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墓府秘藏-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门外两名手持荷枪实弹的雇佣兵依旧立于两侧,时刻注意到四周的动静,为我们殿内的探险者作警卫工作。

正对于我和老k这种连半路出家都不算的盗墓者而言,张家兄弟与杨刚每一步的行动都非常老练,虽然好奇心在我们身上都是一样的,但他们领头带着我们向另一侧的次间走去,到达门口时,潜意识放缓了脚步,小心翼翼地靠近次间的大门。

在安全没有危险的时刻,警惕性是要保持的,不能莽撞到处乱窜,那时在逃命时才有的画面。

此时的配殿里很安静,安静到可以听到彼此的呼吸声,尽管都戴着防毒口罩。

次间里的光线依然不好,暗淡无光,走在最前面张伯通第一个把手电光线打入次间里的,同时另一只手向身后摇,制止住我们紧随的脚步,以免一但危险来临,产生混乱,伤及更多的人。

“里面有什么?”我轻声问张伯通,这种紧张的时刻,我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吓着胆小的人,虽然我们的胆子都已经练就到了可以下墓摸金的境界。

张伯通没有说话,而是摇动着手里的手电,观察次间里的队列明器,随后更多的几道光柱也射进了次间。

“靠,这里有重器,估计是青铜的。”穿山甲的手电光柱频频移动在次间里的明器上,所看到的都是大件陪葬品,不过它们的身上都堆积着厚厚的尘土,已经看不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张伯通到达门框,他很谨慎地把头靠近门框,手里的手电随着他的动作向里伸去,他的头完全探入次间的门,拿着手电的手也伸进了门里。

“很多陪葬品,几乎都是大件器物,没有粽子,连具骨骸都没有。”张伯通此时松了口气说,顿时紧张的气氛才放松了许多。

地宫中四处都是落尘,但不管落尘有多厚,只要是骨骸,定然不会被尘土尽数覆盖,一定可以看出轮廓,至于其他的,比如粽子和嗜血金龟,粽子如骨骸一样容易发现,至于嗜血金龟,它是活动着的生物,发现它们还要容易。

第一百一十七章 蓝田玉大鼎

听到张伯通已经探明次间的情况之后,张仲亮第一个挤进了次间里。

次间里的地面上一样堆积着厚厚的尘土,所以第一个留下脚印的人就是张仲亮。

“这里没有什么东西来过的痕迹。”张伯通着实受不了这个弟弟对长生不老药的痴迷,而且如果人形太岁会自己走动的话,此时厚厚的尘土上一定会留下印迹。

然而张仲亮却顾及不了证据,他冲进次间便开始四处寻找。

次间里的大型器具几乎码满整个房间,像是一个小仓库。

尘土厚,却掩饰不住大型器具的外观形状,轮廓依然分明。

鼎是其中最大件的器具,还有琮,璧以及一些今人难以叫出名字的器具。

这些东西在我的印象之中,他们的制作材料应该是不一样的,鼎,特别是体型较大的,一般都是青铜铸造,如琮与璧一般都是玉制的,然而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体型较大,除了鼎之外,其他的玉制品我还没有见过像眼前这么大的琮与璧。

好奇心驱使我走到大鼎边上去,抬手抹去了鼎腹上的尘土,终于尘封千年的大鼎真面目首次展现在巨人眼前。

“啊——”

我着实惊讶,惊讶大鼎材质,把手电光线打在大鼎腹上刚刚抹掉尘土的位置,我甚至还不敢相信,眨巴着眼睛,而另一只手继续抹去尘土,让露出的部分面积更大些,然而确实无疑,我所看到的是真的,不是我眼花。

青白色的颜色,而且透光度也不低,即便大鼎腹壁厚度也不薄,而我的强光手电光线竟然可以透过大鼎腹壁,照得大鼎腹中一片亮。

“什么?”穿山甲凑近,皱眉凝视着大鼎,移开我拿着手电正对着鼎壁的手电光线,自己打着手电拿远些观看。

远些的手电光线打在大鼎壁上,鼎的材质更容易分辨清楚,青白无规律相间的鼎壁,显然不是青铜所具备的颜色,而且鼎壁打磨得光亮,手电光线直射还会反射光度,表面还有一种特殊光泽,只有玉石才具备的光泽。

其实青铜器生锈后也会有绿色的铜锈,但绝对不会如我们所见的那种绿色。

“居然不是青铜铸造的,是玉制的!”张伯通也惊讶了。

玉制器具并不少见,至今一直都有大师用玉雕琢各类器具,但如若雕琢我们眼前这樽大鼎,其实是很难的。

难在这类大块玉料难寻,其次,要浪费大量的原料,被刀白白削掉,特别在是从前,纯手工雕琢,没有现代设备辅助的情况下,许多玉料须要一点点切掉。

“是蓝田玉。”穿山甲惊讶的同时,又有无穷的好奇之心,如此巨大的玉器实为罕见,如若是一整块玉料雕琢而成的话,那这大鼎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穿山甲二话不说,徒手摸去大鼎上的尘土,而且是双手齐手,连手里的手电都暂时丢到了一边。

大鼎其实和外面我们所见的青铜大鼎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这只鼎只有齐腰的高度,但它是用蓝田玉雕琢制作的,所以关注度自然瞬间大了不少,众人都集到大鼎前,都为抹尘土的穿山甲掌灯。

就连一心要寻找人形太岁的张仲亮都把目光投到了蓝田玉鼎这边,甚至向这边走来。

至于琮与璧是玉制的大家都不奇怪,毕竟这类物件向来都是玉制较多,唯有体型大的鼎从来没见过。

不多时,穿山甲终于把玉制大鼎清理好了,只有鼎腹中伸手无法触及的地方还留着尘土覆盖,其他处,就连三只鼎足上的尘土都抹去了。

“哈,真是件宝贝。”穿山甲是搞收藏与贩卖的,对有价值的东西一直都充满兴趣,当然在地宫其他地方也见过不少高价值的东西,但实在太多,又有许多是无法带走的,而在如此之多的宝贝中,这只玉鼎就显得特别了。

众人齐开手电,数道光束打在蓝田玉鼎上。

“这鼎是仿制青铜器雕琢的。”玉鼎上雕琢了许多的兽纹,耳与足上甚至有立体的动物造型,然而这些都是在青铜鼎以及其他青铜器具上出现过的形象。

“或许是,但其实玉器出现要比青铜器早。”张伯通皱眉凝视玉鼎。

众道光束照射之下,鼎腹腹壁透着光芒,直接透入鼎腹之中,鼎壁上尽管还雕刻着兽纹,但其实厚度相当薄,估计只有两到三厘米,可以说制作已经相当厉害了。

“如果断代有结果,那这个问题就有答案了。”穿山甲眼见实物,作为一个资深的收藏爱好者,向来喜欢拿证据说话,也是证据才可以为古物提供参考价。

“你请。”张伯通居然客气起来了,不像之前拿着枪对着我们的时候,居然先请穿山甲对玉鼎进行断代。

穿山甲笑了笑,并不客气,拿着手电在大鼎上摸索起来,历经千年,古物上自然会有包浆,但这里不近水不近土,沁色难以形成,包浆与沁色是断定玉器年代的重要依据。

“从包浆上来看,厚重,没有几千年是形成不了。”穿山甲边看边评价说。

张伯通并不是站在旁边等待结果,同样在观察玉鼎,此时闻言穿山甲点评,于是也说:“可惜没有形成沁色,否则就更容易判断出年代了。”

除去包浆与沁色,判断古物年代还可能通过器型,装饰兽纹以及制作工艺。

“都是废话,这个地宫封存了两千多年,至今没有发现有被盗掘过和痕迹,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听到穿山甲的话,老k就忍不住要嘲笑他一番。

不过老k说得没错,穿山甲的话确实是废话。

“别急,断代就是这样一个一个证据堆积出来的,慢慢来,这工作要比作文章难。”穿山甲说着,即刻拿出作文章来堵老k的嘴,而说话的时候他又不禁看向我。

我双手一摊,表示我不打算说话,穿山甲这才罢休。

鼎的发展历史悠久,从土烧制到青铜铸造,青铜铸造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装饰的花纹多样,兽纹是典型,而眼前这只玉鼎还出现在立体的动物形象装饰,罕见。

第一百一十八章 葬玉满目

“从器型上来看,已经判断不了什么,青铜鼎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而玉鼎,如此之大,估计也是前无古人。”穿山甲已经放弃在从玉鼎的包浆及泌色上来断代了,此时转向器型,但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做法。

“那兽纹呢?”我看着玉鼎上的兽面纹问道。

玉鼎上的兽纹以饕餮纹为主,这种花纹其实包罗万象,包含了许多动物的特征。

“嘶,这个也说不好。”张伯通望了一眼穿山甲后说道。

穿山甲着实为难了,看他的表情就知道。

“那立体动物形象呢?”我指着玉鼎三足,三足皆以动物雕琢,是双臂托起的猴子。

穿山甲把手电光打在其中一只鼎足上,摇头晃脑,然后说:“这个不好说。”

“我/靠,那算了,反正这么大个不可能打碎了搬出去的。”我无奈摇头,真想不到,一只玉鼎居然把两位大师给难住了。

穿山甲和张伯通对视,然后凑近嘀咕着,就像是一些鉴定节目中的老专家一样,在商量给玉鼎一个合理的年份以及价值。

我已经没有耐心等待他们两个胡乱地猜测,把目光转向其他器具,正准备离开玉鼎时,穿山甲突然说:“我们已经断出玉鼎的年代了,是东周时期的产物。”

我可不相信他们两个的胡诌,皱眉问道:“确定?”

穿山甲被我一问,有些心虚,再度与张伯通对视了一眼,彼此点头后,张伯通说:“可以肯定的,是周朝产物无疑。”

“好吧!”我应声,已无兴趣玉鼎了,无论如何它仅是一件文物,不管什么年代,落在我们手里的命运就是卖钱,体现不出它的文物价值,失去了研究与历史价值。

“鼎是从前煮肉的锅,应该是青铜铸造,即便鼎的作用发生了改变,成了礼器,那也是一种象征,有必要制作得这么大吗?”大胡子自小当兵,书估计没读几本,对于这类东西根本没有什么概念,他此行的目的只是为了挣钱,也难怪在地宫里糟蹋了那么多的文物。

“你懂的。”我先是夸赞了一下大胡子,然后解释说,“礼器,是象征没错,但这东西代表面子,权力以及地位,做得越大越精致豪华就代表着权力与地位越高,所以谁都想做大些,做精美些,就像现代人买车买房一个道理。”

“哦,这么说我就明白了,都是面子问题,虚荣心呐。”大胡子吐了口烟说。

在地宫里,我所见到的人中,只有大胡子时常不戴口罩的,因为他喜欢叼支烟在嘴里,戴着口罩就无法叼烟了。

而至今大胡子却依然建康着,根本没有被水银蒸气伤害到的迹象,或许根本就不会中毒,胆大或许也是件非常好的事情,至少潇洒些。

“这么好的东西放在这里,太浪费了。”老k抚摸着玉鼎,甚感可惜。

“事死如事生,帝王生前喜好,一般在死后的墓中都会活灵活现再造,加上迷信色彩的渲染,这种陪葬死者生前所用之物之气盛行,连活人都会往墓中埋,更何况是一件死物。”穿山甲一拍下鼎说道,他也喜欢玉鼎,无奈没办法把玉鼎弄出去。

我并不打算加入他们的叹息之中,已经迈开步子离开了玉鼎,在一个琮的面前驻足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之大的琮,即便是全球博物馆里也没有这么大个的琮。

我举起手来才能摸到琮的顶部,至少有一米五六的高度。

我抬手扫掉琮上的尘土,露出青白色,果然琮是玉制的,玉琮已经不新鲜了,但如此之大的玉琮倒是把我震撼了。

玉琮内圆外方,与铜钱是相反的。

我面前的玉琮除了高度惊人外,它的大小也惊人,至少有五六十厘米的大小,四条棱上有分段。

“这是玉琮,个太大了。”我望着玉琮,与身后的人说道。

但这一次玉琮的吸引力远远要比玉鼎小了许多,其他人根本不理会我,都和我一样,却查看其他的大型器具,一一扫开尘封器物几千年的尘土。

“这也是。”

“玉制的。”

“蓝田玉。”

……

所有人都叫出自己所看到的器具材质,无一例外,居然都是蓝田玉料雕琢而成的器物。

当所人有都抹去自己眼前的器具上的尘土时,我看到的是满目的葬玉,如此之多,难以想象,恐怕要把一个小玉矿都挖空才够这么多的器具用料。

“蓝田玉,看来秦世皇非常喜爱蓝田玉。”我感叹秦皇喜好。

穿山甲与我说:“那是,传说和氏璧就是蓝田玉,传国玉玺更是蓝田玉雕琢的,秦皇如果不喜欢蓝田玉,那怎么会对和氏璧那么喜欢。”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事实,居然扬言要用十五城换块和氏璧。”我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读书的时候,教材中就有这个故事,加上来之前我做过的功课,都少不了这个故事。

“真他/妈的扯淡,居然都是大件,没一个可以带走的。”老k四处打探无果,回来发牢骚叫骂道。

赵林生也是垂头丧气,在这里他们没有发财的机会。

而张仲亮却还没放弃,恨不得把这些玉器都推到翻找他想要的东西,然而事实根本容不得他不接受,那里有人形太岁的踪迹。

“走吧,玉器是有灵性的,别惹恼了它们。”张伯通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似乎是在吓乎张仲亮。

但张仲亮是什么人,根本吓不着的他。

“好吧,我们先走人,这里反正没你要的东西,更关键的是,那边次间里的油粽子出去觅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我提醒张伯通说。

“是啊,我们趁早离开,免得担惊受怕。”穿山甲附和我说道。

“走了!”张伯通向张仲亮挥手。

这个时候,张仲亮也已经找遍了,毕竟都是大型的玉器,如果藏着人形太岁,应该早就找出来了,而且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不可能人形太岁在却不被人发现,除非会隐身。

张仲亮很失望地走向我们,摇头叹息。

第一百一十九章 消失的血粽子

我们纷纷走出配殿大门,当我跨出配殿门槛时,下意识地抬头四下观望,当我看向长生殿时,突然感觉殿前少了点什么。

“阿明,阿明不见了!”我想起来了,之前捆在长生殿前的血粽子阿明,此时那根黄金黑柱上已经没有阿明的影子,他逃了。

“我/操,你们看到阿明没有?”大胡子吐掉叼着的烟蒂问配殿殿门两侧站岗的雇佣兵道。

两个雇佣兵稍微吓了一跳,然后才怔怔地回答道:“没……没注意!”

阿明已经尸变,成了血粽子,我们一起好不容易才控制住它,把他绑在黄金黑柱上,现在却莫名其妙地跑了,而且还不知道它去了哪里。

“老大,要不要去找?”大胡子身后一个雇佣兵不识趣地上来问道。

大胡子听了大怒骂道:“都跑了,什么时候跑了,跑向哪里,你知道?”

雇佣兵被大胡子怒斥,怯怯退了回去,低头不敢再说话。

我不能理解,作为接受过严格训练的雇佣兵,这里离长生殿很近,而且三座殿建在同一高度的夯土台上,居然连阿明跑了都不知道,难道他们打盹了吗?

但我不能这么说,否则大胡子肯定要削死两位倒霉的雇佣兵。

其实阿明跑了也无所谓,关键是害怕他还会回来,那时就难堪了。

大胡子愣神中,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片刻后,居然脸上的怒容瞬间消失,扭脸看了看两位站岗的兄弟,脸上出现了一丝安慰神色。

“张老板,我们该离开地宫了。”大胡子突然对张伯通说。

此时我大概已经猜测到了大胡子愣神中在想些什么,同时他回头看雇佣的眼睛里的眼神内容。

大胡子带来的兄弟死了一半以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