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关云长-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圣旨下来方可,不过西凉各郡暂且按这个决定执行不得有误!

    这项决定刚刚宣布完毕,各郡郡守纷纷拜贺在地俯首称臣,宣誓服从这个安排决定,由此西凉已经完全回归到关羽手上,关羽切实实现了对西凉的管辖,张辽闻听了这个决定着实有些意外,之前关羽根本没跟他打招呼就突然来了个这么决定,张辽有些想不通这么多将领为何唯独让他留在西凉,遂找到关羽陈述缘由,张辽谓关羽道:“主公为何要将我单单留在西凉?吾想不通!”

    关羽见张辽不解遂将留下的缘由一五一十的跟张辽做了一番交待,最后叮嘱道:“文远且要明白吾之用意,用心把西凉的事情办好啊!吾对你可是殷切的希望啊!”

    “将军放心!文远定不负将军之意!将西凉的事情办好向将军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张辽当即承诺道。

    关羽拍了拍张辽的肩膀接着嘱咐道:“你主要是担负西凉的防务,军务的事情是你主抓的重点,努力做好边境的防御工作,节制各郡的兵权,当然也要配合好张既的工作,你们是一个领导集团要努力搞好团结共同奋斗,千万不要离心离德!”

    “将军放心文远谨记将军教诲定全力以赴配合好大家的工作!”张辽继续表示道。

    关羽用期许的目光望了望张辽点了点头。。。。。。。。。。。。。。。。。。。。。。。

    却说杨秋闻听了这个决定心里很不舒服,杨秋是个精细人,他明白关羽的这个用意,让自己担当个中郎将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角色,要兵权没兵权要实权没实权,而且还明确说明辅佐上述三人工作,用意十分明显自己就是个打下手的,而且上面三个顶头上司,要自己伺候三人,这大大出乎杨秋的意料之外,杨秋作为马腾的手下投降关羽,他万万没有想到会受到如此待遇,什么待遇啊简直就是冷遇么,在马腾手下自己好歹也是个人物手下还有不少士兵可以统领,这回可好弄个中郎将鬼才知道这是个什么缺,兵权在张辽掌控。政务由张既把持,监察由贾诩担任,自己就是个给人家跑腿的,人家召之即来。给人家办事。看似什么都参与却无实际权力,能混出个啥?

    杨秋有些想不通遂找到曾经的主子马腾。来到马腾住处,杨秋将心中这些郁闷苦水跟他一一倒来,马腾闻后捋了捋胡须半响不吭声,杨秋接着说道:“主公啊!我们刚刚投奔关羽。他这是分权啊!”

    杨秋这么一说马腾不觉警醒起来:“什么意思?”

    “他将我继续安排在西凉,而主公却另有安排应该是进驻洛阳,你我这回可就分道扬镳了!我们本来是一股势力这下变为两股分散开来,这不是分权又是什么?主公去洛阳会是什么待遇还说不好,他关羽就抢先来这么一着,看来事情不妙啊!”杨秋接着分析道。

    杨秋这一番点拨如同惊醒梦中人一样,马腾的心不由得一颤。杨秋说的这事一下子将他敏感的神经挑起,原本看似不起眼的人事任命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其实马腾对于杨秋的留下也破感意外但他没想到事情这么复杂,杨秋作为自己的副将一直跟随自己多献良策。一下子将他从自己的身边调走他还真是有些不习惯,这下杨秋又来找自己申述,看来自己必须出面找找关羽,自己的人必须挽留住,马腾想到这谓杨秋道:“汝不必紧张我这就去找关羽去!”

    杨秋作为马腾的副将跟关羽对话自然要费劲些,一是二人地位有差距;二是自己与关羽还不熟,贸然找上门去多有尴尬,所以他才来找自己的主子马腾,让马腾出面协调此事,毕竟作为自己的主子马腾还是可以跟关羽对话的,马腾来到关羽府上找到关羽将杨秋的事情与关羽说了,关羽闻后谓马腾道:“马大人怜惜自己的部下了?”

    “杨秋跟随吾多年吾还是希望他能继续辅佐我!这么多年习惯了!老夫就这么一个请求不过分吧!”马腾接着说道。

    关羽踱了踱步子道:“大丈夫做事岂能以私废公?马大人既然诚心归顺朝廷就当服从朝廷的命令,岂能因为一己之私而废国家社稷之事乎?杨秋留在西凉自然有留着的道理,这事你主动找我来了,其实就是你不找我我也想跟你做个交待,的确杨秋是你的部将跟着你鞍前马后这么多年有感情人之常情么!不过西凉要发展国家要兴旺就需要人才合理流动,如果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岂不贻误了事业?当前大局稳定,需要发展的人才,而西凉首当其冲,杨秋是最合适的人选,他熟悉西凉事务有着带兵打仗的经验,让他这个西凉通继续呆在西凉发挥其长处难道屈才了么?我给他的官职低么?中郎将正四品的爵位,给他相应的俸禄难道屈待他了么?马大人不是我批评你我关羽用人唯才是举,什么样的人用在什么样的位置这不是闹着玩的,他杨秋嫌这个职位低么?他一个副将出身之人,我能给他安排个什么职位?主政一方他有着能力么?担当主将他合适么?马大人口口声声说归顺朝廷,难道这件事上还斤斤计较的话怎么让我看到你的诚意?你都不信任我又如何让我信任你?”

    “这、、、这、、、关将军别生气,老夫这个人一向都是重感情,这突然的变故多少有些情绪你不要介意,诚如你说得那般岂能以私废公?这事情我们既然谈开了大家心里就敞亮了,老夫服从你这决定,这也算是咱们合作的诚意,就当是彼此信任的一个基石吧!回头我再劝劝杨秋!”马腾经过关羽这一番训斥妥协道。

    关羽闻后接着说道:“ ;你让他好好干吧,我关羽不会亏待他的,任何一个在我手下的人才我都不会屈待的,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干的不好的话就别怪我不客气!”

    关羽这充满霸气味道的一番话语一下子将马腾镇住了,现在的马腾方才体会到原来他的主子是如此的霸气,而自己已经不再是“一把手”了,现在的他也有了顶头上司,而自己也成了屈居人下的“奴”,面对关羽的强势他不得不服从。。。。。。。。。。。。。。。。。。。。。。。。。。。。。。。。。

    马腾从关羽府上出来回到住处,杨秋早已在住处翘首以盼了,等到马腾回来杨秋简直就是喜出望外啊,心想这件事情只要自己的主子出马了定能成功,不过等到马腾将关羽的话递给他之后,杨秋一下子懵了,关羽居然连自己的主子都不给面子,哎!真是没办法啊!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啊!既然事实无法改变就只有听从的份了,不过有一点杨秋还是比较满意,哪一点呢?那就是关羽虽然没有赋予自己实权不过自己的级别却是上去了,好歹也是正四品啊!这可是朝廷的命官啊!正四品的待遇物质上可是不愁了!而且关羽还许诺将来有晋升的可能,那就凑合着干吧!就这样杨秋琢磨好了准备在西凉继续呆下去。
正文 第316章 三辅计划
    关羽安排好了西凉事务,当即决定留下三万兵马与张辽,谓张辽叮嘱道:“文远啊!我给你留下这些家底,一年后我希望能见到十万西凉铁骑出现在这西凉的大地之上!”

    “将军嘱托文远谨记在心,这是份沉甸甸的重担吾定会鼎立挑起,给我三万人马换回十万铁骑这确实是个挑战不过将军放心有压力才有动力,置之死地而后生,将军手下岂能说个“不”字?张辽当即承诺道。

    关羽接着谓张辽说道:“文远要搞好配合,只要你们团结一致将西凉的经济提高上去,人口自然就会增加的,十万的任务确实有些艰巨,西凉这么多年饱经战乱人口锐减不少,这样吧你给我搞到五万铁骑就行了,不要再为难西凉的人民了!千万不要再给人民增加负担了。”

    “诺!将军的意思我明白!吾定会谨记在心!”张辽接着领命道。

    二人做了一下短暂的告别,关羽携众将及大军三万余人缓缓撤出凉州开来,马腾与儿子马超、爱将庞德跟着关羽一路向东撤去,西凉这边留下张辽及杨秋,关羽则带领众人向三辅撤去,期间关羽率领的大军路过祁连山,这时的祁连山称作天山,此时已经进入冬季,恰逢祁连山这边的天飘起了雪花,这是入冬的第一场雪,不过雪下的依然很大,大军踏雪度天山,此时此景关羽感慨万千,他不禁想起了伟人的一首诗来,那就是《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多么抒情的一首诗啊!用在自己身上又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如今的他也跻身于领袖的行列之中,而且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虽然作拥两京之地不过关羽不会满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自己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但关羽坚信没有比人再高的峰没有比脚再长的路。现在的他已经具备了一种情怀,什么情怀呢?那就是“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

    关羽率领三万大军再次回到三辅进驻洛阳,回到洛阳的关羽再次与妻子重逢。当然还有留在长安的众将,三辅重地如今已得,关羽顾不上赶路的疲惫,回到长安开始研究起三辅的工作开来,西凉的人事已定,接下来就是敲定三辅的人事安排了,对于三辅重地,关羽同样寄予了希望,关中之地是整个北方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有句话讲“关中熟天下足”,现在的关中那就是整个华夏的经济中心啊!夺得了关中富庶之地就有了争霸的资本,不过关中之地最近这些年也是饱经战火,昔日的八百里秦川风光早已不在,农业生产遭至破坏,经济中心的地位也动摇了,现在也急需恢复生产休养生息,恢复性重建的任务依然繁重。

    关羽坐镇西京长安开始研究起三辅重地的恢复重建之事,长安曾经是西汉王朝的故都,曾经也是个繁华的帝都如今也是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长安没落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座城池经过简单修复之后仍然是固若金汤、魅力十足,长安城不仅宏伟而且坚固,虽然饱经战火却是巍然不动,要建设这么大一座城池实属不易,关中的重心在三辅,三辅的重心在长安,唯有将长安建设好方能带动周边发展,唯有周边发展了,整个关中地区才能复兴,显然一年的时间真是太有限了,要恢复这里的生产生活必须依靠不菲的财力方行,但如何筹集到如此庞大的钱财呢?这绝非一件易事。

    虽然掌控了这么大的地盘,坐拥了这么多的土地和人口,但偌大的地盘已经是满目疮痍,偌大的地盘已经是千疮百孔,人民流离失所,这么个烂摊子要收拾起来谈何容易,关羽接手的这个烂摊子要恢复不仅需要治下人民休养生息免除税赋,还需要大把大把的资金来恢复重建尤其是一些重要关隘,得需要拿出钱财来修整,财为庶政之母,没了钱财作为支撑恢复重建就无从谈起,不过眼下关羽又如何拿得出那么多的银子来办这些事情呢?关羽执掌军队以来,庞大的军费开支一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20万大军的给养开支这不是个玩笑,先前他获得了两笔不菲的钱财,一是董卓留下的资财二是洛阳白马寺清剿摩登所得,这两笔巨资支撑了他西征,如今这两笔巨资已经耗尽了三分之一,而剩下的钱财还要办各种事情真是捉襟见肘啊!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一点在关羽担当了“一把手”之后更加的深有体会啊,现在的他作为20万大军的统领,自然就要为20万大军的生计着想,打仗是一方面,军队建设也是一方面而军队的开销更是一方面,要养活这么多人不是件轻松事情,得需要银子啊,只从掌权之后大大小小也经历了不少战役,不仅军队有所减员,更是耗费了不少的钱财,每打一次仗那都是件不小的开支,但关羽从来没有向治下的百姓征缴过任何的赋税来维持开支,他一直都坐吃山空,就是留下的那两笔巨资来维持军队的开销,现在已经耗费了三分之一了,这才仅仅是半年的时间,所以剩下的开支也就能维持一年多的军队开支,一年之后吃什么、花什么?这笔钱财难道全部都用在军队上么?要搞恢复生产搞建设怎么办?这笔钱财从哪里来?

    关羽越想脑袋越大,越想越没有着落啊!总不能向治下的百姓征缴吧,那绝对行不通也不能行,他关羽立足靠得就是民心,现在治下的百姓对于关羽那评价甚高啊!相比较董卓的暴虐苛刻,关羽简直就是判若两人啊。一个是地狱般的生活,一个是进了天堂,关羽主政以来这半年的时间里从未向治下的百姓征缴过分文赋税,手下士兵对百姓那是秋毫无犯啊!这样的领导这样的军队百姓怎能不拥护啊!百姓简直就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多少年来的苛税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而纷繁的战乱更是让许多百姓家破人亡。不过自从关羽主政以来整个天就像换了一般,再没了之前的种种苛税负担。治下相对和平稳定没有战乱,而关羽的士兵也像是换了面貌不再扰民。

    这种天壤之别的变化让治下的百姓简直有些不敢相信,难道真的是活神仙降临了人间?不过半年的时间里百姓确实是幸福了许多,不过大家仍然怀疑这种幸福到底能持续多久。会不会是昙花一现,或者以后有更加暴敛的行为落到头上,大家都在观望都在翘首以待,他们想看看关羽人是不是真的发了慈悲,而关羽也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老百姓对他的这一态度,百姓都对他这个新人寄予希望啊!不过谁又能知道关羽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他决定休养生息一年不给百姓征收赋税。免除徭役,如果这一年没有钱粮进账,那么过完这一年他的部队该如何生存,更别说恢复生产重建城池了。也就说现在的关羽要将自己的蓝图实现最起码的还得需要两倍的资财,一份用来建设另一份用来作为日后的给养属于储备的,如果没了储备的钱粮那么部队就危险了,但如何获得两倍的资财呢?

    关羽之前也琢磨了这个问题,要维持部队开支,维持最基本的战备钱粮,除此之外他还准备打造一支水军,不需要规模由多大但这是他现在必须做的,现在的他初步的实现了军队的专业化,有重装骑兵步兵还有特种兵轻装骑兵步兵,不过这都没有离开陆军的范畴,在北方的激战中关羽的陆军优势明显不过要一统天下光有陆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军,而他现在水军建设还处于空白,也就是说他现在还没有水军跟别说强大的水军了,一旦渡江作战攻打江东,关羽根本办不到,曹操统一了北方如此的强大结果还是在赤壁栽了跟头,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军队不习水战,根本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所以闹的个火烧赤壁大败而归,仓惶逃回北方不敢南下,如今的北方虽然没有一统不过水军的建设也要提上日程,这个兵种的建设要提上日程,日后有了钱财在慢慢做大做强,要打造水军就要准备足够的战船和必要的设施这都需要钱财啊!

    关羽越想需要花钱的地方就越多,而来钱的地方又在哪里,作为当家人关羽怎能不寻思?之前关羽也琢磨了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呢?那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