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之君临天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儿臣也知身为太子,不可随意出宫。可如今大明皇朝内忧外患,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父皇整日殚精竭虑,可是大明的赋税就那么多,而百姓生活越发的贫苦,实在是不能再加了!”

    “为筹集钱粮,只能另寻他策。父皇身为一国之君,自然应地方坐镇朝堂。而儿臣原为马前卒,尽自己的一份力。无论这次成败,都请父皇给儿臣一个机会,一个为父皇分忧的机会!”

    脸色越发的不明,也许是赵乾一番言语说的太好了,一时之间连崇祯皇帝都分不出真假来。只能静静地看着赵乾,而赵乾同样不示弱的看了回去。

    “父皇,若是父皇不放心的话,儿臣愿在此立下军令状。此去南京,一年之内,儿臣为父皇筹集军饷五十万两,练精兵万余。三年之内,筹集两百万两军饷,练精兵三万以上!”

    “届时无论大明有任何情况,父皇都可以从容应对。若是儿臣办不到,那是儿臣无能辜负了父皇期盼,儿臣愿一切听凭父皇处置。届时无论无妨如何惩罚儿臣,儿臣都甘愿承受!”

    对于崇祯皇帝,赵乾其实一点也不了解。只是知道一些崇祯皇帝的事情,一个就是脾气直,第二一个就是缺钱缺怕了。这样的人用激将法加金钱攻势,一用能准上当。

    说实话崇祯皇帝真的的动心了,看着赵乾连军令状都立了,崇祯皇帝多少有些相信他了。可是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一个太子,如何能筹得如此多的财富?”

    “正因如此,儿臣才想向父皇要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盐引!”抬头看向崇祯皇帝,赵乾静静的说道“儿臣自知盐商者家资千万,富可敌国者不在少数,可见盐商之利。只要有盐引在手,每年可得数十万两。虽不能缓解我国库空虚,但也能解一时燃眉之急!”

    “更何况,儿臣还知道沿海一带,多有漂洋过海者。每次出海,家资可翻三到四倍。来回一次,即可得到数倍乃至是数倍的利润。如此不出一年半载,即可筹得。。。。。。。。。”

    “哼!你乃是我大明之太子,怎可日夜想着做这些贱业!”没等赵乾滔滔不绝的说完,崇祯皇帝就气冲冲的打断了他。这一次崇祯皇帝是真生气了,他实在是没想到赵乾的方法竟然是去贩盐,去出海经商。

    在崇祯皇帝的眼中,太子就是太子,是绝对不可以做这样的事情的。实在是他怕,怕自己的儿子不争气。想想他哥哥天启皇帝,沉迷于木匠活,结果把大明弄得一团糟。

    崇祯皇帝上位之后就发现,大明就如同一个漏洞的破房子。他拼尽全力的四处补洞,结果房子越补越破,眼看就要塌了。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不务正业,直接把这破房子给弄倒了。

    “不如此,我大明开支从何而出。若是再加赋税的话,那可真就逼得天下百姓走到大明的对立面了。现如今天下天灾**不断,百姓亦不附体食不果腹,只能卖儿卖女以求苟存。凄惨之处,甚至易子相食,百姓何其苦也!”

    发现崇祯皇帝脸色不对,赵乾立刻就改变战略。看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已经没用了,是你逼我的。随后,赵乾就开始用出了他的必杀技“哭!”

    可见哭之一道,可谓博大精深。人在最无助的时候,大打感情牌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上到争皇位打江山,下到争家产求同情那都是极好用的方法。无论男女,只要一哭出来,保证会让人心软,只是或多或少的事情了。

    而今时今日,赵乾在逼不得已之下,也用出了这一招。而且在来的时候,赵乾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袖子里的洋葱,可不是白带在身上的。

    只见赵乾微微低了低头,随后又抬起来。抬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满脸的泪水。没办法,谁知道这洋葱劲道竟然这么大。现在他脸上的眼泪,是怎么也止不住啊。

    “儿臣虽身为太子,但也听闻外界百姓之疾苦,恨不得与他们一样。现如今儿臣困于这深宫之中毫无作为,每天看着父皇为大明天下日夜忧虑。儿臣愧为大明太子,愧对天下之百姓!”

    一边说着,赵乾一边使劲的将往地上撞,没多久头上就是一片青紫,很快甚至连透皮也破了,鲜血慢慢的流了出来。场面之悲壮,着实让崇祯皇帝坐不住了。任他如何想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会如此做。

    “为了了我大明江山着想,为了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也为了父皇能够宽心一些。就算是贱业无论成败,儿臣也愿意试上一试,还望父皇成全!”

    “你。。。。。。”看着赵乾的样子,崇祯皇帝愣愣的半天没说出话来,最后才是长长的叹息一声“唉,是朕无能啊!”

    “非是父皇无能,是儿臣无能,无法为父皇分忧。儿臣再次恳请父皇,成全儿臣一片孝心!”

    从桌案后面站起来,把跪在地上的赵乾轻轻搀扶起来,崇祯皇帝语重心长的说道“太子,你可知道,一旦你这么做了,若是没有被外人得知还好。若是被外人得知了,你会因此而背上骂名的。甚至,你的太子之位也有可能不保!”

    “父皇!”刚站起来的赵乾立马又跪了下来,大声的说道“为我大明千秋万业,儿臣纵然背上骂名又能如何!只希望父皇能理解儿臣所想,准许儿臣为父皇分忧!”

    “这,这。。。。。。唉!”猛的一挥衣袖,崇祯皇帝只能暂时安慰的说道“朕现在心里很乱,你让朕好好想想!”

    “那儿臣告退,请父皇早作决定!”这时候赵乾知道不能逼得太紧,要给崇祯皇帝一些思考的时间。更何况,他还有后招。现在的局面已经打开了,就看自己的后招如何了。

    这碧血剑里的崇祯皇帝,的确是要更心软一些。要是原本历史上的那位,赵乾现在说不定已经被禁足了。你还想去南京,给我老老实实呆在皇宫里读书吧。

    “摆驾,去看看母后!”

    “去南京?这是要跑啊!”现在原本赵乾跟崇祯皇帝所在的地方,换成了崇祯皇帝跟洪承畴两人。对于自己所信任的人,崇祯皇帝一如既往的信任。对于赵乾的提议,老实说他也打不定主意,只希望洪承畴能给他一些建议。

    与崇祯皇帝相同的反应,洪承畴也是这样的想法。作为一个有远见着实的大臣,他自然明白现在大明的处境,用内忧外患来说,实在是再适不过了。

    单单是京城,就被满清的人围了好几次。前几次,大明朝都能挺过来。那以后呢,大明朝还能挺过来么?依着满清的性子,大明皇朝的皇室还有好?

    相对来说,南京就要安全的许多了。早早的离开北京去南京,的确是上上之道。这一次,洪承畴也不由感叹“看来太子殿下身边有能人呐,懂得审时度势!”

    “臣以为可行!”这是洪承畴给崇祯皇帝的建议,也是洪承畴在短时间内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

    “爱卿也这么认为?”作为现在炙手可热的人物,洪承畴现在说的话,崇祯皇帝八成都是要考虑的。见洪承畴也这样说,崇祯皇帝不由就问道“不知爱卿此言,究竟有何理由?”

    “这。。。。。”犹豫了一下,洪承畴就决定走一步险棋,一步既可以让崇祯皇帝觉得他忠心,又可以让太子殿下卖他一份大人情的险棋“请陛下恕臣大不敬之罪!”

    “爱卿但说无妨,朕也是明理之人,岂会怪罪!”

    “是,陛下!”冲崇祯皇帝微微一礼,洪承畴大声的说道“陛下,京师曾数次遭遇围攻。前几次凭借陛下智谋轻松解决了,可谁能保证一直会如此?”

    “陛下可曾想过,万一有朝一日京师被攻破了,大明如何自处?太子前往南京,也算是为大明留了一条后路!”

    “你放肆!”

    “臣惶恐,臣死罪。臣一时之间胡言乱语,惊扰了陛下,还望陛下恕罪!”

    “算了,其实你说的也有道理。看来,朕是应该仔细考虑一下了!”
第九章答应了
    “什么,父皇答应让我去南京了,你确定你没有听错?”

    万万没想到,赵乾日思夜想的事情,竟然这么容易就达成了。这可是让他冥思苦想了好久,连苦肉计都搬上来用了。最后还去找了周皇后,希望周皇后可以再崇祯皇帝身边吹吹枕头风。

    赵谦不知道的是,在这件事情上面,不仅仅只有自己谋划之功。碧血剑中崇祯皇帝耳根子软一些是原因,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洪承畴对崇祯皇帝说的那一番话,着实让崇祯皇帝有些惊醒。

    可能连赵乾自己也想不到,最后帮了自己的,竟然会是洪承畴。当然了,周皇后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赵谦不知道的是,甚至连田贵妃也是起了一些作用的。

    对于自己的亲儿子,周皇后自然是疼爱。再加上周皇后也是个聪明人,眼下的局势越发的不明朗。大明朝的京师被围困了数次,虽然每次都是有惊无险。但也时常让周皇后在梦中惊醒,生怕有一天醒来京师被攻破了,丈夫儿子都死于非命。

    这时候,赵乾提出要去南京。虽然周皇后心里微微叹息,但还是给与了理解和支持。起码去了南京之后,自己这个儿子是安全了。为了这个事情,周皇后也是旁敲侧击的跟崇祯皇帝商量。

    至于田贵妃为什么会帮助赵乾,那就得益于田贵妃在周皇后身边埋下的棋子了。虽然这棋子地位不高,但当时赵乾去的时候,正好在身边伺候着,将两人的谈话偷偷听了进去。

    在得知这么重要的消息之后,这人当然把自己知道的统统都告诉了田贵妃。而田贵妃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是脸色大变,而是高兴,非常的高兴。

    说实话,田贵妃想将太子拉下马,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乐。只是苦于太子之位实在是稳若泰山,就算一哭二闹三上吊,也不可能让崇祯皇帝答应。

    可现在机会来了,俗话说得好,不作死就不会死。现在这小太子显然是在自己作死,那就别怪她在把人再往前推一把,送他一程了。

    所以田贵妃选择了跟周皇后同样的做法,一个劲的撺掇着崇祯皇帝把太子送往南京。倒不是田贵妃傻,实在是田贵妃太精明了。

    田贵妃心里清楚的很,要是太子还留在京师。任她一张嘴怎么说,在强也不过是禁足罚跪而已,是不可能动摇到太子的位子了。可是去了南京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谁都分个亲疏远近,太子去了南京就跟皇帝生分了,而自己儿子不就有机会了么。在京城的时候,太子还是太子。除非他出了意外,否则这个位置谁也动不了。可一旦太子去了南京,太子是不是还是太子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田贵妃选择了跟周皇后一样的做法,那阵枕头风吹得,直让崇祯皇帝迷糊。两个女人都是精明人,知道怎么说话。也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崇祯皇帝答应。皇宫大内两大高手联手出击,百炼钢也得化作绕指柔啊。

    更何况崇祯皇帝在赵乾一番作为,还有洪承畴的话下,已经有所动摇了。这下周皇后和田贵妃联手出击,直接就让崇祯皇帝拍了板了。外面最崇信大臣同意,里面自己媳妇孩子的亲娘也同意,那崇祯皇帝也就只能同意了。

    原本还以为要奋斗个一年半载的,才能将崇祯皇帝这块大石头说化了,没想到这还没半个月的时间,直接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了。至于崇祯皇帝怎么搞定外面那群有文化的**的,赵乾也不想知道。只是一时之间,是激动莫名。

    在赵乾跟崇祯皇帝谈心之时,赵乾充分发挥了胜不骄的优良品质。哪怕他在得意也没有笑出声来,而是从头到尾一直哭,说什么离开北京舍不得父皇,又说什么此去就算刀山火海,也要为他这位慈爱的父皇分忧。

    最后还不忘亲自在崇祯皇帝面前立下军令状,虽然崇祯皇帝阻拦,但却没有阻拦住。其实赵乾这样做,无非就是告诉崇祯皇帝。你看我军令状都立了,诚意也有了。那我之前提出的要求,您看看是不是也给答应了。

    从头到尾,赵乾就是一顿猛哭,将哭之文化彻底的发扬了一遍。袖子里的洋葱,都快要用完了。直接哭的崇祯皇帝也挺难受的,对这位太子也是越看越顺眼,越看越舍不得,差点就没收回之前的命令,吓的赵乾赶紧刹住车。

    当然,感动的不行的崇祯皇帝,也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慈爱。直接给赵乾找了几个好老师,让他去南京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读书明理,气的赵乾直跳脚。这不就是找人监视他么,有这些苍蝇在身边,他哪还敢有什么大动作啊。

    不过崇祯皇帝也很大方,该给的都给了。不仅给了他盐引,还允许他可以到锦衣卫,东厂,乃至内操之中选人跟他一起南行。至于赵乾所说的练兵,崇祯皇帝更是大方,能练多少练多少,也没有具体限制。

    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练一两个兵也算练了,这是给赵乾圆话呢。在崇祯皇帝看来,太子怎么可能懂练兵,随便练一两个意思意思也就行了。一个只有十二三岁的小屁孩,还练兵,兵练你还差不多。

    不过在赵乾看来,这可能是他最大的是收获了。既然练兵没有限制,那是不是意味着他可以无限制的练下去,一万两万,十万二十万。当然,这也就是想想,赵乾倒是想跟韩信一样,点兵多多益善。可是练兵需要钱,恰恰赵乾他没钱。

    崇祯皇帝给他的起始资金有多少,只有区区五千两银子。没办法,崇祯皇帝也穷啊。不久前洪承畴出兵锦州,他为了筹军费可是愁坏了。这五千两,还是从牙缝里死抠的呢。

    这些年,身为太子的他也攒了几百两。再加上周皇后偷偷塞给他的五千两,以及他的那个外公塞给的一万两银子。其实总共家当加起来,只有两万两多一点。

    可两万两银子,也就够这一行人一年的花销。至于这些身边的人工资能不能发出来,就难说了。指望着这些钱练兵,还不如指望着李自成张献忠自己投降了,然后天下太平了呢。

    其实崇祯皇帝本意就是让他去南京养着,也别出什么幺蛾子了。日后局势稳定了,你在从南京回来,乖乖当你的太子就好了。可赵乾不甘心,既然来了,那总得留下一点自己的声音吧。

    好在他还知道另一个秘密,那就是建文宝藏。根据碧血剑剧情介绍,当年明成祖进攻南京城的时候,建文帝将自己内库之中的金银财宝藏了起来,以图复国之用。

    其实在金庸的小说之中,宝藏什么的实在是太多了。像“连城诀”中的宝藏,“雪山飞狐”的宝藏,“鹿鼎记”的宝藏等等等等。

    可以说,金庸老先生不仅开启了武侠盛宴,还开启了武侠的标准模式。奇遇加宝藏,再配点阴谋和美人,就是一个完整的武侠世界了。

    碧血剑之中的这笔宝藏究竟有多少不是很清楚,但想来建文帝想要拿来复国,那就绝对不少。在赵乾的想法之中,起码也能有个百万两吧。

    有了这么一笔宝藏在,起码开始的时候赵乾是不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