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戏三国-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承听到皇帝和左贤王都是话里有话,暗中较劲,赶紧打圆场说:“左贤王功劳自然不小,如今荒郊野外的,不如暂且不议,等回来洛阳,以陛下的圣明,自然会给予左贤王足够的封赏。”

    刘协也不再争执,而是对杨奉身边的李乐、韩暹说道:“李乐、韩暹,你二人能够率领黄巾所部归附大汉,迷途知返朕很欣赏你们,朕准备大肆封赏你们。”

    李乐、韩暹刚听到迷途知返的时候,脸色像猪肝一样难看,可是后来听到大肆封赏的时候却不由得喜笑颜开,大声叫道:“臣谢陛下隆恩。”

    李乐、韩暹都是黄巾,说白了就是大汉朝的叛军,但是说实话,谁愿意做叛军?还不就是为了生存,为了财富和地位?如今皇帝愿意封赏他们他们自然乐于接受,至于是黄巾军还是官军根本就不重要。

    刘协又跟这两支部队的头头聊了几句,末了还不忘用眼神调戏了一下子妖,这才下令大军回京。

    回师的时候,杨奉见到皇帝车驾后面的一千骑兵,又看见李烈在执领,他认识李烈,李烈当初只是他手下一个爱捣蛋的小兵,他没有想到李烈居然受到了小皇帝如此的提拔。他走到李烈面前。

    李烈看见杨奉,便叫道:“末将参见兴义将军。”

    杨奉摆摆手道:“才一个多月不见,你已经成了龙骑营的校尉了,而且保护圣上立下不少功劳,可喜可贺。”

    李烈说:“是陛下提点烈,烈不敢居功。”

    杨奉笑盈盈的说:“恩,不错,不枉本将对你的栽培。好了,现在陛下要回京了,全军转向,护送陛下回京。”他的最后一句是命令,他是对着龙骑营下达的命令,因为他觉得皇帝在东涧和曹阳的军队都是他杨奉留下的部队,所以,现在皇帝的部队依然应该接受他的调遣。可惜他算错了。

    整个龙骑营纹丝不动,包括李烈。

    杨奉脸色冷了下来,他问李烈道:“怎么?连本将军的命令都不听了?”

    龙骑队列森严,寂静无声。

    这时皇帝的车驾刚刚掉转方向,来到龙骑前面准备回京。

    刘协从窗口探出头,望着不远处的杨奉说:“兴义将军,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杨奉冲小皇帝躬身道:“奉叫这些士兵转向护送陛下回京,这帮士兵居然敢抗命不尊。”

    刘协笑了,笑得格外开心,他说:“兴义将军!你是想做大司马?”

    杨奉心中一抖,赶紧道:“奉德薄威浅怎敢窥探如此高位?!”

    刘协说:“朕还以为兴义将军你是想统领天下兵马呢,既然不想做大司马,那就不要再做大司马的事情了。朕的军队绝不容许越界指挥,龙骑营只有李烈一个将领,他们只听他的号令。”

    说完,也不顾杨奉脸上的愤怒,刘协乐呵呵的退回马车里,检查起皇后穿了几件衣服。

    回到洛阳。

    刘协安排匈奴人和黄巾军绕到洛阳南门外扎营,他这一手是为了让日后张绣大军开到的时候让他们与西凉军先接触。

    然后刘协和伏寿回了皇宫。

    伏寿笑着问刘协:“陛下是不是看上那个匈奴公主了?”

    刘协装作腼腆的说:“没有,其实弟弟很纯洁的。”

    伏寿笑得直不起腰,说:“还说没有,那公主的馒头可是比姐姐和云儿月儿的加在一起还要大哦?”

    刘协大惊:“如此恐怖?恩,异数,异数,看来朕要把她叫来检查检查。”

    伏寿揶揄道:“是吗?陛下今日怎么也不跟你的董湘妹妹聊聊?害得人家一个劲儿的给姐姐使眼色,姐姐我用胳膊肘碰了你好多回,你就是没反应。”

    “董湘?!”刘协这才想起,迎接百官的时候,董湘是跟着一群官员家眷站在远处的,刘协看到了,可是他没有理睬,因为那时他正在目不转睛的研究子妖的馒头。

    伏寿说:“怎么?陛下没有看到她吗?姐姐可是瞧见了,她一脸幽怨,像个怨妇似地,呵呵,姐姐张罗着什么时候替陛下把她给娶进宫来。”

    刘协突然一脸严肃的点头说:“这个可以,到时候要做一张更大的床才行,加上董湘就是五个人,那床要多宽啊?!”

    伏寿红着脸道:“陛下真没个正经的。”

    又和伏寿嬉闹了一阵,朱展来说百官已经在德阳殿等着皇帝了,百官刚刚回来,虽然还不急于封赏,但是也要先行安排宅院以供他们居住,另外还有许多琐事需要安排。

    刘协无奈只好再跟着朱展去德阳殿。

    伏寿拉住刘协说:“陛下,现在洛阳安定,姐姐想多招一些宫女,另外准备一些宦官。宫女和宦官身份不比百官,在来洛阳的路上死的死跑的跑,都没有一个跟着回来的了。”

    刘协知道皇宫虽然暂时不用花大钱修葺,但是一般的用度和礼仪还是要有的,多招些人手确实应该。但是他一听到太监就一阵恶心,他说:“就多招些宫女吧,别招宦官了,朕不用宦官,不记得十常侍之乱了吗?就只要宫女吧。”

    伏寿也没有反驳。

    刘协临走又嘱咐道:“选几个漂亮的给云儿和月儿作伴,朕看他们两个小丫头怪孤单的。”

    两个人能叫孤单?

    伏寿哪里不知道皇帝的那点坏想法?她说:“陛下是想找来为你作伴吧。”

    刘协异常严肃的说:“此话差矣,到时候是朕伺候她们还是她们伺候朕还说不清楚呢。”

    伏寿听了娇笑连连,面色羞红,捶打着把无良小皇帝赶走了。
【70】大风起兮云飞扬(1)
    正月初十。

    刘协回洛阳之后第一次上早朝。

    百官云集德阳殿,小皇帝高坐龙位,居高临下,接受臣子们三呼万岁。

    下面站着刚刚回来的朝廷要员和一些洛阳的大官。

    刘协突然不习惯这么正式的场面,尴尬的咳嗽一下道:“啊!今日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如此良辰美景······咳咳,那个,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百官们面面相觑,刚刚回到洛阳的第一次朝会,这小皇帝搞毛啊?什么有本早奏,无事退朝?事儿一筐一筐的估计到正月底都忙不完呢。

    刘协却没有理会百官的表情,原来他冷不丁的冒出郭嘉的名言,却忽然一下子想到了郭嘉那神棍,他心里想着都半个月过去了,郭嘉应该到了许昌了吧。不知道是不是被曹操纳入帐下了。

    这时,朱展站出来替小皇帝解围,他说:“启禀陛下,百官刚刚归朝,随从家眷若干,昨日天色渐晚,臣自作主张把各位大人们安排在严俊叛乱时张超所部步兵的大营中。可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臣请陛下为各位大臣们分赐宅邸。”

    听了这句话,百官们都激动起来,睡了一夜军营,许多官员都满脸愠怒,大声叫嚷起来。

    “陛下,臣这把老骨头都快散架了。”

    “陛下,臣家眷甚多,仆从也不少,恐怕要一座大一点的宅邸。”

    “陛下,臣年纪老了,只希望陛下赏个风水好的宅邸就行了,要坐北朝南,有小桥流水,假山杨柳······”

    “皇帝陛下,臣奢望不高,只求有长安的府邸那么大就足够了······”

    ······

    “够了!!”

    龙座上面传来一声怒吼。

    刘协坐在上面脸色铁青的看着下面的一众官员,全他妈是寄生虫,没一个有用的,真恨不得一下子把这帮子人全炒鱿鱼了。但是刘协记得郭嘉的立场,当初就是因为没有听取郭嘉的意见,以至于严俊谋反,虽然自己赢了,但是洛阳城百姓的损失不小,尤其是洛阳城外,本就贫瘠的洛阳近郊经过严俊士兵的一番劫掠俨然已是一片荒芜。

    刘协知道不能像对付世家那样对付这些官员,急不得,只能慢慢来,否则就算他每次能赢,但是到最后洛阳恐怕将会更加残破,这不是刘协想看到的。

    小皇帝稍微控制了一下情绪,缓缓说道:“你们入宫早朝,难道没有看见皇宫吗?朕连皇宫都没有修葺,甚至现在身边连一个宦官都没有,你们难道没有看见吗?怎么不说?对于自己的府邸倒是格外关心。你们记住,朕不会让你们睡大街上,你们的家眷朕会安排,但是,现在国家危亡,洛阳残破,都别跟朕讨价还价。”

    这时一个官员说:“陛下不是剿灭了严峻叛乱缴获了不少黄金白银吗?而且臣听说洛阳的各大世家纷纷捐献了家产给陛下,陛下,百官统御天下百姓,府邸不能寒酸,否则有失君威。”

    刘协笑道:“你的意思是朕把那些钱用来给大臣们修建宅院?”

    那官员不回答。

    另外一个老不死的冒出来,说:“臣等都有这个意思,当然首当其冲的还是皇宫,皇宫残破,臣等不忍,希望陛下好生修缮,定不能磨灭了帝王家的威望。”

    “哦!”刘协冷笑道,“朕修缮了皇宫,你们就好意思跟朕开口要宅子了?”

    官员们看皇帝不开口,知道皇帝不愿意,但是百官们并不害怕,一个十六岁的毛头小子有什么好怕的?他们在长安迫于董卓和后来的李傕、郭汜的军威不得不低声下气,可是这些威胁都不存在了以后,他们便不再害怕。或许在他们心里,都幻想着自己也能像董卓一样对皇帝指手画脚一番。

    刘协继续说:“朕缴获的那些钱财分为三部分,其一,新建书院,印制典籍,让天下士子能够到我大汉京师读书,为我大汉朝培育人才。其二,奖励农商,兴建市场,打造农器,三年内,让洛阳百姓衣食无忧。其三,招募兵勇,训练士卒,打造兵器,朕要建立一支铁血无敌的王师!除了以上三点,朕一分钱也不会花!各位记住了!”

    小皇帝这么一说,下面的官员们个个紧张起来,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跟着皇帝跑了几千里路来到洛阳竟然连个好宅子都得不到。

    刘协站起来,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沉着脸,大声说道:“从今以后,朕说一不二,休要再言,你们记住,朕已经不是董卓手上的一枚棋子了!胆敢犯龙颜者的头颅正高悬于洛阳南门,有空多去看看吧。”

    一提到造反身死的严俊,下面的大臣们突然安静了,他们这才想起皇帝的手段。这小皇帝虽然只有十六岁,但是他已经有了一万兵马在手,就连洛阳第一世家的严家都被他逐出了洛阳,而且严峻还落了个身首异处。他们渐渐感觉到这个小皇帝已经变了,从东涧里,他们离开小皇帝的那一刻起,皇帝就已经变了。如今的皇帝杀伐果决,做事一往无前,而且每每料得先机,出奇制胜。

    果然,在刘协表现出自己的强硬之后,百官都不敢再言,这也让刘协初次认识到了权力的味道,他喜欢这种味道,但是他知道权力来源于实力。

    之后,刘协又跟大臣们商量了自己的新政政策,很明显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那些个官员们都不怎么拥护刘协的新政。但是迫于刘协的强硬,他们也只好帮着刘协出谋划策,刘协苦思冥想了好久的各处细节得到了完善,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人多力量大。

    朝会总共讨论了促进农商的一些措施,其中关于农民新春的粮种和农器牲口等问题得到了解决,新来的商户货物的运送,税收的定制也得到了初步解决。

    到最后,刘协索性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然后按照六部的职能让他们下去集议然后上奏。

    被震慑一番之后,官员们乖巧得像一只只雪白的绵羊。

    一切问题都几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方案,唯独一件事情却让所有官员犯难了。

    这件事情就是对于匈奴骑兵和黄巾军的赏赐问题,官员们都主张重赏,刘协没有表态。但是官员们互相争执,有的说应该赏赐金银,有的说赏爵位,有的说赏封地,还有的说都赏······

    一直到快中午了还没有个结论,刘协便散了朝会。

    朱展下来告诉刘协,关于赏赐那两拨人的事情只需要问两个人的意思,一个董承,一个杨奉。

    虽然刘协是典型的一毛不拔,铁公鸡性格,但是,他却真的没有想好如何安顿这两拨人,便准备去拜访一下董承和杨奉。

    就算在朝廷中,董承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杨奉虽然地位不及董承,但是他以前是黄巾部下,后投靠了李傕,再后来才反叛护送刘协东归。所以如今杨奉又带着白波黄巾护驾,这些军队几乎就是他的一样,他跟李乐、韩暹也是旧识。

    所以,杨奉的危险系数远远大于董承,董承却是个忠臣,他的女儿还准备嫁进宫做贵妃呢。

    朱展被留下,然后刘协派了两个禁卫军分别传召董承和杨奉回来。
【71】大风起兮云飞扬(2)
    听雨阁。

    董承跟刘协简单的寒暄了几句。

    刘协切入正题,问道:“卫将军也看见了,刚才在朝堂上,大臣们对于赏赐匈奴骑兵和黄巾军的看法不一而足,朕也拿不定主意,还请将军赐教。”

    董承道:“不敢,但是臣倒是有些想法,臣认为匈奴当重赏,而黄巾则需宽慰之,无需耗费太多,陛下可以慢慢把他们变成陛下的军队。”

    刘协心道,这匈奴人是董承请来的,黄巾军是杨奉请来的,一个重赏,一个却无需耗费太多?他是在为自己邀功吗?

    小刘同学不动声色的道:“请将军仔细说说。”

    董承只道是皇帝觉得他说得对,便眉飞色舞的说道:“一来,匈奴毕竟是外族,他们不辞辛苦为我大汉驱驰,自然应该重赏。二来,匈奴人年年劫掠我大汉边境,百姓苦不堪言,若陛下能够待之以宽,许以高官侯爵,他们必定念陛下恩德,百姓们的日子也能过得舒坦些。”

    刘协这才明白,董承也不是自私,而是出于忠心才这样说的,只不过他把匈奴想简单了。刘协继续问道:“那为何对于黄巾军却不能重赏呢?他们的损失远远大于匈奴骑兵的损失啊。”

    董承说:“非也。黄巾是什么?是叛逆,陛下如果厚赏之则天下人会怎样看陛下?对于叛逆只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剿灭,其二是招降。陛下现在人马充足又有五千匈奴骑兵助阵,何不趁机逼降了黄巾?让他们不能再为祸我大汉。”

    刘协笑道:“将军分析得好,不过将军却不一定说得对。”

    董承惊讶,难道小皇帝有更好的办法?董承为将数十年,自任颇有见识,自然不愿意让一个小孩子比下去,便说道:“不知臣错在何处?”

    “呵呵。”刘协笑道,“将军错在没有看清形势,若形势真如将军所言,则此法不失为一个妙计,只是将军分析错了形势。其一,匈奴人就算受了朕天大的恩惠也会年年侵扰我边境,这到不是他们生性残暴,而是他们以放牧为生,到了冬季自然食物匮乏,自然会劫掠我大汉粮食。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其二,匈奴人不会帮着朕收服杨奉的黄巾军,匈奴人现居河套,而白波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