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证红楼-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注意到了水溶的态度变化,又听说他家中虽有几方姬妾,有一个庶生之子,却未娶正妻,陆续便有不少的媒婆找上了门来说亲,让燕晓之烦不胜烦。自此之后,竟一改之前的态度,和水溶言笑不禁起来。水溶自然知道自己是被当作了挡箭牌,但他本来就对这样的事没什么热衷,有了这样一个“知己”,有些应酬竟不用去了,所以也是无所谓的。

  不过,当然也有一点点的不忿,所以才会开燕霜夜的玩笑。

  但燕霜夜对这个玩笑却全无兴致,只是径自有些疑惑的说道,“真是弄不明白啊,她到底想做什么。难得碰到个同类,还希望能谈谈的。”

  “燕兄弟你也有弄不明白的事?”水溶笑。

  燕霜夜浅浅的笑,看着马车外的车水马龙,“当然。”

  当初在河边听见的琴音,听得出铮铮的傲骨,也听得出对末世的悲凉。当时实在不觉得是一个年纪幼小的女孩所弹,不管是怎样的悲苦,怎样的天才,思想也就罢了,技巧不是那么年轻就能够达到的。

  所以一度十分迷惑,即使知道不应该是别人,也无法相信。

  至于后来……看她做了什么事?家中财产被侵吞,却只是一言不发,如果要说她只是对贾府无心,只想看着他们败落吧,却又不是那么回事。

  从那老太太的一言片语看来,正是她找出了那些东西,阻止了情况恶化才对。这么说来,她又不是“只想看着”了?但若不是“只想看着”,为何偏又不把事情解决个彻底?

  确实是很多地方,想不通啊。

  其实黛玉也是好奇的,好奇那样的一个“高人”为何会成为一个王爷的清客。在她看来,有那样能力的人,难道不该山水啸傲么?何苦到这茫茫红尘之中?难道便是那样的高人,也逃不过“名缰利锁”四字不成?

  不过,也就是好奇而已,她并没有深究下去。毕竟这离她太遥远了。

  自从那个人来过将宝玉的玉中驱邪之力引了出来以后,宝玉和王熙凤二人便被放在了王夫人房中,以玉照了几天,果然便全好了。

  按下贾母在那里四下找害人的人不提,日子便彻底恢复到了平常。宝玉又搬回了园中住,日日与姐妹们玩闹,出了这件事,更有了“身体尚且不适”的理由,不去上学了。

  黛玉和他说了几次话,很纳罕的发现,他对自己宝玉的灵异丝毫也不以为奇,不放在心上,对那害了自己的人,也不甚在意。

  只说“我即好了,何苦去追究?只闹得家宅不宁,还不知要牵扯出多少人来呢。”

  这一句话,便让黛玉稀奇了好几天。

  宝玉逃避虽然逃避,但他的心里是十分的清楚明白的。只是这份清楚明白,他自己都并无所觉呢。

  但她这样,凤姐却没有这样的善心,被人害了这么一次,心中不免忌恨。大家都怀疑赵姨娘,凤姐从此打压赵姨娘母子便更甚了。

  这实在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要说黛玉,在这件事情里面虽然没有起到大作用,但是也算是掺和了一点的,也被人猜疑不已,有说她聪明的,又有说她保不定知道些什么的,但她自己倒是不以为意,依旧过她的日子。

  这一天,黛玉在午休的时间倒是做了一回针线,此后便走出了门来。此时她身体康健,自知以她现在的身份不需要做什么活儿,但到处走走,活动活动身体,这总是好的。毕竟若是不足之症康复后,胃口大开,反把自己也吃成了杨贵妃的模样,便太糟糕了。

  才出了潇湘馆,自己顺着沁芳溪走了一圈儿,今日并无姐妹相邀,园中无事,便连往来丫环也没看着几个。走了一圈回来以后,差不多也该去见贾母了。

  黛玉想想看,今天尚且没有看到宝玉,恰好可以去探访一番,然后和他结伴去贾母那里,便在回到潇湘馆的路上折了一个弯儿,去了最近的怡红院。

  在这个时候,门没有关,宝玉却是不在,只一群丫环们在那里要么在玩,要么在睡,要么聚到了一起抹骨牌,几乎连个做事的都没有。院子里的动物们都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黛玉见了,一时也不知道该进好退好。还是在坐在院子里做针线的麝月看到了她,连忙放下活计,笑着迎上来到,“林姑娘来了。宝玉刚才出门去了。”

  黛玉点了点头道,“已经去了外祖母那里?”

  晴雯原本也坐在一边的廊上晒太阳假寐,听见这话,睁开眼来冷笑道,“去了哪里我们可不知道。反正气消之前竟是不会回来了。”

  “气消?”

  “别听她胡说,她才输了钱,心里不爽快呢。没有事也说出几分来了。”袭人显然听见了院子里的声音,也忙迎了出来,“林姑娘到屋里坐坐?”

  若是别人,袭人这么一发话,自然就不作声了,但晴雯是个傲气的,心直口快,又素来有些不满袭人,听她这么说,反倒拗了性子,继续说,“依我说,何必瞒着林姑娘?我们那位爷,让林姑娘去劝劝,多半立刻就好了,也省得你在这里操心!”

  晴雯确实是不怎么会说话的,尤其是在某些时候,这话说得袭人和黛玉都不免有些不自在起来。

  晴雯却继续说了下去,“倒也没有什么事,不过是和宝姑娘说了话以后,便气冲冲的甩门出去了。”她很有些怨念的样子,要知道宝玉此人,体贴女儿是体贴,但到底是个公子脾气,若生了气,偶尔也有迁怒之事的。看来她就是刚好赶上了。

  袭人也有些怕她那张嘴,又见瞒不住了,便忙笑着说到,“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和宝姑娘绊了两句嘴罢了。一会儿就好了的。”

  黛玉还没全反应过来,加上晴雯说得她也有些不悦,便没有多想,顺口问,“宝姐姐之前在这里?她一向最会体贴人意的,怎么就和宝玉绊了嘴?”

  对这话袭人却不肯回答了,只说不过是小事而已。

  黛玉先前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但说了几句,也明白过来了。袭人此时已经偏向了宝钗,怕她被她笑之类的,又或者不想让她知道宝玉的忌讳一类的缘故,便不肯告诉她。

  低着头想了一番,她也觉得无趣,便不想再和袭人多说,正要离开,却见袭人手上带了个绛纹戒指,那戒指她也有,却是湘云送的。湘云倒原也不在意这些主仆之分。她便随口问了一声,“这绛纹戒指可是云妹妹送的?”

  袭人正巴不得她不说之前的话呢,忙笑道,“可不是?只是史姑娘送的都是小姐们,我这个,是宝姑娘给的。”

  原来,是宝钗啊。

  黛玉四下一看,便明白了,“竟只是单送了姐姐一个?”

  袭人一愣,忙说,“这也是看我和史大姑娘的一场主仆情份罢了,林姑娘许是不知道,到二爷这之前,我也曾侍奉过一阵子史大姑娘的。”

  黛玉原本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袭人反倒提醒了她——也就是说,还有替湘云做人情的意思吗?真是丝丝不漏啊,宝钗。

  晴雯却又在一边说道,“这可是拿人家的手短了。”

  她说的虽然是实话——事实上她说的每句话几乎都是实话,但是,实话却往往是别人接受不了的。黛玉看着这个“寿夭多因诽谤生”的丫环,也只能感叹,这样的性格,会让人不喜欢,也是正常的啊。虽然听了这句话,袭人表现一如往常。

  倒是麝月看着不对,连忙笑说道,“这话说得,难道你平日里就不曾得过宝姑娘的好处不成?”

  晴雯赌气道,“不过是些虚人情,捡了不要的东西送人,谁又稀罕了?”随即又道,“且我上次得她的东西,还是她刚来的时候呢。最近除了袭人,谁得了她东西不成?竟也要‘手短’了?”

  听见怡红院丫环内杠,黛玉也无心多待了,也懒得调解什么的,说了一声,便走了出去。

  只留了她们在那里面自己争去。

  第二十六章

  黛玉原本到怡红院找宝玉,谁料反见了一场怡红院丫环的内斗,当下摇着头,自己回到潇湘馆来,自己坐了一会儿,便往贾母那里去了。

  虽然袭人不说,但黛玉自然知道,女孩子说话,会让宝玉负气甩手而去的,只有“功名”两字而已。

  到了贾母那里,便见宝钗也坐在那里,只是脸上不免有些郁郁之色。

  见她过来,和贾母说了几句话,见贾母自己去和邢夫人以及鸳鸯说话了,有什么事情的样子,惜春便拉了她在一边去,两个人挨着坐下,悄悄说道,“林姐姐你知不知道,宝二哥哥竟然和宝姐姐生气了。”

  黛玉奇道,“我竟不知道你何时喜欢管这样的事了。”

  惜春被她这样一说,也有些不好意思。但她到底年纪小,所以好奇心还是有的,便说道,“好奇嘛。我从不见宝二哥哥会这样和姐妹们生气的。刚才他来了,理都不理宝姐姐呢。”

  黛玉只是笑,“虽然一年不吵嘴了,但以前他不也常和我闹脾气,那时却不见你们说。还是那时故意撇开了我来说?”一边说,一边去撕她嘴。

  惜春连忙躲了,“和林姐姐那时候全不一样的!哎呀好姐姐,饶了我吧。”

  因为平日里是一个颇为孤傲的人,所以笑起来特别可爱,黛玉见她脸色绯红,看来十分有趣,哪里肯放过她,倒和她闹到一起,好好的挠了一阵痒才作罢。

  探春见她们玩,只是摇头,到她们消停下来,才说,“这次可是二哥哥的不对。宝姐姐不过是劝他在为人处事上多下些功夫,多读些书搏个功名罢了——真真都是金玉良言,竟因为这个生气,真不知二哥哥怎么想的。”

  黛玉一边整理鬓发,一边说道,“你就不知道你家那二哥哥最听不得‘功名’二字的?”

  探春欲言又止,随后叹道,“我只恨自己不是个男儿身,二哥哥是个男儿身,偏又总在我们姐妹中厮混。”话中有许多未竟之意,令人听了不禁叹息。

  黛玉便撇开这个,对宝钗道,“宝姐姐以后竟别在他面前提那两个字了。否则今天这样还算好的呢。”

  宝钗仍然有些郁郁,一时间竟连昔日的沉稳面孔也有些挂不住了,眼中很有些难以遮掩的不甘之情,不过,见黛玉望过来,她便忙低下了头去。到底年纪不算大,她还是不能完全掩饰自己的心意的。

  在选秀失败后,宝钗最好的选择,便是宝玉了。但是,从皇宫到宝玉,其中的差距何异于天壤之别?自从有了风清的记忆后,黛玉能够冷眼旁观了,虽然宝钗对宝玉很好,但以前,是有些看不上的。现在的情况,她显然觉得自己“屈就”了。

  但这一个月来,到底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只是因为不甘,所以自然要劝宝玉上进。只可惜……宝玉给了她沉重一击啊。

  迎春一直没说话,见宝钗都低下头去了,她到底憨厚,便劝道,“宝玉从小就是那个样子的,劝了也没用。随他去就好了。”

  宝钗抬起头来,已经恢复了正常,微微一笑道,“说的是。我原是看他这些天也不读书,也不出门,所以随口劝劝罢了。不知他竟是如此厌烦这些东西,以后自然会小心留意的。”

  谁知道这句话竟不知怎么惹到了惜春,她忽然笑道,“宝姐姐来了我们这里这些年,对人人都关心体贴,怎么还不知道我们那宝二哥哥是什么样人?这还说什么金玉良‘言’呢。”

  惜春说起“金玉良言”的时候,最后一个字拐了一下音,人人都几乎听成了“金玉良缘”四字。这四个字,在下人们口中也说了许久了,她们这些小姐,虽然听过,却是从来都无人说出来的。

  此话一出,宝钗立时有些脸红了。便连黛玉都有些惊诧。她并不认为惜春是在仗义执言。至少这成分不多。

  尽管王夫人待薛家的心意,几个姐妹都自然是知道了,但同时也知道贾母之前的意思。迎春向来不会管这些事,顶多就是怕她们闹出什么事来,反而有些远着她们两个,探春是偏向王夫人的,却也不多说。惜春……惜春什么也没表示,虽然她和黛玉好些,可看她回都不回宁国府就知道,她是只想着自己干净的,断不是那种随意打抱不平的人。

  那么,惜春为什么出言讥讽宝钗?一时间,黛玉和迎春探春都很是不解,倒是见宝钗的模样,黛玉有些了悟——想来她们两个之间,也是发生了什么吧?所以惜春现在说这话,却是要宝钗远着她了。

  那句话的意思便是“我可不要你的虚情假意。”

  大家回过味来,一时间有些尴尬无言,还是那边贾母看她们姐妹聚在了一块儿说话,一时间却似是气氛尴尬起来,便开口询问,“你们姐妹几个在做些什么呢?”

  大家这才缓过神来,只说姐妹几个说些家常话而已。

  贾母点点头,便又问,“宝玉哪里去了?”

  忙有丫环答道,“老爷叫去了。”

  贾母便有些着急起来,一迭声的问可苛责了他?打了他?又向一边的邢夫人说,“这孩子自小身子不好,胆子又小,他老子只叫他读书,怕不把他的胆子唬破了。我们这等人家,真要出人投地,哪里非需要去考什么科举?他老子也真是糊涂了。”

  邢夫人自然连忙说是。

  倒是黛玉一听,实在怀疑刚才她们的小声谈话贾母听见了没有。不过,她又觉得自己可能多心了些,四下看一看,至少宝钗的表情还是相当自若的。

  这天吃完了饭,众姐妹要回到园中去休息,惜春她本和迎春、探春住得近些,却和黛玉落到了后面。黛玉瞅了机会便问她,“你今天怎么在外祖母那里就说出了那样的话来?”顿了顿又说,“我知道你脾气,是不肯奉承讨好人的,和我一样只被人说孤僻,却也不是那样去自找麻烦的人。”

  惜春冷笑道,“我不去自找麻烦,麻烦便放过我了?我不回宁府,别人便把我当荣府的人了不成?”

  黛玉听她这话说得奇怪,便问,“这是怎么说的?”

  惜春却也不肯在人后道人长短,只是说,“林姐姐你自己想去。你那么个聪明人,哪还有想不到的?别到了那天,竟无人替你说话了才来知道!”

  黛玉一愣,惜春便和她分了道路,自己回了藕香榭去,黛玉被她这么一说,却自己慢慢的走回了潇湘馆,才联系前后,懂了惜春的意思。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能决定宝玉婚事的,主要还是王夫人,但是,王夫人也不能忽视贾政贾母的意见。宝钗这样的女子,如果想要得到这个位置,那么不只是王夫人的支持,她也会和之前不同的,更加努力的争取这府内其他人的支持吧?即使不能直接改变贾母,也可以用其他人的言辞之类的,来改变。

  惜春,想必也是她争取的一个。只可惜,惜春性格孤僻,看她喜佛,那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和惜春谈话的时候,正如同和宝玉谈话时一般,宝钗多半说错了什么话,反而触到惜春的逆鳞了,而这个逆鳞,还多半和宁国府有关。惜春的喜佛、冷情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太过犀利的眼光使她对宁府的一切伤透了心,这是绝望之后采取的逃避方式罢了。

  在黛玉看来,惜春和宝玉,本来就是这贾府内最容易被人看错的人了。

  那么,别人呢?

  惜春的提点已经是想当难得了。别人的话……

  一边想着,黛玉已经到了自己的潇湘馆,因心中有些闷闷,进门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