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证红楼-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前忽然死了一个人,还是这样的惨死,尤氏也是摇摇欲坠了,没有倒下去,已经是绝大的毅力支撑。贾珍这个时候,却是顾不上生气了,和贾蓉贾蔷面面相觑——这下坏了,该如何是好?

  在外面,因为被他们挡住的缘故,那些丫鬟仆妇都没有看清楚,却也有一些发出了惊叫,飞奔了出去,此刻,贾家的几个大小爷们一时间也忘了去管了。

  半晌,贾蔷才面部抽搐着,呐呐的说道,“葛姨娘,葛姨娘这是疯了吧?”

  贾珍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立刻就疯狂点头,才要说些什么,外面就已经有一个年轻的声音,透过了剩下的薄薄的人墙传了进来。

  “世兄,请恕我冒昧,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有人在喊出了人命?”

  宝钗倏地抬起头来,和黛玉对视了一眼。

  黛玉也就罢了,宝钗却是难掩惊慌——事情,真的闹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总算弄明白积分是怎么回事了,确实要达到25字以上可以赠送积分,决定从长评起,然后有内容的留言送积分。

  第七十七章

  此时此刻,黛玉倒是比宝钗镇定了许多。她四下一望,就已经知道躲不开了。

  贾珍先把那些客人带到了逗蜂轩,逗蜂轩距离这里并不算远。刚才他们来的时候,就已经远远的看到了那些客人。现在出了人命,嚷嚷得到处都是,那些客人逾礼走了过来,估计此时也不会就此止步。

  因此,她忙拉了宝钗,镇定自若的越过了尸体,往院中走了进去。她倒是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但是没有任何提醒贾家父子的意思。

  倒是宝钗,她被黛玉一拉,也明白过来,在路过贾珍的时候,她的视线特别避开了葛姨娘尸体的方向,难得用严肃的声音低声说了一句,“糊涂!还让蓉哥儿跪在这里做什么!”

  贾珍一愣。

  随即他马上明白过来——出了人命,这一点已经不可掩盖了,现在要掩盖的就是,出人命的原因!他们非但不能阻止那些客人,还必须要让他们进来,看明白是怎么回事!

  作为贾家的族长,他的脑袋里面顿时就出现了好几个应对之策,忙一边扔了凳子腿,一边向那几个小厮挥了挥手,让他们放开了贾蓉。贾蓉也是极为机灵的,一下子就钻到了贾蔷的身边站好,飞快地整理了一下衣冠。他的脸上倒是没有伤痕,身上的伤痕,他也不敢喊痛。

  在这个环境之下,虽然他的脸上苍白,眼中有着难以掩饰的惊慌失措,却也是当然之事,没什么好计较的。

  很快,几个年轻的,最长也不过是三十左右的王孙公子们走了进来,听说了人命大事,他们显然也不顾礼仪之类的问题了。

  而这么一进来,自然一下子就看到了倒地的尸体和旁边不知是生是死,满是伤痕的柳姨娘。

  这几个也都喝了些酒,多半脸泛酡红,但一看到这场景,就全部都脸色变白了……有一个年轻的公子看到葛姨娘那尸体的样子,居然一下子就冲到了旁边吐了起来。

  黛玉在里面听着,不由得叹息——这都啥素质啊!

  她还不知道呢,这个年轻公子,乃是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取了个名字是个庞然大物不说,还是个捐出来的武官……

  还好的是,没用到这个地步的,也就那么一个而已。否则这些人曾经纵横于“驱逐鞑虏,复我中华”的沙场上的祖先们,只怕都要被气得从棺材里面跳出来然后再自杀吧?

  “世兄,这是怎么回事?”其中的一个年轻公子很快就镇定了下来,问道。这一位,乃是缮国公之后,名唤石光珠的,年龄与贾蓉相仿,却是和贾珍同辈,又照惯例在这个年纪已经蓄了一把长须,看来便比贾蓉大上不少了。刚才那一声喊,也是他喊的。

  贾珍叹了一口气,顿足道,“真是家门不幸!这柳姓女子是我当初从青楼买回来的,到了这院子里,就一直闹得得家宅不宁。你们也知道我这夫人,宽厚得过了,又脸皮薄,被她撕破脸皮吵了两次,竟是这人在这院子里闹翻了天也不敢管了。我不过是来葛姨娘这里宿了两日,她今日就趁我不妨闹到这里来,扭了葛姨娘在那里厮打,蓉儿发现了,忙通知了我,又先过来把她们两个扯开,我在这里训斥了一番,谁知道她反犯了脾气,假意认错,趁我们一个疏忽,一把把葛姨娘推到了柱子上……”

  在里面,黛玉听得有些心惊。

  贾珍并不知道柳姨娘已经死了,只道是昏了过去,用这样的借口,自然是不会让柳姨娘活下去了。毕竟,逼死姨娘的名头还是不好听的,乱伦的名声,更不好听。

  却听得贾珍继续唉声叹气的说道,“这可怎么是好?我宁府多少年没出过这等事情了!便是下人犯了错,也顶多就是打几棍子赶出去,如今却是出了这等大事!这该如何是好?”

  还留下的丫鬟仆妇们此刻全部都低着头,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不敢乱动,遑论开口。

  几个走进来的年轻公子们相互看了一眼。

  贾珍这是在装模作样,事情也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有蹊跷,这个,谁都看出来了。贾珍会在乎、会哀叹一个姨娘的命?别开玩笑了!

  虽然眼前的场景是惨了一点,但是将心比心,一个姨娘嘛,难道不是死了就死了?以他们的身份,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所以若是说被吓到了——如谢鲸一般——还可以想象,这伤心就是典型的装模作样了。

  当下,修国公之后,侯裕便劝道,“世兄勿忧。这柳姨娘即是青楼女子,死了也便死了。这葛姨娘不知道是何来路?”

  贾珍道,“本是前些年,荒年间逃到京城的一对夫妇卖进这府里来的。我见她性格平和,又有几分姿色,便留在了身边伺候,如今她的父母兄弟,在庄子上当差。如今出了这事,还不知道怎么交待才好!”

  听了贾珍这话,锦乡侯公子韩奇笑道,“如此,不过是几两银子的事情罢了!”

  几两银子的事情……

  黛玉在房中听得心中苦涩,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几两银子,给葛姨娘的父母兄弟,再几两银子,给官府。也没有人会告,这样,两条人命,就这么轻轻的揭过了。

  虽说韩奇这么说,但贾珍还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一迭声的吩咐让人把柳姨娘送回她房里去,又让贾蓉贾蔷两个去请医生来看。

  一个人笑道,“这个妇人也着实是没眼色,竟在世兄的大喜之日做出这等事来,倒是给世兄平添了无数烦心之事。如今世兄还要请人给她看病,也是情深意重了。事已至此,世兄还是不必伤心了,保重身体为要。”

  另一个之前不曾说话的人哼了一声,也说,“要我说,这青楼女子,玩了也就玩了,接进门来就必成祸害。世兄今日四十寿诞,却出了这样的事,最好还是请和尚道士来消消灾、去去晦气才好。”

  说起寿筵上死人,贾珍倒是真的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晦气啊!不详之兆啊!都不免在这方面劝慰几句。

  这时,几个奴婢已经把柳姨娘搀扶到门边了,这才觉得不对劲,一个仆妇大胆的试探了一下,这才发现柳姨娘没气了,不由得惊呼一声,把柳姨娘的躯体给抛到了地上。

  之前已经见过了葛姨娘的惨状,柳姨娘虽然也变作了尸体,但这一次,就不过只是让几个王孙公子们退上了几步便罢了,一个个更是高呼起“晦气”来。

  黛玉往宝钗看了一眼。

  宝钗听这些话听得皱起了眉,之前的惊吓也让她脸色有些苍白,不过还是基本恢复了平静。

  但是,她无法平静。

  在平时,她怎么可能和外男接触?这样的一桩惨事,却让她在这里面,第一次直面了这个时代,男人对女人的态度。

  轻蔑的、高高在上的。

  或者,这可以说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必然?

  没有任何一个人,在意这丢掉的两条人命。尽管肯定有人看出了其中的内幕,但是现在贾家是皇亲国戚,又是他们的盟友,谁会为了两个女人跟他们翻脸?

  虽说姨娘的位置低下,等同于奴婢,但是,身份更高一点,就会更好吗?

  贾珍在秦可卿死时,据说表现的悲痛欲绝,可是不过是两年而已,他还记得秦可卿么?

  柳姨娘,据说也曾经是一个好人家的女儿,有才有貌,在青楼中脱颖而出,也因此吸引了贾珍。这同样,也不过是一时新鲜罢了……

  而现在在外面的那些王孙公子们,也一个个都是一个模样。

  他们有权有势可以摆平人命,家中的丫鬟奴婢,更从他们懂人事起就是他们口中的食。

  在外面,也许他们一个个都有着经世之才,但也就如同那位东安郡王穆融一样,只是求一个生存的依靠,或者可以依附上去,命不好的,就陷入内院的争斗之中,命好的,还可以得到男子的一份情义上的敬重。但若要求一份长久的“爱情”,平等的感情,那就真是痴心妄想了。

  想到这些,在觉得悲凉的同时,黛玉更是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没有错——虽说她现在也是一个大家闺秀,作为女子似乎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她绝对不会嫁给这样的男人,将女子看低的男人。如果贾母和王夫人真要把她嫁了,那么,她即使是没有足够的自保之力也要离开。

  “事情,难道就这样了结了?”宝钗忽然轻声地、不可思议的问道。在外面,两具尸体被收拾起来以后,就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般,即使是宝钗,此刻也有些恍惚了,轻声向黛玉确认。

  黛玉默然不语。

  事实证明,她和宝钗,都还嫩了些。对于“权势”二字,认识得还太肤浅。

  半晌,她才嘲讽的笑道,“怎么能了结了呢?事情还多着呢,又要上报官府,又要封银子贿赂各色人等。要圆上这个慌,哪有怎么容易?纸包不住火,不过是瞒上罢了。”

  不过,虽说事情很多,但看贾珍他们的样子就知道了,那是完全不在意啊!显然是驾轻就熟的事情。所以黛玉不免叹息了一声,“你说这外面,那些王孙公子,哪个家里面没有个大院子,没有几百个奴仆?有几个的院子里,能没有那么一两条人命?”

  因此他们才能这么平静的对待,虽说在他们的家中,并不见得会有乱伦之事,可是女子间争风吃醋出上一两条人命,这样的理由他们接受的如此容易,除了对女子的轻蔑外,还说明了什么?有哪个家里面能完全干净?

  得势的时候完全不当回事,对贾珍他们来说,也就是银子上的损失吧?当然还有名声上的损失……事情总是会流传出去的。

  听到贾珍他们的表现,黛玉不由得深深怀疑——这件事情,能给他们多大的教训呢?他们能记住多少呢?

  听了黛玉这话,宝钗也默然了,当然她的思考方向和黛玉完全不同。

  虽说她之前就给贾珍提了醒,但是,却依然没有想到能够这么容易了结,在她看来,总要闹腾一阵子吧?

  但是听黛玉这么一说,她也不免想到了为了争夺香菱哥哥打死的那条人命,还有在自己父亲死后,那两个“病死”的姬妾……

  最近这段时间,母亲也在教导她一些后院内的事情,所以她也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一般来说,没有谁会轻易的去取人性命,更多的是比计谋算计,或者可以说,取人性命是下下策。但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上策的,所以,人命之事,在各大公侯家族,家族复杂的宅院内,都并不少见。

  但直到这一次,她才真正的直面某些事情。尤其是,外面的权势,对人命的影响……和那金钏儿不同,这两个是活生生被逼死的啊!还有这么多人看见……

  宝钗不由得沉思起来。

  听到贾珍等人离开了海棠院,勒令众奴婢好好的整理一番,又听见尤氏在外面唤她们两个出去。物资里面似乎阴森森的,宝钗打了个寒噤,连忙拉了黛玉就走。

  走到外面一看,那些奴婢却已经在清扫血迹了,虽然脸上都有惶惑之色,却是不敢多做交谈。若是血迹还没有打扫干净,之前发生的事情,简直就如同南柯一梦般。

  宝钗和黛玉,都有这样的感觉。

  她们也都知道,今天所见到、听到的一切,都在慢慢的、默默的,改变着她们对各种人情事物的看法,她们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尽管受到影响后,她们的选择可能完全不同。

  第七十八章

  见到宝钗和黛玉出来,之前贾珍没有走的时候一句话没说的尤氏连忙迎上来,又是安慰,又是道歉,又是对宝钗道谢。若不是有宝钗及时提醒,虽说不是事情就不能解决,但早明白一分,早做准备一分,便多了许多先机,轻易了许多。

  宝钗虽得了尤氏的谢意,却是只能勉强露出个笑容来,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只是有些不冷不热的说道,“嫂子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吧?就不必管我们两个了,我们自去休息就是。”

  尤氏一阵尴尬。

  就连一向平和的宝钗,现在的脸色都不怎么好,不只是之前看到的惨剧造成的影响,她硬把她们拖来,才是最大的原因。她们对她不满,这是当然的。

  她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这件事情是瞒不住的,至少老太太她们那边肯定会知道。这件事情非但会让这两个姐妹厌恶自己,还会牵连到老太太和王夫人身上去。那可都是她的长辈啊!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他们都是荣府的人了。

  知道暂时难以挽回,又确实是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要让各色人等封口,尤氏便也没有勉强,因黛玉宝钗二人是被她临时唤来的,也没有带上贴身丫环,着自己的丫环把她二人送回房中去以后,她就开始处理“后事”了。

  两个姨娘全部身亡,这个结局,便是尤氏也没有料到。

  在出事的时候,其实她还稍稍有些窃喜。只要能够保住她自己,这次的事情也能够成为一个良好的警示,多少能让这家子荒唐的爷们收敛一些。她也隐约有些快意的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两位姨娘是活不了了。想着她们日常给自己添的堵,尤氏很难没有快意的感觉。

  可是,当两条命就在自己的眼前这样消失了的时候,她还是很有些心惊胆颤的。

  虽说知道西府那边,王家姑侄很做了些包揽官司的事情,里面也很有些人命,但是那些人命对她们来说,也不过就是一个个虚无的名字罢了。这天底下哪天不死上很多人呢?知道有一个人死了,和看到那样惨烈的情景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啊!

  想到葛姨娘那死不瞑目的狰狞面庞,尚且站在海棠院大院内的尤氏不由得狠狠地打了个冷颤。

  “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这是你们自找的……就算有错那也是老爷他们的……为了宁府,我也没法子啊!”在心底默念了这么几句后,尤氏有些不安的四下看了看,稍稍稳定了一下心绪,便准备召集起这院子内所有仆妇媳妇丫鬟等,枣子大棒并用,让她们闭嘴了。

  ——葛姨娘是在和柳姨娘闹矛盾厮打,柳姨娘推到柱子上面撞死的。是的,就是这么回事。然后,柳姨娘也吓死了……这就是全部的事实,全部的真相,没有别的。

  毕竟是在府里面发生的事情啊,这一点极好,事情也好办许多。虽说官府肯定要应景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