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翔篮球梦-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球场上中青队员仰头环视着球场,如此热烈的场面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更加意外的是能够在异国他乡看到这么多熟悉的面孔。
  陈俊豪看着沈奇峰向看台上挥手的那个热烈劲儿,纳闷着问道:“观众席上有你认识的人吗?”
  “没有,反正别人也不知道我在向谁挥手。”
  靠,陈俊豪顿时有晕倒的感觉。
  斯洛文尼亚的队在中青队之后也出场了。和上一场交手的澳大利亚队一样,斯洛文尼亚的队员组成也全部都是白人球员。不过,他们才是真正的欧洲球队。两年前的世青赛中青队以78:87输给了他们从而彻底的破灭了进入八强的希望。如今这支中青队中很多球员还能够从对方的阵容中认出几个熟悉的面孔。
  以上届冠军的战绩来看,他们显然比不上上届冠军澳大利亚队,但比起中青队的倒数第三名显然强得太多了。本届世青赛他们和中青队一样也是两胜一负进入八强。复赛首场他们已经败给了欧洲冠军立陶宛队,要想保留晋级的希望这场比赛他们必须赢。
  虽然中青队一黑马的姿态一路凯歌高奏甚至击败了上届冠军,但无论是球迷还是篮球界的名宿还是认为斯洛文尼亚队在实力上还是要略胜于中青队。但是中青队刚刚击败上届冠军士气高昂,对于这场比赛也是志在必得。综合考虑种种因素,球迷和媒体最后的共识是双方胜负各半。
  对于别人的看法中青队是无法理会的,打赢眼前这场比赛比什么都重要。
  首发阵容,耿直派出了沈奇峰、耿天放、雷海洋、李振华和邓宇,陈俊豪依旧坐在板凳上。
  斯洛文尼亚队以外线射篮准确而闻名,他们之前几场比赛的胜利就是以变态的三分球命中率击败对方。而输给立陶宛的那场比赛就也同样是因为他们外线的准星突然失灵的缘故。中国队在亚洲的老对手韩国队也是以外围三分射篮而闻名,但比起斯洛文尼亚他们显然逊色太多了。不只是命中率没有对方变态,内线的实力更加难以和对方相提并论。斯洛文尼亚虽然是支外线球队,但他们的内线同样有实力突出的高大球员。
  裁判一声哨响后,比赛真是开始。
  由于战术的核心人物陈俊豪坐在场下,中青队放弃了快速狂飚的进攻,采取传统的战术稳扎稳打。球场上掌控比赛节奏的依然是耿天放,接到雷海洋的跳球后耿天放控制住比赛节奏稳稳的将球推进到对方的半场。
  内线的雷海洋、李振华内线要位,偶尔也到外线给队友做掩护,游离在内外线的沈奇峰依然是球队的进攻重心,他时刻准备接队友的传球将球送入篮筐。邓宇和耿天放组成的后场虽然缺少了陈俊豪的灵气,但是足够沉稳,同样能够保证将球稳妥的输送到前场。
  几次配合传球和内线的李振华的禁区外射篮偏出了篮筐,被对方抢到篮板球,中青队的第一次进攻以失败结束。
  攻守易位,斯洛文尼亚外线干脆利落的一个三分球让中青队见识了他们的外线实力。
  0:3。这样的比分似乎预告了中青队一个糟糕的开局。“碰!”沈奇峰的投篮落到了篮筐上,“碰!”雷海洋勾手弧线太直,直接飞到了篮板上回弹出去,“碰!”又是沈奇峰的投篮,这一次篮球从篮筐上弹起后在篮筐上“滴溜溜”旋转了半天后还是冒出了篮筐。
  反观斯洛文尼亚,“唰!”三分球,“啪、唰!”内线的中锋打板入篮,“唰”又是一个三分球。
  开局一分半钟,比分0:11,一个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开局。
    第三卷鏖战世青 第二十六章阿俊时刻(中)
     更新时间:2008…4…7 23:08:20 本章字数:3588
  四个擅长传球、速度快捷、三分球奇准的后卫,加上一个内线实力强悍的中锋,这样的组合绝对是一个变态组合。对于防守一方来说,这也绝对是非常头痛的对手。球场上的形势清晰明了的说明了这一点。斯洛文尼亚外线连续的射篮入框后中青队被迫扩大防守区域拉出去盯人防守。面对中青队的外线盯人防守,斯洛文尼亚熟练的拆当掩护不是形成射篮的空挡也能将球传到内线去。中青队外围重兵防守,内线自然空虚,当球传到内线的时候几乎就形成了一对一单打的局面。靠近篮筐单打,实力相当的两个人进攻的一方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一分钟内,斯洛文尼亚四个三分球中了三个,在加上篮下一个打板转眼间取得了十一分。
  而另一面,中青队自己的进攻却好似突然丧失了射篮的准星,远投、中投、篮下勾手,四次投篮无一中的还要再加上一个自己的传球失误。
  这样的开局任哪一个中青队的球迷看了都没有可能不揪心。球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场边的耿直身上,电视转播的镜头这个时候也对准了耿直。
  这个时候应该暂停刹住对方的气势,即使不暂停也应该换上陈俊豪了。即使是再业余的人也看得出来不能再任由差距拉大了。
  似乎是听到众人的心声,耿直叫了暂停,暂停过后也换人了。可被换下的不是邓宇,被换上的也不是陈俊豪。
  沈奇峰下,戈天宝上。
  戈天宝?戈天宝何许人也?现场观众面面相觑,难道他比陈俊豪更厉害吗?
  斯洛文尼亚的教练低头看了下手头中青队的调查资料:戈天宝,四场比赛上场时间十五分钟,得分六分!就这?就这。
  相比较国外观众的一无所知,国内的球迷对戈天宝还算有些了解:戈天宝,得分后卫入选过上届国青队,是一个出色的三分射手。
  就这么多?
  就这么多!
  更具体一点的数据呢?或许只有耿直心中有。
  耿直在选择本届国青队员的时候,由于战术的原因对技术的全面要求非常严格。恨不得每一个人都是能突破、能传球、能射篮、有单打能力、有冲击力、能抢篮板、能得分还能够组织进攻的全能战士。这样的要求自然是太苛刻了,不过他队员技术的全面要求由此可见一斑。最终入选的这些队员也确实如他所期望的那样,技术上都是比较全面的。不过有一个人是例外的――戈天宝!
  在后卫这个个位置上,戈天宝速度不够快,跳得不够高,控球能力不如陈俊豪,传球意识不如耿天放,更别提个人单打能力了。可是最终耿直还是将他放入了国青队最后十二名正式球员的名单。为什么?
  因为他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投手。戈天宝的特点非常明显也非常突出,就是投三分球。单单论投三分球这一项,即使是陈俊豪也要稍逊他一筹。他的心理素质非常稳定(也可以说非常迟钝),没有一般人那样大的状态起伏,绝大多数时候他都不会出现手感丢失的情况。
  有这样一个优秀的三分射手,为什么耿直之前为什么将他按在板凳上?难道又是为了所谓的奇兵?
  才不是,耿直才不是那种将自己的王牌按在板凳上看别人嚣张的主。对阵美国队时候将陈俊豪压在板凳上已经令他非常郁闷了,这样的事情他岂能干出第二遍?
  就像他的优点一样,戈天宝的缺点同样非常明显也非常突出――除了射篮,他其他的技术都很平凡。他是那种机会出来,球传到他手上他负责射篮的球员,可是在耿直的战术中,得分后卫位置上的球员应该是陈俊豪那种可以组织进攻也可以自己得分的球员。就算没有不是陈俊豪也应该像邓宇那样善于传球、为队友制造出空挡来。
  可以说,戈天宝整个与耿直的战术完全不能融合。但是就像之前所说的,耿直不是一个固执于战术的教练,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改变战术或许能够收到奇效。
  就像现在。
  戈天宝上场了。
  耿天放传球,李振华来出外线,拆当掩护,球传到戈天宝手中――前面没有人防守。“啪!”落在篮筐上的篮球弹了高高的弹出,雷海洋跳在空中双手抓到篮球,当即挥手将球送到了三分现外,那儿邓宇接球,球再次交到戈天宝手中。接球,扬手,射篮,“唰!”清脆的入网声,球进!
  就像耿直看到的那样,戈天宝有着相当稳定的射篮命中率,像这样的射篮平均两个就能进一个。
  百分之五十,够了!
  斯洛文尼亚的三分球命中率能够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吗?打死耿直他也不相信。
  换人后的中青队迅速得分,场上的局势也照着耿直预料的那样开始变化。斯洛文尼亚不可能一直维持那么恐怖的命中率。一旦射篮不中,内线占据优势的中青队基本上能够保证防守篮板。而抓到篮板的中青队不急于进攻,球传给耿天放稳住节奏。
  轮到中青队进攻的时候,中青队旗帜鲜明的祭出了以戈天宝为进攻核心的战术,拆当掩护后球传到戈天宝手中,每次这个时候戈天宝面对的总是无人防守的篮筐,当这个时候三分狂人可不会手软。“唰、唰”连续两次三分线外洞穿斯洛文尼亚的篮筐。如此连续两次后,第三次斯洛文尼亚终于不在吃这一套,当外线再次做势拆当掩护的时候,斯洛文尼亚终于有内线防守队员出来补位协防。但这个时候,耿天放手中的篮球却传到了篮下雷海洋的手中,篮下单打对方,“轰!”单手扣篮,雷海洋狠狠的出了口恶气。
  11:16,比分的差距拉进到了五分。
  这就是耿直需要的效果,以同样的外线三分调动对方的防守,再同样以内线进攻将球送入篮筐。如此内外线结合和对方的战术看似同出一辙,但其实中青队这边其实存在着太多的漏洞。
  有漏洞不要紧,耿直只需要在短时间内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将比分追回来就行了。当比赛进行到上半场第八分钟,比分17:23,窥破耿直伎俩的斯洛文尼亚队准备借机反攻,中青队这个时候再次调整战术,完成使命的戈天宝被沈奇峰换下场。和沈奇峰同时上场的还有陈俊豪――被他替换下去的自然是邓宇。
  至此,耿直第一阶段的战术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控制住了比分,争取到了陈俊豪上场的时机。
  陈俊豪上场后,中青队迅速恢复了快速狂飚的进攻。陈俊豪穿插内外的快速突破传球,其他队员拆当掩护快速移动牵扯对方的防守。篮球在中青队手中快速移动,斯洛文尼亚队员左右协防补位疲于奔命。
  球场上沈奇峰和陈俊豪是最瞩目的一对组合。陈俊豪一次次恰到好处的传球总能够让沈奇峰在最舒服的位置、最恰当的时机接到球,而这个时候沈奇峰总不会手软,刚刚手感欠佳的他再重新回到球场上后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准星,外线远投,内线中投,禁区附近的上篮、扣篮,前锋球员所应该掌握的得分技巧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他球员自然不会看不出沈奇峰这个时候手热得发烫,不需要场边的耿直提醒,每当沈奇峰出现投篮的空档其他队员手中的篮球都奔他过去。
  中青队就这样以陈俊豪为战术核心,以沈奇峰为进攻重心迅速改变了场上的局势,比分的差距迅速缩小,乃至到第一节结束的时候反超。
  斯洛文尼亚教练自然不会就这样任由中青队改变比赛局势,可是他连续改变防守战术也不能阻挡中青队的反攻。而且以投篮为主要进攻手段的球队,一旦被对方打乱节奏,投篮的命中率急剧下降几乎可以预见。斯洛文尼亚教练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堪堪保持住自己进攻的势头不至于被中青队将比分的差距再一步拉大。
  就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一样,坐在场边的耿直牢牢的掌控着比赛的局势。戈天宝的上场可以谓之为奇兵,陈俊豪、沈奇峰回到场上后中青队的战术则是堂堂正正之正兵。中青队连续的比赛过后,耿直的新战术已经不是秘密,相信斯洛文尼亚教练之前也一定观看过中青队之前几场比赛录像,研究过破解耿直战术的策略。但是,第一节的比赛清晰明了告诉所有的人:比赛的局势不会因此而有什么改变。
  堂堂正正的战术摆在你面前,就是要摧毁你的防守,就是要将篮球送入你的篮筐!
  这才是实力的证明!
  就像战争一样,没有实力就老老实实的开展游击战,攒够了本钱才可能大规模兵团作战。
  现在的中青队已经攒够了和世界强队硬撼的本钱。
  耿直从来就不相信中国球员投篮的水平比外国球员差,可是中国球员到了世界赛场上“不会”投篮却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中国的球员已经将“我们是弱队”这样的观念在心理根深蒂固太久了。
  而如今,连续的胜利中青队的队员们终于具备了挑战世界篮球的信心。
  比赛进行到第二节,斯洛文尼亚队换下一名后卫,增加一名内线高大的中锋。调整人员后的斯洛文尼亚队希望可以通过稳固内线用高度遏制下中青队的速度。其实,以他们原先场上场上的阵容,虽然有四个后卫但他们的身材并不比一般的前锋低。平均将近两米的身高让中青队这边的陈俊豪几乎成了小矮人。
  斯洛文尼亚教练改变战术,这边的耿直自然不会没有任何动作。就像下棋一样,你先一手我后一手,棋子都摆在面前比的就是下棋的人谁更加厉害些。
    第三卷鏖战世青 第二十六章阿俊时刻(下)
     更新时间:2008…4…7 23:08:20 本章字数:5524
  斯洛文尼亚教练改变战术,这边的耿直自然不会没有任何动作。就像下棋一样,你先一手我后一手,棋子都摆在面前比的就是下棋的人谁更加厉害些。
  中青队这边内线的实力原本就不弱,耿直没有做任何人员调整,只是调整下进攻的套路,同时让陈俊豪增加出手的次数。
  战术布置了,剩下的就看双方队员在球场上的发挥。事实上,双方队员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整个第二节双方你来我往,左右篮筐都一次次的被篮球洞穿。到第二节比赛结束的时候,分数的差距没有拉开也没有缩小。三分的差距维持到上半场结束。
  中场休息的时间双方教练谁也没有懈怠,三分的比分差距对于双方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一个来回后或许领先一方就变成落后的一方了。休息室内双方教练布置战术的时候,耿直没有将“进一步拉开比分差距挂在嘴上”,斯洛文尼亚队的教练也不是强调什么“缩小比分的差距”,双方谁都知道,即将开始的下半场双方还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下半场开始后比赛依旧精彩激烈,但也依旧没有太大的波澜。沉稳是整个第三节比赛的关键词。双方的队员表现沉稳,双方的比分沉稳,整个球场的气氛也都非常沉稳。虽然看台上不时有因为双方队员的精彩进球而发出的喝彩声,但绝对没有那一方能够打出一连串的比分高潮激起看台上观众沸腾的情绪。过于沉稳的比赛是沉闷的,即使偶尔也能够有沈奇峰、雷海洋接陈俊豪的传球空中接力灌篮这样的精彩进球也不能让习惯了NBA的美国观众兴奋太久。
  而在国内的中国球迷看来,能够和欧洲强队战得旗鼓相当固然令人惊喜,但对于期待胜利的球迷来说,还是希望中青队能够尽快的确立领先的优势。在中国球迷的心中宁可整个第四节都是垃圾时间。
  沉稳的第三节结束,决定胜负的第四节开始。一直波澜不惊的局势在这个时候突然掀起了巨大波涛,中青队一直掌控的局势在这个时候像刚刚过了山头的过山车似的,急速下降。
  开场一分钟内,之前已经三次犯规在身的雷海洋连续被吹了两次哨子。比赛还有十一分钟之多,即使是耿直这个时候也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