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5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在发动机的问题上卡自己,拒绝转交发动机生产技术和图纸的事情,杨震估摸着这是江北又惦记上自己什么了。

只是科瓦廖夫不说,杨震自然也不会提。和江北这帮人斗心眼,最关键的是得沉住气。只要沉住气,他们自己会说的。各怀心思的两个对视一眼后,却是谁也没有多说。都知道,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

简单的含蓄过后,杨震与郭邴勋上了自己的车。上车后,杨震微微沉默了一下才道:“老郭,你怎么来了?还和这个难缠的家伙搞到了一块去。难道江北那帮家伙又搞出什么事情来卡我们了?那个家伙可是无事不登啊。”

听到杨震的疑问,郭邴勋摇头苦笑道:“我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所以才专门赶过来和你商量一下。前天,这个家伙找到政委和我,提出来发动机的图纸可以转交给我们,而且他们还可以派出部分技术人员支援我们。”

“不过他们也提出,要求我们从今年秋天每年粮食供应量增加到十五万吨,两万吨土豆。而且粮食全部都要小麦。同时每年提供生猪一万头、肉牛两千头。还有,他们要我们那种午餐肉罐头的生产技术。”

“同时他们还提出,今后所有与江北的交易全部用粮食和畜牧品折价,不再接收煤炭和其他矿产品。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在根据地内那几个煤矿生产的煤炭,足够他们使用的了。所以粮食将是今后主要的交易物资种类。”

“实际上这件事情用不到找你,应该去找总指挥和李主任。但是这个科瓦廖夫非得要见你。我知道这个家伙找你肯定不会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应该还有别的原因。只是他不肯说,我们拿他也没有办法。”

听到郭邴勋表明科瓦廖夫的来意,杨震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却微微的皱了皱眉头。十五万吨小麦,几乎相当于去年整个生产建设兵团全年细粮产量的七成,也是目前几乎整个根据地细粮存储量。

今年这才开春,春耕还远没有开始,气候变化还不清楚。至于年底的粮食总产量,更是还没有影子的事情。一旦遭到天灾,这十五万吨粮食的合同要是履行了,整个根据地的粮食储备可就见空了。

一万头猪和两千头肉牛的事情,倒不是什么大事。一个生产建设兵团就完全可以负担的起。为了保证部队营养,当初在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杨震就下大力气抓畜牧品的生产。除了鸡鸭等生长时期短的肉食之外,生猪一年的存栏量每年都保持在十万头以上。

而在大规模的引进机械化后,原来作为耕地主要畜力的牛,也被解脱出来。不过因为牛肉营养丰富耐粗饲料,饲养起来也很省事,生产兵团也加大的对黄牛的存栏量。而在攻占了畜牧资源丰富的伪龙江省后,又缴获了大批的蒙古牛。

与粮食相比,江北提出的一万头生猪和两千头肉牛根本就不是什么大的数量,倒还是在根据地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而午餐肉生产技术,更没有什么技术水平。这种东西生产便捷,也没有什么口味。和营养丰富的牛肉罐头相比,其中富含的营养元素更是少的可怜。

当初生产这种比纯日式牛肉罐头生产简便东西的初衷,只是能在东北酷寒中行军、作战时,为部队提供一种肉食补充热量而已。而且也是为了利用有限的肉食产量,尽可能多的满足部队的需求。又不是什么保密的东西,转让给江北倒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粮食的问题,却是让杨震相当的头疼。无粮不稳,这是傻子都明白的事情。皇帝还不差饿兵那。今年还没有开春,天气怎么样,能不能有天灾还压根就不知道。江北这狮子大开口,上来就要十五万吨粮食,还全部点名要小麦,这个数量对于根据地来说压力不可谓不大。

根据地一年的粮食产量、肉食产量,江北就算没有详细数字,至少也会有一个大致的估算。以江北的情报能力,搞到这点东西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十五万吨粮食,恐怕是江北也是按照自己一年产能来张的嘴。

别人只看到江北提出的表面数字,杨震却看到这个数字背后的一些隐藏着的东西。江北这次提出双方交易以粮食稳主,绝对不会是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这么多粮食,还全部都指明全部要小麦。

江北人作为主食的那种叫做列巴的以黑麦加上麦麸为主的黑面包里,可用不了这么多的小麦。十五万吨小麦,按照江北的饮食习惯,这个数量足够满足江北在远东地区所有驻军,包括其所谓的红旗太平洋舰队一年的全部小麦的需求量了。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应该是他们准备在远东地区保留一定的储备,减轻西部地区供应的压力。

第795章军衔风波

想到这里,杨震微微笑了笑,他明白这是江北也许是在为战争做准备了。江北的主要粮食产地,都在欧洲地区。尤其是最主要的粮仓乌克兰,紧邻德军占领区。而一旦战争爆发,与德国占领区相邻,已经处在德军兵锋之下的乌克兰将会是第一批承受战火的苏联地区。

而一旦作为江北粮仓的乌克兰出了什么事情,整个江北的粮食供应恐怕就处于一个相当危险的境地。看来江北的高层之中,还是有明白人的。没有张狂到指望一下子就能在战争之中击退德军的进攻。

至于拒绝接收煤炭的事情,还是等半年之后同样作为钢铁和煤炭主要产地的乌克兰丢了后,看他们还能不能再张狂?丢掉乌克兰可不仅仅是丢掉江北粮仓那么简单,那里可还有江北最大的顿涅茨煤田。失去了这个欧洲最大的煤田,江北不哭才怪。

不过科瓦廖夫非要见自己的原因,郭邴勋不说杨震也很清楚。如果单为了这么一件事情,他也不会非要见自己。粮食的问题,并不归自己管。总指挥与李主任这两个负责整个东北地方工作的人才是正主。

想了想,杨震对郭邴勋道:“老郭,我看午餐肉的生产技术可以交给他们,这倒是没有什么。不过关于粮食的问题,总指挥和李主任那里怎么看?他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怎么看?或是有什么想法。”

郭邴勋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道:“总指挥的意思是畜产品可以按照江北提出的要求给,粮食的问题可以考虑,但是不能给那么多。小麦一年提供的数量,绝对不能超过十万吨。至于土豆和圆葱的供应量,可以加大。”

“尤其是土豆,那东西生长期短,产量大。咱们根据地一年的土豆产量,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一倍以上。所以总指挥建议,江北的条件可以接受,但数量上必须进行修改。如果江北坚持这个数字,可以尽量的争取以玉米一类的粗粮冲抵。”

“实在不行,畜产品的数量可以增加一些。但是小麦的数量,绝对不能按照江北要求的提供。咱们不能勒紧自己战士的裤腰带,去填人家的肚皮。至于午餐肉生产技术转让的事情,总指挥和李主任的意思是既然目前这种罐头归军区后勤部管理和生产,是否转让还是需要等你回来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对于总指挥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杨震点了点头道:“姜还是老的辣,总指挥的考虑还是很全面的。这样,在粮食的问题上,就按照总指挥和李主任的思路办。不过这件事情,军区出面并不合适。还是请总指挥、李主任和他们谈比较恰当。”

“不过你抽空与总指挥他们谈一下,虽然江北现在拒绝了我们在今年以煤炭作为交易。但不代表今后还是不需要。而且我们的工业建设即将全面的铺开,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很大。煤炭的生产量不能因为江北的拒绝而减少,相反还要想尽一切的办法增加产量。”

“我倒要看看,等到下半年他们这个理由还能不能说出口。等他们主动张嘴的时候,咱们在和他们谈就主动的多了。优质的工业用煤、动力用煤,居然卖的比大白菜还便宜,这种亏本的买卖老子也早就做够了。我可不想让后世子孙骂我败家子,崽卖爷田不心疼。”

“不过,你说的没有错。这个家伙眼下调到哈尔滨来,还非要见我的原因绝对没有这么简单。他应该还有别的事情。这个家伙是搞情报出身的,我们很多的事情都瞒不过他那双贼眼。”

“再加上军工厂里面有他们的技术顾问和专家,虽说新武器的研制一直隐瞒着他们,但我想恐怕瞒住的不会太多。我估摸着这个家伙,现在是又看中我们什么东西了。而且很有可能是与军事装备有关系,否则他也不会非要见我不可。”

对于杨震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郭邴勋还是很赞同的。军区现在秘密研制的几种新式武器,虽然一直瞒着江北。但是在研制的过程之中有很多方面问题无法解决,还需要求助江北的技术顾问和专家。

虽说只是部分东西被他们掌握,但那些人是干什么的?就是搞武器设计和生产的,要是还闻不出其中的异味,那就不正常了。与江北打交道这么长时间了,郭邴勋清楚的知道这帮人的鼻子灵敏的很。

只是郭邴勋也不清楚,自己军火库之中又有什么新式武器进入这帮人的眼睛了。但有一点郭邴勋却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只要有东西被他们瞄上了,不搞到手他们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说实在的郭邴勋对于江北这种很直接,眼睛总是盯着根据地内一切对自己有用处的东西,不顾别人死活只打着自己小算盘的做法很反感。但毕竟在法国留过学的他也知道,这就是现实。没有人会无偿的帮助你,更没有人会为你考虑,一切都是现实利益交换。

坦克与飞机的发动机问题迟迟不解决,就是工厂建起来又有什么用?发动机是什么,是一切装备中最核心的设备,没有发动机飞机和坦克就是一堆连步枪都不如的废铁。这种东西受制于人,等于将自己的命脉也同样交给人家。

到时候江北再反悔,不在提供现货的话,航空兵部队和装甲部队就会陷入瘫痪。而且全部依赖进口,抗联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发动机问题势必要解决,这是在杨震回来之前,军区常委就已经拟定好的计划。

对于江北这种反复不定,拿着已经签好合同不当回事。已经签字的合同,说反悔就反悔。转眼又因为惦记上别的事情后,自己找上门来的做派,郭邴勋可谓是深恶痛绝。但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看着脸色有些阴晴不定的郭邴勋,杨震却是好像猜出他心中想法一样。但杨震却并没有说什么,这件事情不生气就不正常了。何况生气的不仅仅是郭邴勋,自己当初不也是因为江北突然转变态度而被气的够呛吗。

江北的态度多变,他们耽误的起时间,可抗联却拖不起。好在江北这次突然又松了口,虽说表面上只是为了一些粮食,但私下的原因不会这么简单。不管怎么说,松了口就还是有希望。

不过,杨震在还没有摸清楚江北真实意图之前,不想在这件事情上过多的深谈。想了想杨震转过话题道:“老郭,军区军衔评定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各级干部有什么想法没有?老高那里,现在压力很大吧。”

听到杨震提起评定军衔的事情,郭邴勋只能苦笑道:“还能怎么样?主管这件事情的高禹民那里都快闹翻天了。军衔定的低了,别说老战友面前抬不起他头来,就是回家老婆那里也要看不起的。有了这种想法,不闹就怪了。”

“不过闹的很欢的那些人,主要集中在团一级和技术干部上,至于各个纵队一级和师一级的,到还是都能沉的住气的。当然,他们的军衔实际上已经定了。纵队和军区一级的就是少将,至于师和军分区一级初步定的是大校,副师一级是上校。您才是一个中将,他们就是想闹都闹不起来。”

“至于军衔等级的事情,李政委和我以及高主任都商议过了。鉴于我们部队目前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将一级的不宜太多。所以,没有考虑西方常用的准将军衔,而改为在师一级的授予您提出的大校。”

“不过考虑到照顾部队的情绪和干部的资历,不准备采用苏军的大尉军衔。上尉以上直接授予少校军衔。这个相当于准将的大校军衔,其他各国都没有,就连江北都没有。也算是我们一个独创吧。”

说到这里,郭邴勋顿了一下道:“一号,其实那些闹的,我们老部队出来的干部倒不算太多。关键是关内调过来的干部,思想有些难做。这些干部调过来后,因为工作分配的原因和调动时间的原因,很多人的资历很老,但是级别却上不去。”

“其中甚至有三零年参加红军,现在只担任团一级的干部。按照我们目前授衔标准,很多人都只能授予上校。而他们中的人,如易良品和欧阳善吉已经是纵队一级,按照规定授予少将军衔。”

“但大部分人目前都是还是在担任师一级,甚至旅团一级的职务。按照规定来说,相当一部分人只能授予上校,甚至是中校军衔。两者之间相差太大,引起一些人心里不平衡也就正常了。”

“还有军工部的各级技术人员、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文工团这些人授予不授予军衔,都没有最终审订。现在争军衔的除了部分关内干部之外,就是他们这些技术人员。毕竟军衔这种事物代表的不仅仅是军人的等级和级别,更多的还代表着军人的荣誉。”

“您虽然提出了非作战人员一律不予授衔的要求,但是政委考虑到这些人的稳定,还一直在犹豫。尤其是军工部门的那些技术人员和各个野战医院的医生,他们对部队的贡献很大,他们的情绪政委不能不考虑。”

“所以对于非战斗人员授衔的事情,政委和高主任还在研究。不过政委的意思,还是倾向与给这一类人员按照其职务标准授予军衔。可以考虑按照江北那样,在军衔前面加上专业技术。”

第796章轰炸目标的选择

对于在授衔过程之中,肯定会引起一些风波的事情,杨震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所以杨震早在中央批准东北军区首先试行军衔制以后,在给军区部署授衔任务的时候,曾经再三要求,所有的军衔评定要全部严格按照级别来。

除了同级职务军衔评定的时候,可以考虑资历和军龄给予适当的提级之外,一律不予照顾。至于少将以上,一定要严格的控制人数。比如原本按照规定,应该授予上校的,但资格比较老的副师级干部可以考虑授予大校军衔。

但也就是可以考虑,真正授衔的时候,还是要卡在实际职务上。师长包括正师一级就是大校,副师除了个别资历老的可以授予大校军衔之外,一般原则上授予上校。正团就是上校或是中校,基本上以中校为主,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至于像国民政府那样,出现团长少将,中将师长的情况,杨震压根就不会考虑的。不管是战时为鼓舞士气所授予的军衔,还是真正的军衔,杨震都不会考虑。军衔授予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是用来买好的。

至于那些军医、文工团员一类的非战斗人员,按照杨震的原来要求,并不准备授予军衔的。即便是部门军政一把手,也不予考虑。这一点,杨震在去皖南之前,布置授衔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和主持军区工作的李延平、郭邴勋两个人打过招呼了。

杨震可不想自己部队出现后世那种跳舞的少将,唱歌的大校,演戏的将军。你一天战场都没有上过,就弄一个少将。让那些为了晋级苦苦打拼的真正军人怎么想?军衔是对于一个真正军人不仅仅代表着职务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一种荣誉。

让那些唱歌、跳舞,一方面享受着部队的待遇,一方面在社会上走穴大把的捞钱的戏子获得将军军衔。是对一支军队的侮辱,更是对军人荣誉的侮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