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行武侠-第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智若有所思的从宋玉致的背影收回目光,似笑非笑道:“我这侄女好似对圣帝另眼相看呢!”

“圣帝一称太客气了,我忝为飞马牧场副执事一职,宋前辈叫我风执事即可。”

风萧萧笑道:“上次荥阳城中,我拂了宋大小姐所带来的贵阀好意,虽然事出有因,但于她看来,确是不恭,对我有所误会。也乃人之常情。”

听到他提及飞马牧场,宋智眼光越发明亮,道:“如此称呼风执事也好,不过老夫虽然年长。于前辈却不敢当,老夫在宋阀内也身居执事一职,风执事亦可如此称呼。”

见风萧萧颌首,他才继续道:“今观风执事之态度,似对我阀抱有好感。何不谈谈彼此合作的可能性呢?”

“正有此意!”风萧萧笑了笑,单刀直入道:“我可命巨鲲帮助贵阀重新打通长江水道。”

自风萧萧与杜伏威达成协议之后,长江水路上的私运已被巨鲲帮、巴陵帮以及后来加入的李阀彻底垄断。

而宋阀偏处岭南,一应物资皆供应几乎全走长江水运,水运断绝之后,不但再没了往日的暴利,更连最起码的供应都渐渐捉襟见肘,不得不高价购入。

宋阀曾派人出使江淮军,却被杜伏威连人带船扣下,甚至于宋玉致亲临。都没能将要回人来。

后来宋玉致于荥阳向风萧萧表达善意,显然知道能掌控长江水运的巨鲲帮,其实根本是风萧萧说了算,宋阀示好的目的也就显而易见。

风萧萧此番话,对于陷入困境的宋阀而言,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宋智略微一怔,旋及欣然道:“风执事快人快语,真令宋智心喜,自此往后,风执事不但是宋智的朋友。更是宋阀的朋友。”

风萧萧对他给出的回应十分满意,笑道:“宋执事该知我与李阀之间生了些嫌隙,我一人孤身在外,比不得人家家大业大。未免麻烦,总需找一两个好朋友来帮我撑腰的。”

巨鲲帮虽是江湖中声名卓著的八帮十会之一,其实实力于世家门阀看来,真的不值一提,不然当初云玉真就不会任由纨绔子弟一般的独孤策肆意玩弄,甚至都不敢反抗。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八帮十会看似风光无限。其实背后都有一个门阀撑腰,甚至本就是门阀派人所创,比如纵横沿海,与巨鲲帮齐名的水龙帮,就属宋阀的势力。

巨鲲帮能以小吞大,霸占长江水道,根本是风萧萧一手操纵,先逼得杜伏威同意放开沿途水隘,又与李世民达成协议,让李阀高手为巨鲲帮保驾护航,方才能顺利至如今。

风萧萧的意思很明显,他现在希望将李阀赶出局,由宋阀填补这个位置。

宋阀能重新进入长江水运,已能缓解如今岭南的困局,令宋智颇为欢喜,如今风萧萧这番话,更让他有种预料收获外的欣喜若狂。

这等若宋阀能亲自掌控长江水道,重新掺和进这摊暴利之中!

不过宋智却未被这份天降的厚礼砸昏头脑,略微思索,道:“宋家的山门,将永远为风执事敞开,只是不知风执事有何条件,不妨明说。”

风萧萧不答,目光凝注在宋智的脸上,缓缓问道:“现在还为时尚早,不如让贵阀先看到我的诚意,再提不迟。”

他最想知道的事宋阀对当今天下究竟是何看法,但亦知双方还没亲密、信任到如此地步,不必自讨没趣。

宋智皱眉道:“风执事是否不将宋智当朋友呢?”

哪有天上掉馅饼还恰好落入嘴里的美事?他以智计闻名江湖,自然不会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风萧萧也不会笨到具体解释原因,反而展颜道:“信任从小处开始,不如就从洛阳开始吧?咱们继续谈谈和氏璧如何?”

宋智斩钉截铁的道:“对和氏璧,我宋阀只有一种态度,如不被我方得之,也不能让他方得之。”

说着还狠狠的瞪了一眼身旁的宋师道。

宋师道苦笑道:“我对什么和氏璧一点都不感兴趣,这趟行程完全是迫于无奈呢!”

“你还敢胡言?”宋智怒道:“罚你回房面壁,一日不到洛阳,一日不得出舱。”

宋师道这番坦诚的做派,却让风萧萧对他的好感更甚,圆场道:“师道兄真乃性情中人,宋执事何必苛责太过。”

但也只能如此了,毕竟是宋阀家内中事,他一个外人若是插手太多,只会适得其反,让人觉得他不怀好意。

宋师道被赶走后,宋智才叹了口气,道:“子侄不争气,倒让风执事见笑了。”

风萧萧一面笑一面道:“我不笑就是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海盗呀”的月票,感谢书友“fredy24”的月票两张。sf0916手机用户请访问m。365if。

第一百四十八章 汉人!汉家!

因为风萧萧的打趣,宋智也觉好笑,气氛总算缓和了一些。

风萧萧敛容道:“对于贵阀的态度,我并无异议,只希望于小处能做出些许变通。”

他毕竟出了那么多的血,能给宋阀带来极为可观的利益,所以宋智总算没有一口回绝,皱眉道:“还请风执事说来听听。”

风萧萧精神一振,道:“慈航静斋看似公允,实则偏心,我断定师妃暄最后必会选择李世民为和氏璧的拥有者,不知宋执事以为如何?”

宋智极其谨慎的斟酌道:“尚未可知。”

看来他对慈航静斋深有顾虑,绝不肯轻易表露态度。

风萧萧又道:“宋执事有子侄,我亦有子侄,将心比心,无论雷霆雨露,其实终为晚辈计,不知宋执事以为如何?”

宋智蹙眉更深,道:“风执事不妨直说。”

风萧萧道:“若我子侄有幸,巧得和氏璧,我希望贵阀不至从中作梗,还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助力。”

宋智刚想断然拒绝,忽然收住了口,目光怪异的打量着风萧萧,好半晌才道:“好,我可以代宋阀同意……”

他态度之突然转变,实乃有因。

想到风萧萧方才表明对师妃暄的态度,可知风萧萧根本就不将慈航静斋放在眼里,甚至敌视。

什么“巧得”?分明是打算明抢,或是暗夺,而且是从师妃暄的手里!

不过对于宋阀来说,这并不是不可接受的结果,能让慈航静斋于此吃瘪,起码宋智是十分乐观其成的。

他亦知风萧萧口中的子侄乃是刚声名鹊起的寇仲与徐子陵,两人最大的名声,不是来源于武功,而是来自杨公宝库。

杨公宝库与和氏璧得其一者得天下,这句话流传甚广,甚至深入人心。但在世家大阀看来,差不多是个笑话,因为在这句传言里,寻常人已不算人!

因为只有拥有大势力者得到杨公宝库与和氏璧。才能真的发挥作用,而寻常人得到则是自取死路。

寇仲和徐子陵一路的经历确实令人惊叹,但以他们那一丁点新建的势力,其实根本不足为虑。

“不过……”宋智顿了顿,续道:“杨公宝库……不知风执事有何打算?”

和氏璧还只是名义上的象征。杨公宝库却代表着实利,宋智自然而然会起心。

风萧萧淡淡道:“我对杨公宝库并不感兴趣,如果今次贵阀能对我那两个侄子有所帮助,他俩或许会感恩在心也说不定,不过这是他俩的事,我不想插手,也不会插手。”

言外之意,如果宋阀能说服寇仲和徐子陵交出杨公宝库,他并不会横加拦阻。

实际上,他只对杨公宝库中的邪帝舍利感兴趣。而他也只需杨公宝库成功开启就行了,至于由谁主导开启,他并不在意。

况且他相信鲁妙子的本事,杨公宝库一定只有寇徐二人才能打得开,所以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他俩的。

宋智默默盘算了一阵,觉得若能用一件还不属于己方的和氏璧,换来一座大有可能归于己方的杨公宝库,还是十分划算的,但亦郑重的道:“那么圣帝该向我阀保证,和氏璧最终一定不能落入魔……圣门或李阀手中。”

风萧萧如释重负的笑道:“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我就罔负邪帝之名了。”

两人随即击掌为誓,再无反悔的余地。

结下盟约后,宋智轻松了许多,笑着问道:“风执事于飞马牧场外击溃四大寇。我也略有所闻呢!不知我阀可与飞马牧场建立贸易关系吗?”

风萧萧道:“牧场中事,全由商场主决定,不过我可书信一封,或许场主她会给我留点面子。”

宋智哈哈笑道:“谁敢不给圣帝面子。”

风萧萧微笑不语。

宋智收住笑容,意味深长的道:“依我看来,风执事此趟洛阳之行。怕不光是为了和氏璧而来呢!是否与王世充也有些关系呢?”

风萧萧立时知他已认出了独孤凤,直言不讳的点头道:“我担心独孤阀最后承受不住压力,归于李阀麾下,特来看看有没有机会挽回。”

他如此明确针对李阀的态度,使宋智大为动容,沉吟道:“看来风执事胸怀大志,否则不会操/天下之心呢!”

他这一言,使风萧萧终于等来合适的机会,缓缓问道:“不知贵阀……又对天下的形势有何看法呢?”

宋智沉默一阵,肃容道:“在我们宋家内,对天下的形势有两种看法,一系认为此乃振兴宋家的最佳时机,此系可称为主战派,力主以岭南为基地,再向长江扩展,建立一个以南人为主的皇朝,至不济也可和北人平分春色。”

风萧萧心下暗喜,他此番贡献出这么大的利益,就是想知道宋阀对于天下,究竟是何种态度。

面上却不动容,反而皱眉道:“你是说宁可天下两分,划江而治,也不愿与北人共享一朝吗?”

面对风萧萧疑问,宋智颇不以为然的道:“自汉分三国,后归于晋,五胡犯境,晋又分东西,数百年来皆是南人北人对峙的局面,有什么不妥吗?”

风萧萧略感愕然,才发现他来自现代的思想,与此世的人其实并不完全相融。

他不欲于此时争辩,岔话道:“另一系当然是主和派,只要贵阀能稳保岭南,由于有重洋高山偏阻之险,无论谁人得天下,都只能采安抚的政策,山高皇帝远,贵阀等若划地为王。看来宋执事属主战派呢?”

宋智含笑点头。

风萧萧追问道:“不知贵阀阀主究竟倾向那一派的主张?”

“大兄从来没表示过立场。”

宋智略有些丧气的道:“大兄的行事从来都是令人难解的。一方面任由我招募兵员,进行种种训练和做战争的准备功夫。另一方面又指时机未至,要我按兵不动。”

风萧萧道:“如今天下纷扰,形势未名,依宋阀主的高瞻远瞩,或许确实只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呢!”

宋智略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或许吧!”

风萧萧笑道:“我也觉得应该支持汉家血统,不令胡人猖狂于世。不知往后可有机会面见贵阀阀主,亲聆训教,也让我有机会展示心中抱负,或许能说服贵阀阀主也不一定。”

他头一次在外人面前展露自己这种支持汉家的心思。

宋智先是一怔,旋及欣喜若狂,大生同/志之感,心中对风萧萧太过大方,而产生的所有疑虑,也都找到了能够解释的原因。

汉人!汉家!(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各方反响 (三千字章)

寇仲尚不知风萧萧其实已在暗中为他铺好了一条平坦大道,拉拢数方强大的势力为他保驾护航。

自与独孤凤一战后,寇仲、徐子陵和跋锋寒三人再不敢于明处现身,一路躲躲藏藏往洛阳赶去。

谁知在一座荒村中巧遇曾被风萧萧相救的董淑妮。

董淑妮不单是王世充的侄女,更是王世充手中的秘密武器,利用她的美色来笼络有利用价值的人,又或刺探情报,这样一个女人,自然是李密的眼中钉。

于是和上次一样,她又让人追捕,被迫藏身于荒村。

幸好沈落雁尚未来得及从襄阳赶回,不然这次她真是凶多吉少。

李密派出搜捕的人,仍是侮辱过素素的那个王伯当,寇仲和徐子陵与仇人见面,自是分外眼红,将素素留给跋锋寒照看,便联袂而出,将董淑妮从困境中给生生抢了出来。

寇徐二人武功大进,王伯当不察之下,差点被寇仲给一刀砍死,但上次让风萧萧教训过一顿后,王伯当此次变得尤为小心,身侧须臾不离十几名瓦岗军高手。

他在高手护持中逃得性命,恼羞成怒下,领着数百人穷追不舍,更放出讯号,出动大军巡捕。

正是这种乱境之中,寇仲带着董淑妮与徐子陵走散,更别提跋锋寒和素素了。

不过当得知董淑妮的身份之后,寇仲欣喜若狂,他正愁怎么和王世充扯上关系呢!现成的好借口就送到了眼前。

两人被王世充派出的接应人手带入洛阳之后,寇仲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王世充先败外敌李密,再来收拾困兽皇城的独孤阀。

王世充震惊寇仲的眼光和谋略,又放心他与独孤阀的敌对关系,于是对他礼敬有加,时时带着身边,用以问策。

但寇仲却发觉,王世充根本不是争天下的料子。绝比不上杜伏威,亦不及巴陵帮的萧铣,当然更难与雄材大略如李世民、李密者争一日之短长。

不过越是这样,寇仲便越是尽心起来。尤其关心王世充麾下的将领派系,因为这样意味着他大有机会从王世充手里拉拢到真正的助力。

和寇仲走散的徐子陵也几乎同时到了洛阳,但与已混入洛阳高层寇仲不同,他行走于市井间,找寻素素和跋锋寒的踪影。哪知想要找的人没找到,不想撞见的人却一个接着一个的现身。

首先便是曾与徐子陵、寇仲和素素相伴一路,并传两人刀法的大哥李靖,四人之间本来感情十分要好,却因李靖直言已娶妻的关系,让徐子陵对他彻底冷淡下来。

说到底所有发生在素素身上的不幸,都是由李靖的寡情薄义而来,若非如此,芳心已系李靖的素素也不会心灰意冷的返回荥阳,而后被翟让当作礼物送给王伯当。

在徐子陵看来。素素姐有什么不好?李靖为何偏要移情别恋?

然后便是刘黑闼。

刘黑闼乃是夏王窦建德麾下的大将,徐子陵、寇仲和素素三人逃出荥阳之后,得到此人极大的帮助,二人亦喜欢他自爽豪迈的个性,只同行一路便相交莫逆。

刘黑闼更是留露出对素素的爱慕之意,只是他自认命不长久,并未向素素亲口表明,这时遇见徐子陵,便很热切的打听素素的消息。

徐子陵心中一痛,颓然无言……

向刘黑闼告辞后。徐子陵在附近找了间酒馆,要了一壶酒,自斟自饮了两口后,酒意上涌。差点要大哭一场。

他从来不好杯中之物,即管凑寇仲的兴头,也是浅尝即止。

但现在却想喝个不省人事,好忘记世间种种残酷的现实。

只是他既然遇见了李靖,李世民还会远吗?

足音渐近。

徐子陵凭足音竟在心中浮起李世民龙行虎步之姿,猛地抬头。

只见一人头顶竹笠。垂下遮阳幕,身穿灰布衣,正笔直朝他走来,脚步轻巧有力,自有一股迫人而来的气势,慑人之极。

徐子陵收摄心神,沉声道:“秦王请坐。”

……

宋阀的势力绝不是盖的,风萧萧还未至洛阳,他想散布出去的消息,便似狂风般席卷全城!

魔门新一代邪帝横空出世,竟是久为人熟知的风萧萧,且光明正大的挑衅白道领袖慈航静斋!

大有你若敢让师妃暄来见我,我就让她横死当场的霸道!

各方势力明面上群情激奋,疾呼魔涨道消,誓不能让魔门继续猖狂,其实都停下了暗里的动作,静待着慈航静斋的反应。

这是不是意味着魔门将与道佛二门再次掀起大战?

普通人不知,但各方大势力都还对多年前的情景记忆犹新,北周武帝在魔门的鼎力支持下,灭佛灭道!

武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