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小相公-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话音刚落,李世民顿时就豪气干云的拍了一下桌子。

“好!八句不愧是我重中的人!”

说着,就走到了门外朝着刘炳扬了扬下巴。

“刘炳,让御书房准备准备,郑太师要和郑一起用午膳。”

“是!”

刘炳才刚走出两步,李世民又叫住了他。

“等等,你让御膳房准备两份吧,弄好了就送到驸马府去,下去吧!”

“是!”

吩咐完了刘炳,李世民这才转过身来,笑容满面的拍了拍郑子文的肩膀。

“子文再给朕说说这个抢……呃不,是殖民地是事吧!”

“……”

你丫这是说漏嘴了吧!

不过既然李世民都开口了,郑子文也只能照办,慢慢的给李世民解释起来。

“陛下,殖民地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我们大唐主要发展的方向就是资源掠夺和商业殖民,目的是为了把对方的资源的金钱都抢回来……”

郑子文慢慢的讲着,而李世民也认真的听着,最后甚至拿笔记录了下来,而郑子文也不藏私,知道多少就讲多少,到了下午才把这些东西讲完,并且做出了总结。

“我们大唐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单单依靠自给自足是不行的,必须完成资本的积累,殖民地无疑是最好的办法,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封赏出去,避免了中原地区的土地兼并。”

听着郑子文的话,李世民也点了点头,其实他最看重的就是土地,对于每一任帝王来说,开疆拓土之功都是极其吸引他们的。

等郑子文把该说的都说完之后,李世民甚至连晚餐都没有招待他吃,就让人送他回出宫了。

郑子文才刚走,李世民就立刻让人把李绩、薛仁贵和程咬金都招进宫来,原本他还打算把李靖也叫来的,但想到他身体不大好,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李绩、薛仁贵还有程咬金进宫之后,李世民立刻就就把自己准备打龟兹的事和他们说了,同时也把殖民的设想给他们说了,这下子几个将领顿时都激动起来。

大唐重军功,所以大唐的将领们最怕的就是没战打,只要能打战,就什么都有了,特别这次打战的目的还是为了掠夺。

李世民已经烙下话来了,西域三十六国,只要能打下来,到时候程咬金他们这些主帅,每人都可以食邑一国!

听到这个消息,三人顿时匍匐谢恩,那样子,似乎已经把西域三十六国都拿下了。

不过这些都和郑子文没什么关系了,反正这次李世民也没打算御驾亲征,他自然也不用去拼命了。

在郑子文看来,他和程咬金那些天天都盼望着能打战武将们不一样,他郑子文小胳膊小腿的,还是在家当他的闲官比较好。

最重要的是,家里的孩子还需要他这个父亲,郑子文担心没有他无时无刻的关爱和照顾,自己的孩子们会长歪了。

尽管在李世民的眼中,他们已经长歪了。

在郑子文陪着家人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大唐的西征开始了,在李世民的命令下,大唐的兵马又开始调动起来。

长安城里每天都有欢呼的人群,大唐十多年来的几次胜利带给了他们充足的信心,数十万的大唐男儿拿着武器踏上了通往西域的征途。

春节前,李绩和程咬金大破龟兹的消息就传到了长安,次月,数十辆马车拉着满当当的金银器皿回到了长安,这犹如给西征的火焰上浇了一瓢油,让它更加熊熊燃烧起来。

武将们高兴了,他们看到了“功名利禄马上取”的希望,西域三十六国就是一块肥肉!

不过在文官们看来,这简直就是强盗一般的行为了,李世民非但没有做到教化万民,反而让大唐丧失了最基本的礼义廉耻,如今每天都有大臣在大殿外面跪晕过去。

随着战争的扩大,程咬金等人的捷报不断的传进长安,越来越多的金银珠宝被也被运了回来,而大殿外面跪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连孔颖达等人都跑去跪了,让李世民不要“穷兵黩武”,否则大唐必亡,总之改说的都说了,就差没有指着李世民的鼻子骂昏君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实行了祸水东引的策略。

“诸位爱卿,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今朕已经骑虎难下,当初悔不该听从太师的一面之词,如今悔之晚矣。”

李世民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这事他知道错了,但是现在想收手已经来不及了,同时和侧面点出这场战是因为郑子文引起的。

显然,李世民这一招“祸水东引”的策略是十分成功的,既然他都自己说自己知道错了,文臣也不好一直揪着他不放,而将领们都在打战不在京城,所以大家就把目标瞄准了郑子文。

就是这个家伙一肚子坏水,盯着他准没错!

下了朝之后,几十名大臣顿时就围到了驸马府的门口,却发现对方的大门紧闭,不论他们专门叫,怎么喊,那大门就是不开。

当然,大臣们也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终于在第三天的时候,郑子文家的大门打开了。

出来迎接他们的是郑子文家的二管家称心,看着一群义愤填膺的文官们,称心顿时微微一笑。

“诸位大人,我家老爷昨天已经去了恒州,恐怕一时半会回不到,诸位大人还是先回去吧。”

这下子轮到大臣们傻眼了。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

第4卷太师之路第三百四十七章狡兔三窟

郑子文早就知道李世民会坑他,但没想到他居然都没有通知自己一声就下手了,这下子郑子文顿时就被坑惨了。

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犯众怒了,而且大家也不傻,他们都知道郑子文是帮李世民背黑锅的,但是还是得找他的麻烦,否则怎么“杀鸡儆猴”。

不过让所以人都想不到的是,郑子文这小子居然跑了?

妈蛋,他堂堂一个太师,就这样毫不要脸的跑了?

而且人家的管家还把路线都指明了,那意思似乎是在说,他们家老爷郑子文是跑到恒州去了,你们可以等他回来,也可以直接去恒州找他。

这下子大家都没辙了。

郑子文是一个闲官,就算是不去上朝也没人说,这也是当初大家的默契,现在可好,不用上朝倒是帮了郑子文一把,让他可以无忧无虑的跑路。

显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说法,对于现在郑子文的情况并不适用,因为郑子文是“狡兔三窟”,人家可以在恒州待个一年半载的,反正在哪闲都是闲着。

郑子文可以跑,但是他们却不能跑,因为他们还得上朝,这才是他们最感到无奈的地方。

当然,也有不死心的每隔几天就跑去驸马府查探,但是他们却无奈的发现,郑子文真的没有回来,连续一个月之后,他们知道,顿时间之内郑子文恐怕真的不会回来了。

这一次他们猜对了。

恒州刺史府里,郑子文正、长孙冲还有房遗爱和杜荷四人,真在那里开开心心的喝酒,四人的笑声回荡在整个院子里,看得出他们真的很开心。

酒过三巡之后,长孙冲就开口了。

“子文,这次来恒州打算呆多久?”

郑子文已经有些醉了,听着长孙冲的问题之后,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这次我就是来躲难的,四个字——坚持到底,不管有多苦,我会全心全力……呃,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就唱起来了。”

“……”

房遗爱也笑了起来。

“就是就是,朝堂里面那些家伙就是瞎折腾,换了是我,早就就瓢大粪泼上去了!”

郑子文一听,顿时给了他一个大拇指。

“好样的,不愧是我郑子文的兄弟!”

房遗爱一听,顿时昂首挺胸起来,不过郑子文的下一句话却让他跌入谷底。

“你爹也在那些家伙里面,等我回去就拿粪泼他,到时候我就说是你让我这么干的。”

“噗通!”

房遗爱顿时就跪下了。

“我爹会打死我的,大哥,求你放我一马!”

顿时,其他三人都放声狂笑起来,如果朝堂上那些文官们知道他们这么开心快乐,也不知道会怎么想。

郑子文到达恒州的第六天,一张圣旨就跟着他来了,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让他回去上朝,郑子文不用想就知道这是文官们让李世民下的旨意,他自然不会自投罗网。

于是,郑子文就上了一份奏折,说自己的老婆李丽质病了,需要修养几天,自己走不开。

十天之后,圣旨又来了,还是招他入宫的,郑子文再次回复,说自己的老婆李澄霞病了。

又是十天后,这次郑子文不等圣旨来,就托人送了奏折进京,说自己的老婆崔茵茵病了。

一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这下京城里的官员们也知道郑子文是在拖延时间,学乖了,直接就派了一个御医过来。

但这并不能难倒郑子文,于是郑子文再次写了一份奏折,说自己的熊病了。

郑子文的熊可是当初可是救过李世民命的,被李世民御批为“飞熊”,更是把这个名号延续到了恒州的护卫队身上,称之为“飞熊军”。

像这样一个“重量级”的“熊物”生病了,自然也算的上一次大事,所以郑子文又借此拖延了十多天。

十多天之后,当大家以为郑子文会启程返回京城的时候,郑子文再次写了一份奏折,说自己的狗病了。

在奏折里,郑子文一再表示,这条狗跟随了他快二十年了,他已经把它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待了,不是亲人甚是亲人,所以他觉得不能扔下它不管。

看到郑子文的这个奏折的时候,李世民差点忍不住笑场了,不过他也知道这时候应该配合郑子文,所以也表示了同意。

一来二去的,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但是郑子文还是没有回来的迹象,只有从西域不断送回来的捷报和一车车战利品,这下子文臣们都感到有些压力了。

如果在西域征战的将领们吃了败战,他们还可以借此劝解李世民,让他把人找回来,但是现在那边不断的胜利,要是这时候他们扯后腿了,就算李世民饶得了他们,大唐的武将也饶不了他们。

如今他们甚至连给郑子文找麻烦都没时间了,因为随着李绩等人的深入战场,战线开始拉长,为了能把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很多工作需要需要朝堂上的配合。

谁不配合,战争失败了就是谁的错!

这可不是小事,涉及到了国家的层面,一旦出了问题,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

他们没有时间来找郑子文的麻烦了,郑子文的生活依旧还是那么舒坦,甚至连家里的四个孩子,都被郑子文送到了大唐皇家书院。

虽然郑子文不需要自己的孩子学什么四书五经,但是基本的认字还是要的。

为了方便,郑子文干脆就带着老婆孩子一起住进了皇家学院里,至于住的地方,就是当初李渊住过的小院子。

看到这个院子的时候,李澄霞睹物思人,还哭了一场,郑子文劝了好长时间才劝了回来。

就这样,郑子文一家都是皇家书院住了下来,四个孩子每天都由曹二狗送去学堂,下午又接回来。

而郑子文则每天在书院里溜达溜达,或者带着几个护卫去四处走走,抑或是去赛马场玩玩。

郑子文的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悠闲,而长安那边已经有差不多一个月没有来圣旨了,郑子文顿时就笑了。

“看来和我想的一样,现在这个时候,朝堂里的那帮老爷们可顾不上我咯。”

郑子文很清楚,战争,是最凝聚人心的东西。

一旦一个国家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那么这个国家的一切都将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谁敢脱后退,谁就罪人!

根据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大唐的西征军已经击败了十几个西域小国家,甚至有些小国是直接投降的,不过随着战争的深入,战斗也越来越难打了。

西域各国的统治者也不是傻子,大唐一开始的屡战屡胜只不过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他们本身怀着侥幸心理,才有了当初的局面。

不过现在不行了,他们看到了大唐的野心,他们知道大唐是打算直接吞并他们,所以立刻就联合了起来抵挡大唐的进攻。

战局开始陷入僵持阶段,李世民开始有见好就收的想法了,因此还专门让刘炳带着口信跑到恒州来,想问郑子文有什么看法。

听到刘炳带来的消失时,郑子文顿时有些感慨。

“他真的老了。”

如果是当初的李世民,肯定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但现在却有想收兵的打算,当然也不排除他打算休整一下,然后继续再战。

但是郑子文却知道,如果错失了这次机会,下一次想要这么顺利,恐怕就是痴人说梦了。

不仅如此,如果就此撤兵的话,说不定那些原本打下来的国家都会再次失去,因为他们看到大唐撤兵了,那么大唐不败的神话将会被打破,这样他们就有了反抗的自信。

这,才是郑子文最担心的地方。

于是郑子文立刻给李世民写了一份回信,告诉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撤兵,让下面的人准备好足够的粮草和后备的补充兵源,把疲惫的士兵换回来休整,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同时郑子文还给出了李世民一个建议,就是让他遣派使者前往大食国,让食国的哈里发也出兵攻打西域国家,大唐可以和大食国平分西域三十六国的利益。

郑子文可是知道大食国如今可是很强盛的,如今的大食国属于“四个哈里发”的时代,实力并不比大唐弱小,让大唐和大食国建立一定的友谊,无疑是比较明智的决定。

趁着这一次战争,可以把大食国和大唐联系在一起,让大食人看到大唐兵强马壮,也好让他们不起坏心思,同时还能强强联手以比较小的代价拿下西域三十六国,这在郑子文看来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刘炳拿到郑子文的奏折之后便急急忙忙的回京了,而李世民看到郑子文奏折的内容也吃了一惊,他没想到郑子文对大食国的那么看重。

不过既然郑子文这么说,李世民也不敢大意,当即就派出了使者前往大食国,打算看看大食国是不是真如郑子文说的那般厉害。

其实李世民的心里已经相信郑子文说的没错了,同时也有了一股危机感,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撤兵的心思。

现在的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击败西域三十六国!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

第4卷太师之路第三百四十八章使节来临

大食国,是唐宋时期华夏人对阿拉伯帝国的专用称呼。

这个时代的大食国不但信仰神明,而且统治者哈里发也是由民主选举出来的,所以这个时代的大食国被称为“神权共和时期”。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时期只经过了四个哈里发就结束了,所以又被称为“四大哈里发时代”。

从心里来说,郑子文对这样的大食国没有什么恶感,而且大食国距离大唐比较远,和大唐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正所谓“远交近攻”。所以交好大食国对大唐是有利的。

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大食国无论是国土还是兵力,都算得上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它拥有和大唐结盟的实力,再加上如今大唐陷入了和西域三十六国的战争泥潭,如果能拉拢大食国这个盟友,对大唐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当然,能够结盟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就算不能结盟,也不能让他们去帮助西域三十六国的人,否则大唐这场碾压战会转变成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那样的结果并不是郑子文想要的。

所以,在写奏折的时候,郑子文是用非常郑重的语气向李世民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

“十五年之内,务必交好大食国!”

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