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关云长-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仗丁原将自己并州的全部家当都拿了出来,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和董卓决一雌雄、争个高下、分出胜负,这十万铁骑皆是丁原苦心经营多年的老底,如果他失败了后果可想而知,他将元气大伤,有可能一蹶不振,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这场战役的意义非同小可不仅是争夺权力甚至是生命,丁原这一次本着孤注一掷的原则,要为自己的人生做最大的一次豪赌,也许失败、也许成功,不过他绝对不会后退。

    而董卓这次虽然只出动了十万军马,但如果被丁原打败了,他一样会损失惨重,这可是他的主力所在,所以这场战役对于他而言同样重要,现如今普天下可以如此跟自己叫板的诸侯恐怕没有几个了,丁原可以称得上是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个了,如果击败了丁原,他董卓便再也没了对手,将会堂而皇之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将会成为真正的霸主:说一不二,他的威名更是天下大振,到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试问天下谁能及?

    决战终于在洛阳城外开始了,双方都很重视这场战役,董卓更是投放了最强的阵容,丁原更是投入了全部主力,当下两军交锋兵对兵、将对将拉开了阵势。。。。。。。。。。。。。。

    双方皆为七员战将阵容,可谓是旗鼓相当,两阵对圆,丁原、董卓纷纷出列,只见丁原跃马扬鞭、一身戎装,头顶上上书大字“丁”字,虽然已过不惑之年,威风仍然不减当年,依然具有不凡的武将风采,再看董卓头戴金盔、身穿金甲,浑身散发着金黄色的光彩,十分的耀眼夺目,加上他庞大的身躯,整个一黄金骑士,煞是威武!
正文 第九十三章 大战张辽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两个仇人、两军主帅、两个已过不惑之年的人物当下对阵,董卓首先道:“丁建阳汝甚为汉臣久食汉禄,却要起兵造反真是猪狗不如,狼子野心人神共愤!”

    丁原闻后气得七窍生烟,他大怒道:“董贼!汝这才真是贼喊捉贼!汝欺君罔上、残忍好杀、无恶不作,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居然还如此大言不惭的说吾造反,我看你真是说诳话说惯了,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汝才是真正祸国殃民的一代乱臣贼子!”

    丁原一番话语一下子将董卓心中的怒火点燃开来,只见他大怒道:“丁建阳你的死期到了,天堂有路尔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啊!来人啊!谁可取丁建阳首级?”

    “大将文聘来也!”文聘言罢跃马提他那重达65斤的大斧子出了阵前,来讨丁原,丁原见董卓帐下杀出一员小将,急忙拨马回撤开来,这时丁原大军处一员小将飞奔而出,跃马提枪直取文聘而来,文聘见来了一个同龄人遂问道:“汝是何人?现居什么职位?”

    “吾乃丁刺史手下大将张辽是也!”那小将答道。

    文聘一听“张辽”二字直摇脑袋道:“可识得大将文聘否?”

    “未曾问过!”张辽继续道。

    文聘一听这话顿时怒了:“要你知道知道爷爷大斧的厉害!”文聘言罢提斧直取张辽,二人遂战到了一处。。。。。。。。。。。。。。

    原来这张辽生于公元167,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张辽少年时便已举郡吏。汉季之期,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拜为骑都尉,时年方才22岁,与文聘年龄相当,两个年轻人当下对决开来,关羽闻听是张辽,心中不禁一振,此时的张辽也许才刚刚出道,一般人不知道他的名号,但熟读《三国演义》的关羽深知此人的厉害,这张辽可绝非一般的人物,他武力过人、军事才能出众,是个难得的将才,曾经被封为魏国的五子良将啊!威震逍遥津的大英雄!

    再看此时的张辽年纪轻轻,身披铠甲,十分的精神威武,不愧是“英雄出少年啊!”关羽对于张辽的出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倒要看看这个“魏国的大将军”是何等的武艺,二人都是“魏国的良将”,这下居然成为了敌人,关羽真的有一场好戏看了,要知道这在书中可是看不到的啊!

    文聘依仗自己年轻又兼具一身武艺,三年多的军事生涯历练让文聘长进了不少,伴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文聘的武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跟随关羽也学到了不少,当下与张辽交起手来,二人的兵器便在空中交织开来,只听“咣”的一声响,两样兵器在空中激发出了阵阵火光开来,两个年轻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战场上遭遇更是斗志昂扬不可服输,两样兵器在空中不停的僵持开来。。。。。。。。。。。。。。。

    两人拼气力拼了一会儿不见任何效果进而转向斗战技法开来,一个使斧一个舞枪,虽然是两样兵器然在二人的手上却是挥舞自如,十分的得手,只听“呯、嘭、当、哐”一连串的响声不停的在空中回荡开来,二人的打斗很快进入焦灼状态,一连斗有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打得是难解难分,关羽见状不禁暗暗称奇:张辽不愧是五子良将啊!刚一出场就显示出了不凡的武力,果然身手不凡啊!真乃一良将也!关羽越看越喜欢的不得了,如能得了张辽辅佐不愁大事不成啊!关羽在心里暗暗的琢磨着。

    关羽与张辽一开始二人的激斗就进入胶着状态,此时的关羽已经近30了,张辽刚刚不到23岁的年纪,一个已经步入壮年,一个则还是愣头青,不过二人都是人生的黄金年龄,这时的关羽不仅气力上不减,武艺更是处于人生的巅峰阶段,久经沙场的关羽对于武斗也积累了诸多经验,同时也练就了一副好的心理素质,不管遇到什么人、什么样的情况,关羽皆能进退自如,全然而退、全力进攻,能很快控制住武斗的局面,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十分的自然老练而没有丝毫的紧张,所以一把大刀舞动起来丝毫没有任何破绽和漏洞,步步紧逼、步步为营。

    与关羽相比起来,张辽显然年轻许多,年纪青青的他刚刚出道不久,没有武斗的经验凭借的还是最基本的武力,一是气力之大而是曾经练就的技法,还有就是自己的血气方刚与不服输的打斗精神,虽然经验有限更是刚刚出炉的毛头小子,但张辽能成功击败文聘足见其武艺的精湛,虽然如此张辽还是对于关羽这突如其来的进攻显得有些招架不住,与关羽的打斗也是表现的愈加紧张起来,枪法渐渐紊乱,不过张辽毕竟年轻有种年轻人的冲劲,全力的拼杀着不肯退却。。。。。。。。。。。。。。。。。。

    关羽见这个年轻人如此卖力,知道要在短时间拿下张辽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也是书中提到的名将,既然是名将,就不可能短时间被击败,即使击败了张辽,自己也要付出很多,而他此次征战的对象显然不是张辽,他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来对付吕布,毕竟那才是自己真正的劲敌,如果在张辽上花费了更多的精力,一旦吕布出战,自己怎么可能抵敌的住,其实张辽的出现绝对是个意外,是关羽没有想象到的,令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张辽的武力居然如此之高超乎了他的想象,他居然击败了文聘,而且居然还能与自己周旋这么长时间,真乃是一难得的将才啊!武力堪称不俗。

    关羽继续与张辽拼杀着,不断的往来驰骋,虽然张辽正逐步处于下风,但作为一个年轻人他丝毫没有任何退意,这是个宁死不屈、宁折不弯的家伙,誓要与关羽拼个你死我活,即使战死在关羽刀下也不会退却的家伙,关羽也看出了这种苗头,这小子看来是要死磕自己了,这样下去的后果不可想象,如果自己真的杀死了张辽那从此以后一代名将岂不要留下遗憾,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要杀死他而是要击败他,但从现在的情境上判断击败他让他知难而退恐怕做不到了。
正文 第九十四章 收张辽
    张辽是个人才,而且是自己要收罗的对象,自己怎能将他杀死呢?但自己总不能被张辽击败吧?那样也太过于颜面扫地了,关羽边打边思虑着制胜的方法,既然力取不了自己就唯有智取了,如何智取呢?现在二人皆是骑马比试,关羽一边尽力的与张辽拼杀,突然眼前一亮,有了,他要用拖刀计将张辽俘虏,关羽想到这便卖了一个破绽,大刀一推将张辽钢枪荡开,然后拨马回走,将青龙偃月刀倒提在手,策马向前急退。

    张辽见关羽要逃,拍马舞枪从后面急追过来,此时的张辽斗志已经全部燃起,又正值关羽佯败,心中不禁大喜,丝毫没有任何的防备,只顾驱马追赶根本没有顾忌关羽使的计谋,也没有多想,作为一个年轻人做事依然没有丝毫的顾虑,关羽在前面,张辽在后面眼瞧着就要追上了,关羽见张辽追到了近前,大刀突然一提,腾空而起直砍到张辽所骑的骏马前脸,张辽所骑战马被这突入其来的大刀一下子惊到,一下子抬起前面双蹄,伴随着关羽的大刀也是腾空而起,关羽大刀一挥直将张辽的战马由下到上砍将开来,那马被砍得“嗷嗷”直叫一下子便翻将开来将马背上的张辽一下子掀倒在地,张辽连人带马同时倒了下去。。。。。。。。。。。。

    关羽利用拖刀计将张辽的战马砍翻在地,张辽也一同栽倒在了地上,正要提枪起来,却见一把明晃晃的青龙偃月刀横在了自己的脖颈之上,再看上面关羽跃马提刀,面容威严,张辽这时才意识到自己成了一名光荣的俘虏,不过张辽仍然没有惧意,他大喝道:“要杀便杀,吾要是吭一声就不算好汉!”

    “想死?没那么容易!”关羽边说着便将张辽解押回到了自己的大军阵中,丁原见关羽俘虏了张辽不禁大惊,遂催促大军向前掩杀以求解救张辽,董卓早已看在眼里,遂指挥大军抵住,双方大军遂厮杀在了一起,西凉军皆是关羽经过训练的勇士更兼有关羽在西凉亲自督导锻造的利器当下与丁原的大军对决起来,无不以一当十,大军势不可挡,向丁原大军猛扑过去,但丁原大军虽然武器方面不占优势但皆是久经沙场的士兵,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当下交战起来那也是难啃的骨头,双方交战起来,打的是难解难分,激战整整进行了两个时辰,遂开始鸣金收兵,这一仗双方均损失不小,尤其是丁原。

    关羽俘虏了张辽,张辽很快被带到董卓府上,张辽被几个士卒强按着跪在地上,按了几回张辽却硬挺着不肯跪下,后来几个士卒一起上前将他按倒在了地上,董卓见张辽如此无礼十分愤怒:“好一个顽固之徒见了老夫居然还这么的强硬,我问你肯投降与吾否?”

    “不降!”张辽一边叫喊着一边扭起了高傲的头颅,整个一不屑状态。

    董卓见张辽如此强硬不禁大怒:“败军之将何以言勇?来人啊拖出去斩了!”

    “且慢!主公文远乃忠义之士,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又有如此的好身手,还望主公留他一条性命,吾愿保此人性命,还望主公法外开恩!”关羽遂荐道。

    董卓接着道:“他如此傲慢岂能肯投降与我们?”

    关羽走到张辽近前亲自解去张辽身上的绳索,扶他站了起来,张辽用吃惊的眼神看了看关羽,关羽遂拉着他的手谓董卓道:“主公就让他在我的手下供事吧!”

    “汝可愿意?”董卓问张辽道。

    此时的张辽感关羽如此重义挽留自己,当即就跪在了地上拱手道:“吾愿意为主公和关将军效力!”

    张辽就这样归在了关羽门下,关羽简直如获至宝啊!俗话说:千金易得人才难求!显然张辽的到来堪比万金之躯啊!有了他的辅佐关羽

    手下又得了一员得力干将,在未来的争霸中要是有了张辽的尽心辅佐不愁大事不成,张辽不仅武艺高强还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但现在的张辽军事能力显然还没有培养出来,所以日后还要不断的提高他的能力,给他发展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天地。

    张辽归顺了关羽被关羽拜为骑都尉(正六品),开始跟随关羽在关羽手下供事,张辽对于自己的这个新主子还是十分敬佩的:一是他武艺高强绝对在自己之上,张辽作为一个习武之人由衷敬佩比自己武艺高强的人,这是一个习武之人在武德方面的由衷体会;二是关羽智慧过人,他能将自己俘虏凭借的不是猛打猛拼而是懂得变通,懂得在关键时刻用计谋制胜,自己败得心服口服;三是关羽义重如山,作为对手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保自己免于死难,在危急时刻他却不计前嫌为自己开脱,这是何等的宽宏大量啊!

    张辽对于这个新主子从内心里敬佩,当晚关羽还为他举行了接风宴席,宴席上请来了关羽平时最要好的几个朋友:李肃、李严还有文聘,文聘带伤参加了宴席,当下五个人围坐一桌,开始畅饮起来,有句话将:不打不相识!文聘被张辽击败,张辽又被关羽所破,几个人通过交手方感到对方的实力,通过比试走到了一起,当下饮酒甚欢,关羽主持了宴席,他谓众人道:“今晚是个值得庆幸的日子!因为什么呢?那就是文远加入了我们行列之中,我们为文远的到来干杯!”关羽说着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几人见关羽干下了杯中酒,遂将杯中酒也是一饮而尽。

    张辽见大伙如此盛情自己也端起酒樽一饮而尽,关羽见众人干完了酒接着介绍道:“文远啊!今晚来的这可都是我平时最为交好的几位将军,这个是李肃李将军官拜定远将军;这个是李严李将军官拜越骑校尉;这位与你交过手的是文聘文将军官拜骁骑校尉。”关羽边说边给张辽介绍道。
正文 第九十五章 霸气养成
    等关羽介绍完毕,张辽举起酒杯谓众人拱手道:“鄙人张辽有幸结识各位将军实乃三生有幸,既然是关将军的朋友日后就是我张辽的朋友了,这杯酒我敬诸位将军!”张辽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见张辽干完了酒纷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大伙相见甚欢,还要继续喝,这时关羽劝众人道:“这样啊!文远到来实乃是高兴之事,理应一醉方休,不过啊明日我们还要继续征战,为将者当以大局为重不能因小失大,至于这喝酒啊!我们以后还有的是机会,等击败了丁原我们哥几个在喝他个一醉方休,不过现在绝对不能再喝了,这是命令!”

    “云长说的有理!我们决不能因小失大,这样吧虽然不能喝多了,不过文远来到了我们中间这确实是件幸事,我提议啊这最后一杯酒我们集体为文远的到来干杯!”李肃劝道。

    李肃言罢众人就要干着最后一杯酒,关羽一下子打住,问道:“这是第几杯酒了?”

    “第四杯了”李肃答道。

    关羽闻后不悦道:“不是说了么不能再喝了,就此打住!”

    “云长不差这一杯吧?”李肃接着道。

    关羽遂道:“喝完这一杯你难道不多么?”

    “大伙在一起高兴,多喝点也是应该的,再说文远与我们第一次相见,总不能不让人家喝个痛快吧?再说就算喝多了睡一晚上明天就没事了,照样上战场!”李肃接着劝道。

    关羽闻后不禁勃然大怒道:“我说不喝就别喝了,这是命令,汝要抗命不成?”

    “云长你看你不就是喝点酒么至于这样么?啊?你说你招呼我们前来喝酒你却摆出这般姿态,你这不是成心让我们下不来台么?你看文远这还是初次喝酒,你就这般不近人情,你让人家文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