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化末世的幸福生活-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路曾奇怪,这样窄的路,古人又是怎么把石头运下山的,到后山看过才知道,有条巨大的山沟充当滑道。

不过年深日久,现在滑道已经被山洪冲毁了。

于是,前山的山路,成了真正的独此华山一条道!

王路的眼睛闪闪发亮:“易守难攻,这就是易守难攻!石窟就是天然的房屋,又有水,山顶上虽然适合开垦的土地不多,但养活一家人没问题,不、不,我这个笨蛋,还在山上开垦什么啊,山下,鄞江旁,就是大片大片的良田,想要吃的,下山收割就行了。不行不行,山上还是要开垦一点田地,万一被僵尸包围,就能坚守。”

看着王路兴奋地一个劲唠唠叨叨,陈薇突然有种想抬头谢谢老天爷的想法,天无绝人之路啊,这一切,都象是老天注定一样。

多年以前,无意中听到学生的谈话,居然引动了自己一游的心思,要知道,和王路相比,自己对自驾游什么的,一点兴趣都没有,有这时间,还不如在网上多下两盘棋呢,每次外出游玩,都是当王比安的保姆。可真奇怪的是,那次自己却突然发了兴致,拖着王路去找这座山。而多年以后,这座山,却成了自己一家息身存命之地。

只是有一点担忧。

从奉化江,能不能到那座石山。

孙薇把自己的担心向王路说了。

王路双手叉腰,做仰天大笑状:“你忘了?鄞江上有座全国有名的古迹?”

“什么?”陈薇迟疑地想着,“烈士园?那不算全国有名吧?五龙潭?这是近几年新开发的景点,可不算什么古迹。”

“它山堰!”王路一字一顿道:“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建筑工程,唐代建成,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一!”

王路指了指江水:“它山堰就位于奉化江支流和鄞江之间,我们只要沿着奉化江而上,就能进鄞江,进了鄞江,石山就近在眼前了!”

陈薇兴奋之余,还有点担心:“奉化江上支流很多,我们怎么知道哪条支流是通向鄞江的?”

王路摆出如我所料的架势,从旅行袋的防水夹层里翻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机,一边打开电源,一边对陈薇道:“我早就考虑到我们全家可能要在野外定位的问题,所以,手机充好电后,一直保存着,就是在今天这样的日子应急用的。”

陈薇很快明白过来:“卫星定位?”

王路一边等待开机一边点点头:“就算地面上人类所有的电器都因为断电无法运行,太空中的卫星却依然在运转,它可是靠太阳能发电的。”

手机开了,屏面显示没有手机信号,这是肯定的,王路都没多看一眼,他只是留意了一下电池,还好,有三格,足够使用。

王路信手点击了凯立德导航,地图打开,很快,手机搜索到了卫星。

信号良好,有9颗星。

王路想了想,打入了搜索它山堰。

导航软件很快找到了一条从王路所处位置到它山堰的路径,只不过,这路径,是公路的。

王路并不在意,在导航地图上,还有一条从自己所处位置,直接指向它山堰的红色指示线。

王路缩小地图,尽量查看地图的全貌,很快,他找到了自己所处的奉化江和它山堰之间的全图。

地图非常全面,沿着江边的鄞州大道前行,前方5公里处,有个俗称的“大转盘”,从那儿右转,进入一条奉化江的支道,再前行数公里,就是它山堰了。

王路小心翼翼地关了手机,依然放到防水袋里。

举起船桨,他信心十足地下令:“出发!兵发石窟山!。”

初第二十四章堰上有客留不住

它山堰,虽然有中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的美称,实际上,只是一条拦在奉化江和鄞江之间的水坝。

在现代人眼中看来,它与雄伟根本不沾边,这并不奇怪,看惯了钢筋水泥的几十米高数百长宽得能跑汽车的现代水库大坝,千年前唐代人的工程,实在不算什么。

王路以前带着家人来过几次它山堰,令他比较好奇的是,它山堰顶铺着的大青石。

传说中,这上面铺了108块青石,但是,没有人能把它数完整。

你数过一遍,回头再数,数字又不一样了。

王路来一次试一次。每次陈薇和王比安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但是,没人数清过青石板。

传说中,这叫神灵保祐,甚至还牵强附会出一个民间故事,说某某地主想要破坏它山堰,听说只要把第88块青石板橇掉,它山堰就会垮掉,洪水就会冲进来。于是他晚上摸黑来破坏,可数来数去,这第88块青石板一直找不到。

这当然是扯蛋。

不过,把它当游戏玩还是蛮有意思的,所以王路每次来都要数几遍青石板。

就像那只僵尸,低着头,在它山堰顶来来回回走着。一幅不把青石板数清不罢休的样子。

问题是,你说这神灵管着僵尸不让它数清青石板作什么?

害得王路一家过不了它山堰。

地图上看着近,逆水行船可不容易。

一路行来虽然没有迷路,特别是进入奉化江的支流后,水流速度转小,划船容易一点,可挣扎到它山堰时,眼看就能进入鄞江,却被一只僵尸挡住了路。

木船躲在一处江边的岔湾,王路探出头,用望远镜观察着僵尸。

陈薇挤过来,也张望着:“那只僵尸还在?”

王路放下望远镜,苦闷地点点头。

陈薇接过望远镜:“你看了半天,真的确定这里只有这一只僵尸?它山堰好歹也是个旅游景点,哪道就没游客来玩?”

王路扯了扯嘴角:“它山堰又没开通专门的旅游线路,除非租专车,所以很少有整团的游客来。你忘了,我们以前来过几次,每次都只看到一两辆自驾车来玩的,根本没看到有旅游大巴。”

但还是个别有钱又有闲的人。

比如说,现在还在它山堰上散步的僵尸老兄,它“生前”肯定也是个驴友吧。

在这样一个鸟不生蛋的日子里,巴巴地跑到它山堰,又巴巴地变成僵尸,就是为了恶心一下王路,在他们一家逃生的路上添点障碍。

它山堰本身就是为了隔离奉化江的咸潮水进入鄞江而设的,所以,王路一家所在的奉化江水位,比鄞江要低。

也就低了一点点。

王路原来打算,是一家人下船后,把木船拖过它山堰的青石板堰顶的。

当然,从它山堰登岸,走陆路,也能到石窟山。

但这样的话,就要穿过整个鄞江镇。

虽然是农村,可鄞江镇并不是个偏僻的小镇,也有好几万人口,僵尸的数量和密度,并不是王路一家三口足以挑战的。

最安全的方法,还是进入鄞江后,一路行船,到石窟山岸边。

这一翻好算盘,被这只看风景的僵尸给打破了。

王路很心烦。

就算是他把僵尸引走,可光靠陈薇和王比安两人,是没有足够的力气,把木船拖过堰顶的。

让陈薇或王比安诱敌?――想都不要想!

偏偏身边连一点称手的装备都没有。

更别想着靠蛮干干掉僵尸了。

眼见着,已经到下午了,难道,还要在船上再过一夜?

可问题是,就算在船上熬一夜也解决不了问题啊。

明天,僵尸依旧在,这在水一方的“伊尸”,有的是耐心。

我们这活人,可耗不过死人啊。

看着王路一脸愁苦,陈薇无奈地开解他的心情:“还好还好,我刚才看过了,旁边就有一块番薯田,就算是米吃光了,我们还能烤番薯吃。”

王路没好气地道:“你想在船上烤番薯?干脆把船板拆下来当柴烧好了。”

陈薇听到王路硬梆的回话,愣了一下。

王路猛然醒悟过来,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老婆,我这也是急得上火了。”

陈薇笑笑:“我又没生你的气。”只是笑容有些勉强。

王路不敢看陈薇,陈薇也刻意躲着王路的眼神,船上,一时冷清下来。

夫妻两人之间的战争平息了,但僵尸还在。

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啊。

王路很羡慕西方那些不禁枪的国家,碰到这种落单的僵尸,上前,抬手就是一枪。呯,就解决了。

然后冲冒烟的枪口吹口气。

哪象自己的国家,长一点的西瓜刀,都是管制刀具。

王路正在胡思乱想,突然有只小手晃了晃他的肩膀:“爸爸,我想出对付僵尸的办法了。”

是王比安。

王路有点感动,儿子大了啊,知道给大人分忧了。

他转过身,心不在焉地摸了摸王比安的头:“噢,你想出什么好办法了?说给爸爸听听。”

自然,这是有口无心。

打僵尸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大人吧。

王比安拨拉下王路按在自己头上的手:“爸爸,我真的想出办法了。你看,我们把船倒过来,然后我们躲在船里面,就不怕僵尸了,这船就象盔甲一样,能保护我们。”

王比安还在比划,王路已经呆掉了。

靠!这样简单的办法,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王路一把搂住王比安:“小子,有你的啊!好!好!好!真他M的是个好主意!”

陈薇也听明白了王比安的话,她惊喜地看着王路:“这办法能行?”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王路说着伸出了桨,捅到水里,“你看,这片江水已经很浅了,就算是王比安,也能趟过去。它山堰那一边的鄞江水更浅,你还记得不,我们以前来玩时,那水又浅又清,都能看到底部的沙子。”

陈薇一把搂过王比安,不顾他的挣扎,狠狠亲了他一口。

说干就干。

半个小时后,它山堰顶上的僵尸,就看到一件奇怪的东西,从奉化江“挪动”过来。

那是只木船,不过,现在却是底部朝天,飘在江面上,渐渐向它山堰靠近。

在接近它山堰时,船内传出声音:“小心点,前面有石阶了,大家踩稳一点,千万别滑倒了,这儿水浅,能不能阻挡住僵尸可不好说。”

“知道了知道了,你在前边摸清道路就行了,后面有我管着。”

“记着过堰顶的时候,大家蹲下身,别把身体暴露在船外。”

“快走吧,这都说了几百遍了。越快过堰顶越安全。”

在吵吵嚷嚷声中,在磕磕绊绊中,倒罩着的木船翻上了它山堰,船下“长着”六条腿,一步步向对侧的鄞江走去。

僵尸能不能理解这玩意儿没人知道,但船内散发出的活人味道,肯定刺激到了它。

只见僵尸猛扑了过来,重重撞在木船上,对着船底木板,又抓又咬。

木船剧烈摇晃着,差点翻倒,船身下的腿踉跄着,好不容易保持住了平衡,王路急促地催着:“快快,就几步路,马上就到鄞江了!”

真的只有几步路了,前头的王路已经一脚踩到了对面鄞江的水里,这时,陈薇突然尖叫了一声。

王路一回头,这才发现,僵尸挠不动船板,居然变了手法,它的胳膊伸进了船底部,正在掀动船体。

王路脑袋一胀――这船要是被僵尸掀翻了,一家三口就象被掀翻的王八,人家僵尸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了。

电光火石之间,王路大喊一声:“全都趴下!”

船体应声而落,咚一声,落到堰顶的青石板上。

僵尸已经伸进来的胳膊被撞出了船外,等它再次扑上来时,木船已经稳稳地倒扣在堰顶,虽然被僵尸连撞带推,木船在石板上被侧着挪动了一点距离,却再没有翻倒之虞了。

王路一半身子扒在水里,勉强抬起头,不让水淹到口:“陈薇,王比安,你们没事吧?”

王比安在船中央,他闷闷道:“爸爸,我没事。”

王路焦急地喊:“陈薇!陈薇!”

陈薇的声音从船尾传来:“我没事。”她又补充了一句:“刚才船板撞到头了。”

王路吁了一口气,不过,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他听着船板外面僵尸的抓挠声,道:“好,大家听我的,我们匍匐前进,一点一点往水里挪,进水后,头抬高一点,小心呛水。”

磕磕声中,木船的船帮撞击着青石板,一点点向鄞江前进。

僵尸似乎也知道美食正在逃脱,它更抓狂地攻击着船板,但是除了木屑,它一无所获。

一步步,木船缓缓,却坚定地进入了鄞江,当整个船身进入水中后,里面,传出了一阵欢呼声。

等江水已经漫到王比安肩膀时,王路停下了脚步,三人齐心把船又翻了过来。

三人重新爬上了船,王比安冲着身后它山堰顶上的僵尸挥了挥手:“ByeBye。”

小船缓缓前行。

初第二十五章山有名

鄞江的发源地,来自上游的皎口水库。

在进入鄞江镇之前,鄞江转了个近90度的大弯。

在这个大弯边,紧贴着鄞江公路,就是石窟山。

陡峭的山崖拨地而起,虽然总体山势并不高,却颇有气势。

山脚底下,有个508路的停车场,停车场候车室旁,有条泥石小道,就是上山的路。

这条路宽只能容一辆私家车通过,非常不起眼。

外人很难找到这条上山的路。

这也是为什么石窟山风景奇特,却鲜有人知的原因。

王路把船靠近鄞江岸边,找了棵小树,栓上绳子。

陈薇举着望远镜正在察看停车场,一辆508路停在场内。

这是农村常见的中巴车,10来人的座位,售票、司机都是同一人。

车门开着,里面空无一人。

候车室是半凉亭室的,一眼望去,毫无遮挡,里面同样空无一人。

“安全。”陈薇道。

王路把手里的旅行袋往紧贴着鄞江的江边公路上一甩:“上。”

王路托着王比安的屁股,先把儿子送上了路面,接着是陈薇。

王路双手一撑,上了路面后,拎起旅行袋,向停车场旁的小路冲去。

耳边,只有陈薇和王比安紧紧跟着的喘气声和脚步声,直到冲上小路,王路也没从眼角的余光看到僵尸的身影。

他松了口气,在停车场西侧300米左右,就是鄞江卫生院,那里原本也是盛产僵尸的地方。

沿着泥石路狂奔,渐渐的脚下踩着的不再是泥土和石子,地面变得坚硬起来,大块大块的石质山地,出现在脚下。

突然,前面冒出一个小小的陡坡,翻过坡顶,是一个巨型的石质山坡,堆满了凌乱的碎石堆。

正前方,是座山崖,10多米高,崖的内部是被掏空的,崖顶用红漆刷着几个大字,日晒雨淋,漆早已经剥落了许多,带头的几个字,因为岩石风化,都已经看不见了,能辨认得出的,是“东思想万岁”。

路到崖边,一下子变窄了,而且越发陡峭,王路一家只能手脚并用地往上爬。

嘴里喘着粗气,王路的心却按捺不住喜悦,这地势越险要,僵尸越难以侵入。

在这条道上,自己只要准备好一堆石块,冲着僵尸砸,都能把它们给灭了。

这段山路有200多米,有时两侧都是山壁,有时,一侧却是悬崖,放眼望去,能看到山下静静流过的鄞江。

一家三口毫不停息,一鼓作气,翻过了这条山道。

王路人胖,渐渐落到了王比安和陈薇身后,突然,他听到了欢呼声。

是王比安和陈薇发出的。

王路费力地抬起头,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放眼望去。

眼前的,是一幕奇景。

一片巨大的山壁耸立在前方,山壁上被长年累月采石后留下的一个又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洞,洞的内部以及洞与洞之间,有着巨大的石柱、石壁做支撑,这样的巨洞一连排出去有七八个。

这里,就象是巨人国的客厅。

有着奇妙的震憾人心的魅力。

王路的腿有些发软,终于到了。

就在这时,前方的王比安和陈薇又叫起来:“房子,有房子!”

紧急着,王比安返身冲着王路跑了回来:“爸爸,有房子,山上有房子。”

王路用手半支着膝盖,边喘气边哈哈道:“我知道,我知道,有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