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成皇后-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官做?这里头一定有什么原因。联想到前一阵子闵妃到云岘宫见过载冕,心中寻思,或许是载冕耐不住寂寞,拜托王后让王上给他谋个好点的官职?也有可能因为自己故意冷淡这两个人,他们直接拜托王上。若是这样,还不成问题。怛是,如果是闵妃或是闵氏家族在被后策动王上,这件事就绝不可以小觑。大院君决意打探明白。
  “王上所言,臣惶恐。王上突然这般吩咐,有什么原因吗?”
  “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朕看到,自己的亲兄长和王后的哥哥都大材小用,想到要提拔他们才行。”
  听了这话,大院君愈发怀疑闵妃是背后指使之人。但是,从她最近的举止看来,不过就是一个小女子而以,怎会是使用这种权术之人呢?大院君心中嘀咕着,嘴上并不答话。
  高宗问道:
  “国太公,提拔这两位至亲之人,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一语点醒大院君。
  “是啊,都是我至亲之人,应该不是谁指使的,也许是王上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吧。”
  大院君终于答道:
  “这样的话,臣就依王上的指示,立刻晋升载冕与闵升镐的职位。”
  大院君心中有点不是滋味。载晃长大了,开始关心政治,摆出了君主的架子,对自己的语气已经有指使的味道了。这不但意味着自己的绝对权力开始减弱,也表明以后和载晃的摩擦就要增多了。
  “哎,这个小孩子,还和以前一样听话,不是对谁都好么。学会了追逐权力,就会拥有无穷痛苦。最终还不是得听我这个当父亲的吗!”
  机关算尽的大院君,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强化中央统治上,他没有意识到,在他竭尽全力清剿外戚势力,加强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之时,他忽略了民生的要求,没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采取积极的措施。他的高压政治和对百姓残酷的盘剥,导致朝鲜各地频繁爆发农民暴动。就在局势越发混乱之时,善用权谋的闵妃和闵氏家族,已经悄然站在了高宗背后。国内的骚动不安和资本主义列强对朝鲜的袭扰交织在一起,为闵氏集团施展手段,提供了一个最佳时机。

明成皇后6(1)
  闵妃在将大院君的长子李载冕拉拢成自己人之后,更加积极地网罗人才。闵氏集团也通过高超的外交手腕,与深得大院君信赖的礼曹判书李裕元,刑曹判书曹珪寿等人,建立了交换政事的渠道。至于其他对大院君有所不满意的,诸如崔翼玄及李世愚等儒生,也由闵升镐与赵永夏穿针引线,编入闵氏集团之中。闵妃按部就班,平流缓进,一步步推动计划。最近又争取到了大院君的兄长,兴寅君李最应大监。
  兴寅君李最应是大院君的亲哥哥,他因与大院君意见不合,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担当任何官职。外界早有传言,李最应是“一无谋痴人”,对权力的渴望如同“厨下饥狗”。这个的一个人自然抵抗不了闵妃的利诱。现在,高宗即将满20岁,距离闵妃心中划定的高宗亲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是年正月,宫中突然传出好消息,闵妃在结婚5年后,终于怀孕了。
  高宗听到王后怀孕,高兴异常。
  “王后怀孕了,再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喜事了。”
  “要是臣妾生儿子,王上想让谁来继承大统呢?”
  闵妃终于有资本可以和高宗谈王世子的问题了。
  “王后生儿子的话,这孩子就是嫡子,王后的儿子不是该册立为王世子的吗?”
  “但是,大院君已经向大清国奏请将完和君立为王世子了,这个问题要如何处理呢?”
  “这个问题还要跟摄政商量一下,才能想出解决办法。不过,长辈们应该没有理由反对册立嫡子为王世子。”
  至今为止,高宗对所有事情的看法仍旧很单纯,闵妃知道自己指望不上这个有名无实的王上。
  闵妃很想利用这个机会,试探一下大院君的想法。便派朴尚宫与洪尚宫到云岘宫去,向大院君夫妇禀告王后怀孕之事。
  朴尚宫与洪尚宫回来后,向闵妃禀告,摄政夫妇恭贺娘娘怀孕,大院君还让她们带回来一些山参补品,说是给娘娘补身子的。
  闵妃揣测大院君的想法,知其必定不悦,这些补品也许只是礼数上的应酬吧。可是闵妃没有想到,此时的云岘宫内,大院君的心中波澜起伏。
  得到王后怀孕的消息,府夫人高兴得像是要跳起来似的。等两位尚宫走之后,仍兴致勃勃地念叨着:
  “王后娘娘怀孕了,这才是国家的大喜事。老爷,我们应该一起到宫中道贺才对呀。”
  大院君面色阴沉,低沉着声音说:
  “王后终于怀孕了,真是令人高兴啊!不过,是儿子还是女儿,要等到生出来之后才知道。”
  “怎么,听老爷的口气,倒好象希望王后生女儿一样?”
  大院君哼了一声,转身离开,撇下府大夫人一个人在房里。
  大院君此刻的心情沉重而复杂。为了驱逐外戚势力,他一手操纵,选定闵家闺秀为王后。可是自己当初居然看走了眼,闵妃这个女子,现在看来,是个工于心计,野心勃勃,善于玩弄权术之流。只怪自己轻视了她,一直视其为不懂事的孩子。最近国内外事物纷繁杂乱,按下葫芦起来瓢,让她钻了不少空子。还有那个闵升镐,也实非善类,打着王上、王后的旗号,联合满朝官员,派自己家族的人一个个攻占朝廷要职。可是,那满朝的文武,真真可恨可杀!当年刚刚登上摄政之位,哪个人不赶上来阿谀奉承。7年过去了,自己为了治理好国家鞠躬尽瘁,满朝官员跟自己却越来越离心离德,甚至看王后的脸色行事了。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民乱、洋扰尚未平息,要是闵妃赶着这个时候再生出儿子的话,自己的权力核心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了。看来,形势非常严峻,一定要在闵氏家族势力生根之前,将其铲除,不惜任何代价!
  但是,此时在风雨之中飘摇的朝鲜李氏王朝,已经不同于大院君刚刚执政之时。治理国家就是这样,纵使能够掌握民心所在,万事以德冶理,也很难保证没有不平之鸣,更何况像大院君这样,完全不顾民心只想掌权,一心汲汲于维护自己的权力,怎能不招致民怨。而大院君面对百姓的不满,不思改正,反而为了抑制这种不平加强了高压统治,百姓对此愤慨不已,各地频频爆发民乱与暴动。
  在这种形势之下,大院君一方面暴戾地剿灭民乱,一方面打击闵氏集团。但是因其政治策略已然失去人心,他的打击行动鲜人应和,而屡遭失败。
  此时的闵妃集团一路春风得意,在朝野上下不断煽风点火,虽未成气候,却也站住了脚跟。大院君治下的三千里疆士,再也没有他太平安乐的日子了。
  如果仅是内忧,还不至于将老练的大院君搞得疲于应对。继“丙寅洋扰”、“舍门将军”号事件之后,高宗7年(公元1871年)4月,美舰队侵入江华。虽然双方经过20天的对峙,朝鲜军民终于赶跑了美国舰队,但此次事件对大院君政府的影响是空前的。对国际情势毫无所知的大院君,无意了解帝国主义的真正目的,只把列强看作是野蛮人。为了驱逐这些不断来犯的“野蛮人”,大院君决定强化国防,从根本上改革军事制度。
  为了充分维持三军所需的庞大财政,大院君新征收一种名为“三都炮粮米”的国防税,并强拉年轻人充军。他认为如此扩张军队,足以击退外敌,完全不顾国内百姓们因为多年的苛政,早已贫乏不堪。高宗八年,晋州再次爆发民乱,高宗九年安东柳兴茔与海州吴润根分别发起暴动,使大院君政府雪上加霜。

明成皇后6(2)
  国内外的政情如此复杂,局面又很难让人振作,闵妃趁此动乱之际,陆续将闵氏家族成员安插到政府各部门担任要职。在闵升镐任命为承政院副承旨之後,又接连担任了兵曹参议、刑曹判书、兵曹判书等职。闵升镐的堂弟闵奎镐经历过吏曹参议与刑曹参判之后,成为吏曹参判,闵升镐的弟弟闵谦镐一跃而为吏曹参判,闵奎镐的哥哥闵台镐则被任命为黄海道观察使。
  此外,大院君的岳父,也就是闵升镐的亲生父亲闵致究,历经判义禁府使与判敦宁府使,成为工曹判书,他的堂弟闵致相经历过都承旨,然后步闵致究的后尘,也成为工曹判书。
  短短的时间之内,闵氏家族约有36人进入朝廷,在吏、户、兵、刑等部门,占有重要地位,几乎完全掌握了国家的实权。当然,所有的用人政策都是依据高宗的命令完成的。但是,究其内里,高宗只是遵照闵妃的指示行动而已。只要闵妃开口,高宗没有一样反对。甚至高宗在重臣会议中下达命令时,闵妃也一定站在屏风后面听着,确定高宗不会失手。
  闵妃没有食言,将之前网罗的大院君哥哥李最应,提拔为左议政,大院君的近臣连领议政李儒元,也拉拢到了自己一边。此时的摄政兴宣大院君,一切行动都受人牵制,虽然名义上掌握着政权,实质上权利已遭阉割。
  大院君徒有愤恨,气得咬牙切齿,甚至还想废除高宗,拥立长子李载冕为国王。但是,此时他在朝廷之中的势力已非昨日可比,渐渐感觉自己江河日下,苦苦思索反败为胜之方不得其法。正在独自苦恼之时,突然发生的一件事情,令所有人震惊。
  高宗八年(1871年)12月,闵妃生下元子。未料闵妃的娘家母亲李氏,抱着刚出生的婴儿,惨叫一声。原来元子得了稀有的锁肛症,因为肛门被堵住,无法排泄,将不久于人世。高宗知情后,嚎啕大哭,命令侍女不许告诉闵妃。
  高宗决定派人请来西医,为元子作手术。孰料大院君和赵大妃都表示反对,认为元子尊贵之躯,决不能在上面动刀子。满朝官员也议论纷纷,搅得高宗拿不定主意,又不敢和闵妃商量,怕她知道了这个消息太受刺激。闵升镐等大臣建议,务必要为元子请来西医医治。
  闹闹嚷嚷之中,元子诞生的第二天夜半,突然传来病危的噩耗。可怜的婴孩,在人世间不过三天的时间,就猝然死去了。
  元子猝死之时,闵妃忽觉心中乱痛,一连声地呼唤女婢将元子抱来。无人敢告知闵妃元子已死,闵妃娘家母亲李氏强止悲啼,将元子尸身抱来,于闵妃见上最后一面。
  “娘娘,您千万要节哀呀……元子因为先天之疾,已经……”
  闵妃惊呆在床上,死死地盯着母亲,颤声问道:
  “怎么了?元子他怎么了?”
  突然伸出双手,朝着母亲哭喊:
  “抱过来呀!你把他抱过来呀!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李氏将元子的尸体递到闵妃手上,闵妃一把夺过孩子,紧紧抱在胸前。惨白脸上一双失神绝望的眼睛,盯着孩子的脸,俯身上去听孩子的心脏。
  慢慢地,闵妃抬起头,突然歇斯底里地叫道:
  “出去!你们都出去!”
  李氏众人慌忙奔出内室,从里面传出闵妃撕肝裂肺一般的哭嚎。
  元子已死,朝廷官员催促闵妃女婢将元子尸体抱出,办理葬礼。宫女们地站在殿外,无一人敢踏进房间。就这样等了许久,闵妃的哭泣之声隐隐可闻,官员再三催促,闵妃的母亲李氏只好上前。
  “洪尚宫,怎么样了?”
  “府夫人,王后娘娘……实在太伤心了……”
  李氏叹着气:
  “娘娘真是命苦……没办法啊,再通报一次吧。”
  “是,府夫人。”
  洪尚宫对着内室缓声说道:
  “娘娘,请恕罪,府夫人求见!娘娘……”
  李氏直接上前,说道:
  “娘娘,母亲来看妳了,母亲现在就要进去了。”
  房门一开,竟看到闵妃坐在床上,温柔地哄着孩子。
  李氏哽咽道:
  “娘娘……”
  闵妃轻声制止:
  “嘘……元子已经睡着了,母亲,他睡得好香哦。元子真的好乖,都不会哭闹。乖乖的睡觉,真是个好孩子。”
  “娘娘,元子小王子已经……”
  “母亲,请你叫奶妈进来等着吧,元子醒来要喝奶的,他已经好久没吃东西了,肚子一定很饿了!”
  “娘娘,元子小王子已经没有呼吸了,礼曹打人要将元子的尸体带走……”
  “母亲,您说的是什么话呀!死人的身体怎么会这么暖和呢?不信你摸摸看,真的很温暖!”
  李氏摸了摸元子冰凉的小手,眼泪扑簌簌落下。
  “怎么了母亲,元子还活着呢,就不要哭泣了。”
  “是……是,娘娘,小王子还活着呢。”
  “母亲,元子是会长命百岁的。”
  “是,会长命百岁的,咱们的小王子是要长命百岁的……”
  李氏抑制不住,转身冲出殿外,放声悲哭。
  朝中官员趋前询问:
  “怎么办啊?府夫人?大院府大监正在催促呢!”
  “王后娘娘不肯将元子交给我,我也没办法了。”

明成皇后6(3)
  “哦,怎么会这样呢?要赶快将小王子的尸体收回来,将事由告知宗庙之后,还要快点办理葬礼呢!”
  “没办法了,我是没办法了……”
  康宁殿里,有人正向高宗禀告:
  “礼曹已经催促多次要将元子的尸体带走,不过……王后娘娘抱着元子,当元子还活着一般,又是哭又是笑的,还不准任何人进屋里去,没人敢将元子尸体抱出来。所以,想请王上去劝劝娘娘,将元子的尸体……”
  “你们不要管啦!让王后痛痛快快地难过一场吧,不要打搅她了!”
  “但是……王上请恕罪,娘娘似乎已经分不出是死是活,想必是哀恸过度……”
  高宗呵斥道:
  “不如干脆让她真的失性吧!朕的心情还好过些……”
  “王上……”
  “退下吧!不要管她啦,这样的事情,谁能不悲痛呢。”
  朝廷之中的大臣们也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这件事,闵升镐听说,大院君决定不必给元子举行葬礼,安葬即可。登时翻脸,冲向大院君,指着大院君骂道:
  “太过分了!难道都不举行葬礼仪式,就要将元子送走吗?”
  大院君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闵升镐转身直奔闵妃住处而来。
  闵妃房间外,李氏问洪尚宫:
  “还抱着元子么?”
  洪尚宮掩面回答:
  “是的。”
  李氏焦急地说:
  “哎……这真是的……”
  忽然传来闵升镐大吼大叫的声音:
  “娘娘!太让人气愤啦!都没有葬礼仪式,大院府大监就要将元子送走,天底下那有这种道理啊,娘娘!”
  李氏慌忙上前制止:
  “升镐!”
  这番话传进房内,一个字一个字地在闵妃耳边飘过,闵妃充耳不闻。
  闵升镐不顾母亲的阻止,站在闵妃房间外大哭道:
  “要不是娘娘吃了大院府大监送给来的山参补药,元子定不会有先天之疾!娘娘,有人是不希望娘娘产子啊!”
  李氏已经又气又吓抖成一团。
  房内的闵妃渐渐松开了孩子,将元子的尸体放在床上,脸上飘忽不定的不是悲戚,而是仇恨。闵升镐所说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地灌入心中,闵妃将这仇恨一点一点刻在心底。
  仰起头,闵妃镇定了一下情绪,开口对门外道:
  “母亲,请进来,把元子带走吧!”
  李氏等人在门外听得此言,面面相觑,不知是不是听错了,待反应过来,忙推门进入。
  “娘娘……”
  “母亲,把元子带走吧。”
  “遵命,娘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