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家萝莉好种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两700文对于武暖冬来说虽不多,却是哥哥们第一次亲手赚的。

三个哥哥异常高兴,拿着钱去粮店铺买了食材回来,晚上包好,准备第二天灯会开市早早过来卖。

武暖冬已经被一堆堆铜板搞晕了脑袋,看着途中的花灯更觉得耳鸣目眩了。

驴车早先寄存在城门口,武行舟抱着武暖冬,见她打不起精神,赶紧招呼着背着大包小包的武夏至到前面的铺子买小吃回来。

武夏至把东西交给武秋止,屁颠颠的买回了四份面茧和炸团子。武暖冬挣扎着要下来,武行舟不让,喂她一口自己吃一口,“暖暖乖,人多,哥抱着不挤。”

武暖冬没辙,只能接过小吃负责喂食两人。

炸团子是软面包枣馅油炸,其实就是现代外皮改用糯米的炸元宵。

所谓面茧就是肉馅或者素馅馒头,个头不大,没什么特别新鲜的,不过里面塞着纸签全是吉祥话。据说是都城的富贵人家和官宦人家流传下来的习俗,纸签大多选取古今名人警句中可占前途的词句,有了些许的占卜问卦的味道。到了民间便随意了许多,全是吉祥语、俏皮话等各式各样的纸签,老百姓图个高兴的好意头。

“事事如意、万事吉祥!”

“百福具臻、福寿康宁!”

“金玉满堂、鱼跃龙门!”

“福禄长久、五福齐全!”

武秋止念着大家集齐的纸签,四人取了驴车趁夜回了村。

第二天天刚亮,三个哥哥便忙了起来,等到武暖冬从玉府出来,他们已经包好了三锅元宵,看这架势连中午饭都省了。

“明天咱们早收摊,陪暖暖逛灯会!”武行舟唯恐小妹没得玩生气,信誓旦旦的承诺着。

虽说对古代灯会感兴趣,但见哥哥们赚钱的念头高涨,她那么大人也不好扫兴不是,摞起袖子准备加一道小吃。

“暖暖,你说我做!”武秋止相当了解自家小妹,发现她要动手赶紧阻止。

武暖冬也不客气,说起了红薯小麻团的做法。

红薯蒸熟、去皮捣成泥。加入糖和糯米粉搅拌均匀。之后像是揉元宵一样搓成小圆团,快速的沾水在芝麻中裹一圈,锅内热油,下麻团,炸至浮起即可。

红薯麻团外酥里嫩,跟炸团子异曲同工却又别有一番风味。

谁都没有怀疑小小一个人怎么挖的了两大筐红薯和十个大西瓜,只要小妹不吃亏没受伤不偷不抢,其它的咋样都行。至于为啥暖暖会懂得那么多新鲜好吃的美味做法,三个哥哥不予置评,咱们暖暖小脑袋瓜子灵巧,就不兴自己琢磨出来的么!

“西瓜也卖?”武夏至扶着圆不隆冬的西瓜,有些不舍得。

“卖,但不能这么卖!”武暖冬可不敢小看古人的智慧,万一让有经验的农户发现西瓜子能做种,以后她就赚不起来了,“切成小块,挖子按碗卖。这个就由我管吧!行舟哥哥和二哥哥、三哥哥负责元宵和麻团。”

“行!”武秋止轻轻揉了揉武暖冬的小脑袋。

红薯麻团20文一份,一份十个。

西瓜碗20文一份,一个大西瓜能挖出50碗,看的武夏至连连摆头,小妹真是太抠了,比行舟哥还要扣。巴掌大的碗,尝鲜不解馋哪!

麻团成本只是油和糖,西瓜连本都没有,从晌午到晚上酉时,加上去的早占了好地,元宵卖了423碗,净赚8037文,比昨天翻台慢些,毕竟没那么新鲜了。麻团卖了517份,扣除糖油芝麻的成本,净赚10100文。西瓜不顶饱,卖的少些,45碗,赚了900文。

三个兄弟怕暖暖不开心,纷纷劝慰,武暖冬可不急,西瓜的市场她是心知肚明,剩下的5碗索性自己人消化了。

收了摊,四个孩子合计了下手里的钱,一共19两37文。

登时三个哥哥笑得连眼睛都没了,连平素淡定内敛的武秋止都笑的露出八颗白牙,喜滋滋的不停摸着暖暖的头发。

“三哥哥,再摸下去该秃了!”武暖冬委屈的揉脑袋躲到一旁,惹得哥哥们哈哈大笑起来。没办法,赚钱赚的太开心了,兄弟三人笑点低。

等到四人收摊离开,有一个圆滚滚、锦缎长袍的男人擦着汗的跑了过来,在商家处得知几个孩子已经卖光走了,顿时懊恼的一边跺脚一边长吁短叹,很是遗憾的离开了。

第三天照常,差不多过了酉时就卖光了,净赚18两。

几个哥哥毕竟还是孩子,对灯会早就忍耐不住,能踏实卖光货已属不易。

“今天哥哥带你逛灯会!”武行舟喜笑颜开的把银子分成五份,最大的30两碎银交给武暖冬收起来,剩下的不到7两37文分成四份,当作今天四兄妹的零花。

武暖冬把自己那份分给了哥哥们,自己堂而皇之的吃‘白食’。

第四十四章、走散

程子境从镇上的铺子出来,找武暖冬逛灯会就手帮武家兄妹收拾摊位。

刚收拾妥当,一个胖墩墩的男人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扶着桌子,一手指向武暖冬,喘了半响才开口,“那个……西瓜果还有吗?我……我都要了!”

武暖冬扒开护着她的哥哥和程子境,笑眯眯的问,“就两个了,您出多少钱?”

“十五两一个,行吗?”男人伸出手指,有些犹豫,没办法,家里小少爷只认这口,闹了两天了。

见小女娃垂着小脸不言语,另外四个男娃神色麻木(实际是听傻了),男人显然误会了,忙不迭地伸出五个指头,“五十两,两个,这……这不能再高了!”

“成交!”武暖冬痛快的把筐从后面拉了出来,让男人验了货,收起银子大方的说:“筐也送你了。”

“小娃,以后还有这种果子直接送到梁府,要是品质好,价钱不会少了你的。”

胖男人留下话,招呼后面的小厮抬起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走了,徒留下惊呆的三兄弟和程子境。

“乖乖,有钱人真是浪费!”武行舟摸了摸那五十两,实在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花大价钱买点不解饱的果子。

“行舟哥你看他那双鞋就值了五十两,身上的腰配没有几百两拿不下来。用五十两买点稀罕的果子很正常!”武秋止相当有见识的说。

武夏至啧啧称叹,眼睛亮晶晶的问,“还是暖暖有主意,要不我回家把剩下的西瓜抱来卖给他?”

武行舟敲了敲他的脑袋,“笨蛋,物以稀为贵,抱一堆过去,价能高到哪里去!”

程子境一脸羡慕嫉妒恨,“暖暖这一开口赚的钱赶上我家铺子一月的盈利了。”

武暖冬笑而不语,今天算是宰大户了,等到西瓜普及后价钱会很亲民,当然在普及之前她还是有很大的赚头的。

把锅碗瓢盆送到驴车处暂存,五人开始兴冲冲的逛庙会,最后一天,很多花灯都便宜卖了,正和武行舟的抠门心思。

皓月当空高悬,彩灯万盏,所有人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满街游走,热闹万分。幽坊静巷的小户人家在门前挂设数盏花灯,远远望去恍若仙境。

贯穿整个平吉镇的小河里飘着很多船灯,河边不少男女放着船,在船体上写着心愿和祝福。

一路上耍猴的、皮影戏、耍拳卖艺的……全是武暖冬曾经耳闻却从未见识过的古法表演,吸引了她全部目光,连什么时候被哥哥们往左手里塞了一个白兔的面人、右手里递过一个红纸风车都不知道,直到看到更为感兴趣的,兴致勃勃地喊着,“是变戏法的!”一溜烟的钻进人群里。

“那边有喷火的!”武夏至拉着武秋止使劲向喷火的地方拽。

程子境扭身握住武行舟的下摆往河沿拉去。

五个人莫名其妙的分开了,武暖冬那里正不吝啬的鼓掌喝彩,娃娃娇糯糯的叫好声吸引不少人们善意的目光,看是个可爱精致的小女娃总是不经意的将注意力投放到她的身上。

武暖冬无知无觉,等到看腻了回过神,几个哥哥和程子境早不见了踪影。无奈的拍拍脑门,人丢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原地不动,要不然大家找来找去,碰面的概率太低了。

小小的人独自站在当街,任凭人群窜梭,她察觉不出什么,倒是在茶楼二层的两双眼睛始终专注的望着她,从叫好到发现和家人走散,小大人般淡定自若,这样的小姑娘着实有趣。

“要不要叫上来一坐?”十三四岁的少年浅蓝色的长袍锦绣一派成熟,模样俊秀优雅,双眸如水温柔、眼眸黑白分明,挺鼻红唇,真应了那句唇红齿白翩翩少年。只是他举止多了几分清朗贵气,若忽略嘴角牵起的趣意倒真有文质彬彬的唬人劲头。

“那小娃肯定不来!”坐在他对面的少年十四五岁,随意倚在栏杆上,举茶杯闲暇的说。一身深紫色锦袍松松散散的穿在身上,一举手一投足半开的圆领口扯的更大了,露出两侧偏长的锁骨如蝴蝶展翅,五官深邃精美,眼尾上扬平添了一股狂野风情,眸光幽邃泛着淡淡如狼的茶色,正居高临下的望着武暖冬。

“赌什么的?”浅蓝衣少年把玩着一块半掌大小、质地温润白皙的海洋玉髓,上面朵朵绽放的小花如飒意的水墨丹青,色彩饱满、天然纯真,衬着那只修长的手如玉细腻半分不差。

“梁臻,好赌是病,得治!”罗玉寒漫不经心的放下杯子,拇指擦过唇瓣的水渍,本是粗鲁的动作竟让他做出几分洒脱的味道。

梁臻见他始终专注的看着那小女娃,嘴角噙了一抹轻蔑的笑转瞬即逝,指尖轻叩,后面侍候的小厮即刻轻巧的出了门。

罗玉寒垂眸遮住了眼底的冷意,翘翘嘴角,邪魅的撩了他一眼,“赌这家茶楼好了!”

“好!本公子赌一个要求!”梁臻笑意加深,又唤来一名小厮附耳几句……

武暖冬等来等去,等到的是个青衣打扮的小童,小童看着挺客气,可眼里藏了一丝傲慢,慢声慢气的拿着劲,“小姑娘,我家公子见你一人,怕你害怕,特意叫我过来请你去茶楼吃点甜果子。走吧!”说着就要扯武暖冬的衣袖。

如今武暖冬的婧女心经步入第一重境界,自然早就发现不远处的茶楼有人‘热烈’的关注着她,撇撇嘴,故作天真的大声问,“你家公子谁呀?哥哥说不让我跟陌生人走,你是拍花子吧?”

小童这下不淡定了,来往人群目光如刺,刺的他浑身难受,幸亏公子派了他哥哥来救场,才免去了他的尴尬。被自家哥哥瞪了眼,小童鼓着脸退到后面。

“小姑娘,我家公子没有恶意,喏,这是五两的银鱼给你买糖吃,拿了银子记得要去谢谢我家公子!”这位段数明显比刚才那位高,从怀里掏出两条银鱼递给了武暖冬。

武暖冬毫不含糊的接了过来,笑眯眯的塞进了袖兜里。

“走,跟哥哥上茶楼,给我家公子道个谢!”

“人家不是说大恩不言谢么?小哥哥,你家公子要是真想见我,要不就请他下来一聚,我还能请他过去看耍猴戏!”白给的钱哪有不要的,把她当猴,就别怪她收钱不赏脸。

小童脸色一变,想着硬扯过小女娃上楼,可这周围好些人看着实在不合适。

“哥,怎么办?”两个小童嘀嘀咕咕的功夫,那边陪着武夏至看喷火表演的武秋止终于发现武暖冬不再身旁,破天荒急赤白脸的吼了武夏至几句,两人赶忙沿路返回,当看到武暖冬身前拦着两人,武夏至也急了,摞袖子冲了过去。

这边的程子境也察觉到自己拉的不是武暖冬,和武行舟面面相觑自然没有赏河的心思,赶紧往回赶。

四个男娃同一时间聚齐在武暖冬身前,武行舟面无表情的瞪着两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童,“你们欺负我妹妹?”虎目圆睁还真有几分吓人。

“敢欺负我妹,凑你!“武夏至比划比划拳头,身高虽然不如两个小童,架不住身骨壮实,跟个小牛犊似的不容忽视。

“不是……是我家公子出钱……”

“出钱干啥,我妹妹是好人家姑娘,歪的邪的,别污了我妹妹的耳朵!”武秋止正因为自己大意让暖暖差点走丢而心生恼怒,两个小童撞到枪口上,立刻嘴不饶人的喊道:“还有没有王法,想让我喊来街坊邻居评评理哪!”

“你……你不讲道理!”

“衙门讲道理,你拐人家的女娃还有理了!”程子境接口道,冷目横对,“看着人模狗样的,呸!”

人越聚越多,两个小童难挡四张嘴巴,最终暗恨的瞥了眼装无辜的武暖冬,灰溜溜的走了。

“最讨厌有钱人对别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做派了,讨人厌!”武暖冬耸着小鼻子朝茶楼二层扮了个鬼脸,五人不受影响的继续猜灯谜去了。

第四十五章、嚼舌

盖房子的工事热火朝天的展开了,宋大噶和宋二嘎不愧是村里有名的实诚人,主动挑了大梁,督促村里人一天把材料准备齐全,又因为武家小娃在吃食上不亏大家,米面全有,更不用说是顿顿有荤菜还有加餐,村民更是干的起劲,七天起好了一栋三层小楼,半点时间没浪费。

小楼第一层五间房,分别是客厅、饭厅、练武厅和左右的小休息室;第二层五间房,主卧、浴室(卫生间)、书房和左右耳室;第三层四间房,客房、浴室、左右耳室。

其它房间倒没什么稀罕,最麻烦的就是浴室,武暖冬的图纸画的倒是很清楚,可惜帮忙的人没一个看得懂。宋家两兄弟急的抓耳挠腮,房子是盖好了,可埋在里面的那些管子什么的到底怎么弄,管子不弄好,小楼不算正式竣工。

武行舟也急,几个热心的叔伯追着问他暖暖在哪儿,不想干等着浪费时间。武夏至见哥哥腾不出空,自告奋勇的说了声便向神虎峰跑去。

武暖冬这几日天天扎在神虎峰脚下,不到饭点不回家,每次都会带回很多野菜给几个哥哥晚上加菜。虽然工地上的饭食也算不赖,但对需要更多营养的孩子来说仍然过于单一。晚饭如果没有意外,武秋止必然会亲自动手,不是说他的手艺比大婶们的要好,而是武暖冬用的食材大不一样,光是吃净面都是满口飘香的,几个孩子也有点养叼了胃。

沿路武夏至没停,刚拐进神虎峰时常走的山道路口,就听见在溪边洗衣服的两三个村妇正在嚼舌根,他本是不在意,只是听到熟悉的字眼时下意识的竖起耳朵,停下脚步。

“你说武家那四个娃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我可看了,盖得三层小楼,听说要起青瓦砖墙的大院子,那要多少银钱。那四个娃当初可是空手进村,就牵了头驴车,现今可在程家白吃白喝的。别到时候咱村里人都被骗了,大宅子盖好了,四个娃哭穷说没钱,老少爷们能怎么着,难不成把他们赶出去,就是程家和老村长也不干哪!”郑家寡妇有一搭无一搭的捶打着脏衣服,那嘴撇的老高,好像是料准了武家娃压根是空手套白狼,没钱骗人。

年纪最大的花白头发老妇人接口,“我家那口子回来就说,村长之前垫过话,说武家娃有大出息,能文能武,以后会给高门村添福气。我看那,那武家二小子傻乎乎的,武家三小子病怏怏的,村长怕是走了眼。”自打开工,不顾弟弟妹妹的劝阻,武行舟搭了个草棚睡在了那里,成天看不见人影,否则那老妇人指不定会怎么评论呢!要知道帮工的村民现在都知道武家大郎最喜欢的除了妹妹就是银子,最不喜欢的就是掏银子。善意之人认为是会过日子的小财迷,心歹之人的想法说辞怕是会难听百倍,比如如今这三位。

“还说呢!两天前我还看见武家那小妹跟程家少爷跑到神虎峰里头私会,没谱他们的钱都是程家出的!”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年轻妇人翘着嘴皮子笑得很是暧昧。

武夏至再单纯也分得清好赖话,听的鼻子差点气歪了,想也没想的冲了过去……

………………

跟很多深山一样,神虎峰也有个美好的传说。

几百年前山中有恶兽横行,把大山周围的百姓祸害无几,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