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火爆巨星-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采访真正开始以后,汪洋却发现,除了一开始的时候张顺先是按照既定的问题提问的,后来张顺先干脆就将采访规划丢到了一边了。

一开始。汪洋还在朝着张顺先使眼色,意思是你跑题了,忘记那些想好的问题了,但是,看到张顺先朝着他轻轻摇头之后,汪洋才识趣的闭嘴了。很快,汪洋就开始意识到,经验丰富的张顺先的厉害之处了。

他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老将出马,确实非同一般。

第005章轰动全国的专访(下)

汪洋在一旁安安静静的观摩、学习。能够看到老前辈采访球星,这是难得一遇的学习机会。

张顺先完全是在和杨帆进行聊天,两个人就好像是朋友那样聊着天。从杨帆在纽卡斯尔的训练和比赛,到他在纽卡斯尔的生活,乃至是一些生活琐事,都可聊,而张顺先也将自己这些年在欧洲采访、走南闯北的经历聊了出来。四十多岁的张顺先和十八岁的杨帆居然言谈甚欢。

这两人聊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为什么一口气聊了这么久?

这全是因为杨帆讲的故事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张顺先是第一个采访杨帆的中国记者,也是第一个问起他来纽卡斯尔的过往的故事的记者,杨帆也是第一次面对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年轻人仿佛自己也沉浸在自己当初独自一人来到纽卡斯尔闯荡的日子,过往的磨砺,在现在的杨帆看来,少了一些怨叹,更多了一些珍惜的感觉,没错,就是珍惜,毫无疑问,那些磨砺,那些经历,对于杨帆来说,这就是他的财富。

通过杨帆的讲述,张顺先才知道这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这一路的艰辛和不平凡。一个人孤身一人来到英格兰,来到了纽卡斯尔,一边打工,一边寻找踢球的机会,生活窘迫压不垮这个年轻人追寻梦想的脊梁,上天似乎也被这个年轻人的努力感动,给了他机会......加盟了纽卡斯尔联队,努力的训练,努力的比赛,表现一直不太稳定,甚至一度陷入了十场比赛不进球的进球荒,而且在队内,也面临不小的困难,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不仅仅要顶着巨大的心里压力区坚持,还要面对一些队友的讥讽和嘲笑,以及戏弄。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帆终于爆发了,在和阿森纳的比赛中爆发了,用帽子戏法的方式,完成了自我救赎!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和切尔西的比赛中再次上演了帽子戏法。一线队主教练也已经打算将他提拔到一线队了,但是,因为没有劳工证,无法代表纽卡斯尔一线队比赛,在这个时候,经纪人建议他租借到别的球队寻找比赛机会,而纽卡斯尔俱乐部对此也是秉持支持态度的,就这样,杨帆租借加盟了德甲球队沃尔夫斯堡。

张顺先听的完全入了迷,他没有说太多话,在这个时候,他这个记者已经不需要用太多言语来构建这次专访了,他现在这个时候,最明智也是最合适的就是做一个倾听者。

张顺先无疑是一个优秀的体育媒体工作者,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他甚至一度在脑海中脑补,想象整个故事的内容,他甚至将自己想象成眼前的这位讲述者,去感受整个故事。

这是一个坚强的近乎倔强的小伙子,为了寻找自己的足球梦想,他一直在努力,从没有放弃。无论是生活的困顿还是队友的挖苦,乃至是媒体的刁难,都没有能够阻止这个年轻人坚持前行的脚步!

他苦尽甘来!在和阿森纳的比赛中爆发,随后一发而不可收拾。

杨帆,整个中国小伙子甚至赢得了一线队主教练的青睐,已经准备将他征召进纽卡斯尔一线队了。虽然最终因为劳工证无法代表纽卡斯尔踢英超比赛,但是,能够加盟德甲沃尔夫斯堡,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也意味着,开始正式走在成功的道路上了。

这一路的荆棘之后,小伙子开始采摘那美丽的花朵了!

这真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啊。一个感人的故事。尽管将别人的经历用‘故事’这个词来形容有些不敬,但是,张顺先现在就是这样觉得的,他对这个年轻人带着敬意,因为,这个故事是那么的有血有肉!那么的,让人心生触动!

张顺先有些庆幸,幸亏自己第一时间来到沃尔夫斯堡了,采访到了杨帆,不然的话,自己可能将错过自己的工作生涯中最特殊的一次采访。

听到杨帆讲述了他的故事之后,张顺先感叹说,“真是不容易啊。”然后他还是问出了心中的那个问题,“你真的没有在国内的俱乐部踢过球?”

“没有。”杨帆肯定的说。

“为什么呢?你的天赋,在国内的话应该也有机会......”

“我没钱。”杨帆说,“老爸带我去足球学校,他们说一年的学费要十万。我们全家的存款加起来也就才三万多一点。”说到这里,杨帆憨憨的笑了,“老爸说,那笔钱是他们存起来,以后给我娶媳妇用的。”

“啊,哈哈。”张顺先哈哈笑了。只是,这笑容有些不自然,他能够想象到当初这对父子俩面对着梦想和现实的残酷的局面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助。

“恕我冒昧,你的学业......”

“我一直没有中断学业。老爸不同意我辍学。”杨帆挠挠头,“不过,我觉得自己不是上学的料。只有在球场上,我才感觉到自己是那么的自由。高考?我参加过高考了,只考上了三本,但是——”他耸耸肩,“三本的学费对我来说,也太贵了,更何况,我满脑子都想着的,还是踢球。”

“你要是将踢足球的劲头放在学习上,考上本科,甚至是重点大学绝对不是问题。”张顺先说道,这话绝对不是恭维,这是一个聪明而努力的小伙子。

“那样的话,你就不会在这里采访我了。”杨帆哈哈笑了,“真的,我第一次踢球的时候,就感觉到,自己的双脚和那个皮球接触的时候,特别的开心。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我能够踢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你的感觉是对的。”张顺先说道,“现在你已经有属于你的未来了。”

“还早着呢。”杨帆腼腆的笑了,“还有很长的路。”

对于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而言,这都是一次很愉快,很成功的采访。

至于为什么能够在十场比赛的进球荒之后突然爆发,杨帆没有去刻意解释,张顺先也没有去问,事实上,长期的进球荒之后的突然爆发,这在世界足球也不少见,状态这种东西,就是这么的神奇。该来的时候,就来了,不该来的时候,千呼万唤始都不见。如果有球迷读者提出这个问题,张顺先自己会在报道中解释的,譬如说,努力训练,一直没有松懈,进球感觉突然就来了啊。

采访完毕之后,杨帆做东,请张顺先和汪洋吃晚饭,这让两人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杨帆却很大方的笑着说,自己现在在沃尔夫斯堡踢球,也算得上是东道主了,自己做东是理所当然的。

酒桌上,杨帆只是喝了两杯啤酒,就没有继续喝酒了,好在有迈克尔…贝克作陪,经纪人先生酒量不错。张顺先见状,也是暗暗点头,这是一个很自律的年轻人。他对于杨帆的未来更加看好了。

晚餐之后,迈克尔…贝克还和张顺先聊了好一会。从张顺先的口中,迈克尔…贝克惊讶的了解到,虽然自己手下的球员杨帆仅仅只是刚刚加盟沃尔夫斯堡,并没有代表沃尔夫斯堡踢一场比赛,但是,只要《球报》的这篇独家报道出来之后,杨帆就可能成为中国球迷眼中的宠儿,至少拥有几百万的球迷。

这个数字让迈克尔…贝克很震惊,经纪人先生已经在考虑为杨帆打开他在自己祖国的市场了。

用罢晚餐,张顺先和汪洋就告辞离开了。

两个人也没想到此次德国之行会这么顺利,运气也特别好。成功的采访到了杨帆,拿到了第一手资料,还和杨帆建立了一定的友谊,相比较前者,张顺先更加看重后者,这意味着他和他所工作的《球报》已经走在了国内竞争对手的前面了。

两人一脸兴奋,迫不及待返回了酒店。

张顺先先打个电话向总编报喜,电话那头的总编吴云峰也是大喜,叮嘱张顺先立刻整理出独家报道,赶紧发过来。看看能不能赶上今天白天,也就是周五新鲜出炉的《球报》。

现在,在中国国内已经是半夜零点多了,张顺先知道自己任务艰巨,他必须赶紧将报道完善,发过去,国内那边想必也是在忙碌开了,需要将一份报道拿下去,然后,排版也要进行更改,因为,杨帆的这个专访,肯定是要放在头版头条的。

汪洋帮张顺先泡了杯咖啡,看着这位前辈在那里伏案奋笔疾书。这个年轻人也是那么的兴奋,他和张顺先对杨帆的采访,是独家采访,所收获的这些资料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是全中国的其他的媒体,全部都不知道的!

这是真正的独家报道!

一次具有轰动效应的独家报道!

张顺先伏案写就,他颇有一些大战之后,大汗淋漓的感觉,拿起那杯已经凉了的咖啡,一口喝下去。张顺先看了看自己手头上这十几页纸。他习惯先用钢笔和纸张写完底稿,然后再用电脑打出来。

“汪洋,你打字比我快,快点帮我打出来,然后赶紧发过去,国内都在等着呢。”

“嗯,好!”汪洋自然知道时间的紧迫,赶紧接过底稿,在电脑前忙碌起来。

大约半个多小时之后,在电脑前守候的总编吴云峰收到了这份邮件,此时,虽然才是凌晨,他还是驾车来到了报社。

将这份报道打印出来,吴云峰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完。

他用力拍了下桌子,太棒了了!

这报道太劲爆了!太给力了!

第006章出名了

吴云峰拍案叫好。

张顺先写的这篇报道实在是太好了。

张顺先不愧是报社的头号笔杆子,将这个报道写的故事性和新闻性俱佳!更加难得的是,这篇报道,别出心裁,就好像是在向球迷听众讲故事,将一个为了梦想而拼搏的中国小伙子的故事娓娓道来,读者的心绪也会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而变化,杨帆表现糟糕的时候,读者会为这个小伙子揪心,表现出色的时候,为他叫好!在杨帆通过《回声报》公开向《纽卡斯尔邮报》记者发出赌战的时候,读者也都为杨帆捏了一把汗,肯定会有人责怪杨帆太不冷静了。但是,当杨帆真的在这阿森纳的比赛中上演了帽子戏法的时候,所有的担心和善意的埋怨都到了九霄云外!只有欢呼声响彻!为这个小伙子的表现喝彩!

吴云峰此时正是如此,他长舒了一口气,酣畅淋漓、很有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的感觉!

这份报道,简直太出色了!

更何况,这可是独家报道!

吴云峰已经可以想象,这篇报道可能引起的轰动性效果了。

他拿起电话,通知审编部门以及印刷部门,“将既定的头版拿下,按照级别挨个向后靠,上张顺先的稿子,稿子我已经发过去了,一个字不要改动!这个头版,弄得火爆一些,怎么才叫火爆?有多火爆,就多火爆,你们自己看着弄!”

2007年1月26日,距离春节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但是,年味儿已经很浓了。

而对于一些中国球迷来说,此时热闹的就好像是提前过年一样。

《球报》当天的头版头条:中国天才射手加盟沃尔夫斯堡!

一个很普通的标题,但是,你得承认,这绝对具有无限的吸引力。所有的球迷看到这个标题,都会停下脚步的。

《球报》当天的销量相当的火爆,这种销售火爆的情况,只有2001年的时候十强赛的时候才有的一拼。很多人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叫做杨帆的小伙子相当感兴趣,一个礼拜前看报道,还在纽卡斯尔青年队踢球呢,现在,就加盟了德甲球队了!

现在,球迷们对于杨帆的所有的了解全部都来自《球报》的这篇报道。

《球报》的总部,总编吴云峰的脸上是笑容就没有停过,他这一会接到的报告,都是全国各地打来的要求加印的电话。毫无疑问,《球报》这次关于杨帆的全面的独家报道的轰动效应,甚至超出了预期。

不少球迷甚至将这篇报道看了好几遍,还不过瘾。他们迫切的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杨帆的情况。

网络媒体现在一向是比平面媒体发达,不少球迷纷纷上网,想要寻找敢于杨帆的报道。

网络上也已经是热火朝天了,关于杨帆的报道也是随处可见。

“神秘中国前锋加盟德甲球队!”

“杨帆,他是谁?!加盟德甲沃尔夫斯堡的中国射手!”

“一个中国足球少年的追寻梦想之路!”

“从纽卡斯尔到沃尔夫斯堡!中国小伙子的足球之路!”

看到这些标题,这些球迷心中一喜,不过,点开来看之后,却是失望了吧,这些报道的内容,几乎全部是来自《球报》的那篇报道,很显然,网络媒体这一次走在了平面媒体的后面。《球报》这一次是一次真正的独家报道。

找不到更多的关于杨帆的报道,球迷们也没有闲着,有人立刻建立了‘杨帆吧’,这个贴吧刚刚建立不到半小时,就有一万多名球迷加入了。

闲着贴吧中那个热闹啊。

“杨帆!突然冒出来的这个人啊,厉害吗?”

“这小子是谁?怎么一下子都是在说他啊!”

“我看了《球报》的报道了,年纪轻轻就自己出外闯荡,确实了不起!”

“是啊,我家小子现在也这么大,整天只知道玩。”

“踢球有前途吗?”

“楼上的,你懂个屁。”

“就是,在国内没前途,在国外踢球才有前途啊。”

“我宣布,我是杨帆的球迷了!”

“好像是说,杨帆是自己练球的,没有在国内的俱乐部踢过球啊。”

“没错,报纸上说了,他们家情况一般,没钱上俱乐部办的那些足校。”

“自学成才啊,太牛掰了!”

“一个自学成才的小伙子,都能够赢得德甲球队的青睐!国内的足球环境可想而知了!”

“快去看啊,有人从沃尔夫斯堡的官网上截图了,那上面有杨帆加盟的照片。这事儿是真的。”

“早就知道是真的了,《球报》不可能在头版作假的。”

“好样的,杨帆!你是我们中国足球的骄傲!”

“杨帆,中国足球靠你了!”有些球迷甚至迫不及待的给杨帆身上背负了这样的重担。

“我是在纽卡斯尔留学的,我知道杨帆,他在和阿森纳以及切尔西的比赛中上演了帽子戏法,这事情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朝我竖大拇指呢!简直太爽了!祝他在沃尔夫斯堡表现继续出色!”

“杨帆,好样的,加油!”

“没错,加油,祝你在沃尔夫斯堡的第一个进球早日来到!“

“以后看德甲比赛,希望能够看到沃尔夫斯堡的比赛!”

“是啊,真想看看杨帆的比赛,看看他踢得到底怎么样。”

“楼上的,要是踢得不好的话,沃尔夫斯堡会看上他?”

“哈哈,这是好事,今天心情好啊!加油,小伙子!”

在这一天,无数的的球迷的口中,都在谈论杨帆,所有的关于杨帆的报道和消息,都会立刻引起关注。

独家报道杨帆的事情的《球报》,自然是赚的盆钵满满。

这也让其他的媒体,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是眼馋的紧啊,此刻,他们的总编都在咆哮,他们在喊:去德国!去沃尔夫斯堡!给我弄到关于这个杨帆的一切消息!

一句话,杨帆火了,火大发了!

远在沃尔夫斯堡的杨帆自然不知道,《球报》对他的这个专访居然火爆到这种地步。

此刻,他还在为自己在沃尔夫斯堡的处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