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关云长-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清楚,张济想到这,便拈弓搭箭,瞄准娄乌拼力的射去,只听“嘭”一声弦响,一支离弦的箭朝着娄乌飞了过去。

    此时的娄乌正在与张绣酐斗,而且渐渐处于上风、占了优势,丝毫没有任何防备,张济放的冷箭“嗖”的一下过来,娄乌丝毫没有察觉,他直感到一只弓箭朝着自己射来,但为时已晚,这只箭不偏不倚正中他的右眼,娄乌“啊”的一声大叫,扔下大刀,张绣见状金枪一挺一下子刺穿了娄乌喉咙,娄乌就这样被张绣杀于马下。。。。。。。。。。。。。。。。。。。。

    张角见董卓这边放冷箭将自己的心腹爱将娄乌杀死,不禁大怒,遂指挥大军掩杀开来,董卓这边见状也是毫不示弱,大军乘势掩杀,双方大军混战到了一处,兵对兵、将对将,战斗整整进行了两个小时,杀的是人仰马翻、日月无光、昏天暗地,见天色已晚双方方才罢兵,各自归去。

    两军收兵回营,双方这一仗董卓占了优势,大军士气为之一振,回到营中董卓召集众将,对张绣的表现大加赞赏,擢升其为越骑校尉,正式成为了一名将军,位列李肃之后、华雄之前,张绣由此一战成名,董卓再次发现了一得力干将。

    张绣出了董卓大营,张济随后赶来,二人并肩而行,张绣谓张济道:“今天多亏叔父这一箭,才使得侄儿转败为胜,多谢叔父!”

    “俗话说‘打虎得靠亲兄弟,上战场还是父子兵”你我叔侄上了战场理应互相帮助,今日汝得到了提拔,日后可要好好努力才行,汝还年轻,凭你的能力日后还有升迁的空间!”张济对张绣叮嘱道。

    张绣答谢道:“侄儿能有今天都是叔父栽培,叔父放心侄儿日后一定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张济看了看张绣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二人说完便各自回营去了。

    关羽从董卓府上回来,独自走在营外,一直以来他都以一种“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世外桃源中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僚们,也就是他不与任何人拉帮结派搞斗争,他也不站任何队,而是以一种中立的态度与董卓的同僚们相处,所以他不为任何人所牵扯进去,对于张绣的提拔,作为一个旁观者他看得清楚,这是张济在力挺自己的侄子,这张绣武力虽然了得,不过在关羽看来并不会威胁到自己。

    对于张绣的出场,关羽没有表示过多的在意,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张绣不可能成为自己的绊脚石,眼下黄巾军逼迫再急,董卓手下又乏良将,这个时候张绣出场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最起码的他能为自己减轻些负担,因为说实在的,在董卓身边多年,董卓身边真的没有什么得力的干将,张绣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因此张绣的提拔没有遭到他这个安东将军的反对,如果他在董卓耳边说上几句,也许他张绣今日也还只是个副将不可能升迁这么快。
正文 第四十七章 黄巾力士(求推荐、收藏)
    现在的关羽位居董卓手下第一大将军,作为众将之首,他的地位和势力也渐渐开始在董卓阵营中占据一席之地,现在的他不仅仅表现在征战上,也渐渐开始注意到整个阵营内部的事情,如果某一天真的轮到反叛的时候,真的轮到与董卓掰脸的时候,单凭自己恐怕是孤军奋战,虽然自己武力过人,但俗话说“好狗咬不过群狼”,如果众将一齐发难,势必会直接影响整个事变的成功。

    前番通过两番军事训练,关羽赢得了不少的军心,在军中获得了不少威望,但在整个同僚当中,他的心腹却是极少,没有几个自己人,但众观董卓整个手下:李傕、郭汜、樊稠、张济、李肃、李儒、华雄、牛辅、文聘、张绣,这十人中,唯有两个人不是董卓的亲信:一个是文聘,一个是李肃,这李肃在《三国演义》中描述他后来背叛董卓,照此看来这个李肃是个大有利用之人,关羽经过盘算最终将目标锁定李肃和文聘,这将是他以后着力发展的两个重要关系,与此同时他还有自己的副将李严可用,这样盘算下来他在军中将着力发展这三个人,为日后生变奠定人事基础。

    方今两军对敌,最重要的就是团结,显然这个时候不是搞斗争的时机,但这种想法已经在关羽的脑海中形成,现在的他开始关注这一点,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是件好事,作为一个军官混在官场就不能不涉足政治,有政治就有斗争,尤其是对于他这个对未来有着巨大野心的年轻人,关羽如今作为董卓手下第一大将领在人事方面理应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只是苦于现在的他没有可提拔的人才。

    关羽一边走着一边望着天上的圆月,又是一个月圆之夜,“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景关羽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远方的亲人,自己那么美娇娘胡定金还在常平里呢,出来三年了一直南征北战的生活着,丝毫没有任何闲暇的时候,自己的妻子现在怎么样了呢?她自己生活的如何?作为一个重生的现代人,他怎么能割舍心中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一日夫妻百日恩,走上军旅生涯的关羽对于原配妻子胡定金的思念从来没有泯灭过,她温柔善良、善解人意,长得十分的俊俏,有一种古代的贤淑的女子形象,而且胡定金离开他时正值妙龄,留给他的印象十分清晰,但苦于对理想的追求,关羽唯有舍弃妻子,从征入伍,大丈夫当以国家为重,儿女情长只能割舍放进行囊,但这种情感一直深藏在自己内心的世界里。

    作为一个年纪轻轻的武官,肩负理想的重托,关羽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压力前所未有,不过作为关羽没有退缩,他是一个有着进取心的人,正如现代的关云那般属于不懈追求的类型,梦想激发他不断前行,不会退缩,身为武将关羽从一介布衣成长为现在的将军,身上的担子也是多了不多,但同样能力也提升了不少,他边学边干,很快就成长起来,现在的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攻城掠地他都有独特的一套,现在的关羽除了在军事技术上实现突破之外,现在的他还要转向军事斗争上,也就是所谓的政治斗争,具体表现就是在人事关系方面,不过眼下急需要做的就是把张角击败,唯有击败了张角他才能让董卓做大做强,也只有让董卓做大做强了,他的地位和各方面才能得到不断提升,才能向他的梦想迈进。

    关羽边走边琢磨着,从张绣事件他开始有了新的觉悟,他开始关注人事和政治斗争,他的观念有了新的突破,不仅仅单纯的追求军事技术的突破,还要重视官场的政治斗争,如此方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武将,进而坐拥大权,眼下他只有把这些深埋在心里,当务之急是首先击败张角,所以张绣的出现是个好事,关羽这样想着。。。。。。。。。。。。。。。。。。

    张角这边折了大将娄乌又伤了大将周仓,士气骤减,张角很是恼怒,大将张力道:“主公勿忧!明日吾出战定要一举挽回气势!”

    张角见是大将张力,这可是他手下第一勇士,号称黄巾力士,绝对的王牌,遂问道:“对付今日的张绣可有把握?”

    “就他那武力,用不了30合便可完败!”张力忿忿道。

    张角继续道:“我听说董卓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做关羽,关云长的,武力过人,董卓每每征讨都要依赖于他,对付他可有把握?”

    张力继续道:“这个关云长我倒是有所耳闻,不过没见识过他的本事不过吾自出征以来还从未遇到过对手,吾倒要会一会这个关羽、关云长!”

    “汝要是能击败这个关羽、关云长,那么董卓大军将会土崩瓦解,一溃千里,要知道这可是他的王牌啊!”张角继续道。

    张力道:“那就让我们这两张王牌来个决战吧!”

    “你们两个代表着我们两军的最高实力,只可胜不可败!”张角继续道。

    张力用坚毅的目光看了看张角,双手一拱,遂出了帐外。

    这张力身高九尺,力大过人,使得一门扇大刀重达80余斤,不

    一座小山,带给人以气势,张力的气力更是大的惊人,曾经单臂举一重达700斤的大鼎,号称黄巾力士,自从跟随张角起义以来,屡建奇功,曾经与黄埔嵩作战时,往来冲突官军阵营往返十余次,无人能敌。无人敢拦,因此号称“万人敌”,也曾经于万军之中救下被困的张角,单挑战绩更是无人能及,没有过个人单挑的败绩,因而成为张角手下的王牌战将,为张角的黄巾起义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次张力又准备受命于危难之间了,出战关羽,关云长。
正文 第四十八章 计斩张力(求推荐、收藏)
    “就你这无名之将何许我家将军出马,吾就可以收拾于你!”李严喝道。

    张力闻后不禁大怒:“匹夫安敢轻吾?”言罢拍马舞刀直取李严。

    李严也不示弱,钢枪摇摆来战张力,二人很快战到了一处,李严仪仗年轻气盛又不知张力的武力,整个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来势汹汹,张力对于这个年轻人也是毫不客气,大刀卯足了气力,猛的向李严压了过去,李严见他大刀如此之大,来势又十分的猛,他没有直接去接他的大刀,而是策马一躲,让开张力大刀。

    李严成功避开张力大刀,遂钢枪一晃,直向张力戳去,张力大刀一横便将他的钢枪拦将开来,李严使出浑身气力,就想压倒张力,但他的这把钢枪自从碰到了张力的大刀之后就像是凝结了一般,动弹不得,张力的大刀稳如泰山一般,任由李严拨弄却是纹丝不动,李严暗暗发了几次力却是撼不动张力大刀,不禁开始有些恐惧开来。

    为什么?要知道他这么的使劲人家却是没有任何反映也就是说在人家面前,他李严的气力丝毫起不到威慑作用,作为一个武将,没了威力便等于没了生命,李严怎能不感到恐惧呢?。。。。。。。。。。。。。。。。

    李严见钢枪拨弄张力大刀不过,心中甚为惶恐,张力却不再做任何停顿,大刀一挺便将李严的钢枪弹了回去,随之而来的就是自己大刀的进攻,这下子李严还没来得及躲闪,张力大刀已至,李严只好将钢枪一横拦将开来,不过张力大刀如同大山在面前崩塌一般势不可挡,李严的钢枪很快被压到了头顶处,李严见抵挡不住,咬紧牙关,钢枪侧滑,从张力的大刀下逃了出来,虽然脑袋逃了出来,然他的头盔却很快被张力大刀砍飞。

    二人就这样一来二去斗有二十余合,李严再也抵张力不住,眼瞧着就要支撑不住了,这时只听一洪钟般的声音道:“方正休慌!关羽来也!”李严还没有看到关羽,只听到这声音,本来黑暗的内心一下子变得透亮开来,原来是关将军前来相救,否则自己非成为张力的刀下之鬼不成。

    原来李严与张力的打斗,关羽早已看在眼里,几个回合下来,张力的表现让他大为意外,没想到此人功力如此了得,李严明显不是他的对手,他见李严就要败下阵来,作为自己的副将,他不能不管,关羽便跃马提刀出了阵去直取张力,以救李严之危!

    张力闻听是关羽前来解围,遂放弃李严来战关羽,二人的大刀很快便拼在了一起,只听“咣”的一声,这两个重量级的大刀一下子激发出了耀眼的火光开来,关羽的大刀重达90斤,张力的重达80余斤,这两样武器重量相差不多,加上二人的气力,这一撞击绝对是不同凡响。。。。。。。。。。。。。。。。。

    二人这一接招便僵持在了一起,作为两军的王牌战将,这一对决就是代表着两军的实力相抵,所以二人自然不肯轻敌,二人都在暗暗发力,妄图压倒对方,两片大刀在空中不断的挥舞,一时难分高下,对于张力而言,此人的气力远在李严之上,之前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挡住李严大刀,不过这一次对方的大刀却是如此强悍,让他不得不使出浑身气力,对方咄咄逼人的态势让他着实感到意外。

    对于关羽而言,眼前的这个家伙正是他的敌手,单凭这简单的一试,他直感到此人的厉害绝非一般的对手,最起码他的气力非同寻常,能接住自己的大刀并且僵持这么长时间,这绝非是一般的武将能做到的,虽然他之前击败的名将还不多,但他这次遇到的绝对是个敌手,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卯足了气力尽力的向张力压去,张力瞪圆了眼睛,也卯足了气力挺住自己的大刀。

    二人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关羽的大刀直向张力逼近,也就是说张力的大刀被关羽的大刀压的正在向一侧倾斜,张力见自己的大刀被关羽夺了气势不禁有些着急起来,他再次用尽气力,将自己的大刀猛力驳回,直向关羽那边压去,关羽见自己的大刀被拨了回来,便再次发力将张力的大刀拨了回去,二人一来二去僵持了一阵,分不出胜负。

    张力见拼气力拼不出输赢便转向斗战技法开来,他一把荡开关羽大刀,一把门扇大刀舞的是呼呼挂风,向关羽扑啸而来,关羽挺起青龙偃月刀,接住张力的门扇大刀,厮杀开来,二人一连战有40、50合不分胜负,这是关羽第二次面对强敌,他将平生研习的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招招毙命、步步紧逼,张力大刀也是不断的应付,疲于应付,不过短时间内关羽击不倒张力。

    这张力毕竟是黄巾力士,武力非凡,正是关羽敌手,二人一连战有60合仍然不分胜负,关羽见眼前这个

    张力仍然气力不减,刀法娴熟,丝毫看不出任何破绽,自己如果这么的硬拼下去,打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即使自己胜了,也要耗尽不少体力,会胜的很辛苦,与其这样不如搞个捷径,将这个家伙斩了,什么捷径?此时的关羽突然想到了书中曾经多次提到的“拖刀计”,这“拖刀计”也是二爷惯用的招数,在与黄忠和庞德斗战时,二爷曾经一直想使用拖刀计的,这回关羽突然想到了这个拖刀计。

    关羽想到这,便对张力卖了一个破绽,策马而走,张力见关羽拍马而走,以为他支撑不住想要逃走,遂勒马急追道:“关羽。关云长哪里走?”

    关羽也不理睬只顾驱马急行,张力见状奋马急追,根本没有提防,关羽见张力在后面追的正紧,便将青龙偃月刀倒提开来,一边提刀一边将马速渐渐降了下来,张力却是紧追不舍,看看就要追上,心中不禁暗喜,这时两人相距不过咫尺,相隔不到一米,张力正要挥刀砍前面的关羽,却听关羽一声大叫,声如巨雷一般,这突如其来的大叫吓得张力一惊,大刀还未伤及关羽,关羽大刀倒提一下子腾空而起直向张力的战马砍去,这战马一惊被关羽的大刀砍翻过去,张力连人带马一下子栽倒在地,关羽急勒马转过身来,还没等张力站起,关羽冲过来就是一刀,将张力的头颅砍下,就这样张角手下第一猛将黄巾力士-张力将星坠落。
正文 第四十九章 张角法术(求推荐、收藏)
    关羽斩了张力,董卓大军威势大振,张角见状更是惶恐的狠,在众将的簇拥下急忙撤退,董卓大军遂大肆掩杀开来,黄巾军被打的落花流水,四处奔逃,关羽纵马持刀更是如入无人之境,指挥大军往来冲突,斩杀甚多,这一仗董卓大军获得完胜,张角的黄巾军退却30里下寨。

    关羽斩了张力,在军中的威信空前高涨,士兵们都亲眼目睹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