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小相公-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两人却没有直接会长安,而是一起去了恒州,在恒州玩了两天之后返回长安。

这一次回去郑子文没有让飞熊军跟着,而是让他们带着仪仗留在了恒州,而他和卢敏则在熊大熊二的护送下返回长安。

恒州到长安不算远,不过郑子文担心卢敏受不了马车的颠簸,所以放慢了速度,两人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回到了长安。

回到长安之后,郑子文刚进府邸还没来得及洗个澡,就收到了一个令他惊讶的消息。

孔颖达去世了!

按照郑子文想法,如果是重病在床的萧瑀或者房玄龄去世,他也不会这么惊讶,但是孔颖达却不一样,虽然已经七十多了,但他的身体却是一直很硬朗。

郑子文记得上个月他离开长安时,还和孔颖达见过一次面,那老头一点生病的迹象都没有,怎么突然死了?

不过郑子文很快就想到,孔颖达确实是这一年病死的,想到这里,郑子文顿时刚到有些唏嘘。

“老孔啊,死时候也没受什么罪,算是有福气的。”

不过该表示的郑子文还是要表示一下的,毕竟当初孔颖达可是和他一起在东宫教过李承乾的。

从孔家回来之后,郑子文的心情就有些低落,看着熟悉的人一个个的去世,说不难过肯定是假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自己还年轻,而且身体很好,以后一定会比他们活得长。

怎么的也得活到八九十岁才算够本吧?

不过自己到底能不能活到八九十岁郑子文是不知道,但是他却知道有人肯定是活不到了。

贞观二十二年六月,萧瑀去世了,早有准备的郑子文直接带上了李承乾,早早的就到了萧瑀给他敬香火。

李承乾的情绪看起来很难过,从萧瑀家离开之后,情绪还是很低落的样子,他这幅表情就算是在他的亲舅公高士廉死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

郑子文记得,当初李世民给他说过,当初的太子太师李纲死的时候,李承乾也是很难过的,想到这里,郑子文顿时就有些明白了。

“看不出这小子也是个尊师重道的好孩子嘛!”

想到这里,郑子文又忽然想到原历史中,李承乾曾经派人刺杀过他的老师张玄素,顿时脸色有有些古怪起来。

当初和郑子文一起教导李承乾的其实是有三人的,但是其中于志宁和张玄素都被郑子文忽悠走了,只留下了孔颖达。

如今孔颖达病逝,于志宁和张玄素又回来了。

于志宁回去陪着他母亲过完了最后的日子,然后还为她母亲守孝三年,回来之后就干起了老本行,去了东宫教导太子李治。

听说这家伙挺严格的,也多亏李治有耐心,否则说不定已经翻脸了。

而张玄素则开始崭露头角,凭借为官清廉,而且还敢犯颜直谏,慢慢的也入了李世民的眼,开始成为朝堂上的“首席谏臣”。

郑子文听许敬宗说过,如今的张玄素已经开始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李世民似乎有意把他当成“魏征第二”来培养。

听着许敬宗的口气,似乎是很不忿的样子,郑子文立刻就知道这个张玄素肯定没有少找他的麻烦,而且以许敬宗的那种自私自利的品行,张玄素找他麻烦也算正常。

不过现在郑子文并没有心情关心这些,他的心里想着另外一个人。

房玄龄!

本书来自:////。》看过《大唐小相公》的书友还喜欢

第4卷太师之路第三百六十二章新旧交替

?历史是有着他的必然性的,他就像是一辆飞驰的马车,哪怕郑子文是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若想改变历史,就必须要找到了那个“轴点”。

事实上他刚来的大唐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崔茵茵的命运,如果没有他,崔茵茵已经溺水而亡了。

后来,当他进了皇宫之后,又卷入了“金丹事件”中,并由此改变了李世民的长孙皇后的命运。

如果没有郑子文,恐怕现在李世民已经中了很深的铅毒,而长孙皇后则必定在十三年前就已经去世。

没有了长孙皇后,李承乾的性情必定大变,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

可以说,郑子文参与到了“金丹事件”中,不但改变了李世民一家的命运,同时还让自己在大唐站稳了脚跟。

崔茵茵的“溺水事件”和李世民的“金丹事件”,也就是他们命运的“轴点”,因为郑子文找到了它,所以才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

但是这种东西可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比如杜如晦,虽然郑子文做出了一番努力,但却只是让杜如晦多活了几年而且,至于李渊和武士彠等人,则完全没有跨出那条“命运的轨道”。

同样没有跨出这条轨道的还有魏征、高士廉等人,郑子文完全可以预见到,他们会按照历史中记载在那样,在特定的时间离开大唐这个他们奋斗了一生舞台。

房玄龄亦是如此。

当满朝文武都因为“活阎王”的外号而对郑子文充满敬畏的时候,郑子文却感到深深的无力。

他并不像大家传闻中的那么神通广大,他只是知道的比别人多一点罢了,虽然他能改善大唐民众的生活,甚至能影响李世民的决策改变大唐的进程,但是他却不可能延续别人的生命。

特别是像房玄龄他们这种因为年老体衰而生病的人,郑子文真是没有办法延续他们的生命,那已经不是光凭努力就能办到的事了。

而他唯一能做到的事,就是在这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走后,帮忙照看一下他们的家人,这对于身处高位的郑子文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这一个月里,郑子文有大半的时间都呆在房府,每天都呆着自己的儿女去向房玄龄问好,并让孩子们告诉他,希望他能尽快好起来。

郑子文一直都在询问房玄龄,他有什么想要的,或者是没有完成的心愿,但是房玄龄都是笑着摇了摇头,偶尔被郑子文问烦了,还会闭着眼睛不理他。

随着时间的流逝,房玄龄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睡着的时候越来越多,郑子文也知道,他恐怕是已经不成了。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也就是在萧瑀去世后的第二个月,房玄龄在家中病逝。

作为房遗爱的结义兄弟,郑子文就在房府和房遗直还有房遗爱两兄弟一起守灵。

房玄龄在朝中属于人际关系比较好的,再加上郑子文拿出后辈的姿态主持丧事,所以前来祭奠的人络绎不绝。

毫不夸张的说,房玄龄去世后,朝里朝外但凡是京城的官员,基本上都来了,和萧瑀家那种门可罗雀的情况完全不同,就连李世民都宣布了废朝三日以示哀悼。

毫无疑问,房玄龄不论是活着还是死后,都是非常风光的,甚至都人暗地里喊出“生子当如房遗爱”的口号。

在很多人的眼里,房遗爱这辈子做出的最值得庆祝的事,就是认了郑子文这么一个结拜大哥,而且还是在人家发迹之前认下的,如今一转眼,人家已经是国公爷了。

就凭这眼光和运气,就值得别人竖起大拇指!

房玄龄去世之后,房遗直作为长子,继承了房玄龄留下的梁国公爵位,他拒绝了房遗爱守孝的要求,让他带着妻儿回了恒州,临走前还叮嘱他好好做事,不要让郑子文失望。

房遗爱回恒州了,继续回到恒州的赛马场做他的主事,而郑子文也继续呆在他的府邸当他的闲官。

几天之后,李世民在朝堂上宣布追封房玄龄为司空,享受太庙的待遇,同时也宣布了新的尚书左仆射的人选。

那个人就是于志宁。

于志宁能上位其实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当初他要辞官回去照顾他的母亲的时候,李世民就允许他带着官位回去,这完全就是带薪休假的待遇。

而等于志宁为他的母亲守孝三年之后,郑子文更是以“忠孝不能两全”的命运重新把他召了回来,继续当李治的太子太师。

李世民这么看重他,所以让他做左仆射,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人家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于志宁当然也不例外,他上任之后,立刻就参了郑子文一本。

“启禀圣上,太师乃是三师之首,当为群官表率,但臣听到坊间传闻,说郑太师装病在家,恳请陛下予以责罚,并让他立刻上朝!”

于志宁这一举动,完全称得上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顿时就把朝堂上的满朝文武震得晕乎乎的。

尼玛啊,郑子文装病在家这事,整个朝堂谁不知道,还用的着坊间传闻么?

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在心里把于志宁骂了狗血淋头。

“你上任三把火,随便放三把小的意思意思不就行了?用得着招惹郑子文么?”

不过这层窗户纸既然被于志宁捅破了,李世民也没办法,只好让刘炳去传旨让郑子文来上朝。

等刘炳到了驸马府把这事告诉郑子文的时候,郑子文当场就发作了。

“什么?于志宁那小子参我了?”

此时的郑子文脸上都写满的不可思议,深深的吸了两口气之后,才咂巴了一下嘴,然后叹了口气。

“哎,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才上位就忍不住拿老子开刀了,算了,我不和他计较,你回去告诉于志宁,说我病了,病的很厉害。”

刘炳一听,顿时苦笑着摇了摇头。

“太师大人,这恐怕是不成的,你这病太医来了一准就穿帮了,所以这法子不成的。”

令刘炳没想到的是,郑子文听到他的话之后顿时就笑了起来。

“那还不简单,你回去就跟他们说,犯的病是间歇性疯病,还会打人,如果上朝的时候发病了,恐怕会伤到同僚。”

刘炳一听,冷汗顿时就出来了,朝着郑子文就露出了一个勉强的笑容。

“好……好吧,太师大人的意思老奴明白了,不过这间歇性疯病是什么意思?”

“无知!居然这都不知道?”郑子文立刻给了刘炳一个白眼,然后摇了摇头给他解释起来:“所谓间歇性疯病,就是一会发疯,中间歇息一下,然后接着发疯。”

“……”

刘炳现在知道郑子文的这个病是多么厉害了,顿时后退了两步,然后朝着郑子文点了点头。

“老奴明白了,老奴这就回去禀告陛下!”

说完,刘炳就急匆匆的回了皇宫,把这事和李世民说了,但李世民听到郑子文说自己又间歇性疯病的时候,当场就把茶水喷了出来。

“噗……他有疯病?居然找了这么一个借口,难道他连太师也不想当了?我看他是真疯了!”

想了一会,李世民又皱起了眉头。

“不对,这小子不是不想当官,恐怕是懒得当官了,朕可不能让这小子这么轻易得逞。”

大唐是不可能让一个疯子当太师的,不过到了郑子文这却又是另外一码事。

李世民很明白,郑子文这小子也就是套着太师这个官职,才会老老实实呆着京城,要是他不当这个官了,恐怕早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封地享福去了。

虽然他在京城也是享福来着。

于是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不等于志宁开口,李世民就先先发制人了。

“郑爱卿确实是病了,朕已经让人去看过了,上朝的事以后就不用提了。”

说出这话时,李世民的脸还不自然的抽搐了两下,作为一个第一次给自己臣子打掩护的皇帝,李世民还是觉得有些不自在。

按照正常的规矩,李世民说完之后,这事应该就算完了,但于志宁却没打算就此打住,反而站出来朝着李世民拱了拱手。

“陛下,此事恐怕有些蹊跷。”

李世民一听,脸上顿就闪过一丝怒色。

“于爱卿这是觉得朕撒谎了?”

于志宁看到李世民发怒了,连忙躬下了身子,朝这李世民深深的行了个礼。

“微臣不敢,但是微臣觉得陛下恐怕是被人蒙蔽了。”

李世民一听,脸色顿时就黑了。

“你……”

话没说完,他忽然又笑了起来,然后朝着于志宁笑了起来。

“呵呵,那依于爱卿的意思,该怎么办呢?”

听到李世民突然改口,于志宁的脸色顿时变了一下,但他还是决定咬紧了牙关坚持自己的本意。

“郑太师装病蒙蔽圣上一事非同小可,陛下当立刻委派一个人前去查明,若有隐瞒,当以欺君知罪论处。”

李世民一听,再次笑着点了点头。

“好,那就依照于爱卿的意思,朕最信得过的就是你了,一事不劳二主,这事就由于爱卿去办吧,退朝!”

说完,就站起身来走了。

而于志宁并不知道到,在李世民离开大殿的时候,他脸上的温和笑容已经迅速变成了冷笑。

“一个屡教不改,一个不识抬举,两个家伙都不是好东西,你们自己斗去吧!”

。。。

第5卷新的时代第三百六十三章装疯高手上

?李世民虽然嘴里说让于志宁去和郑子文斗,其实他心里早就知道,于志宁必定不是郑子文的对手。

郑子文本来就有爵位在身,而且还是有封地的实权贵族,从底子上于志宁就不能和他相提并论。

现在于志宁敢去撩拨郑子文,就是因为他想借着一个大义的名份来收拾郑子文,只要郑子文服软了,他的目的就算实现了。

而于志宁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任之际,借着郑子文把自己的威望抬起来。

大唐本来就是群相制度,他虽然是左仆射,但是于志宁却不敢放松警惕。

因为在他的前面还有长孙无忌,在他的旁边,还有许敬宗,张玄素等人,而在他后面,还又很多盯着他位置的人,如果不能尽快树立起威信,那么他以后的政治主张将难以实现。

试想一下,大唐的宰相那么多,你一个没有威信的宰相,谁会听你的?

于志宁的想法原本是没错的,可惜他却选错了对象。

当初他离开朝堂回家,一走就是三年,回来之后也一直在东宫教导太子,虽然他知道郑子文因为高丽之战而受封国公,但他却没有意识到郑子文真正的厉害。

他甚至都没有发现,在他志得意满的走出皇宫时,他的那些同僚都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他。

那种目光包含着不屑,同情,还有幸灾乐祸。

但是这些于志宁都不知道,所以他下了朝就直奔驸马府去了。

他进了驸马府之后,一眼就看到了正坐在院子中间的郑子文。

此时郑子文正做在那里教孩子们唱歌。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于志宁听着这个儿歌顿时就皱了皱眉头,老虎怎么可能没有眼睛和尾巴呢?

不过他立刻就反应过来自己今天是来找郑子文麻烦的,所以他立刻就走了过去,然后在郑子文的身后规规矩矩的说道:“下官于志宁见过太师大人。”

虽然他是来找郑子文麻烦的,但是郑子文的官位摆在那里,所以该有的礼节他还是有的。

而听到他的声音之后,郑子文也转过了身来,然后朝着他点了点头。

“哟,原来是宰相大人,真是有失远迎了,来人,上茶!”

看到郑子文让人送茶来了,于志宁的脸上也有了一丝笑容,然后冲着郑子文就点了点头。

“下官听闻太师大人病了,所以前来探望一下,如今发现太师大人气色不错,想必是病已经好了吧?”

听到他说起病的事,郑子文的眉头顿时微微上挑了一下,心里顿时冷笑了一声。

“果然是来者不善。”

不过郑子文也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人物,做到遇事面不改色还是没问题的,所以他立刻朝着于志宁笑了起来。

“多谢于大人关心了,说起我这个病,唉,真是一言难尽啊!”

此时丫鬟已经端着茶上来了,郑子文便让她把自己的几个儿女都带走,然后才着于志宁点了点头。

“实不相瞒,本官当初在新罗战场上受了点刺激,所以时不时会发病,我找过很多大夫都没有用,后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