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家萝莉好种田-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您箱子来啦!”武暖冬把空空的箱子往老大夫跟前一放,摆摆手,“两位爷爷下回见!”蹦蹦跳跳的出了医馆,留下面面相觑的两位老人家。

武暖冬刚出医馆,武行舟正好买了甜果子回来了,三人来到一家做小海鲜的小馆子,点了店里特色的白水煮蛤蜊、蛋蒸海瓜子、三碗海鲜面和一条清蒸海鱼。

因为是武暖冬想吃,武行舟倒不心疼钱,反而是宋二嘎眼皮子直抽抽,等到小二离开才悄声道:“三碗面即可,何必那么浪费!”

武暖冬但笑不语,大有一种爷有钱敞开吃的心理——俗称暴发户!

等菜上桌,武暖冬每样尝了几口,口味偏清淡,微甜。她对小海鲜兴趣不大,所谓白水煮蛤蜊就是白蛤、花蛤、蛏子、海蛎子等这些带壳的用水煮熟,沾姜醋食用,很大的一盆,看起来经济实惠。海瓜子也是蛤蜊的一种,外形较小,把海瓜子的肉放入打开的鸡蛋里上锅蒸即为蛋蒸海瓜子。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吃个新鲜。

那条清蒸海鱼味道不错,武行舟挑了刺喂给武暖冬,吃了几口武暖冬便再也不吃了。没辙,自己吃武行舟总是怕刺大卡着她不放心,来来回回竟为她忙活了,他自己都没能吃几口热乎的呢!

一顿饭758文,鱼最贵,占了一半价钱。

宋二嘎连称不值,不如自己买来做合适。

吃完饭已申时,宋二嘎带着他们来到一家干净的客栈,要了两间房,武暖冬、武行舟一间,宋二嘎一间。当晚凑合在客栈点了三份米粉。一路奔波,三人早早的回房休息了。

第二日清晨,武暖冬果然赶上了早集,各色海鲜被渔民用竹篓装好,最多的是蛤蜊,像是扇贝、螃蟹和虾还是很稀少的,更多的是腌制好的半成品。

武暖冬买了不少活虾和螃蟹,用木桶放在驴车上拴好固定,沿途还看到了单卖珍珠和珊瑚摆件的摊位。

又圆又大、成色好的稀有珍珠是进贡之物,微有瑕疵亮度不够的在店铺加工也是天价。小摊上的大多是瑕疵明显,或者是米粒珠不值钱。

武暖冬给家里的女人们挑了不少,米粒珠串成手链或者项链,大颗的珍珠尽可能挑大小差不多的或者能用瑕疵打孔的,到时可以摆成花瓣形状做朱钗或者坠子。挑来挑去,仅有的三个摊被她淘了个遍。

逛完早市,武暖冬又去木器店铺转了转,最后选定了四张罗汉大床、四个双门衣柜、四张翘头书案,全是花梨木雕工,由店铺免费送货。

武暖冬完全没想到能买到罗汉床,唐朝初期人们仍是喜欢席地而坐,比如榻榻米这类的卧具全是唐朝传到日本的。后来才由席地卧演变成垂足家具,这时候应该是高矮卧具交替的时代。武暖冬很喜欢古代的那种拔步床,上面可以挂纱帘,可惜那种款式是明清以后才有的。等大伯回来,倒是可以让大伯打一架。据说大伯的木工手艺相当不错,年轻时候走南闯北的,也拜访过不少老木匠。后来年纪大了,在镇上开了家木器铺,连周边县上的都找大伯打家具。

木器铺有马车,家具散装,等到了地方小徒们会将家具组装起来。宋二嘎带着一桶海鲜跟着木器铺的小徒们先回村里,驴车太慢只能慢哒哒的看着马车扬尘而去。

ps:野山参自古至今价格居高不下,疗效和人工的大相径庭。现今30年的野山参拍卖要1到3万,年头越高越贵。重复:此文银两换算大致为1两金=软妹币2000元=10两银、1两银=软妹币200元=1000文=1贯(吊)、1文钱=软妹币0。2元,虽然比唐朝银两价格要廉价,但是方便大家换算和理解。

第五十一章、救人

“暖暖,买了这些家具,咱还能有钱吗?”回程路上左右无人,武行舟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问道。十二件新式大家具花了一百八十多两银子,武行舟当时头都晕了就看小妹跟变戏法似的从布包里取出了一个百两银元宝、一个五十两的银锭子还有三十多两碎银……

“行舟哥哥,我前两天挖了一颗野山参,今天卖了,得了好多好多银钱,刚才二嘎叔叔在,我没敢说!”武暖冬故作神秘的在武行舟耳边小声解释,并且偷偷撩开布包一角,果然里面还有几锭银两。这是她在背人的时候偷摸准备的,那几万两金银早早塞入玉府木屋里,藏在哪里都不如空间安全可靠。

武行舟吓得一下子把武暖冬的小手按住,脸色都变了,谨慎的看了看四周,小声嘱咐着,“可别掀布包,暖暖,你做的对,防人之心不可无。”他拿起布包抱在怀里,小脸满是郑重,“这些银子暖暖还是你收起来,谁也别说,知道吗?”

“嗯!知道!”

见武暖冬认真的点点小头颅,武行舟吁口气,抱着沉甸甸的银子包仍然有种云山雾绕的不真实感。

过一会,“暖暖,这野山参真能卖那么多钱?”

“嗯哪!”

“暖暖,你掐掐哥哥,看哥哥不是发梦吧?”

“暖暖可舍不得掐你,要不行舟哥哥你咬咬银元宝,要是牙疼,就不是做梦!”

武行舟刚要顺从的解开包裹,忽地想到什么,哭笑不得的捏了捏武暖冬的小鼻头,“小调皮!青天白日的财不露白!”

“行舟哥哥,别想了,这钱还要盖房买家具用呢!”看着武行舟一副‘出门捡金子’的兴奋样,武暖冬不得不泼冷水,要是武行舟还不恢复正常,回了村面对那么多爱八卦的大婶们不好交代哪!

“嗯嗯!还给暖暖买漂亮的衣服穿!”武行舟是乐傻了,露着一口白牙抱着包裹跟个傻小子似的,“暖暖真是太棒了!回家让秋止给你做香香的红烧肉吃!”

经过他提醒,武暖冬这才想起自己忘了什么,四个兄妹每人只有两身衣服,这些天不是深山就是工地的,衣服泥里来泥里去,天天洗天天换,根本不够穿,今天正好绕到镇上买几件新衣服。

“行舟哥哥,别笑了,眼睛都没了!”武暖冬终于怒了,一巴掌按在武行舟的嘴巴上。

“哈哈,太开心了,没事没事,我不笑出声!”

武暖冬翻个白眼,就是因为不出声,干裂着嘴巴一口白牙的让人毛骨悚然。

片刻,武行舟再也笑不出来了,满头汗的抱紧包裹,警戒的瞪着四周。

这是一片老树林,算是回村路上最偏僻的地段,稀有人烟,大树有两个成年人腰粗,若是躲几个人真不成问题,过了树林,便是热闹的平吉镇,治安还算可以。虽说平时没听说过有劫匪什么的,但是这灾年谁又说得清。

或许是老天看不得武行舟的铁公鸡模样,一列人马奔驰而来,土路瞬间暴土扬长的,驴车上的两个人顿时迷了眼睛,咳嗽不断。

武行舟这才放下包裹,回身半抱住武暖冬替她遮住了尘土。等人马走了许久,那份喧哗慢慢归落,驴车重新出发赶路,可没走两步,只听噗通一声,从前方茂密大树上摔下两道身影,血染一地。

“暖暖别怕!”武行舟连忙挡住武暖冬的眼睛。经过灾荒,他也见过不少死尸的模样,反倒是小妹被保护的很好,眼前这两人流血如此多,必然活不成了,别在吓着小妹。

“没事!也许还没死!”武暖冬耳清目明,看清两人是叠着摔落,压在底下的人恐怕是凶多吉少,但上面稍小个头的人应该还活着。

“行舟哥哥,咱救吗?”

“看看再说!”武行舟跳下驴车,先一步上前探了探,果然如武暖冬所料,小个头的人活着另外一个断气多时,“咦!”等人翻了身,武行舟惊诧的叫了一声,“是个孩子!”

武行舟稍作考虑终是托着他来到驴车处,武暖冬帮忙把人抬了上去。

说是孩子,也比武行舟大,看起来十四五岁,哪怕沾了不少泥灰都能看出面色惨白惨白的,腹部、胸口有两道半臂长的血口,露出狰狞的血肉,先前可能是上了药勉强止住血,从树上摔落想来是伤上加伤,又开始流起血来,那身紫色缎面圆领长袍上慢慢殷出黑色的血迹。

“这么流下去早晚会死!”武行舟焦急的拍拍脑袋,这里离镇不远,但是谁也说不准刚才那队人马是不是少年的仇人。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的下定决心,从天灾里闯过的人同情心都磨去的差不多了,不过看是个比武春息年龄大不了多少的孩子才会心生善念,毕竟武春息同样出门在外,若是遇到难事希望有人也能帮一把。

武暖冬从她那个万能包裹里掏了掏,掏出几根新鲜的大蓟放嘴里嚼嚼一股脑的糊在了少年的两道伤口上。之后抬起少年的头用水葫芦做掩盖,给他喂了口灵泉水。

伤口立刻不流血了,而且有慢慢愈合的倾向。幸好草药混着血水糊的红红绿绿的看不仔细,武行舟本身也不是细致人,见不流血赶紧往他身上铺了一层干草,赶车绕路往村里走。

“暖暖,咱先不去镇上了!”去镇上没谱就遇上先前的那些人。

“不去了!”武暖冬也同意,带着这么个棘手货不能往人枪眼上撞。

最后两人避开村民,把人送到神虎峰武暖冬发现的一个山洞里,山洞半人高,只够躺两个人的。那些干草凑合铺了个床,武暖冬又喂了他不少灵泉水,见人呼吸逐渐平稳,两个人慌里慌张的回了村。

到家把事情跟武夏至和武秋止说了,四个人决定当做没这回事,慢条斯理的吃了午饭,武行舟和武夏至去镇上继续买家用的东西,武秋止在工地帮大婶们做饭,武暖冬则还是上山采野菜,按照往日的活动路线,免得村民生疑。

第五十二章、顾念

武暖冬带了武行舟一身干净衣服、吃食和之前家里备下的外伤药返回那个小山洞,弯腰进洞。这时人还没清醒,身子烫烫的,应该是发烧了。武暖冬直接坐在那人的头前,搬起他的脑袋放到腿上,用空心芦苇杆充当吸管插在他嘴角,自己含口水,对着吸管送去一口水,大概五六口,那人的呼吸越发平缓。

武暖冬解开他的衣服,用勾兑了灵泉水的温水替他擦净了上半身的血污和残留的药草,露出健壮身躯上的半愈合伤口和其它几道陈年旧伤疤。两道新伤深入骨髓,若不是之前武暖冬喂的那口纯净灵泉水,怕是这人的肠子什么的都要流出来了,更不用说心口的那道刀伤了。

少年十四五岁,身体上居然有如此多的新伤旧疤,来历想来不凡。

不过这些和武暖冬没有任何关系,等不到少年醒,她就该撤了,以后相见不相识,多省事。

灵泉水能够让伤口快速愈合,武暖冬虽是好心眼的救了他,也并不代表要把根底掏的一清二白,所以在发现这人没了生命之危,便换了平时给哥哥们食用和洗澡用的勾兑水,而且取出了新买的细针和一种从植物上抽取的纤维,在他两处伤口比划了比划。

少年的伤其实不用再处理,可是这人本该是死的命,却诡异的被救活了。为了不让灵泉水的作用显得扎眼和神奇,武暖冬决定用他练练手,刚在书屋里看的‘关于外伤的处理与中医草药学结合论’这本书,还需要学以致用,没谱通过她的缝合,还能把这门‘技术’传播出去,所以……

……………………

罗玉寒深夜接到了京里的密诏,虽知疑云重重却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抗旨不从,连夜随同家仆奔赴京城。

谁知刚出小镇,异变横生,一队人马从天而降的偷袭了他们。

罗玉寒年少成名,谋略武功天赋惊人,在安史之乱平定之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岁便领兵上阵,组成了虎狼骑任命正三品右路兵先锋官,带领三千兵马智袭敌后方,烧毁粮草断了饮水,最终得了上乘,以少胜多,用两万人打败了突厥五万士兵。

而今罗玉寒是皇上身边必不可少的将臣,比起他的父亲罗子信更得唐代宗的信任和重用。

这次失利被刺杀,罗玉寒不是没有预料到,只是潜意识的不愿意相信,还在心底顾念着那一丝丝微薄的血脉亲情。

他父亲向来是他的人生榜样,无论是武功还是谋略,在目不识丁的武将中更似动笔不动武的文人,平素儒雅好客,门客千人,是大唐有名的儒将。

只是……孰能无过。

父亲为人甚好,却是过于多情,门客多、送来的美人更多。

罗家子嗣无数,他虽是嫡子,可既不是长子又不是父亲最疼爱的一个,那些个庶子每一个都巴不得他和他那早亡的母亲快快去团聚,好给他们让出罗家这份祖业。若非是征战沙场,用血挣出了一条路,他怕是早就淹没在罗家后宅中。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在那些奸佞小人的手上,尤其是他那个口蜜腹剑的大哥……父亲和他心爱表妹的儿子,多少年来,那人阴谋阳谋层出不穷,哪怕他半分继承祖业的想法都没有。只要他活着,就碍了那所谓大哥的眼。

过去他貌不惊人,父亲过多忽视,而今他自己挣出了名号,父亲依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的大儿子暗杀他的嫡子。

最终父亲还是让他失望了。

同样是儿子,难道他不是人生肉长的!

中了两刀、头晕目眩的罗玉寒在心底狠狠的发誓:最后一次,这是最后一次,这条命算是还给了罗家,若我大难不死,罗家与我再无任何干系!他日再见,必让他罗玉良还了这两刀割肉之痛。

如此念着,扯着不知生死的家仆藏在大树上的罗玉寒昏了过去。

罗家人祖传心狠手辣,他罗玉寒也是个中鼻祖,比起狠,不差罗家人半分。只是曾经母亲在世嘱托过他,让他照顾父亲,说父亲看似凡事不经心,实则是个寂寞孤独的人。当时年幼,罗玉寒信了,真的信了。在他心里父亲是个如狼般孤寂的盖世豪杰,可是现实一而再的打了他无数次狠狠的巴掌。罗子信若真是个任凭孤寂加身的人,他那后宅上百的女人则成了最大的笑话,而他,这个罗子信几乎想不起来的嫡子更是笑话中的笑话。

罗玉寒醒时几乎以为自己死了,手脚麻木浑身无力,眼前更是漆黑一片,若非模模糊糊中撇到了脚下一片不大的光线,他险些悼念命运之不公让他早早堕入地府。

知道被人救起,罗玉寒没有松心,反而神智紧绷。来者不知是敌是友,为上面办事,若不多留一些心眼,早就被啃的连骨头都不剩,尤其是上面的后宅同样不安稳。

没容罗玉寒思虑多久,失血过多的身体顶不住疲惫和伤重昏昏的睡去。等他恍惚中有所知觉时,正好感到有个青草味的东西探到嘴角,之后缓缓的清澈水流滑入口腔。

罗玉寒即刻恢复了精神,可以说,这是他这辈子喝过最甘甜的水,流入喉咙里连满心的倦怠和悲凉似乎都清除的干干净净。只是一瞬,他便认定了救他的人不是敌人。哪个敌人会精心的为囚禁的俘虏处理伤口和身体,还用如此的灵丹妙药。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那刻入骨子里的伤痛竟然在慢慢的抹平,似乎伤口是在神奇的愈合。罗玉寒屏声静气,好奇的微微睁开眼,顿时大吃一惊。

是她!灯会上让他赚了梁臻一栋茶楼的小姑娘!

莫名的,罗玉寒越发的放松了,想起小姑娘离开前的鬼脸和梁臻那张气的发青的脸色,他差点装不下去的失声笑出来。可是还不容他笑,锥心的痛再次传来,他忍住脱口的呼喊,立刻被小姑娘的大胆惊怔。

居然把伤口当作女红缝缝补补,若非这具身体是他的,罗玉寒几乎要为小姑娘的胆大包天叫好。

似乎是感觉到了罗玉寒剧烈的情绪波动,武暖冬连头都没抬,小手指随意一点,病弱状态的罗玉寒想要说话的嘴立刻闭上,头一歪被点睡了。

第五十三章、流言

武暖冬缝好伤口,在确认这人不会发烧或者有别的并发症后,又给他喂了些助眠的草药,病人嘛,休息好才能恢复好。第二天一早武暖冬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