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关云长-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狠,见台上发出了号令,他们便开始催促士兵们排列队形,所以整个方阵虽然很乱但不至于失控。

    关羽伫立在点将台上,整个大军尽收眼底,关羽谓一旁的李严道:“方正啊!这个队形的操练还是由你来担当指导吧,看看你在南阳练的如何!”

    “诺!”李严闻后走到点将台前,对旗号手一挥手,旗号手很快会意开来,旗号手便开始挥舞旗帜开来,下面的分队头领见旗帜变幻遂开始招呼分队变幻队形,方队招募来的新兵对于这种号令如同一张白纸,什么也不懂,但借着头领的指挥还是勉强的排列队形起来。

    李严是众将中唯一一个跟着关羽训练的头领,在南阳时他受训关羽对于练兵有了很深的认识,能力也提升了不少,对于这种队形训练并不陌生,见下面一片混乱,李严边下了点将台将众分队头领召集在一处,一番训斥,之后却见众头目全部各就各位,李严在台下再次对台上的旗号手进行挥手示意,旗号手再次摇摆旗帜,再看台下众分阵头领很快会意开来指挥方阵变幻队形,不过这些新兵实在是太难摆弄了,队形还是出了乱子,李严见状只好一一的方阵进行调教。

    就在李严调教方阵的时候,点将台之上的关羽一边观看一边给李肃、文聘二人讲解这训练之道,关羽边说边教便引导,俨然一教官的派头,二人也是被他说得频频点头、连连称是,就这样几人边交边学便演习,很快队形的基本要领就有了提高,从士兵到将领全部得到了一次洗礼。

    队形操练有一个月的时间,这是打基础的阶段就如同新兵蛋子刚入伍一样得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一样,什么站军姿啊、走方步啊、齐步走啊、正步走啊什么的,这些看似简单却是非常关键的东西马虎不得,有句话讲的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强基本打基础的工作到什么时候都不能懈怠,这是关羽重生前在军校当兵时悟出的道理,放在这个时代同样重要,军人么就得练就一副钢筋铁骨。。。。。。。。。。。。。。。。。。。。。。。。。。。。。

    第一个训练项目完成关羽紧接着上马第二个项目,什么项目那就是演练阵法也就是他那套八门金锁阵,这个阵法几经训练并在战场上得以成功运用,关羽又经过改进,这八门金锁阵也练得炉火纯青了,不过对于这个阵法只有他关羽一人熟悉,就连李严也未能悟透这里面的精髓,关羽不顾疲惫亲自上马,调教手下演习八门金锁阵,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教训练,这八门金锁阵的阵法初见成效,李肃、李严、文聘也都领悟了许多。

    而就在此时各地的征兵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凉州城再次集结了有10万大军,这些兵原本就是服役的,只是调动了一下,动了动位置的事,关羽身上的担子愈发的沉重了,不过好在这后来的兵源多是成手,训练不是那么费劲,他的着力点还是放在这六万新兵身上。

    每天的无止境的训练让关羽的身体感到疲惫不已,到了晚上回到府上他一头栽在榻上就不想起来,闷头睡到天亮然后又再次站立在点将台上,如此反复,日复一日,很快半年的时间就过去了,这半年来关羽真的可谓是累的不行,不过他的付出没有白费,很快就收到了实效,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李肃、文聘、李严都很快成长了起来,皆都能独自带兵了,虽然还不是很娴熟但也能指导训练了,这一下子就给关羽减轻了不少负担,不过关羽的担子很快就要轻松下来了,因为有人要帮他分担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就在关羽忙着训练之时给地征兵的将领也陆续归来了,纷纷带兵回到凉州,大家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便无所适从了,训练的事情跟自己毫无关系了,倒是董卓的女婿李儒有些觉悟起来,他回到凉州得知训练的事情交给了关羽,连夜找到董卓,董卓见李儒连夜赶到府上,忙问情况,李儒也不避讳开门见山道:“主公这练兵一事全都托付给了关羽一人打理么?”

    “是呀!由云长全权负责此项工作!”董卓很自然的答道。

    李儒闻后脸上露出了惆怅的表情一拍大腿道:“主公万万不可如此啊!”

    董卓见李儒如此大惊失色,很是奇怪的问道:“文优何故如此啊?”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应对不测(求推荐、收藏)
    “主公古语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主公器重关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有些事交给他去做这没错,比如担当先锋、攻城献计,这些都可以放心的交给他去完成,但有些事主公切记要三思而后行啊!比如这训练一事,看似简单,但主公忘了一点,而且这一点至关重要!”李儒劝道。

    董卓闻后纳闷道:“哪一点温优但讲无妨!”

    “军心!主公切想这么大的队伍全权交给他关羽一人打理,关羽通过训练就可以造就一支忠于自己的劲旅,即使他以后不再领导这支军队了,他的威信却已经在军队中形成,并且很难转变,一旦有一天他关羽真的做出什么事来?那可就是天翻地覆!”李儒眼睛瞪圆道。

    李儒一语惊醒梦中人,董卓闻后脸上顿时露出惊恐的表情,愣了起来,不过他回过神来对李儒道:“不可能!云长对我一向是忠心耿耿、言听计从,跟随我这么长时间深的吾的信任与爱戴他绝不会做出那种不仁不义之事!”

    “主公真是糊涂啊!我之前不是说了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句话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主公对关羽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他关羽这么的年轻有为,对主公又是如此的真心,我看此人绝非屈居人下之人,主公可曾记得‘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我不是怀疑他的忠心,但主公不能不做提防,军权决不能托付一人,一旦有变就将是万劫不复!”李儒继续苦口婆心的劝道。

    董卓闻后眉头紧锁,表情凝重,开始在府内踱步开来,谓李儒道:“以汝之见若何!”

    “主公可以讲一部分士兵交付于他,现在他带的这批士兵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下半年再交付一批新兵与他,将他带的这批兵交给别人训练,短短的半年时间他根本俘获不了军心,这样一来他再军中的地位也不至于膨胀的太高!”李儒荐道。

    董卓闻后点了点头道:“嗯!决不能在我的手下出现拥兵自重的人,以前都是我太宠着他了,这样吩咐下去将关羽多带之兵收由李傕统领训练,从刚招募来的兵源里分拨出来6万交由关羽训练,其余士兵交给郭汜、牛辅统领训练!”

    凉州城外的点将台上,关羽正在观摩阵法的最后一次训练,这时手下来到他耳边耳语了一番,将上面的命令向他传唤了一下,关羽表情不禁凝重起来,他的心也不由变得沉重起来:这不是明摆着对自己信不过了么,看来董卓还真是老奸巨猾啊!真是个老狐狸,对自己已经警觉起来了,但他应该不会怀疑自己的真心,这么做应该是出于一种政治上的考量。

    关羽被迫将已经苦心经营了半年的“孩子”拱手送给了李傕,他对李傕叮嘱道:“李将军这支队伍已经完成了两项重要任务,接下来只需训练打斗的技巧就行了!”

    “云长放心!我会按照你的意思继续下去!”李傕答道。

    二人达成了一种默契关羽感到由衷的高兴,将领之间能有如此团结真的难得,看来李傕对自己还是比较给面子的。

    进行的如火如荼的训练一下子被拦腰折断,这是关羽意想不到的,眼瞧着还有半年的时间自己就可以大功告成了,没想到半路途中插上这么一杠子,他的如意算盘也被打破,这让他的心情都变得复杂起来,事情起了变化,那么就得想办法弥补。

    关羽回到府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事情虽小却关系重大,不行他得想个法子,如果他得不到军心那么势必直接影响他未来的计划,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每一步都不能走错,现在事情起了变化就得想办法弥补,不能为眼前所困,既然不能亲自直接领导训练,不能直接接触士兵了,但他已经将李素、文聘、李严三人培养出来了,而且自己与这几个人的交情也是日益弥珍,训练的日子里,关羽在忙再累也舍得花上些时间与这几人在一起,光喝酒就无数次了,通过这种日夜的促膝交往,关羽不断的将自己的恩德渗透给他们,在他们面前关羽不是领导更像是朋友,他们在一起谈天论地、互诉衷肠,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关羽在训练的时候也是给予他们特别的帮助和指导,传授给他们练兵之法,这时的他更像是一个先生一个师傅,到了晚上关羽便安排酒席邀请他们一同赴宴,大家喝的是不醉不归,就是这样持续了半年,关羽在三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可以称得上是至交了,得到关羽不少教诲的他们更得到了不少他的恩德,这样一来关羽也获得了三人的忠心爱戴。

    关羽捕获三人的忠心比士兵来的更快,既然自己的兵被带走了,但自己的将还在,关羽想到这眼睛突然一亮:有了!如果成功保举三人奔赴其他各处担当练兵副将,那么这些人就可以继续领导练兵事宜了,到时候只要这些人能为自己所用,就等于自己号令动了三军一样,所以当务之急是推荐几人去担当练兵的副将,主将肯定是指望不上了,董卓已经有了人选,但担当个副将之职还是很有希望的,关羽想到这决定亲赴董卓府上一趟。。。。。。。。。。。。。。。。。。。。。。。。。。

    这天晚上关羽秉承着月色,来到董卓府上,此时的董卓正在府上与歌女**嬉戏,关羽的贸然来到一下子将董卓的兴致扫光,让他很不舒服,董卓没好拉歹人道:“深夜至此有何贵干?”

    “主公打扰了!云长深夜至此特为练兵一事而来!”关羽恭维道。

    董卓不耐烦的看了看关羽道:“此事已经决定了不容再议!云长要

    没什么别的事的话我要休息了!”

    “主公云长今晚并非为自己而来,云长是想给主公推举几个人!”关羽继续道。

    董卓严肃道:“什么人啊?”

    “李肃、文聘、和李严三人!”关羽遂道。

    “他们三人怎么了?”董卓问道。
正文 第七十九章 勇于担当(求推荐、收藏)
    关羽接着说道:“吾保举这三人担当训练的副将!”

    “这三人不是跟着你呢么?还保举作甚?”董卓道。

    “这三人跟随末将练兵半年有余深的吾练兵之精髓,深谙吾的练兵之道,所以吾保举三人担当其他练兵主将的副将!也好协助其他将领,一来可以提高训练的速度和质量!二来也可以锻炼锻炼这些人,为将来发生战事培养一批难得的人才!”关羽提醒道。

    董卓闻后眼珠子一转琢磨了一会儿,遂道:“此事我同意了,就按照你说的办,即刻让三人奔赴李傕、郭汜、牛辅处报道!”

    见董卓答应了下来,关羽高兴极了,他走出董卓府上,心情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夜色也变得更加迷人起来,伴着微微的春风,吹在脸上那叫一个惬意啊,关羽欢快的踱步走着,“云长!什么好事这么开心啊!”

    关羽循声望去原来是定远将军李肃,遂道:“原来是伟恭(李肃的字)啊!”

    “什么事这么高兴啊,瞧你走路的姿势如在步入云端一般轻盈矫健!”李肃走到关羽近前道。

    关羽遂道:“伟恭啊!我正有事找你商量呢!”

    “哦?是么?什么事啊?”李肃好奇道。

    “我不再担任这六万人马的教练一事,汝知道否?”关羽问李肃道。

    李肃道:“知道啊!说将这支兵马交由李将军接管!那关将军还要另起炉灶不成?”

    “刺史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从新带一支队伍,再训练六万人!”关羽接着道。

    “哎!这媳妇娶到家了,结果人家如洞房捡现成的去了!”李肃叹道。

    关羽劝道:“你叹什么气啊!是我换人了,你又不换!”

    “什么意思啊?云长?”李肃问道。

    “这支兵啊你继续跟着,也就是你还带这拨兵!我去带另一支!”关羽解释道。

    李肃不解道:“不对呀云长!不是说让李将军掌管训练一事么?怎么又轮到我了?”

    “李将军是主将你是副将啊!难道你不愿意啊?”关羽接着道。

    李肃一听好生奇怪问道:“这是刺史大人的安排么?”

    “是我跟刺史大人说的!”关羽遂道。

    李肃闻后不悦道:“你嫌弃我咋的?咱们在一起训练好好的干嘛给我支走,你这是安得的什么心?”

    “伟恭你别生气么!听我给你慢慢说来,你看你跟着我也学了不少了,对于训练也是得心应手了,让你辅佐李将军那是对你的器重!你想想李傕对于训练根本不在行,日后训练都得仰仗于你,这还不算你还可以拿训练提高自己,你老是在我的门下何时能有出头之日啊!这正是给你一个锻炼的机会么!我想你也不是久居人下之人,我们都还年轻,凭借着本事还都有升迁的机会,难道我错了么?”关羽解释道。

    关羽一番话语说的李肃茅塞顿开,他拱手对关羽道:“云长!还是你考虑的深远,我李肃没看错人!谢谢你!”

    “伟恭!客气了不是,谁让我们是朋友哩!”关羽说完牵着李肃的手,二人并行消失在夜幕下。。。。。。。。。。。。。。。。。。。。。。。

    关羽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沙漠中寻甘泉,找到了一条绝处逢生之道,他的三个心腹之人很快被派到李傕、郭汜、牛辅身边充当副将,这三人就好比“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样虽然去给别人担当副将,但其内心的主子却是关羽,关羽真正的达到了以人监兵的目的,他只要控制了这几人就等于掌握了兵权。

    李肃辅佐李傕,李严辅佐郭汜,文聘辅佐牛辅,三人重新进行了一下定位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虽然是副将但诚如关羽说的那样,他们是训练的行家,日常的训练工作都

    得由他们来做,而作为主将的李傕、郭汜还有牛辅对于训练一事不是特别的在行还得依靠这几位副将,在他们的帮助下不断进步,所以虽然是副将但却是实际训练的掌控者,自然在士兵面前也更加的具有权威。

    关羽又重新带了一支六万人的队伍,这支队伍不是从平民中招募的而是之前就在郡府当差的士兵,也就是有一定的基础,关羽当下便检验这支队伍的基本素质,结果令他大失所望,这哪里是军队啊俨然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所白了就向国民革命时期的保安团一样,跟中央军真的没法比,军心涣散、精神懈怠、纪律散漫。。。。。。。。。。。。。。。。。。。

    关羽只好从头再来进行训练,一边训练一边做士兵的思想工作,不断的强化教育,提高训练的速度和强度,但这批队伍显然是“积重难返”了,训练进展的十分缓慢,此时正值夏季训练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关羽同将士们同甘共苦立于点将台之上,汗水如雨点般落下,浸透衣甲,关羽却没有搞特殊即使是连个伞他都坚持不打,但这帮子乌合之众平时散漫惯了,如此高强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