时间埋葬。”

第640章儒碑林

听着这段话,我心中也有些感叹,时间埋葬的不仅仅只是这片儒碑林,还有无数瑰宝。

上古的隐秘同样被埋葬在时间这条大河中,或许再过几百年,修炼者三个字也将成为绝唱。

“我天机阁的传承,实际上便来源儒圣荀子,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这是荀圣的思想,这片儒碑林实际上埋葬着荀圣当年的一件贴身之物,也是我儒家一脉的至宝,为了此宝,我天机阁已经来过八次,眼下为第九次,正所谓九为极,恐怕这也将是我天机阁最后一次机会了,所以还请道友成全。”天机阁大师郑重的对我弯下腰,神情也带着一种决然,甚至连称呼也变得更加正式起来,从小友变成了道友。

什么是道友?志同道合者,为道友,说明对方已经在心里认可你,将你放在跟他自己同样的高度,如此,才算是道友。

“大师言重了,既然答应了大师,我自会尽力,但如果遇到不可抗拒的情况,还请大师能够体谅。”我看着对方,不得不提前把话说明白,能够让天机阁八次无功而返,足以说明这件事情的难度。

眼前这位让我无法看透深浅的大师,恐怕也是天机阁孤注一掷,看其决然的样子,恐怕就算拼尽了性命,他也一定要得到那样至宝,对于他的这种心理我尽管不能认同,但却尊敬。

但,同样的,我之所以帮助他,是因为交易,但是一件增寿之物却是有价的,不足以让我拼了性命去帮助对方,所以,如果到时候事情真的无法挽回,恐怕我会先为自身安全考虑,事不可为而为之,不是我的作风,至少在没有足够筹码的情况下是这样的。

“我明白,如果真的不可为,只能说明我天机阁注定跟荀圣这件宝物无缘。”对方看似很体谅地说道。

“大师也不必太执着,或许这次大师便能得偿所愿。”我劝了一句,尽管我也明白,我这话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借道友吉言。”天机阁大师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道友跟我来。”

随后,对方带着我步入广场,我的视线掠过一座座断碑,大部分已经沾满了泥土,或者是损毁,看不清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但是莫名的,我感觉周围充斥着一股气息。

我的眼前,似乎又看到了这里曾经的样子,无数儒碑林立,一个大儒在向一群儒生讲述着关于儒家一脉的辉煌过往,以及思想。

那些儒生的神情充满了向往跟期盼,但那名大儒眼睛里却闪过一抹黯然。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为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意识到儒家思想对自己统治地位的动摇,所以焚书坑儒,将刚刚学会走路的儒家打断双腿,在那个时期,无疑是儒家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但是,就在这种逆境中,儒家却涌现出一批真正的大儒,随后,秦朝灭亡,儒家大肆发展,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已经达到一种鼎盛,当时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谓儒家最辉煌之时。

那个时代,无数大儒横空,推动着历史的滚滚浪潮,但正所谓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儒家的强大已经遭到帝王的猜忌,加上诸子百家联合,终于让儒家由盛转衰。

随后的三国争霸,还有王朝更迭,虽然儒家思想一直被提及,但再也回不到那种鼎盛时期,甚至后来的儒家也明显变了味道。

至于现在,提起儒家,很多人都知道,但你如果让人说出儒家的思想,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或许有人会问,那东西能吃吗?

不得不说,在金钱观横行的世界里,精神文明已经到了一种严重匮乏的程度,现在的社会,好人不敢当,坏蛋却嚣张。

尽管上面已经重视这个问题,汉文化的复苏,孔子学院开放,但相对于浮躁的思想,都只是杯水车薪。

我不知道荀圣的那件宝物到底是什么,能够让天机阁费尽心机想要得到,但如果这东西能够对眼下社会起到促进作用,那我倒不妨多费点心思,尽力而为。

不过,儒家再怎么样,终究都只是过去,眼前这些石碑,或许可以称之为华夏文明的财富,但却注定不能被世人所知,或许将来有一天随着秘境彻底毁灭。

尽管我有洞天图,可以将这些东西装走,甚至出面交给国家,但思前想后,我却没有这么做,我尊敬儒家,尊敬眼前这位天机阁大师的执着,但仅此而已。

我看了看前面带路的天机阁大师,对方走的很慢,目光充满了留恋跟心痛,甚至不时用手擦拭一下石碑,不过他终究没有忘记自己这次来的目的,一直在努力克制着自己。

如果等得到了那件宝物,他不介意把剩下的时间全部“浪费”在这里,但现在,他还能拎得清轻重。

“这儒碑林下面,实际上就是荀圣的衣冠冢,是来到这里的大儒齐力打造,里面是儒家最后的希望,实际上,我天机阁的创始人,便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当年,徐福能够察觉到不详,早做了准备,可我儒家也有高人,留了一招后手,制造了儒家思想的对立,有一部分人离开秘境,后来才有了天机阁。”此时此刻,对方将一些隐秘缓缓告知。

“荀圣的衣冠冢吗?”我心里暗暗留意,对于荀圣,我了解的不多,但历史上,能够被称之为圣的,却是没有一个简单的,或许荀子有的人不知道,但孔圣人,谁敢说不知道?

尽管这衣冠冢不是荀圣亲自打造,但一群大儒出手,又怎么可能简单?尤其是这衣冠冢还关系到儒家的传承,更是重中之重,不过或许当时那些大儒也没有想到秘境会发生后来的变故。

导致秘境中所有人一夕之间全部死掉,恐怕当时秘境中的人,已经很多很多。

当年秘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恐怕唯有徐福知道,但徐福在留下守护者一脉后,消失不见,这么多年过去,更加无法得知。

不过这衣冠冢想来肯定不会简单,不然天机阁的人也不会连续失败了八次。

尽管第四境界不能进来,但不代表没有取巧的办法,如果境界到了,压制着自己不突破,也未尝不可。

甚至像我这种,如果光看灵魂出窍,显然已经达到了第四境界,但是修为却只有第三境界中期,但论起战斗力来,就算半步第四境界,我也未必就真的怕了。

半步第四境界我不是没见过,这次进来的人中就有不少,但能够让我看不透的至今只有三个,或者说两个半也可以。

一个是昆仑境那位男子,半个是神农寨的那位莽汉,至于最后一个,就站在我身边。

对方给我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对上他,我甚至没有半分把握,可即便如此,连他都没有多少信心,这无疑更加说明了衣冠冢的不简单。

“不知道这危险来自何处?”我想了想问道,面对未知,我不得不提前做好打算。

“实际上,这衣冠冢就是一场考验,但我天机阁来了八次,考验却无一相同,只有通过考验,才有资格传承儒家精神,得到荀圣的那件宝物,但儒家一脉早已残缺,哪怕我天机阁历代不住的收集儒家思想文化,都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通过考验,所以后来一位天机阁的前辈就采取了另一种方法,那就是硬闯,他相信,只要闯到最后,自然就能够得到宝物。”

“相比通过考验,这硬闯的确得到了不少好东西,但荀圣的那件至宝却一直没有得到,而且当年那些大儒便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你要只是规规矩矩的接受考验,则不会有任何危险,但如果你打什么歪主意,想要硬闯的话,就会有各种危险,难关,越往后,便越危险。”

“甚至其中一位长辈,明确的说明靠硬闯根本不可能成功,因为最深处有大恐怖。”

“大师,你就没想过接受考验吗?”我听完他的话,便问道。

“我的那点道行我知道,远远无法跟以前那些前辈相提并论,既然他们都不行,就不用说我了,所以,从明确这个目标之后,我便一直努力变强,硬闯,也是我唯一的选择。”天机阁大师淡淡地说道。

尽管他说的平淡,但我却能想象到这么多年来,他为了这一天,到底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跟代价,或许,如果不是为了进到这里,他早就已经突破到第四境界了。

为了得到荀圣的遗物,强忍着不突破,甚至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对他,我此时只剩下浓浓的敬佩,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大师。

“道友尽管放心,关于那件增寿之物,我天机阁记载的很是详细,虽然同样困难,但我相信凭借我们两个的实力,足以将其得到,等道友得到增寿之物,我们再考虑如何获取那样至宝。”

第641章传承之地

天机阁大师的话不禁让我生出几分好感,至少没有用增寿之物来威胁我,当然,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知道威胁只会适得其反。

“好!”我更是痛快的直接答应下来。

接着,我在对方的带领下来到一处倒塌的石像旁边,这座石像即便是已经倒塌,仍旧能够看出其巨大,光落在地面向上托起的手掌都像个平台,至少能够站好几个人。

那巨大的脑袋更是断裂在一旁,被土石掩埋大半,身子一多半沉入地底。

来到石像旁,天机阁大师恭恭敬敬的跪下,然后行三拜九叩大礼,“儒家后人,玄素,叩见荀圣。”

虽然一开始看到石像的时候也有些了然,但对方的话无疑也证实了我的猜测,同时我也第一次听到对方的名字,玄素。

玄素大师脸上的表情异常恭敬,仿佛眼前荀圣在世。

好在他并未耽误太久,就从地上起身,然后来到那只巨大的手掌便,双手托动其中一根手指,然后用力抬起。

只感觉脚下一阵震动,然后拿巨大的手掌就被玄素大师抬了起来,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又要当一次老鼠吗?”我看着出现的那个洞口,心里不禁想道。

不过想想,倒也正常,毕竟那种秘密之地,首先要做的便是不被外人知道,相较而言,这地下无疑更好一些,尤其是在这儒碑林下面,更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玄素大师将手掌移动到一旁,入口彻底暴露在我的面前。

看看入口的位置,原本应该是在荀圣石像下面,想来当年也有机关控制着出口,但现在,石像倒塌,机关也随着损毁,只能采取这种笨法子。

“道友随后跟上我即可。”玄素大师说完,率先走入洞口,我跟在后面,这个入口并非是原来的那一个,跳下后,只是两三米就落在了台阶上,算是在一个中途,估计上第一位进来的那位天机阁传人辛苦开凿出来的。

沿着台阶而下,没过多久,就到了一石门处。

“何为儒”。

在石门上方,写着三个大字。

“道友可知何为儒?”在门前站定后,玄素大师抬头,面露复杂的看着上面那三个大字。

“不知。”我摇摇头,实话实说道,在玄素这位儒家传人面前自作聪明反而会被看轻,看了笑话。

“儒,晓天地之阴阳,修自身之正气,指那些有大智慧,有品德的人,儒家讲求的是中庸之道,三纲五常,儒家的核心思想是教化世人,以仁为本,以诚待人,以信为人,以德服人,养浩然之气,行君子之风。”

我在旁边静静的听着,对于玄素大师的话不置一词,但实际上,我内心却没有把他的话当一回事,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导人向善是好的,但却不能将这种思想强加到所有人的身上,那实际上,同样是一种绑架,心灵,道德上面的绑架。

人吃五谷杂粮,也生百病,彼此琼浆未必不是我之毒药。

儒家的愿望无疑是美好的,纵观历朝历代,儒家传承尽管一直未断,但却难有真正的大发展,更多的是披着一层儒家的皮,行各种苟且之事。

而这个世界上也终究没有至公至诚之人,哪怕圣人也不例外,所以即便你能够统一天下,却无法统一人心,无法统一思想,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各种欲望,毕竟就算再伟大,也有腐朽的时候,与其一家独大,不如百家争鸣。

“在古代,想要成为一名大儒,首先要做的便是精通六艺,这六艺也叫儒学六经,分别是《易》《书》《诗》《礼》《乐》《春秋》,这道门后面便是六经学习之地,只有将六经全部理解贯通之后,才会出现第二道考验,一共则是三道考验,但是却无人知道第二道,第三道考验是什么,因为这一关已经拦住了所有人的去路。”

“这六经很难?”我皱了皱眉头,本能的感觉这所谓六经,肯定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这六经流传这么多年,各种注解的版本都有,无论是玄素大师的智慧,跟记忆力,还是以前进来那些人,绝对都能倒背如流,可即便这样,却仍旧没有人通过第一道考验,也难怪后人来会选择更加危险的硬闯。

因为考验你根本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反倒是强闯,虽然有危险,但最起码也能够有所收获。

“道友随我进去便知。”玄素大师微微一笑,并未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直接推开石门进入。

石门之后居然散发着淡淡的白光,等我进去之后,很快便确定了这光的来源,只见才头顶四周,镶嵌了至少也有几十颗夜明珠,无一不是精品珍宝,如果拿出去,绝对能够引起轰动。

里面并不是很大,只有一百多平方米,不过却有六座高台,每一座高台都有一根柱子直通顶端,石柱之上分别刻着,易、书、诗、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