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5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远笑道:“你实在是太不了解我们了,你还有别的事情要说吗?”

崔玉贵摇头,林远找来一个手下说道:“把他带到陈欣那里去,让她安排手术吧。”手下把崔玉贵带下去,林远便对陈飞笑道:“我不是和你说了相亲会的事情吗?你在不在行?要不你来办吧?”

陈飞连连摇头,说道:“你不带这么黑我的!我不就说了句‘崔玉贵连你都打不过’吗?”

林远笑着问道:“我让你办相亲会哪里是黑你了?”

陈飞笑道:“还不是黑我?清廷逃走,大战一触即发,你不让我带兵打仗,却让我在这里办相亲会,不会黑我是什么?”

林远笑了两声,陈飞接着说道:“眼看就要打仗了,你就不能干点比相亲会更有意义的事情?”

林远笑道:“其实相亲会的本质是安抚百姓,我们打下紫禁城,也算是改朝换代了,老百姓的心里肯定没底,相亲会这样的事情可以让老百姓不发生恐慌,安抚了百姓,我们才好继续向南进攻,解放全中国啊。”

陈飞说道:“既然这样的话,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绝妙人选!”

林远问道:“你说的那个人是谁?”

陈飞说道:“云岚公主你记得吗?”

林远笑道:“她是我亲自带回来的,我怎么能不记得?”

陈飞笑道:“女人天生就关注这些情情爱爱的事情,我听说她对这些事情可热心了,你去找她一定没错。”

林远点头说道:“也行,那我们就一起去报社吧,我要用广播电台宣布一些重要的事情。”两人留下部队看守皇宫,便来到报社,一进门林远就发现沈晚晴正在和云岚公主聊天,看两个人的样子好像她们是失散多年的亲姐妹一样。

两人见到林远和陈飞都很惊讶,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林远说道:“我要用广播电台宣布一些事情,陈飞嘛,他有几句心里话想对云岚公主说,你们慢慢聊,我先走了。”

林远说完便和众人告别,去到广播电台,林远让人把系统调整好,然后对着话筒说道:“北京的百姓们,你们好,我是林远,我已经攻占了紫禁城,清帝和慈禧太后落荒而逃,清廷的统治已经结束了,我的部队将会接管北京治安及司法事务,希望大家像往常一样生活。”

林远说完从广播电台出来,看见陈飞正在和云岚公主说话,云岚公主的样子很开心,林远上前问道:“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

云岚公主笑道:“当然是相亲会啊,这么好玩的事情难道不该高兴吗?”

林远问道:“唐帆呢?”

云岚公主说道:“出去采访了,一会儿就能回来。”

林远说道:“我要召集咱们的同志开会了,唐帆也要来,你就先和我们回去吧?”

沈晚晴在一边问道:“开什么会啊?”

林远说道:“现在我们推翻了清廷,要建立咱们自己的政权,建立一个政权需要做好多好多事情,比如社会改革等等,我们开会就是要讨论这些事情。”

沈晚晴摇头说道:“我都不懂这些事情啊,就不去了吧?”

林远笑道:“你不能不去,政权建立初期情况都比较混乱,是敌人浑水摸鱼的绝佳时机,我们要正式成立反间谍的国家安全局,你不能不来。”

沈晚晴和云岚公主依依不舍地分开,跟着林远和陈飞回到张华的府邸,把众人叫来开会,林远首先问道:“京城的情况怎么样?”

张华说道:“社会秩序方面,治安还不错,没有出现大的波动;经济方面:各种商品都有小幅上涨,但是涨势不大,没有发现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操控物价的迹象;军事方面,第三师和第七师已经进驻皇城,接管了六部,里面的珍贵资料,比如户部的财政账目,户籍书册都没有损坏,可惜的是:很多高官都逃走了。”

林远点头说道:“那就好,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两方面的事情:第一个就是安抚百姓,尤其是那些八旗子弟,在清代的制度中,八旗子弟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保卫皇城,他们每月都会从国家财政中获得一些饷银,春秋两季国家还给他们发米,现在清廷没了,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没了,人要是饿着肚子可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所以现在最需要安抚的就是他们!”

张华说道:“据我们获得的清廷资料,旗人主要分布在京城和东北,日俄侵略东北期间,东北的旗人大多数逃回了北京,所以北京的旗人数量更多了,足足有六十多万,按照家庭来算的话也有十万多,这么多人,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安排?”

林远说道:“旗人虽然有国家的饷银,不过饷银却是以家庭为单位发放的,一家只能有一个人能领到饷银,所以他们的生活还是十分困顿的,而且清廷不允许他们离开京城,他们自然无法务农,北京城哪有地给他们种啊?也不许他们经商,虽然他们可以学手艺,可是大多数旗人都拉不下脸来给别人做工,再加上旗人在两百多年的养尊处优里学会了‘死要面子’,所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勉强度日,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个佐领。”

“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京城周围有大量的旗地,我们可以让一部分愿意务农的旗人搬出城去,和当地的农民一起参与土地分配;还有很多不愿意务农的,我们就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比如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大量人手,我们还要新建一批工厂,不仅解决满族中下层百姓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帮助汉族、回族等民族百姓。”

第1211章黄河防线

林远接着说道:“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思想和文化建设也要抓紧,我们的广播电台现在可以增加政治类的节目了,多多宣传我们的新的思想观念,像自由民主,男女平等什么的,把留辫子、缠足这些陋习都狠狠抨击一番。”

“不过《关东报》在宣传报道的时候要注意火候,要以中立为主,毕竟全国还有很多地方都在清廷的掌握之中,不要那些地方清廷的人查封我们的分社。”

唐帆点点头说道:“我记住了,我还有一个想法。”

林远笑道:“请讲。”

唐帆说道:“广播只有声音没有图像,效果肯定不会理想。”

林远说道:“可是要造电视的话成本太高了,而且播出电视节目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要求也比现在高多了,一时半会儿还弄不出来。”

唐帆说道:“我不是说电视,我是说电影,现在法国人都能建电影院放电影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咱们是不是也建设一个电影院?”

林远说道:“建设电影院实在是太费时间了,这样吧,你带着人拿着设备,到天安门前面的广场去放,放的内容你们自己把握吧。”

唐帆答应下来,林远说道:“其实老百姓是很好安抚的,经济和思想方面安抚好就行了,下面我们要做的是:建立我们自己的政权,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办公地点,这里太小了,建立了政权就要和外国人打交道,我们不能把外国大使往地下室里领吧?”

张华说道:“我看皇宫就不错啊。”

林远笑道:“外界会把我当成皇帝,这样可不好。”

张华说道:“那就皇宫边上的中南海吧,那里是皇家园林,环境不错,别人也不会把你当成皇帝。”

林远说道:“据我所知,那里面连电都没通,先从发电厂弄条线路过去吧。”

张华答应下来,林远接着说道:“下面的事情就是确定国名、国旗、国歌这些东西了,还要起草一份宣言,向世界公告,清廷的统治结束。这些我们要和北京舰方面一起讨论,在后面就是一系列改革了,像户籍、财政、教育什么的,等我们把清廷的彻底消灭之后再做吧。”

众人答应下来,林远说道:“那大家就去分头行动吧,我去部队的驻地,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林远说完便散会,来到了城中的兵部衙门,两支部队进入京城之后,把这里当成了指挥部,林远把欧震海、肖英武等两个部队的军政主官叫来,问道:“有没有发现清廷部队反扑的迹象?”

肖英武答道:“现在还没有,我们的侦察部队已经南下,现在到达了河北廊坊一带,据他们的侦察,没有发现清军大举集结的情况,由于担心遇到清廷的大部队,所以我们没有再往南走。”

林远说道:“你们可以让你们的侦察兵开着车一直往南走,也许到黄河之前都不用担心遇见清廷的部队。”

欧震海问道:“从北京到黄河可有几百公里呢,清廷难道要把这些地方都放弃?”

林远笑道:“你们这里有河北的地图吗?”

肖英武随即拿出来一张,林远指着河北的地图说道:“你们来看,河北的西部是太行山、北部是燕山和蒙古高原,除去这两部分山地,中部和南部是一片空旷的华北平原,一直到黄河都无寸险可守!这样的大平原,最适合我们的装甲部队发挥威力,清廷知道我们装甲部队的威力,所以我断定,他们一定不敢在华北平原上和我们对抗。”

欧震海看看地图,在上面用铅笔圈出了几个地方,说道:“我看未必,华北平原上有几处军事重镇,比如保定、石家庄、邯郸,这些地方西靠太行山,形势坚固,我看清廷说不定会依托它们与我们抗衡。”

林远摇头笑道:“清廷知道我们在蒙古有部队,而且在太原和呼和浩特都有基地,所以他们明白:太行山已经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保定、邯郸、石家庄三地虽然是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可惜的是我们居高临下,清廷必不敢守!”

肖英武问道:“那按你的分析,清廷会守哪些地方?”

林远说道:“清廷往南逃了,那就要和我们南北对峙,自古南北对峙无外乎守三条线,只图自保者守最南端的长江,三国时期东吴便是如此;欲图北进者守南北之间的淮河,南宋便是如此;得中原而北拒者守最北端的黄河,南朝宋武帝刘裕便是如此。”

“现在清廷虽然南逃,不过他们肯定是揣着进攻的心态,绝对不可能守淮河,更不可能守长江,他们一定会守黄河,以图卷土重来,如果是守黄河的话,必然守洛阳、郑州、开封、济南一线,而济南更是背靠泰山、蒙山和沂山,必然是清廷的防御重点!”

肖英武说道:“如果我们现在就进攻黄河防线的话,战线未免有些太长了,后勤供应恐怕周转不开。”

林远笑道:“地利不如人和,你们看看从北京到黄河之间都是什么地方?华北平原啊,这里历来是中国的粮仓,所以你们要做的,是配合土地改革工作队,在华北平原全力进行改革,把土地分发给农民,现在快到秋收了,把土豪地主们一除,农民们不用交租子了,能不帮助我们吗?”

肖英武和欧震海连连点头,林远又笑道:“现在不要着急用兵,我们还不知道清廷到底要逃到哪里去?如果是南京的话就省事多了,我们以海军陆战队为先导,以陆军为主力,直接从长江口登陆,直接拿下南京!”

两人纷纷点头,林远接着说道:“土改工作队很快就到了,他们会帮助你们的,记住,最重要的是:放手发动群众,老百姓的力量比我们要大得多,凭我们这些人,跑断腿磨破嘴才能做多少事情?不多说了,你们赶紧去忙吧,我还有事情,先回去了。”

林远正在往外面走,正在这时,突然有人来报告:“驻北京的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公使一起来到营外,希望面见林帅。”

林远惊讶地问道:“他们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那个战士答道:“他们也不知道您在这里,他们问的是您在不在,如果您在的话他们就要见你,林帅您要见他们吗?”

林远心想:“清帝出逃这么大的事情,洋人们肯定坐不住了,他们在满世界地找我,那我就见见他们,看看他们是什么态度,要是他们敢干涉我们的内政,我就给他们好看!”

第1212章列强干涉

林远于是说道:“让各国公使去兵部衙门的礼堂吧,我在那里见他们。”手下于是便去准备,很快就回来告诉林远:“各国公使已经在礼堂等候您了。”

林远来到礼堂见到诸位公使,林远原来在京城的时候和各国公使都打过不少交道,本来以为这次能够见到不少熟面孔,却没有想到,那些公使他没有一个认识,一问才知道,原来各国公使在自己去甘肃这段时间纷纷调职回国,所以现在来的都是新公使。

有人给林远一一介绍,林远心想:“这么多名字我哪里记得住?”于是让侍从把这些名字都记了下来,等到介绍完毕各自落座,林远问道:“各位公使百忙之中来找我,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啊?”

英国公使首先用汉语说道:“从清廷宣布您有意谋反到现在您的部队进入京城,皇帝下落不明,我们大英帝国一直都在关注北京的局势,所以我们想要知道,现在您的行动,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谋朝篡位,还是仅仅是对清帝施行兵谏?我们在贵军的宣传资料上发现了‘清君侧’的字样,所以想到了施行兵谏的可能?”

林远笑道:“我听您在用汉语和我说话,您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很让我钦佩,不过您所说的谋朝篡位我不能接受,谋朝篡位的意思是用一个皇帝代替另一个皇帝,我们推翻清廷的统治,不是为了换一个皇帝,而是彻底消除皇帝,让老百姓成为国家的主人。”

英国公使问道:“那贵国是要彻底取消帝制,走向共和制了?”

林远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就见众人都是一脸错愕,林远知道在场国家之中,只有法国和美国是共和制,其他的国家都是帝制,所以见到他们惊讶也不奇怪。

这时英国公使笑道:“贵国怎样选择我们不想过多干涉,我们更想了解一些事关我们切身利益的事情,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之前和清帝签订过一系列经济贸易协议,这些协议不知道您的新政府将会怎样对待?”

林远笑道:“新政府肯定会秉承更加开放的心态参与到世界贸易之中,所以与诸国的经济贸易协议,我们将会对它们进行区别对待,有利于双方百姓的,我们将会保留,不利的,我们肯定要对它进行修改。”

英国公使微微一笑,说道:“那好,我没有什么事情了,请林远先生回答其他公使的问题吧?”

德国公使这时站起身来说道:“林远先生,有一些个人意见我想要告知您。”

林远用手指指椅子,笑道:“公使先生,请坐下讲。”

德国公使笑道:“百姓愚钝不堪,国家命运岂能交到他们手上,所以共和制并非良策,希望林远先生三思。”

林远听见这话心中便有几分不悦,倒不是因为德国公使说“百姓愚钝不堪”,而是因为德国公使在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是居高临下的傲然态度,林远自然不高兴,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林远也没有给这位德国公使难堪,而是礼貌地一笑,说道:“多谢您的建议,我会考虑的。”

德国公使随即说道:“林远先生,我希望能与您单独会谈!”

林远心想:“这个德国公使态度甚是傲慢,看来和德国在世界上地位有关系,现在的德国,正在一心赶超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且德国的经济,在一系列新技术的带动下,正在磅礴起飞。”

想到这些林远暗中发笑,想道:“你们能在基础学科做出突破的科学家们已经被我弄来了,你们的科学技术也前进不了多少了,你们就慢慢地高傲吧。”于是林远说道:“好,我可以和您单独会谈,其他国家的公使呢?是不是也要单独会谈?”

众人纷纷点头,林远于是笑道:“你们商量一下吧,谁先和我谈,我去会客的地方等待你们。”林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