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察冀军区利用剩余的部分装备,再加上主力部队换装下来的汉阳造一类的武器,又升级组建了一批部队。作为主力抽调走后,在根据地继续坚持。不过太行军区北上的部队,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倒是按照需要量一比一置换的。

只不过各个部队都在各自为战、分散游击的状态之下,部队之中很多是自己发展或是搞起来的。究竟各个团有多少武器,作为他们的上级晋察冀军区也不是太清楚。甚至各个团原属的军分区,也不能百分之百的掌握。

毕竟当初发展部队的时候,都是上级给你一部分骨干、给你一个或大或小的建制。但是所需的装备,对不起自己搞去,上级是没有的。甚至有的部队,连最起码的军装,都要自己去搞。

上级也没有兵工厂,新扩编的这些部队国民政府根本就不承认番号,自然也不会发给一枪一弹。想要发展壮大,你自己想办法去吧。能搞到多少武器,就看你自己的了。有能力你就轻重机枪、迫击炮齐全,没有能力你就继续用你的梭镖、大刀去。

有的部队,就利用这个机会在部队换装的时候,打了一些埋伏。将各自按照上级规定应该上缴的武器之中,私下留下一部分作为补充武器使用。尤其是那些活动在相对富裕地方的部队,手中多少都有一定备用的武器。

毕竟都是苦惯了,上级配发的数量有限,根本就满足不了部队需要的情况之下,手头上那点装备很多都是自己搞的。万一在战损数量过大或是部队扩编需要,上级又没有补充的情况之下,那部队的火力可就大大的削弱了。这个情况,是各级指挥员都不愿意见到的。

换装的时候,重机枪虽然都统一上缴更换为了抗联空运来的波兰造勃朗宁重机枪,或是全套的日制九二式重机枪。原有的杂牌机枪,已经全部上缴。重机枪这东西,想要藏起来打埋伏,还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通过这些对于装备的调整,林志强倒是很意外的又挖掘出了一批底子来。虽然数量无法补足部队目前的战斗损失,但也总算补充了一部分之前战损的装备。当然重机枪和迫击炮、火炮等重装备是没有的。

原来这种在十八集团军之中已经属于重装备的武器,原本就数量奇缺。各个团多的有一两门迫击炮或是五六挺重机枪,差一点的有两挺重机枪已经很不错了。步枪都不足,这些武器更没有办法补充的,只能在今后的战斗之中想法子缴获了。但轻机枪和步枪,都搞出了一点。

第994章擦枪的命令

经过清查,林志强才发现几乎每个团在北上的时候,几乎每个团私下都藏了部分轻机枪甚至是步枪。按照十八集团军的理解,人没有了可以在新区想办法动员,关内老根据地也可以补充一部分新兵。但是若是没有了武器,那就真的抓瞎了。

关内的部队真的是在无枪无弹的情况之下苦惯了,也苦怕了。这些他们苦心积攒下来的家底,让他们全部上缴或是淘汰,实在舍不得。如果全摆出来,上级在补充武器的时候,也会减少配发的数量。

所以各个团打些埋伏,趁着这次上级难得配发装备的时候,多搞一些装备备用,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也是正常的。谁知道下回上级配发武器,会是什么时候。反正大多数的时间,装备还得自己去搞。

要知道自部队东渡黄河进入敌后以来,这些年的发展壮大,上级能下发的武器可是有限的。弹药有的时候倒是相互调剂的给一些,但其中很多也是根据地兵工厂自行复装的,只能供应步枪使用。而且很多的时候质量还不过关。子弹出枪膛之后,都是横着飞的复装弹药。

边区造的那些一炸两瓣,甚至丢出哑火的比爆炸的还多的黑火药填装的手榴弹数量倒是充足,可是威力太小。与其说是敌人被炸死,还不如说是被砸死的。四枚手榴弹捆到一起使用,还不如一枚日本造的手雷威力大。

在得到抗联大规模的补充之前,关内部队真的是太苦了。按照副总指挥在与杨震商议武器分配以及运输方案的时候,在电报上说的那样。百分之八十的步枪因为使用过度、膛线已经磨平,口径已松,射击的准确率低的吓人。

全军四十万人,步枪连同已经报废,但还在坚持工作的在内,也不足九万支。轻重机枪加在一起,不足八百挺。掷弹筒加上迫击炮,总数还达不到三百门。其中在十八集团军之中算是炮,在日军之中只是最基本武器的掷弹筒,还占据了一大半。其他火炮总数加起来四十多门,但是因为没有弹药来源,基本上是从未使用过。

最关键的是弹药奇缺,连同补给弹药在内,平均每支枪不足二十发弹药,每场战役步枪配发五发子弹,手枪三发。一场中等规模的战斗,轻机枪每挺弹药不足三十发。掷弹筒和迫击炮,每门备弹最多的也只有三发,大多数的时候有炮无弹。

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发日制六五子弹要用三斤粮食去换。各个部队在战斗结束之后,就算打了败仗,也得在战斗结束后返回原地去收集弹壳。甚至打飞的弹头,也用磁石一点点吸出来,送交回兵工厂,以便能换回一些弹药来。

必要的弹药奇缺,武器装备陈旧、数量不足始终,重武器数量严重匮乏,始终是制约关内部队无法与日伪军正面作战的咽喉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近战、夜战、白刃战,山地游击战,打一把捞上就走,也成为关内部队与日伪军作战的主要模式。

有了这些经验,各团北上之前私下打些埋伏也是普遍现象。因为谁也不知道上级下次补发武器和弹药会是什么时候。虽说上级在出发之前,再三强调到东北之后,会进一步提升部队装备等级。弹药也会按照规定的数量,进行补充。

但对于那些大部分时间从未得到上级配发的武器,一切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指挥员来说,上级答应的装备那是镜中月、水中花,等到到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是自己动手,才是最保险的。

而各部队私下打埋伏的事情,除了太行军区调过来的部队之外,在晋察冀军区调派的部队之中,可以说相当的普遍。甚至自己这个旅下属的三个团之中有一个团,除了三挺山西仿制的使用三八式步枪六五子弹的捷克式轻机枪之外,私下还埋伏了六十支汉阳造步枪、三十多条晋造六五步枪,藏在了团后勤处托运物资的牲口队里面。

而这些武器,在他们原有的装备编制表上,是没有的。但这些武器之中,除了可以通用日制六五子弹的晋造捷克式轻机枪之外。剩下的那六十支汉阳造全部的子弹加在一起,只有不到一千五百发。而且大部分还是根据地兵工厂复装的子弹,原装使用的子弹还不到三百发。

各个部队多少都私藏一些武器的用意,林志强当然明白。这些装备,都是各自准备在新区扩军或是在必要的时补充战损使用。这些长期坚持在敌后的部队都知道,缴获有在战败的时候,自毁武器装备习惯的日军武器弹药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只是其中的少量捷克造或是中正式倒也罢了,不管怎么样和部队之中现在使用的那些波兰造武器子弹通用。但剩余的那些汉阳造,连子弹都没有地方弄去,要他们有什么用。而且在热河日伪军使用的全部清一色都是日制装备的前提之下,想通过缴获的手段去补充一部分弹药,都没有地方去补充。

热河的伪满军警可不是装备杂乱的,很多是依靠日军缴获的国军武器组建,或是以在投敌的时候自身携带武器装备为主。手中武器很是杂乱,国军部队有的武器口径,他们基本都有的伪军。

反倒是增加了部队,原本就不小的负担。有的部队甚至为了携带这些状态倒还不错,但是子弹数量并不多的武器,而有意识的少带了部分粮食。这也成了部队出关之后陷入粮食困境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些即弹药不足,实际上已经成为累赘的武器砸掉是不可能的,林志强也没有那么浪费。但有限的运力不能全部浪费在这些基本上已经没有用的武器上。为了节省部队有限的运力,林志强将除了其中捷克式轻机枪和歪把子机枪挑选部分状态好的留下来之外,其余武器全部打包上缴给总部,等待冀东军分区后勤运输队来热河的时候运回去。

经过这次整编,虽说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因为编制压缩,装备调整而多少有些下滑。但战斗力因为部队压缩了编制,充实了一线连队的战斗兵员和将自动火器尽可能的集中使用,使得依旧达到了战斗之前的百分之六十。

在调整完毕部队的兵力与编制,几支武工队也派出去之后,林志强没有行动。当被原一二九师骑兵团长,现任挺进军骑兵支队长的曾玉良带着去接应抗联部队的骑兵支队,越过先头旅的驻地向北疾驰的时候,林志强也没有动。

各个部队按照他制定的计划,向敌占区进行渗透的时候,他还是没有动。在整整三天之内,他什么都没有做,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利用一切时间和手段,加强部队的山地战训练,提高部队山地战的能力。

当初面对看着兄弟部队都动了,只有自己还迟迟没有行动而纷纷请战的各个部队,林志强非但未下达立即出动的命令。而是下了一个让包括旅长和政委在内,所有人很不理解的命令:“全军上山加强训练”。

白天全旅拉出去进行山地行军以及作战训练,尤其演练了在被地形分割的情况之下,部队之间的配合以及机枪的部署和火力压制演练。晚上全旅集中在讲评白天训练之外,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家一起擦枪。

而且擦枪不达到从抗联选派的各级教员的点头,就不算合格。一天的训练之后,枪膛内不仅不能有泥土,就连枪身上也不许有。所有武器在不使用的情况之下,必须上好油,达到整洁如新的标准。

面对着所有干部、战士不理解的目光,林志强没有做任何的解释。只是从抗联配属给先头旅作为武器与战术教员的二十名战斗骨干抽调出来,组成了一个排。与各部队之中随机抽调出的一个连,进行了一场山地战模拟对抗。

结果抽调出的这个连,在这场原本自己擅长的山地战之中的结局,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他们很多人才知道,山地战与山地战也是不一样的。原来在他们眼中很简单的山地战之中,还有这么多的要求。

在林志强看来,在全军已经出发的情况之下,已经残废的先头旅参战不在一时。先集中精力弥补以前的欠账,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之中,越大越好。也才能彻底的打一个翻身仗,重新树立干部和战士的信心,也更能有效的减少伤亡。

林志强搞出的这一手,让全旅上下的反对意见一扫而光。按照他制定的计划,老老实实的训练起来。但对于他那个擦枪的命令,却是依旧都很不了解。毕竟大家都知道枪该怎么擦,这一点还不用人教。

对于部队上下的非议,林志强只是笑了笑并未解释。在这场模拟战斗结束之后,林志强又在全体部队大会上,随机从部队中抽调出一挺机枪、十支步枪。随手拆卸开之后,用自己的毛巾擦了一下,让所有的人都看了一遍自己擦拭完毕的对比情况。

看着擦完枪后变的黝黑的毛巾,几乎所有的干部战士都不说话了。林志强又随机要过一个连长的驳壳枪快速的拆卸开,看着枪膛之中满是污垢的情况摇了摇头道:“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它也是有灵性的。”

“我们只有尊重它、爱惜它,它才会在最关键的时候保护你。枪使用时间长了,你不擦拭它,不爱护它。到战斗的时候你这么指望它怎么能打的响,打的准?这么脏的枪,在战场上你们就不怕它炸膛?”

第995章这只是一个引子

林志强这几句话,说的那个干部满脸通红。看到参谋长手中脏的可以的佩枪,就算脸皮再厚的人,也恐怕不会无动于衷。这个干部,对自己的枪脏到如此的地步,多少显得难以为情。毕竟是自己的枪,搞的这么脏,还是在全旅干部、战士大会上被掀了出来,好意思才怪。

只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林志强并没有去看那个干部,也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的批评。而是拿过自己的毛巾,仔细的擦拭起来。等将这支枪擦的整洁如新,再将手中已经拆成零件的枪组装完毕后,林志强才将手中的这支驳壳枪递还给原来的主人。

在回头看了看身后对自己举动多少有些显得不以为然的旅长和政委,林志强微微摇了摇头才转过头来对着面前的干部和战士道:“这就是标准,擦枪的时候必须要达到这个标准。各部队今天晚上,除了必要的警卫部队之外,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擦枪。”

“所有的轻武器,不管是轻重机枪、步枪,还是手枪、冲锋枪的枪膛、枪栓必须清理干净。就算不能整洁如新,但谁要是在出现这种枪膛里面的泥这么多的情况,对不起你就将你的武器叫出来。一个不爱惜自己武器的人,是不配拥有这些武器的。”

“你们各级干部都是老兵出身,应该清楚枪的清洁程度,直接关系的部队在战场上能否减小我们的伤亡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自己的武器不好好的爱护,到时候付出的是你生命的代价,还有你战友的鲜血和生命。”

“在抗联之中,要求的是每一天训练完毕之后,不管你再累、再疲劳也都要当天对武器进行擦拭。每次战斗空隙,也要抓紧时间对武器进行保养。枪支清理不合格的,一律给予纪律处理。”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这么做有些麻烦。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手中的枪,不会因为太脏而出现本不应该有的故障。更不会因为这些原本经过仔细保养,就可以避免的故障而影响战斗的胜负。”

说到这里,林志强竖起了三根手指道:“三天的时间,如果我们不能改正自己这个擦枪的时候马马虎虎,甚至是得过且过,能不擦就不擦的毛病,我会向上级申请我们旅在此次作战之中给全军当预备队。什么时候枪擦拭的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我们再上战场。”

“我不是全军的参谋长,也不是纵队的参谋长。别的部队,能不能达到我要求的标准,我管不到。但是只要我在这个旅当一天的参谋长,武器的保养与擦拭,就必须要按照我的标准来,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这件事情,我会亲自检查。而且,我不会去追究那个战士的责任。那个营执行的不利,我要追究你们当营长、教导员的责任。那个团执行不利,我要追究你们当团长、团政委的责任。问题出在那里,我就追究当是人的责任。”

“各级干部也不许让通信员和警卫员擦枪,所有的枪支,全部由自己亲手擦拭。而且不仅要能擦拭,还要能对手中的枪支进行熟练的分解和拆装。你手中的武器,是你的第二生命,自己都不会分解和组装,那怎么能行?”

林志强这番语气异常严厉的话,让下面的干部、战士心中一惊。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擦枪这么屁大点的事情,会让参谋长如此的动容。但看到参谋长后边旅长和政委严肃的表情,所有的人,尤其是各级干部也不敢在有什么意见。

等会议结束,各部队带回之后,旅长却是摇了摇头道:“老林,是不是有些太过于严肃了。一个擦枪的事情而已,又不是什么原则上的问题,用不到这么小题大做的吧?将武器擦拭的干净与否,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让各级干部勤检查就是了,还不至于因为这点事情耽搁我们的原有的计划。也不至于因为这点事情,在这里耽搁我们三天的时间。”

听到旅长的话,林志强摇了摇头道:“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