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9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这几天经历看来,这一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他们现在的一切来的是真的很不容易,甚至可以说这一切相当的来之不易。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点点的争取过来的。

而那边的老大哥,哪像是老大哥,简直就和那些奸商没有什么两样。应付这种人,还能从他们的口袋里面掏出东西来,这难度甚至还要超过一场大战役。

只是相对于沉默,以沉默实际上已经变相表明了支持的司令员来说,政委对于杨震这种做法却是相当的不理解。既然已经决定在某些方面作为让步,为什么还要如此的拖泥带水?用美国人的物资,为苏联人生产武器装备,苏联人能同意吗?

一个是你们的产能,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还有没有能力能达到苏联方面的需求?苏德战场上的装备和兵员消耗,可不是中国战场可以相比的。一场大战下来,损失的装备成千上万。依靠你们的产能,能够满足这个损耗吗?

还有飞机、坦克,按照你们现在那个只完成土建,还在安装设备的两个大厂,别说制造这些装备,就是维修恐怕都没有这个能力。就算苏联人答应了,可你能够给人家制造出来吗?

二你们要求的这些坦克、火炮,苏联人自身的需求也很大。这个时候,你们狮子大张嘴,一下子要这么多的装备。按照这两天对苏谈判的架势来看,这个条件苏联人是肯定不会答应的。

这么一搞,谈判不是又陷入僵持,拖延下来了吗?而现在整体的形势是人家拖的起,你们拖不起。不说别的物资,就是所需的棉花,你们有替代品吗?这是东北,不是没有棉衣也能过冬的四川和江西。

其实也不怪这位老帅内心对杨震在让步的同时,又留下这么多的尾巴举措有些不满意。对于他这个挺进军政委来说,眼下换装在即,这冬装的问题在迟迟无法得到解决,真的要耽误大事的。

在晋察冀已经斗争了几年的这位四川籍的老帅,对华北与南方浑然不同的冬天已经深有体会。这东北的冬天,只能比华北更冷。他杨震自己不也是说过吗,东北有些地区的气温,到冬天可以达到零下三十多度。

华北的山地再冷,可也没有达到过这么低的温度。那边的冬季零下二十度,已经是极寒了。即便是在山区,一般零下十多度,也就算寒冷的了。华北冬季严寒的程度,可是远远无法与这冰天雪地的北满相比的。

现在已经十月初了,如果因为你的这些完全可以放到后边去商议的要求,再继续的无谓扯皮下去,这时间上可就真的来不及了。棉花进来了,你不还得加工吗?难道将这些棉花,制作成棉衣就不耗费时间了?

眼下整个东北,抗联再加上挺进军,足足几十万的部队。要想制作足够的棉衣,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你完全可以先把这件事情谈下来,至于其他的完全可以等到这件事情解决之后,再和对方谈其他的要求吗。

第1459章苏联人更着急

其实这位政委,这也是关心则乱。挺进军之中,无论是来自一二九师、太行军区,或是来自他的晋察冀军区,除了部分干部是南方人出身的老红军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河北和山西人,没有在这东北生活过,根本就不适应东北的气候。

如果冬装无法及时到位,那么对于这些来自更温暖一些华北地区的干部、战士,对东北气候,尤其还是这更加寒冷的北满气候,更加不适应的部队,恐怕在下霜之后就要冻倒一大批。作为一支大军的总政委,他比谁都关心冬装能不能及时下发。

对于这位老帅的不满意,杨震哪里看不出来。不过杨震笑了笑道:“两位老首长,你们放心吧,苏联人会答应的。我说过现在的他们,只是在采取一种手段,一种逼迫我们就范,按照他们意图来的手段。”

“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在时间上我们的确拖不起。可在西部战场的形势,对他们更加的不利。现在大家的需求是相互的,不再是之前单纯我们求他们了。西线的连续大溃败,对于苏联人来说,有些方面他们比我们更加的急迫。”

“之前的战况咱们先不说了,就在眼下正在进行的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会战之中,德军取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面对着德军坦克集团实施的大集群两翼迂回包抄,依旧没有学会怎么应对德军坦克战术的苏军,根本就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从苏德战场九月份的战况来看,苏军依旧没有制止住大的溃败。仅仅九月份下半个月,苏军整个布良斯克方面军几乎全军覆灭。除了少数的部队逃脱之外,整个布良斯克方面军大部分都进了德军的战俘营。而担负莫斯科以西地域作战的西方面军,也受到重创。”

“眼下的德军在维亚济马一线,又一口气合围了苏军西方面军与预备队方面军的四个集团军,并占领了加里宁一线。可以说德军的兵锋,现在已经直指莫斯科的城下。只要德军想,他们随时可以将目前在维亚济马一线的四个坦克集群,挥师直逼莫斯科。”

“在加上在其他方向的战斗损失,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这两个苏军目前用来保卫莫斯科最大,也是最主要的战役集团。主力不是已经被全歼,就是落在了德军的合围圈之内。”

“虽说被合围的兵力还没有被全歼,还在坚持抵抗。但按照战争爆发以来只要被合围,能突出合围圈的兵力只能是极少数的惯例来看。这几个被合围的苏军集团军,几乎可以说是已经完全的损失掉了。”

“现在这几个苏军集团军,能够做的只是尽可能的多抵抗一段时间,为苏军向莫斯科方向调集新的兵力争取时间,来填补维亚济马一战苏军因为损失惨重,而带来的大片防御空白地区而已。”

“只是被合围的这几个集团军,在外无援军、内无弹药和粮食的情况之下,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恐怕只有天知道了。只要维亚济马一线的这四个苏军集团军停止抵抗,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下一步的目标,恐怕不用多想,除了莫斯科不会再有其他的目标。”

“维亚济马·布良斯克这一战,虽然还没有结束。但苏军用来防御莫斯科方向的这三个装备最精良,兵力最雄厚的方面军不是被全歼就是被重创,剩下的还在德军的合围圈之内,损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上的损失数量之巨大可想而知。”

“面对着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之中德军依旧犀利的坦克攻势,反坦克武器现在奇缺的苏联人对于我们来说,所求甚至还要超过我们对他们的所求。这就是我的本钱和可以利用的优势。”

“两位老首长,加里宁距离莫斯科只有一百四十七公里。也就是说,加里宁的后方就是莫斯科。而这个距离,对于一向以装甲集群为主要进攻手段的德军来说,不过是一昼夜的突击距离。”

“苏军如果再不想出怎么去对付德军在主要方向集中坦克突击的坦克集群战术,以及学会防御,并解决战役之中通信联络困难的局面。他们在莫斯科防御,无论调集多少兵力,也只能重蹈基辅、维亚济马战役的覆辙。”

“的确严冬在即,冬装尚无着落的我们现在的确是拖不起,但是苏联人更加拖不起。我们现在已经答应转让给他们一批美制战斗机,美造卡车,以及他们目前最急需的反坦克武器和高射武器,以及无线电通讯设备。”

“没有了我们的这批装备,他们保卫莫斯科的战斗不见得失利。但是他们在面对德军空地一体化快速突击的时候,这场会战恐怕会打的更加艰苦。只要我们做出一些让步。至少他们在防御德军坦克作战的时候,会更加的困难。”

“德军是以坦克配备俯冲轰炸机,作为主要的突击力量。而我们却恰恰有,可以大量配备到一线步兵的反坦克武器。不仅极大的加强了反坦克火力,而且这些反坦克武器轻便,甚至可以单人使用。至于威力,对付德军目前的现役坦克几乎没有任何的问题。”

“当然我们的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决定不了战局,也无法彻底的瓦解德军的坦克攻势。但是有了这些灵活性极强,不需要固设阵地便可以有效使用的武器,苏军反坦克战术和手段,将会更加的多样化。”

“与机枪、远距离直瞄火炮配合,可以有效的抵抗德军坦克攻势,削弱德军的坦克数量,以及降低他们坦克冲击带来的危害。至少比他们的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射程要远的多,比反坦克步枪的威力也要大的多。”

“最关键的是,美国人无论答应给予他们多少援助。但是都是需要现去生产的,什么时候能够到货,恐怕美国人心中也没有数。而我们这里,则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提供他们最需要的现货。”

“的确我们现在无法给他们提供飞机、坦克,甚至我们自己本身直瞄火炮的数量都不足。但是我们有的,美国人可没有。而那一百架美制战斗机,虽说解决不了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至少可以部分解决苏军目前缺乏先进战斗机的状况。”

“两位老首长,我们打一个赌,最迟三天之内,也就是十月五日肯定会出结果。而且五天之内,这批物资肯定会到位。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批物资恐怕已经在海参崴上岸了。说不定,可能都已经装上火车了。”

“一下子填进去七十万大军,苏联人在西线兵力已经空虚到了极点。远东重新扩编的这几十万大军,对于他们在即将打响的莫斯科保卫战来说,可是至关重要。没有这几十万大军,他们拿什么去保卫他们的莫斯科。”

“莫斯科是什么?是苏联的首都,是苏联的象征,更是苏联最重要的战略枢纽。苏联人可以为了保卫基辅,丢进去近百万的兵力。这保卫自己的首都莫斯科,恐怕苏联人会更加不惜血本。”

“而我们不点头,他们就无法获得急需的反坦克武器。我们不点头,他们就无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获得一批性能还算不错,至少比他们那些伊十五、伊十六战斗机性能要好的多的美制战斗机。”

“我们提供的战斗机数量虽说不多,只有一百架,但却是眼下对于他们来说,最及时的现货。美国人的承诺,的确肯定要比我们大方。但是运到他们那里,恐怕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最关键的是,如果这么长期的拖延下去,美国人那里也通不过。”

“对莫斯科我是不相信,但是对于远东军区的那位阿巴那申克大将的人品,我还是相信的。现在的谈判桌子的刀光剑影,无非就是一种利益交换。无论是什么结果,原因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杨震的这番斩钉截铁的话,两位老帅吓了一大跳。苏联人会这么容易屈服?三天之内解决问题,五天之内全部物资到位?这在两位老帅看来,简直相当的不可思议。按照眼下苏联人的态度来看,那里会这么痛快?

按照眼下苏联人如此难缠的态度来看,别说三天,就是三个月都不见得能够谈下来。对视一眼,两位老帅对于杨震的保证,都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他们都不知道,杨震从哪里来的这么大的信心保证这件事情。

对于两位老帅不是很理解的态度,杨震看在心里却是没有做任何的解释。能说的自己已经都说过了,至于有些不能说的东西,不能说就是不能说。说的太多了,有些时候反倒是不好。

通过目前掌握的一些情报来看,杨震心理其实很清楚,这次谈判苏联人内心其实已经是变相的同意,并已经开始筹集用来交换的火炮和坦克。之所以现在还在拉锯,只不过是他们对明年的物资分配上,还要占一些便宜。变相的压制一下抗联,免得抗联与美英走的太近。

至于达成协议的急迫感,眼下的苏联人并不少于自己。正向刚刚与两位老帅谈的那样,随着维亚济马战役逐渐已经进入尾声,苏军预备队方面军损失惨重,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西方面军大部被歼,距离莫斯科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加里宁沦陷,德军已经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战况,让苏联人恐怕也顾不上在与抗联讨价还价了。

反坦克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这两种有效的,近似乎可以做到单兵使用,威力远比他们反坦克步枪要大的多的反坦克武器,对于现在将反坦克已经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的苏军来说,应该已经算的上最急需的装备。对于这两种装备的需求,苏军恐怕还在其他装备之上。

至于这两种武器发射的时候,尾焰过长,容易暴露的缺点,对于苏军来说并不是什么大的毛病。容易暴露自己位置这无所谓,这种武器重量很轻,很容易转移阵地不说,而且伟大的苏联红军更不怕牺牲。不会因为这两种武器有这样的缺点,而就放弃的。

第1460章不能说的秘密

而轻便的双联装十四毫米高射机枪,火力射速极快的二十三毫米高炮。对空威力远比他们装备最普遍的马克沁重机枪改装成的高射机枪,威力要大的多。而且更比他们的三七高炮和八五高炮,要轻便的多。

最关键的是这两种高射武器不仅威力大,而且轻便灵活,可以随同野战部队就地在一线部署。可以有效的抵抗德军的各式轰炸机,主要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对苏军一线野战部队,尤其是装甲和机械化部队的威胁。

形势不等人,眼下反坦克武器奇缺,高射炮也不充足的苏联人就算再硬气,但是他也不得不考虑到西线的战局。有了这个把握,苏联人恐怕眼下在谈判桌上的硬气,只是他们在硬撑着而已。随着这几天战局将会持续恶化下去,苏联人低头也就这一两天的事情。

否则自己安排苏联代表团在谈判之余,参观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新式弹药试射,以及两种高射武器平射威力干嘛?要知道那些靶子,可都是用在林西运回的日军坦克底盘为基础,完全按照德军最新式的四号坦克炮塔的装甲厚度布置的。

为了展示这两种武器使用的,经过改进的新式穿甲弹。以及两种高射武器,平射对付装甲目标的威力,耗费的这两辆日军没有炮塔的九七式坦克底盘和部分装甲钢板,还让杨震心疼了好大一阵子。

这两辆九七式坦克底盘和那些美国进口的装甲钢板,他原本可是用来与部队目前手中九零式野炮,一同改装为自行火炮的。相对于日军其他的八九式坦克、九五式坦克和九四式装甲车,过于狭小的底盘,这些九七式坦克的底盘最好的。

而此次会战,日军参战的九七式坦克数量本就不多。被击毁的数量,再除去彻底击毁,连一点回收价值都没有的,剩余的数量就更少。加在一起只有三十多辆,底盘完好的可以利用的。

尽管在被拉上试验场之前,这些战损日军坦克底盘饿发动机,以及所有可以拆卸下去的零部件,都已经拆卸了下来。但是几十枚的火箭弹,加上无后坐力炮弹下去。这两辆坦克的底盘,基本上就全部报废,根本就无法再利用。

只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俗语,杨震还是很清楚的。为了让苏联人尽快的上钩,杨震这次也就豁出来了。没办法不下点狠功夫,苏联人那里会入套?苏联人不入套,自己还拿什么做本钱?

不仅仅是苏军最急需的这两种反坦克武器,对于苏联代表团进行了展示。还有十四毫米高射机枪和双二十三高射炮各种性能也向苏联代表团,也进行了各种的展示。在展示的时候,苏联代表团之中两个苏军中将看的异常仔细。

用陪同参观的李延平的话来说,那两个苏军中将看着这两种武器,眼神几乎都冒光了。自己亲眼所见,总比原来只是在抗联的纪录片之中走马观花,以及远东军区的报告中见到这两种武器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