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朝鲜战场上那支没有番号的连队-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说……是他自己不想好了?是这个意思不?”
  “嗯……怎么说呢,你我都知道湛连牺牲太大,这个刺激也许永远像根刺扎在他心灵深处,我想……他的康复希望不大。可是……”苏大夫说到这有些哽噎,她无力地抚着面颊,颤声道,“可是我真的无能为力,他是那么优秀,可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说到这,杨源立的眼中现出一丝复杂难寻的神色,他安慰了苏大夫几句,便匆匆回到山洞,就在他走到自己的草铺时,湛连的老兵们忽然叽叽喳喳地往洞外奔去,杨源立拦住小眼张问:“出什么事了?”
  “小崔说铜炉他们回来了!”
  “铜炉?”杨源立愕然地戳在原地,等大家闹哄哄地散去后,不由一屁股坐在草垫上。他面沉似水,想来想去犹豫不定,直到外面传来欢呼的声音,这才像是做了什么决定,从行军包中拿出一件东西。
  “呀!排长,你没出去看看呀?”
  杨源立一哆嗦,忙把那东西搓在草垫里,他抬头一看原来是7班长蛮牛,后者的脸上虽然横着无数道疤痕,但此刻却显得很兴奋。他拉着杨源立往外走,说:“他们走了三天三夜才走到这,咱们一起去看看。”
  杨源立甩手挣脱他,说道:“你先去吧,回头告诉老谢,准备好吃好喝的给他们暖暖身子,我办点事一会就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咱们得抬屁股去汉城了(3)
蛮牛看他转身走了也不好说什么,一双眼睛却落在了杨源立的身后……
  第三批归队的战士,是二排长铜炉、迫炮班班副刘三处、机枪班班副沈二转,另外还有二排的十几个战士,他们的归来让大家欣喜不已,尤其是石法义,二排前身就是他带过的通信连,如今大战过后相见自然不胜感慨。
  石法义说,别看二排就剩这么些人了,但也算得上沙场归来的老兵,他激动之余就去后勤好说歹说地抢来几个缴获的牛肉罐头,就在全茅山这个山洞里搞了一次严格意义上绝不允许的慰劳会。
  那天晚上,这些老兵们喝了不少酒,奇怪的是每个人一斤白酒下肚,却都一直默默无语,石法义本想就着这个机会和大家说说去前线的事,到了此刻,却发现这个慰劳会不像他想象的那般热闹。
  一个连,一个近两百人的加强连,如今在这个寒冷的异国山洞里,却只有不到三十个人,他们疲惫的脸上泛着蜡黄色,备受磨难的他们空洞地望着自己的脚面,有的人忍不住了,就将棉被盖在脑袋上默默地流着眼泪。
  石法义看到这个情景,本打算即兴来一段血脉贲张的演讲也被迫取消,他握着茶缸子心里不是个滋味。这时佛爷给自己倒了一口白酒,这个滴酒不沾的老兵,站在大家面前举起缸子,说:“敬……弟兄们。”
  在这个令人心酸的夜晚,在所有人附和下佛爷干了一茶缸的白酒后,在另一个山洞里的湛江来却突然睁开了双眼!他大口地喘着粗气,像是被什么牵引着缓缓转过头,在他的草铺边缘,他看到了那本血色依旧的红皮日记!
  草铺旁的马灯忽明忽暗,灯芯不住地跳闪着,湛江来盯着这本失而复得的日记,双唇在颤抖中嘶哑着什么,他的眼睛在那诡异的红色封面上来回游动,仿佛看到一个小小的幽魂在日记上飞来荡去。
  他痛苦地抬起双拳捶着脑袋,那冥冥中摆脱不了的命运让他生不如死,股股的寒风涌进山洞翻起一页页红皮日记,那沙沙声不仅像是一把把尖刀戳着他的心脏,还如一声声尖利的惨叫哀嚎于脑际。
  湛江来呻吟着侧过脸,摇着头一下一下磕着洞壁,他歇斯底里地想远离那些揪心的痛苦,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还是不停地闪现出来。
  忽然,在迷迷蒙蒙之中,他依稀看到早已牺牲的团政委。他吹着唢呐,缓缓放下后微笑着望向他,湛江来哽噎着喃喃道:“老王啊,我对不起你们,你说得对,我这不是在打仗,我这是拿人命往里面填坑,可是我也有苦衷,咱不像以前钻林子打游击啦,今天吃一口明天抢一口。国民党不是小鬼子,正面战场我们不拼咋整?睁开眼就是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不拿命垫怎么解放!我也是个人,我的心也是他妈肉长的!我也心疼我的弟兄!可是你告诉我怎么整?我没有办法!我这条烂命活到今天自己都难受,现在打到朝鲜了,敌人是外家人,哪怕是国民党都会给你留条活口,可是这里拼到最后都得拿牙咬!老王!我不是孬种,是我真的受不了了……”
  “连长?”
  湛江来猛地打了个激灵,他瞪着红肿的双眼转过头去,恍恍惚惚中又看到了那位曾经的雪山神女,他忽然抬手抹去自己的眼泪,可嘴唇还在颤抖,惊慌和无措让他在片刻后成为了一尊木雕。
  苏大夫却泛着惊喜之色,她一把攥住湛江来的双手,看他额头不住滴下的鲜血,又不敢打乱他的思绪,唯有心疼地问道:“驴子,你疼不疼?你在跟谁说话?” 。 想看书来

咱们得抬屁股去汉城了(4)
“老王……”
  “老王是谁?”
  “我的团政委……”
  苏大夫又问:“你和他说什么了?能对我说说吗?”
  湛江来的双眼掠过一丝愁苦,突然抱住苏大夫说:“我在对他说我的疼……”
  苏大夫又一次被他搂在怀里,一如当初那样毫无先兆,只是这一次她没有心如鹿撞,她无数次地想象是否会再有一次坦诚的拥抱,那将是心照不宣的感情承诺,现在,似乎实现了。
  “江来,你还记得在横村的时候我们的约定吗?”
  “记得。”
  “你说你说,我当初说了什么?”
  “你说……我活着回来,会告诉我你的名字……”
  “嗯,现在我告诉你。”苏大夫凑在湛江来耳边说,“我叫苏小垛。”
  湛江来感到一股温热涌上胸间,他说:“这名字……真土。”
  苏小垛依偎在他怀里,开始像个雀跃的小姑娘,湛江来的恢复让她忘却了少女的矜持,在这个寒冷的朝鲜战场上,只有两个人的山洞外,似乎整个世界的战士都纠葛在这里,如果十多个国家的精锐与两个国家的交锋谈不上史无前例,那么这个单纯且纯粹的情感却在人们的意料中开花结果了。
  湛江来在那个晚上,谈到了当年在解放战争中的团政委老王,他谈到了战争的残酷,谈到了献身精神,他惊诧于自己的记性如此清晰,或许受伤之后浑噩的日子让他有了更深刻的反省,他一遍又一遍叙述着他的游击队,他的团,他的弟兄。
  苏小垛没有打断他,因为她生怕湛江来不会再与自己说这些清晰的话,她默许着,为无数男人们血洒战场的英魂求告来生的幸福,同时她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湛江来从童年时代便背负的命运。
  第二天清晨的时候,湛江来疲惫地枕在苏小垛的腿上梦呓着睡去,他还是紧握着拳头,在苏小垛看来,那更像是一种对命运抗争的本能,所以她深信,这个男人不会轻易地死掉,或许他的命运决定了他的坚持。
  她就那样捋着湛江来的头发,在手指掠过双鬓的时候,湛江来的白头发让她嘘唏不已,这只是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究竟是什么让他的命运如此坎坷多舛?是战争的残酷还是那十年前的驴皮血书?如果这都是真的,对于湛江来而言实在太过残忍了。
  1950年12月11日,也就是湛江来枕在美人大腿上说到天亮的时候,湛连的那些老兵油子从王德那里得来连长康复的消息,便一窝蜂地涌进山洞。最先冲进来的自然是佛爷,这老小子的脚伤好了七七八八后,行动起来自然如以往风风火火,可是他的秃脑袋一探进山洞又缩了回去,后面的枪嘎子推搡着喊:“连长!我想死你啦!”
  佛爷一脚把他踹了回去,拦着大家吼道:“注意纪律!别跟个发春的土獾子似的穷叫唤!把衣服都扣严实了!”
  刘三处从他裤裆底下往里看,一看之下大脸通红,起身道:“连长是不是就没病过呀?我瞧这德性挺正常的呀!”
  凡是偷眼看过的都点着头,佛爷没法子,刚要把帘挑了把事整明白,苏小垛就从里面出来了,他们大眼瞪小眼的一番打量,把她羞得满脸通红。她说:“你们连长只是有了意识反应,虽然是个奇迹,但休养是关键,你们最好先让他静一静,好好地让他睡一觉。”
  说完,她就挤开人群走了,大家伙靠在狭窄的洞壁两侧目送她离去,一时静默无声,直到苏小垛的身影转过隔壁,沈二转才啧啧道:“这妞要是放在咱老家,准能在头年生一窝胖小子。” 。。

咱们得抬屁股去汉城了(5)
刘三处乐了,他说:“你老家是不是猪圈栏子?你当人家是生货架子啊?”
  沈二转就不爱听他咧咧,嚷嚷道:“你别不服,我这火眼金睛瞅人*不离十,有胆子咱就赌一把,要是他不能给连长生一窝大小子,回国后我就不端大茶壶了!”
  “爷们!都解放了,现在人人平等,你还提什么大茶壶呀?你干脆这么说吧!她要是生不了一窝土匪崽子,就干脆别摸机枪跟我玩大炮算了。”
  沈二转有些犹豫,机枪可是他的命根子,哪个傻了吧唧的蠢货会把命根子当玩笑?他合计合计没吱声,大家见他歇菜了,就堵在山洞口往里面偷看。湛江来背对着他们躺在草铺上,也许是昨晚唠叨得久了,这一刻睡得很沉。
  “听见没?打呼噜了。”佛爷喜滋滋地说,“准没事,我就知道他肯定能挺过来。”
  大家知道连长没事了,都松了一口气,只要姓湛的没死,还像以前活蹦乱跳的湛连就不会散伙。有很多连队被打散后,剩余的老兵都被抽调往另外的部队,这种绝户的事屡见不鲜,可他们不想被调走,至少死在一堆还有个相熟的一起飘回家去。
  到了晌午,石法义屁颠屁颠地打了一缸子烂菜汤,随手又拿了两个半生不熟的土豆,他这么做显然是算计好的,他找上湛江来,满脸的笑容像包子褶一样,他递给他土豆说:“老湛,好啦?”
  湛江来上下扫了他一眼,反问道:“我们回来了多少人?”
  石法义干咳着在他身边坐下,说:“这个你先别操心,等你再恢复恢复什么事都好说。”
  “你别跟我拣好听的说,还有多少人?”
  “算上你我二十八个,基本都挂了彩。我前两天联系上团部,上级命令我们休整后尽快南下,现在前方部队缺衣少粮,弹药也接济不上,我们这些人在顺道南下的时候要护送一批弹药……”
  没等他说完湛江来就打断了他,他干巴巴地咽下土豆,问:“是谁把日记找到的?”
  “什么日记?”石法义微微一愣,湛江来顺手从草铺上拿起红皮日记在他眼前晃了一晃,说:“我的战斗笔记,听苏大夫说,当初我被抬到这里的时候就没看见过这本日记,怎么昨天又出现在我身边了呢?”
  “这个我哪知道?肯定是咱们连陆续回来的老兵带回来的呗。”接着他挪了挪屁股凑近湛江来,苦着脸说,“老湛,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我何尝不是如此,在德川死的死伤的伤,可是你清楚,我们根本不知道总攻时间延时了,当时换做谁都得硬着头皮打下去,这是我们革命战士应该做的,你要是有怨气就撒在我身上,只要你能舒坦就千万别憋着。”
  湛江来想起这事就感到厌倦,他其实是想问问日记的事,可是对着老石这个本本党根本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看他那熊样,估计也不是从他手还回来的。而后,湛江来和石法义粗略地研究了一些南下的事,又在午后探视了湛连仅存的官兵,大家看到湛江来虽然病容未减,但些许的精神头多少给了他们一点希望。
  在这个午后还有一件出乎意料的事,平时一声不吭的二排长铜炉竟然主动找上了湛江来,他拉着湛江来走到一片僻静的树林,拿着工兵铲挖开雪地,从坑里抱出个朝鲜人腌咸菜用的瓦罐,他说在德川城能找到的弟兄都在这里了。
  湛江来接过瓦罐感觉沉甸甸的,心像被什么捅了一下,他知道里面就是老兵们的骨灰。铜炉说,当时大部队攻入德川后,二排和佛爷打散了,他在战后找湛连的人也没找到,只好带着二排的残兵在废墟中寻找牺牲的战友。除了炸没的和零零散散的尸块,集中起来的整尸也就三十多人,他们看部队继续穿插,连伤员也顾不上,就只好自作主张把弟兄们火化了。等铜炉知道连队向全茅山转移后,这才把骨灰装进临时找来的瓦罐里,一路上他们又遭遇了敌人的残部,跌跌撞撞下勉强挨到了这里。

咱们得抬屁股去汉城了(6)
湛江来眼圈泛红,他紧紧搂着瓦罐对铜炉说:“你比我这个连长中用,谢谢你把他们带回来,我谢谢你……”
  那一天,他第一次看到了铜炉这个老兵腼腆的微笑。
  晚上,湛江来饭也没吃,找来两条装口粮的行军袋,将骨灰一捧捧地放了进去,他暗暗发誓,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要把他们带在身上,就算死也要跟兄弟们死在一块。之后,他借着马灯微弱的光亮,将德川大战和转移到全茅山的经历写在了红皮日记中,当天色再次放亮的时候,那本红皮日记所承载的冤魂,似乎随着笔触消散而去,湛江来迷迷糊糊中,似乎看到大家在跟随老王的唢呐升上了天际。
  在湛江来恢复正常之后的日子里,湛连的老兵们或多或少有了些笑容,而这一天,一个人的归来却让大家哭笑不得,这个人就是书里乖。
  他没回来之前,不少老兵都把他的事迹当做谈资。有的说这小子现在肯定神气了,单个儿抓了一百来个俘虏,那勋章不得跟个大饼子似的挂在胸前呀?也有的说这小子这些日子都没回来,八成是被这一百来个俘虏给反搅弄死了,总之是什么不靠谱的猜测都有。而时至今日,这小子的出现让老兵们知道,靠谱的答案终于来了。
  真别说,书里乖是骑着一匹油光锃亮的红枣马出现在沟里的,这匹高头大马可真是漂亮极了,那马身子跟缎子面似的,瞅得大家都晕得慌,这耀武扬威的气派那肯定是在胸前挂大饼了呀,可是等大家伙凑上前,这才在明晃晃的马背上看到一个邋遢到极点的乞丐。
  书里乖破破烂烂的棉袄都能看到里面的皮肉,脸上的大鼻涕像个口罩似的糊在嘴上,这一刻显然是饿得不行了,抬头一见枪嘎子就跌下马背来,他呻吟道:“嘎……嘎子呀,烂菜头子皮带筋儿啥都行,给口吃的吧……”
  枪嘎子把他抱在怀里喂了口水,问:“你咋才回来呢?首长给你啥赏啦?升官了还是挂大饼了?”
  书里乖听到这也不知道是冻的还是饿的,眼泪哗哗地就流下来了,他呛了几口水,喘道:“王八壳子的!我跟你们说呀,这帮南朝鲜的鬼子可真不是东西,明明是被我俘虏了撒,等首长来了,他们非说是带头投诚的,这他妈的不是玩我么!”
  大家一听,哦,原来是这么个意思,枪嘎子就问:“那你没跟首长说呀?他们当时可对着你放枪了。”
  “说了撒!首长不信喏!”书里乖又呛了口水,气得小眼睛瞪得溜圆,他说:“我算看出来了,下次再让我撞上撒,我就把他们全突突喽!”
  沈二转乐了,他说:“那你这趟就算白跑了呗?啥赏也没捞上,岂不是亏大发了?”
  老谢说:“也不见得,你们看这牲口多带劲!这要是带回国去,多少农户排队要呢。”
  书里乖咂咂嘴,叹了口气道:“说来哟,首长也算对得起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