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戏三国-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妆肯定比不过。啧啧,没想到这穿越后的第一次艳遇竟然是个御姐?

    刘协一边想着那些个肮脏的事儿,一边走出大殿。

    郭嘉、李烈等人都坐在大殿外的石阶上,见到刘协出来,赶紧围了上来。

    郭嘉说:“陛下,弄清楚怎么一回事没有?”

    李烈说:“陛下,皇后好漂亮。”

    郭嘉说:“到底是谁在冒充皇帝陛下?是谁颁发的诏令?”

    李烈说:“陛下出来干什么?抓紧时间生个太子要紧。”

    郭嘉说:“陛下,这皇宫破旧不堪,要修葺一下。”

    李烈说:“陛下,陛下脸色苍白,难道刚才在大殿里策划太子?”

    “啪——”

    刘协一巴掌轮在郭嘉后脑勺上,大叫道:“老子脸色苍白全是你气的。”

    郭嘉一脸无辜的望着刘协道:“陛下,你是否打错人了?”

    李烈嘟囔道:“陛下貌似有些虚弱啊!”

    “啪——”

    郭嘉狠狠的拍了李烈后脑勺一巴掌。

    李烈大叫道:“军师,你为什么打我?”

    刘协也跟上去狠狠的踹了李烈一脚,然后才拉着郭嘉走到一边说起话来。

    李烈那货竟然还好意思露出一脸无辜的表情。

    刘协把皇后告诉自己的事情全说与郭嘉听了,郭嘉问道:“陛下有什么打算?”

    刘协脑袋里一团浆糊,小刘从来没做过领导,自然不知怎么着手,说道:“朕,额,朕不知道。”

    郭嘉愕然:“陛下不知道?”

    刘协问道:“现在有没有什么比较紧要的事情要做?”

    郭嘉大惊,长大着嘴望着刘协,老半天才失声叫道:“紧要的事情多了去了,且不说怎样安置新迁来的百姓和商户,就说怎样安排现在还在安邑的那些个文武大臣们,还要颁布天子诏昭告天下皇帝亲政,还要联络各路诸侯来朝,还要对李傕、郭汜和张济等人派兵追捕皇帝的事情做出处罚和声讨,还要做好明年春耕的工作,还有准备对付董承、杨奉领来的匈奴骑兵和黄巾军,还要准备修葺皇宫整顿洛阳城,还要······”

    郭嘉一口气说了一大串,直说得刘协眼冒金星,刘协一直以为自己只要脱离了李傕、郭汜的掌控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有那么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一阵头疼,刘协心里叫苦,这皇帝还真不是人当的,他尴尬的说:“还有这么多事情?怎么比朕带着一百骑调戏李傕三万大军还复杂?真的假的?”

    郭嘉差点没背过气去,盯着刘协良久,才吐出一口气道:“嘉真该去找曹操的。”

    刘协嘿嘿一笑,搂着郭嘉的肩膀道:“已经晚了,你已经上了朕的贼船了。”

    郭嘉翻了翻白眼,什么皇帝呀这是?说自己是贼船。

    刘协看到郭嘉无语的表情,心里别提多痛快了,但是毕竟刚刚回到洛阳,洛阳残破,百废待兴,事情确实多,但是为了保证自己能够不被曹操抓去当傀儡,为了保证可爱的伏寿姐姐不被曹操杀死,刘协也只好认真去做,他说:“今日天色不早了,奉孝和李烈带着宫门外的禁卫军去通知洛阳的所有官吏,世家大族。就说朕今晚将在德阳殿赐宴,谁今天见不到朕这个天子,谁明天就见不到天空。”

    “诺!”
【37】东观外计猎天下(1)
    天色已然黄昏。

    刘协在伏寿的帮助下换上一身不知伏寿从哪里弄来的新龙袍,独自来到南宫残破的东观,站在荒凉破败的东观之外,刘协心情沮丧。

    这东观是当时东汉最大的藏书之所,班固的《汉书》也是在这里完成的,可是,就因为董卓的一把大火,全都化为乌有了。难怪国外学者老说中国古代文化断层,这也难怪,别的什么蒙古入侵,满清篡汉都暂且不说,只说汉献帝之前的事情就有够多了。最著名的有两次,一次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次是三国。

    秦始皇焚书坑儒不仅烧掉了无比珍贵的图书典籍,还坑杀了不少知识分子,更重要的是这位暴君还一把火烧掉了读书人的气节与记忆,后世的读书人忘记了先秦时期博大精深的文化,忘记了先秦时期兼容并包的思想,忘记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世!

    再说三国,三国战乱让中原人口锐减,经济严重倒退,致使后来五胡乱华时,中原大地都还没有回复元气,造成了汉民族的第一次灭族之危。不仅如此,三国时期还大量流失了汉代的文化和思想,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董卓火烧洛阳,他不仅烧掉了几百年大汉帝都,还烧掉了几百年大汉文化精髓。

    刘协看到如今残垣断壁,杂草丛生的东观,自然触景生情,联想起后世看到的一些资料来,心道,自己穿越到这样一个皇帝身上,真是倒霉。不过事已至此,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如今自己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先去安邑定都,再回洛阳,而是直接回了洛阳。历史上的汉献帝是公元196年七月才回到洛阳,而现在,刘协在195年岁末便是回到了洛阳,历史出现了偏差。刘协每当想起这个都会忍不住有些兴奋,既然历史都已经开始偏移,看来自己有机会改变历史。但是他也知道,东汉天下已经名存实亡,要想力挽狂澜,简直比登天还难,同时,自己越早回到洛阳,就有机会更早被曹操绑票。

    这时候,郭嘉已经换上了一身干净衣服,他一路小跑着来到刘协身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郭嘉说:“陛下怎么一个人跑这里来了?害得我好找。”

    刘协刚刚从东观的遭遇和自己的命运中抽回思想,兴致不高的望着郭嘉说:“怎么样?都通知到了吗?总共有多少人?”

    郭嘉回答道:“通知到了,嘉先去了洛阳太守府,找到一份官吏名册,然后拿着陛下的金牌叫太守帮忙一个个通知,顺便也通知了那些世家大族,嘉在太守府喝了一个时辰茶,太守说在洛阳城内的官员都通知到了,所以郭嘉就回来了,呵呵。其中,官员四百六十三名,世家三十二家,名人七十余人。”

    刘协笑道:“你还真会偷懒呀!”

    郭嘉道:“谢陛下夸奖。”

    刘协继续问道:“这些人都会来吗?”

    郭嘉道:“官员应该会,至于世家嘛,这还不好说。”

    刘协当然也是知道的,东汉的世家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且看看袁术、袁绍的袁家,曹操的曹家,孔融的孔家(孔子后人)······刘协也不急于一时,反正自己已经回了洛阳,以后有的是机会折腾这些大世家,便转而问道:“去看过李烈那里的情况了吗?”

    郭嘉道:“看过了,李烈在洛阳太守那里弄了几十头牛,正带着五百禁卫军在北宫宰杀。不过,嘉不明白陛下今晚的晚宴如何安排?只是几十头牛又没有其他菜色,嘉担心会不会太寒酸了些?”

    刘协笑道:“不寒酸,还记得我们在曹阳的时候吗?一百多人吃一只羊,呵呵,那时还吃得很香呢。”

    郭嘉冷不丁道:“我都吃吐了,你还觉得香。”

    刘协瞪了不知趣的郭嘉一眼,念道:“不知龙骑怎么样了。”

    郭嘉说:“陛下不必担心,想来过不了几日就有消息了。而且河内太守张杨前几天送来五百精兵充作禁卫军,还送来两千步兵,五百骑兵协助洛阳城防,陛下现在还有些兵马,嘉只是担心董承和杨奉会把匈奴人和黄巾乱军引到洛阳来,那时就不好收拾了。”

    刘协听了郭嘉的分析,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但是最困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这些危机刘协自然有信心面对,他目前最担心的倒不是匈奴骑兵和白波黄巾,他最担心的是东南面的曹操。刘协笑了笑说:“你去外面走了一趟,可有些什么新消息?”

    郭嘉诡异的一笑,道:“还真有消息。”

    刘协被西凉军追杀了数月,早已眼瞎耳聋,已经不知道现在的天下形势,不知道各路诸侯的情况了,所以他急需要情报,听郭嘉有消息,便马上追问道:“什么消息?”

    郭嘉洋洋得意的背着手在刘协身前转悠着,高高的仰起头道:“嘉什么消息都有,陛下只管问便是了。”

    看来这郭嘉也跟自己一样关注着各路诸侯的动静,刘协戏谑道:“这么说朕的军师是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了?是不是有问必答啊?”

    郭嘉哼哼道:“那是自然,嘉出宫的时候就决定要去打探一些情报,所以嘉不仅向洛阳太守打听了许多消息,还在街上问了许多商人和行人,些许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刘协看着郭嘉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笑着问道:“奉孝可知天下第一名将温候吕布今在何处啊?”

    郭嘉笑道:“天下英雄何其繁多?为何陛下要问起这一介莽夫?”

    刘协走到东观前的石阶上,坐下说道:“是吕布杀了董卓才让朕有机会回到东都,朕想问问吕布是不是在定陶惨败之后被曹操夺回了兖州?朕料想着吕布或许会去徐州投奔陶谦,而且定然是驻军小沛,不知朕可否说错什么?”

    郭嘉一脸惊异的望着刘协,半天才说道:“陛下怎会知道?陛下呆在宫里怎么知道这么多?嘉为这件事情花了好多功夫才打听到呢,陛下竟然都知道了?吕布确实是在定陶战败,之后连续被曹操打败,最终退出兖州,来到徐州小沛。”

    刘协笑道:“这叫独坐深宫中,尽知天下事。”

    郭嘉鄙夷的看了皇帝一眼说:“不过有一事陛下却是说错了,那徐州牧已经不是陶谦了,陶谦已经病死了。”

    刘协当然知道是刘备那阴人得到了徐州,但是这个不能说,因为当时的刘备名不见经传,如果贸贸然说出来肯定会引起郭嘉的怀疑,便假装诧异的问道:“陶谦病死了吗?朕记得曹操去年的时候曾假借报复仇之名攻打徐州,幸亏当时吕布袭取了曹操兖州才引得曹操退兵。如今吕布已败,不知陶谦的儿子能否守住父业。”在当时儿子接替父亲的官位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刘协便假装以为是陶谦的儿子继承了徐州牧。

    郭嘉却得意的笑道:“陛下!如果嘉不告诉你的话,我想陛下永远也猜不出这个徐州牧是何许人也!”

    看着郭嘉一脸得意的样子,刘协拼命的忍住笑,装作很吃惊的叫道:“什么?不是陶谦的儿子继承了徐州牧吗?朕明明记得陶谦有个儿子的,怎么不是陶谦的儿子继承?难道是徐州被什么人攻下了?”

    郭嘉笑道:“徐州固若金汤。”

    刘协“纳闷”道:“那会是何人?”

    郭嘉神秘的说道:“刘备,字玄德。”

    刘协惊道:“刘备?没听过,为何是他继承了徐州牧?”

    郭嘉看了刘协的反应,有些得意的卖弄着说道:“话说这刘备,涿郡涿县人,乃中山靖王后裔,也是皇家血脉,大约三十有四。据说此人德才宽厚,陶谦甚为看中,是而临终托付徐州与此人。”

    刘协觉得是时候装逼一把了,他装模作样的闭着眼睛,掐指一算,说:“日后篡天下者必曹操与此人耳。”

    郭嘉奇异的看着刘协,他当然不知道小皇帝不过十六岁的年纪,而且久居深宫,又没有见过刘备,为何他敢说得如此肯定,郭嘉问道:“陛下为何如此高看此人?”
【38】东观外计猎天下(2)
    小刘同学好歹也是一名光荣的穿越分子,当然知道三国的故事,也自然听说过青梅煮酒的故事,但是这些事情不能随便说出来,但是作为皇帝就是有可以比一般人更无赖的特权。所以刘协无赖的笑道:“这些事情太深奥,不适合你这种智商的人,我们还是继续说说刘备吧,你觉得这个刘备比曹操如何?”

    郭嘉见皇帝不肯说,也没有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帝呢?他只好继续说道:“嘉观刘备此人素有大志,而且颇有才干。”

    “哦?”这次轮到刘协吃惊了,他诧异的是郭嘉根本没有见过刘备,甚至连刘备的事迹都知之甚少,竟然只是听到一些消息便得出了一个这么精确的结论,看来三国首席谋士的名头还真不是盖的,自己这次是真的捡到宝了,刘协继续问道:“你何以看出这些的?”

    郭嘉笑道:“嘉听说了一些刘备治理徐州的事情,消息太过繁杂,嘉便不再详细叙述,但是,嘉从这些消息中发现刘备此人治理州郡的能力丝毫不弱于曹操。他刚刚接管徐州不久,就让徐州脱胎换骨,并且联合北海孔融共同抵御曹操,这些手段确实不错。”

    刘协问道:“那奉孝以为刘备与曹操只见谁会胜出?”

    郭嘉却肯定的回答道:“曹操。”

    刘协见郭嘉毫不犹豫的说曹操会赢,而且事实也正是如此,自然是对郭嘉更加高看几分,说实话郭嘉自从被刘协绑架之后除了装病骗皇帝那一次之外,还没有秀过他的手段。所以这次刘协想要试一试郭嘉的才智,没想到竟然比自己想想的还要厉害,简直快赶上三国演义里面的猪哥孔明了,他心里当然高兴,也暗自庆幸自己当时不顾郭嘉这货的反对,直接绑票。要不然,这郭嘉恐怕又跟历史上一样成了曹操的左膀右臂了。刘协问:“为何奉孝如此肯定曹操会胜,刘备会败?”

    郭嘉美貌一抬,摇头晃脑的说:“这些事情太深奥,不适合你这种智商的人···哎呀!陛下你干什么踢我?”

    刘协又踹了郭嘉几脚,然后装作什么事情也没发生,笑着道:“快说,不然朕还踢你。”

    郭嘉无奈道:“说就说嘛。那刘备虽然治理州郡很有才干,但是不知其军事指挥如何。徐州虽富饶,但是在陶谦治下兵甲不休,操练不勤,所以兵力并不强大,而北海孔融同样在军事上远逊于曹操,如今曹操已经据有豫州、兖州大片土地,不论是财力、粮食还是兵力上都要强于刘备,再加上淮南袁术久有暗夺徐州之意,只要曹操跳起徐州和汝南的争斗,则刘备必败,袁术也得不到好处,最终曹操会占领徐州。”

    刘协拍着手道:“精辟!奉孝啊!朕真不知道你要是真去了曹操那里,朕该怎么办。恐怕只有在洛阳束手就擒了。”

    郭嘉却毫不介意的笑道:“这是自然,如果嘉为曹操谋事则必定力劝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刘协听见郭嘉这么直接的说出来,也不生气,而是点头道:“不错,曹操地处中原,如果挟持了朕,他就可以号令诸侯相互攻伐,而他自可坐收渔翁之利,用不了多久,曹操就会尽得中原各州郡。”

    郭嘉凝眉道:“嘉这几日在想的也正是这个问题,曹操很可能要来劫天子王驾。”

    刘协看了郭嘉一眼,道:“这个朕在曹阳就猜到了,朕在东涧骗李暹、张绣说曹操大军来援,吓退了他们,那个时候朕就知道曹操有此野心了。”

    郭嘉听了肃然道:“陛下,虽然我们顺利的回到了洛阳,但是陛下现在依然是危机四伏啊!此时的危险丝毫不比面对西凉三万大军的重重围困简单,甚至还要险恶几分,希望陛下早做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