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太后(美食)-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郑袖的话,芈婧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袖儿妹妹,多的姐姐也不是,我只告诉你几个字,情场如战场,后宫就是女人的战场,你若是能灵活应用孙子兵法,不管是对付敌人,还是博得君王之心,都会易如反掌。”

    当然,最重要的是看脸,要是长得不好,就算是孙武再世也白搭。

    不过有郑袖这等美貌,上面这句话自然就可以不说了。

    “不信我给你讲个故事啊,嗯……我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视……戏里的故事,说,从前有个后妃,原本是很受大王喜欢的,结果有一天大王迷上了另一个妃子,这个后妃就失宠了。这个后妃失宠之后,就故意对新来的妃子示好,有什么好衣服好首饰都先给新妃子,不但让大王认为她一个极为贤良的女人,还赢得了新妃子的信任,两人交上了朋友。”

    “有一日,后妃告诉新妃子说,大王不喜欢她的鼻子,劝她在见大王时一定要捂住鼻子,这样才能长久得宠。于是,新妃子每次见到大王时,都会掩着鼻子。”

    “大王觉得很奇怪,就跑去问后妃,新妃子为什么一看见自己就掩鼻。后妃说,这是因为新妃子讨厌他身上的气味。大王一气之下,就将后妃的鼻子割掉了。”

    “在这个故事里,后妃以弱示敌,成功的运用了《孙子兵法》里的笑里藏刀和借刀杀人这两计。”

    听完芈婧的故事,郑袖精神一振,开口说了一句,“姐姐放心,我一定好好学。”

    “那就好那就好,我相信依袖儿妹妹你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很快学会的。”芈婧笑着说道。

    说实话,芈婧之所以教郑袖《孙子兵法》,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孙子兵法》实用价值高——其实以史明鉴,读史的实用价值也很好。

    而是因为春秋战国时代时的典籍,因为文字总数有限,再加上传播方式局限,大多太过于深奥难懂,芈婧唯一能看懂并且能详细解说的本时代书籍,也就是《孙子兵法》了。

    没办法,在后世商场上,就流行读《三国》、《孙子兵法》之类的书,一个成功的商人要是不读几个版本的《孙子兵法》注释,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成功,芈婧为了和那群装逼犯有共同语言,也没少抱着各种版本的《孙子兵法》学习。

    除了学化妆、学识字,芈婧还会教郑袖烹饪之道。

    一个半月时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再加上芈婧也没打算将郑袖教成一代神厨,最重要的是,洗炒切既伤手又伤脸,万一大美女被油或刀子伤了怎么办?放在这个年代,可是分分要毁容的。

    要知道,自从芈婧来到了这个时代,连她自己都将打杂的事全交给下人,坚决不碰这些有可能会毁容的活,更别提让一个未来的妃子去干了。

    “炒菜这种活,我觉得不太适合你,想来想去,就交你煲汤和做糕点好了,这两种活简单好学,只要按我说的备好材料,再掌握好火候,基本上做出来的东西味道都不会太差。”

    芈婧指着桌子一块四四方方白的像雪一样的点心,“这叫雪花糕,吃起来清爽可口,作法也很简单,直接将蒸糯饭捣烂,用芝麻屑加糖为馅,打成一饼,再切方块即可。”

    “但你不要小看这一块糕点,在蒸糯饭的基础上,好的大厨可以玩出很多种不同的花样来,比如中间的馅不放芝麻,而改放红枣;又比如什么馅都不放,而是在蒸糯饭里加上椰汁或是其他水果汁……”

    “开创你的想像力,这样一道点心就能化为无穷道点心。”

    “在后宫做人也是一样,楚王喜欢温柔的女人,你就多加点糖;喜欢泼辣的女人,你就多放点茱萸。”

    “人是一种喜新厌旧的生物,所以你在楚王面前一定要保持足够新鲜感,就算脸不能换,但心却要时时的换,让他时时对你有期待,期待下一口的你,到底是何种味道。”

    “你看这盘雪花糕是你刚做的原味的,但是如果我们这样……”

    芈婧在白花花,热腾腾的雪花糕上,撒了一层红糖,又浇上一层金色的桔汁,原本雪白的糕点顿时变得色彩缤纷。

    这样做不单是为了好看,而且还可以提鲜,一口咬下去,酸酸甜甜,让人感觉别有一番味道。
第026章 。红烧牛肉面
    时间一晃一个半月过去,就到了郑袖入宫的日子。

    虽然时间有点短,但也足够郑袖将芈婧所教《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这两本书的原著,以及后世的一些解释死记硬背下来。

    玩兵法,讲究的是活学活用,因此郑袖背下来归背下来,但能不能真正的灵活运用,实际芈婧一点把持也没有。

    毕竟这两本书太深奥了,说不定操作起来的效果还不如芈婧给她讲的《后宫绿帽传》之类的故事实用价值高。

    不过也不是一无效果,至于读完这两本书之后,郑袖已经将这个时代的常用字认识的差不多了。

    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常用汉字远远不及后世多不说,而且还因为传播方式和文字数量的限制,导致每一篇文章非常言简意赅,因此七千字的《孙子兵法》和一万一千字的《孙膑兵法》,已经算是鸿篇巨制。

    总结一句话就是,一般家传渊源、博览群书的读书人,基本上也就看过十来万字而已。

    不要觉得很夸张,主要是知识的来源方式实在是太困难了。

    大部分知识是靠口口相传,书籍一般都被人珍而重之的藏在家中,普通人别说看一看了,就算摸一摸也别想得到。

    芈婧的书,还是她用两碗红烧牛肉面跟屈平换来的,正确来说,是换来的抄本。

    劲道有力的面盛在至少炖了两个时辰的肉汤里,红通通的辣油上,飘着辣椒、蒜、蒜等佐料,闻着就香喷喷的。

    闻着香,吃着更香,每一块牛肉都被切得正方形,整整齐齐的码在面上,只要轻轻咬上一口气,牛肉就像化掉一般,立刻就有嫩嫩的汁水流出来,辣味充斥在口中,岂是一个“爽”字能形容的。

    做面非一日能成之事,必须勤军苦练、持之以恒方能成,但女孩子完全没有必要学做那个,手变粗会不好看的。

    但是牛肉汤的秘方却可以教给郑袖,学会了这么美味的牛肉汤,不管是吃面、吃饼都可以浇上一大勺,保证下饭又可口。

    “袖儿做的汤味道已经十分不错了,至于切菜嘛,你只要会基本操作,以及将理论要点记住就行了。”芈婧吃完郑袖做出来的牛肉面,一脸满足的用手背一抹嘴,开口点评道。

    “谢谢婧儿姐姐夸奖。”郑袖放心的长吐一口气,微笑着说道。

    随后,郑袖转过头,看着低着头,手里拿着一双筷子,有一下没一下的用筷子戳着碗里的面,眼看着一碗面都快要被他戳烂了,却一口都没有动过的熊襄,好奇的问道:“襄哥哥为什么不吃啊?是不是袖儿做的面不合你的胃口?”

    熊襄抬起头,用一双微红且带着水光的眼睛看着郑袖,小嘴高高噘起,声音委屈的说道:“我只是想到袖儿你今天下午……呜呜……袖儿妹妹,你不要走好不好?姐姐,我们将袖儿妹妹留下来好吗?”

    “襄哥哥,你哭什么啊?我又不是要去很远的地方,又不是去了之后见不到面了,有什么可伤心的呢?”郑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熊襄的肩膀,笑着说道:“虽然我出不了宫,但是襄哥哥你可以来宫里看我啊。”“对啊对啊,反正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探亲的日子,你就当你袖儿妹妹去读了一个寄宿学校好了。”芈婧也跟着开口安慰道。

    楚国蛮夷之邦,再加上彼时社会风气开放,宫规远远没有后世完整和严谨,或者换一个说法,也可以叫“毫无人性”。

    比如说,在这个时代,当内侍的不一定全是太监,也有可能是正常男人。

    既然都不在乎男人进后宫了,对宫女的要求自然也没有这么严苛,且不提郑袖升任大宫女后,每个月都有探亲假可以回家,就算她只是个小宫女,只要熬过学习宫规的那段日子,以后每个月就都可以和亲人,在宫中专设的探亲处见面。

    只是楚宫里的一般宫女不是孤儿就是平民,这个年代的人孩子多又穷,家里之人未必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花上那么多金钱,月月都去探亲罢了。

    但是这个问题对熊襄来说,就不是问题了。

    从他家去王宫,还没从他家去学院来得远。

    想通了此节,熊襄的心情好了不少,他吸了吸鼻子,看郑袖说道:“那下次探亲的时候,我和屈平去看你,好吗?”

    “好呀。”郑袖点点头,笑着说道:“到时候我给你带宫里的好吃的。”

    “那拉勾勾!”熊襄伸出小手指,在郑袖面前晃了晃说道:“拉勾勾,不骗人,要有好吃的。”

    “嗯。”郑袖也伸出小手指,勾住熊襄的小手指,“拉勾勾,一定会有好吃的。”

    拉完勾勾,熊襄转过头,开始大口大口的吃着碗里牛肉面,一边吃还一边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其实吧,袖儿,我主要的还是想见你,我不希罕什么好吃的,我真得不……滋溜……宫里到底有什么好吃的?”

    “我也不知道,不过王宫吧,应该会有很多好吃的才是,像上次屈哥哥去王宫参加酒宴时,不是给我们带回来一种饼饼不是很好吃吗?”郑袖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道。

    “饼饼?”熊襄一脸嫌弃的摇了摇头,“没姐姐做的好吃……”熊襄说到这里,扭过头看向芈婧,“姐姐,晚上我要吃饼饼。”

    “晚上我也……哎……算了……”后知后觉想到自己晚上已经不在这个家的郑袖,有些失落的摇了摇头。

    若是离开这里,有什么让人舍不得的,大约就是婧儿姐姐的厨艺了——连疼爱自己襄哥哥都得退到一箭之外去。

    这个世界上,怀念芈婧厨艺的并不止是郑袖一人。

    比如,一个月前已经离开郢都,前几日刚到咸阳的张仪。

    一身布衣的张仪,坐在人来人往的酒肆之中,喝了一口酒,将视线向长案上放去。

    长案上放着一叠烙饼,还有一陶罐热气腾腾炖羊肉。

    乳白色的肉汤刚好没过羊肉,汤中飘着几根绿色的野菜,看着就十分让人口水直流。

    张仪挟了一大块羊肉,只觉这羊肉肉质细腻、肥美至极,虽然比不上芈婧的手艺,但另有一种粗犷原始的味道。

    吃过羊肉,张仪又拿起一根羊骨开始啃。

    原本坚硬的羊骨,此时已经炖得十分酥软,用嘴一咬一吸,就能将羊骨中的骨髓混合着汤汁一并吸出来,油而不腻、浓而不肥的汤汁,让人越发胃口大开。

    忍不住,张仪就将手伸向盘子里的烙饼,散发着香味的金色烙饼,被张仪抹上了一层芈婧送给他的辣椒酱,一口咬下去,只觉得嘴里尽是辣味,但最后却有一点香甜的味道,那感觉真是棒极了。

    张仪一口气吃了四、五张烙饼,当他的手伸向不知道是第七张还是第八张时,一直坐在他身边,看着他一个劲海吃海塞的樗里疾,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张先生,虽然我是不心疼饭钱,但下午还要面君,您吃那么多,就不怕等会君前失仪么?”

    樗里疾并不姓樗里,其实他姓嬴,乃是先孝文公的儿子,当今秦公秦惠文公的异母弟,单名一个“疾”字。

    之所以被人叫成樗里疾,是因为他住在樗里这个地方,所以久而久之,他人就以樗里疾来称呼他,樗里就成了樗里疾的氏。

    樗里疾是庶子,并不能继承秦王之位,但因为为人聪明多智,被人称之为“智囊”,因此他目前很受其兄秦惠文公信任。

    张仪入秦,想要求见秦公,肯定不能直接去王宫门口大叫“我是张仪,我要求见秦公”之类的话,而是和以前商鞅一样,请当朝大臣为自己在秦公面前说话,让自己能见天子一面。

    当年商鞅说服了景监,现在张仪说服了樗里疾。

    “张仪失礼,实在是前段时间,这饭菜……”张仪一句未完的话,让樗里疾顿时黑了脸。

    这几天张仪一直都住在他府上,他也有吩咐下人要好好待客,现在张仪说这种话,不是明晃晃的在说自己太小气,饭都不给吃顿好的,害他吃不饱怕,所以才让他一出来,就猛吃猛喝嘛。

    “张仪先生,莫非是近日下人待先生有所不敬?”樗里疾开口询问道。

    打死樗里疾,他也不愿意承认张仪吃不饱是因为他的待客之道不好,所以他吃不饱,肯定是因为下人克扣。

    “不不不!庶长家的下仆一直视张仪如客,待张仪甚为恭敬,张仪之所以失态,实在是因为……”

    直接说“你家的饭菜太难吃”,张仪干不出这种事,所以他略一犹豫之后,只得非常依依不舍的将一张刚抹好酱的大饼递到樗里疾面前,用特别舍不得口气说道:“尝尝。”
第027章 。中华大红袍
    樗里疾接过张仪手里的大饼,抽了抽鼻子,立刻闻到几丝若有似无,又香又甜的辣味,引得他鼻子痒痒的,忍不住就张嘴咬了一口。

    哎呀!辣的啊,其实本公子不怎么喜欢辣的东西,而且本公子也不怎么爱吃饼,所以虽然它的味道不错,但本公子也没吃几张饼,不过吃了五、六张饼,又硬着将张仪吃剩下的半罐子辣酱给没收了。

    “张仪啊,这个老干妈什么什么酱,你让你干娘再给你做就是了,这一罐就送给我吧。”樗里疾一边说着,一边将辣酱递给旁边的家仆。

    “呃……”张仪很想说,老干妈是这个酱的名字,做这个酱的人不是我干妈,但是这么说的话,又要解释老半天芈婧是谁,所以张仪干脆默默的认了,反正他来之前,芈婧送了不少辣酱和咸菜给他,说是让他路上吃。

    开始张仪还不明白芈婧这话是什么意思,到了秦国他才知道,这秦人的饮食真是……真是……原始粗犷到让人没法忍。

    想想也对,饮食文化大多是有钱有闲的地方才搞得起来,而秦国前几百年都和匈奴之类的夷人打,这几十年各方面被魏国以及山东六国,打得都被快要亡国了,哪有心思去研究什么餐饮文化?凑合着能吃饱就不错了。

    相对的,现在天下七国中,两个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分别是齐国和楚国。

    齐国本身地盘大,外加靠海有盐,重商又有钱,整个国家都散发着一种壕的味道,壕多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就高了,出身齐鲁之地的孔夫子,在全天下被人到处赶,还成天嚷嚷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而楚国,你别看楚国是蛮夷之地,但架不住楚国大,家底雄厚又有钱,只说一句,楚王是天下诸王之中第一个称“王”的人,就知道楚王的底气有多足了。

    就目前的天下大势来说,自三家分晋之后,能有一统天下之相的国家就是齐国和楚国。

    就像张仪,他本来是不想来秦国的,只是他先入魏再入齐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