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关云长-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良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说道:“主公放心!吾这次一定给曹操点颜色看看!吾听说曹操那边有些人物,这次吾定要会一会他们。看看他们禁得住我这把大刀不!”

    “这一次我把你摆在这个位置就是给你个施展的舞台,让你把这出戏给我唱好!我可是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了,到时候可别让我失望啊!”袁绍接着说道。

    颜良信誓旦旦的说道:“主公放心尽管等我的好消息吧!”

    “我与你两万兵马前去不得有误!”袁绍最后命令道。

    颜良拱手道:“诺!”言罢挺胸抬头阔步出了中军大帐

    这是颜良平生第一次独自统兵担当先锋,也就是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担当“一把手”,这两万人马尽归他一个人领导,颜良简直有些受宠若惊啊!不过袁绍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颜良怎能不惜力呢?颜良率领两万兵马昼夜奔袭很快进驻到了延津地界。

    此时的曹操携七万大军已经进驻到了官渡地界,正准备向白马逼近,就在这时却闻得黎阳太守刘延率几百名士卒前来投奔,曹操闻后遂将刘延迎到中军大帐,刘延谓曹操说道:“黎阳城孤立难支,现已被袁绍所得,吾只好前来投奔将军!”

    曹操闻后笑道:“汝为何不归顺袁本初帐下呢?却偏偏来投奔于我?”

    “吾并非趋炎附势之人,吾前来相投乃是真心来投,望将军勿生怀疑!”刘延遂道。

    曹操闻后道:“彼强则我弱,汝前来投奔定是诚心相投,吾岂能怀疑你的真心,前番故相试探耳!还望见谅!”

    “将军真明主也!只是吾未能坚持到将军进驻黎阳以至黎阳提前失陷,造成战事被动!”刘延歉疚的说道。

    曹操接着道:“一城一隅之得失说明不了什么,不就是一黎阳么,得之若何?失之又如何?没有关系,我们要的不是黎阳的得失,所以汝大可不必担心!”

    “将军真乃大将风范!将得失看得如此平淡,佩服佩服!”刘延感叹道。

    曹操继续道:“汝暂且去休息休息!养足了精神然后给你个重担挑挑!”

    刘延闻后脸上现出惊讶的表情问道:“将军如此信任于我?”

    “有什么不信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吾既然相信于汝,当然要委任汝重任了!”曹操微笑着说道。

    刘延拱手说道:“承蒙将军厚爱,吾当竭尽全力效忠将军!”言罢出了中军大帐

    第二日刘延被曹操再次召集到了中军大帐,二人寒暄毕,曹操谓刘延道:“今日召见你来,是有一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去做!”

    “什么任务将军尽管说来!”刘延爽快的问道。

    曹操接着说道:“分拨汝些许兵马前去驻守白马,趁着袁绍还未渡河,白马乃是一重要关口,更是阻击袁绍的一条重要防线,所以意义非同小可,汝熟悉这一带的地形,吾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你担当此任务,汝且要守住此地不得有误!”

    “败军之将受此大任,惭愧惭愧!知耻而后勇,吾发誓要一雪前耻,替将军守好此地!”刘延当即表了态。

    曹操遂下命令道:“我叫于禁将军与汝同去守把,汝为主将,他为副将,分拨汝一万军马不得有失!”

    “诺!”刘延领了军令状遂与于禁一道奔赴白马守把开来。

    刘延与于禁守把白马与对面的黎阳形成的对峙之势,双方隔河对峙起来,这白马乃是黄河渡口南面的一重要隘口,乃是一咽喉要道,扼住了此地对于袁绍大军渡河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袁绍见曹操分拨兵马屯驻白马,遂催促延津的颜良前去进攻白马,为大军前行扫清障碍。

    身在延津的颜良在黄河渡口西北侧,突然接到袁绍的命令要自己进攻白马,颜良高兴极了,终于有的仗打了,自己可以大显身手了,他当即点兵连夜渡河,很快就到了河的南岸,因为这延津在河的西北方向并不与白马对应,所以颜良渡河的行动,身在白马的刘延和于禁丝毫察觉不到。

    颜良两万大军渡河过了大半,方有军士向刘延进行了汇报,刘延闻后大惊,不过此时要阻击颜良已经来不及了,何况白马乃是一重要隘口,贸然带兵前去阻击颜良,这白马一旦空虚后果不堪设想,如果白马空虚袁绍大军就会成功渡河,那样不但没能成功消灭颜良还葬送了白马,所以刘延权衡再三决定继续死守白马,这就叫做“舍车保帅”,只要自己扼住了白马,袁绍大军就无法成功渡河,颜良即使渡河了,也是志在白马所以只要自己守住了白马,保障白马无事那么颜良渡河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nb为你提供精彩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正文 第256章 颜良战于禁
    副将于禁闻听颜良渡河而刘延却无动于衷不禁着急了,他气势忡忡的找到刘延谓刘延道:“颜良大军都渡河了为何不派兵前去阻击?”

    “颜良已经渡河,去阻击还有何意义?我们的任务是紧守白马,别的先不要过问!”刘延答道。

    于禁闻后不忿道:“紧守白马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阻止敌人过河么?现在颜良已经渡河不去阻击却在这里按兵不动坐以待毙是何缘故?”

    刘延遂道:“颜良渡河又不是在我们的防区经过,他渡河跟我们有何关系?我们的目的是驻守白马,只要白马无失,那就是最大的胜利,我们就不必为此负任何责任,要明确我们的目的且不可让旁的事情干扰我们的目标!”

    “我不想跟你理论,敌人都过河了,却在这里按兵不动非为将者所为,汝不去吾自带兵马前去阻击!”于禁言罢甩身就要离去。

    “站住!没我的命令汝安敢动弹?别忘了我是主将汝不过一副将安敢如此?”刘延喝道。

    于禁转身怒道:“主将怎么了?副将又怎么了?吾既然是副将就有发言权,当此情势汝身为主将却不谋进取,吾岂能与汝一道同心?既然汝不动身吾自带兵马前去,恕吾不能听从!”言罢转身扬长而去。

    刘延在那里暗暗发懵,于禁乃是曹操手下的宿将,资历比自己老,自己刚刚新任,没有任何战功,于禁依仗自己资格不听从自己命令,也拿他没办法,毕竟人家是老人么!

    于禁带领自己手下士卒三千余人,火速赶往西侧前去阻击颜良开来,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汉灵帝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于禁跟许多追求功名的人一样,迅速加入到了镇压黄巾的行列之中,他的投奔对象是当时正四处招揽人马的济北相——鲍信。此时的于禁,还只不过是行伍中默默无闻的一名小卒。

    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大批青州黄巾军涌入兖州,当时的兖州刺史刘岱在征讨黄巾时战死,面对难以控制的局势,鲍信等人推举时任东郡太守的曹操领兖州牧,率众抗击黄巾。不知是由于曹操的加入,还是由于黄巾的缺乏组织。胜利的天平渐渐向官兵倾斜,不久,鲍信的军队在寿张东部击破了黄巾的主力,但可惜的是,在这一战中,鲍信为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终战死沙场。曹操一路追击黄巾。直至济北,并在当年冬天,接受了三十万黄巾军的投降。从此,一支由青州黄巾降卒中的精锐组成的军队出现在曹操的帐下,号称“青州兵”。

    兖州的这次战乱,对于原本多多少少有些附庸于袁绍的曹操来说无疑是一次极佳的契机,他不但在兖州站住了脚,有了自己的地盘。还收编了大量的军队,这其中不单有“青州兵”,也有过去刘岱、鲍信手中的军队,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于禁,便在其中。

    此时的于禁,还只是一名下级军官。在将军王朗手下担任都伯一职。但他的表现很快引起了王朗的注意,史书记载说“王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王朗的推荐看起来也确实很夸张,一个小小的都伯。被他说成有当大将军的才干,曹操一听,当然也很感兴趣,于是便召见于禁,对他进行交流询问,面视的结果相当理想,随后于禁连升三级,被任命为军司马,开始了他新的戎马生涯。

    于禁作战相当勇猛顽强。曹操东征时,于禁率部在须昌战胜高雅;在攻打定陶、离狐、雍丘等一系列战斗中,于禁连连告捷;对付黄巾军,于禁更是一点都不含糊,有一次曹操的大营在汝南遭到刘辟、黄邵等黄巾军的偷袭,于禁挺身而出,一举击溃来犯之敌,确保了曹操的安全;其职位由之前的都伯直升至现在的军司马。

    于禁弓马娴熟、武艺出众,此时不过26岁,正是血气方刚、精力充沛的旺年之时,同样也是热血青年,当然同样也是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年龄,有句话讲到“初生牛犊不怕虎于禁对于颜良不甚了解,这么多年他对自身的实力还是相当自信的,也正是因为对对手的实力不甚了解,所以于禁的胆子自然也肥了不少。

    于禁也在琢磨自己现在在曹操这里不过是区区一个军司马,这军司马说白了就是军中的一参谋长的角色,相当于副将,是那种久居人下之职务,俗话说得好“当官不当副”,这副职虽然有些权力但终究还是人家上面说了算,有建议权但没决定权,这种滋味对于将领来说无疑是难受的,于禁跟随曹操时间不长,从之前的都伯升至现在的军司马,得说他混的还可以,不过由于起点低此时他的年龄却没有任何优势了,眼瞧着过几年就奔三的人了,俗话说“三十而立”,到三十岁怎么的也得混上个将军啊!

    所以为了这个目标,于禁这次需要好好表现才行,不给自己个重担挑挑怎么能行?所以这次他不顾刘延反对执意前去阻击颜良开来,虽然没与颜良交过手,不过颜良的名号他还是有所耳闻的,此乃是“河北四庭柱”的老大,也就是说乃是袁绍手下头牌猛将,如果自己击败了颜良那就等于自己可以横扫袁绍手下所有猛将了,当然这也充分的证明了自己的武力,曹操定会对自己刮目相看。。。。。。。。。。。。。。。。。

    基于对成功的渴望和对美好前途的追求,于禁携三千士卒飞奔西面渡口而去,此时的颜良大军已经渡河过半,只剩的少许人马还未渡河,比及于禁赶到西面渡口,已经是黎明十分了,此时的天已经亮了,经过了整整一夜的折腾,颜良大军顺利的实现了预期目标,颜良跨马舞刀,身披银铠,位列众军士之首,就在这时却见东面也就是地平线方向尘土遮天,似有无限人马杀来,紧接着马蹄的“嗒嗒嗒。。。。。。。。。”愈来愈近伴随着人的吆喝声,简直就是“人喊马嘶”。这种声音渐行渐近,伴随着声音的临近,大批的人影也映入眼帘开来,一面旗帜也越发的鲜明起来,颜良远远望去,却见旗帜上大书一个“于”字,他不禁寻思起来:于?到底是何许人也?

    于禁大军很快向颜良逼近了过来,这一次他来不及偷袭,此时的颜良已经渡河,双方的人马很快遭遇开来,两军人马一字排开摆开了阵势,于禁当先跃马而出,颜良亦跃马而出,双方互通了姓名,果真是对方认定的敌人,不过颜良闻听于禁不过一个军司马的身份,不禁冷笑道:“吾乃冀州上将,汝不过一区区的军司马居然敢向吾挑战,真是自不量力!”

    “汝为上将?不过是袁绍手下的上将,吾虽然是军司马然是曹操手下,对付你这样所谓的名不副实的所谓上将,我这个军司马足以!”于禁反驳道。

    于禁这一番话着实将颜良激怒了,颜良不禁大怒:“竖子安敢轻吾?”大喝一声拍马舞刀直取于禁,于禁亦催马向前来迎颜良,颜良大刀直取,猛的向于禁劈了过来,于禁眼疾手快钢枪一横,挺住颜良大刀,却听“咣”的一声,四下里火光四溅,金光闪现,颜良这一刀下去,气力十足,于禁直握钢枪的双手被振的直感到一阵发麻,颜良这把大刀压了过来,不但势猛,气力更是大的惊人,砍到了于禁的钢枪之上,颜良卯足气力向于禁压了过去,于禁的钢枪被颜良大刀直逼的不断下降,虽然于禁牙关紧咬想驳回颜良这把大刀,但这只能是空想,这把刀的力量让他丝毫没有半点喘息的机会,“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这一式不仅震撼了他的武力还直接触及到了他的心灵,颜良的勇武大大超乎了他的想象,颜良的强大让于禁的美梦近乎破碎。

    于禁见抵不住颜良,卖个破绽将钢枪抽出,躲过了颜良的大刀,此时的于禁明白他根本不是眼前这个家伙的对手,这个人的实力应该远在自己之上,“不愧是河北的四庭柱”啊,武力真是了得,于禁在心里默默的感叹着,于禁力敌不过颜良,遂转入枪法的对决开来,他要让颜良知道知道他的枪法之厉害,于禁想到这遂摇摆钢枪向颜良刺去,于禁的枪法还是比较娴熟的,一副钢枪使的是身轻如燕,不断翻腾不过他的进攻对于颜良来讲那简直就是“挠痒痒”,于禁的枪法不错然气力相对要弱很多,所以颜良大刀很快便将他的钢枪拨了回去,颜良大刀也毫不示弱,寻找机会向于禁发起进攻,颜良大刀气力十足,大刀来的迅猛,于禁虽然能接住然要想将颜良的大刀拨回难上加难,步履维艰,颜良的进攻让于禁没了反驳的机会,也就是说在颜良大刀面前于禁已经没了进攻的机会,没了进攻就等于没了希望也就谈不上任何的胜利,于禁注定败局已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du8du8。)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du8du8。阅读。)
正文 第257章 白马之围
    &nb永久网址,请牢记!

    二人战至不到20合,于禁抵颜良不住遂败下阵来,颜良的勇猛让他不敢再周旋下去了,因为再周旋自己也没有一丝丝胜利的希望,不过是空费气力罢了,但自己的气力即使周旋至尽,也丝毫伤及不到颜良半点,因为自己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颜良的实力远在自己之上,与其做无谓的挣扎还不如主动退出,于禁是个明白人所以他卖了一个破绽拨马便回本阵。(访问本站。

    于禁做为主帅与颜良对决,被颜良战败,逃回本阵,颜良随即冲杀大军士气高昂不顾渡河的疲惫,呐喊着向于禁大军冲杀而去,于禁的失败让他的三千军马斗志全无,根本无力再战,纷纷奔逃开来,颜良随后率大队人马掩杀开去,如同摧枯拉朽一般,于禁大军死伤者无数,三千军马逃到最后只剩得不到千人,其余不是被杀就是投降。

    颜良首战告捷士气大振,不但成功渡河而且还一举击败了于禁的进攻,此时的颜良更加的自信了,对于攻打白马更是信心十足,颜良大军在河南岸遂安扎下来,准备养足了精神向白马进军。

    于禁带着残兵败将奔逃回到了白马,刘延见于禁大败而归,没有给他发火,刘延很平静的将于禁迎接回了大营之中,这让于禁着实有些纳闷,之前二人因为他出征争得是面红耳赤,他不顾刘延的反对执意要带兵前去阻击颜良结果吃了败仗,他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