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宝级艺术家-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咚咚咚。。。’

先是三声敲门声,屋内几乎同时就响起了应话。

门被打开,只看见屋里大约坐了三四十人,所有人都保持着安静,见到三人进入时一双双眼睛顿时凝聚了过去。

“白设计师,日盼夜盼可算把你给盼来了。”

坐在前排,一位国字脸十分有威严感的中年男人率先站了起来并迎向珙桐。

伸出手,脸上露出笑容,沉声说道。

“陈部长,让您久等了,航班有些晚点,我这一下飞机可就赶了过来。”

白珙桐与陈部长的握了握,带着丝歉意解释了句。

眼前的这位中年男人是中国住建部的部长,可以说是管着国内大大小小的设计师,能让这位大佬等着的可真不多。

“不,是你辛苦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还没捞得着休息就专程赶过来。”

陈部长倒很是理解的模样。

“薛会长,好久不见。”

薛老这时也是走了过来,白珙桐伸出手尊敬的喊道。

“白设计师,你这回去美利坚闹腾的动静可不小。”

薛老精神很好,面色红润,他看着白珙桐的眼睛里满是惊叹。

“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老吴,在你十月份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们正要做下决定将老吴的方案做为入选方案。”

“一开始我还在犹豫,是老吴听说了你要投标后阻止了下来,说一定要等你的作品完成再给出答案。”

薛老身旁正站着位年龄还要大些的老者,薛会长开口介绍道。

“吴老,让您等了。”

白珙桐微微鞠躬,伸手握住吴老的手掌。

这位吴老,已经八十一岁了,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是最老一辈的设计师。

他身子不高略微有些胖,不大的眼睛总是露着笑意。

“不用,还是要看你的作品。”

吴老轻声应道。

只简单的寒暄了几句,陈部长、薛会长以及吴老就又坐回位子,将会议室演讲台交给了白珙桐。

黑川雅之将自己背着的公文包打开,取出了里面的一台笔记本电脑迅速连在投影的数据端口。

一切都操作完毕后,黑川雅之看向演讲台前的白珙桐轻轻点头示意。

“航班耽搁了些,让各位领导、前辈久等了。”

白珙桐目光扫了一眼会议室内坐着的众人,顿了顿随即张口道:“现代派建筑是什么?”

“它是否没有地域性?是否钢筋混凝土?只是工业化的、冰冷的?”

“我想我的答案是持否定态度的。”

“这一次巴塞罗那博览会的主题是世界艺术,那么属于中国的艺术与文化是什么,该如何在当代以适宜的形式表达,这是我此次所主要考虑的方向。”

白珙桐手搭着演讲台,浑厚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内。

“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中,人们所习惯于围合式的空间,不管是南方的庭院亦或者是北方院落。”

“独立完整的局部空间都是产生出安全感与归宿感。。。”

“在我的中国馆设计中,即是以庭院为核心,想要探索出属于当代的中国庭院、建筑形式。”

珙桐又一次微微停顿,沉声说道:“如果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还望各位前辈及时斧正!”

简短的开头完毕,白珙桐向一侧黑川雅之做了个手势。

后者点头,点开了电脑中的视频动画,动画在前方的投影幕布上显现。

会议室中,住建部的部长、薛老、吴老以及一位位专家、评委纷纷凝神向动画看去。

他们实在好奇,好奇眼前这位搅动了整个美利坚的青年又会给出什么样的答卷。

画面徐徐展开,一方四米青砖高墙出现,似乎将天地围合。

中国院子讲究四方围合,中间藏气,气息直通宇宙,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庭院精神所在。

人常道,无墙不成院,无围合不藏气,墙体确定院子的范围,区隔内外。

视角不断拉近,迈入院门,进入门房,穿过影壁,最后才至了庭院。。。

经过了层层的过渡,只迈出一步当即豁然开朗,整个一方庭院展现在所有人眼中。

满座的领导、设计师们瞳孔骤然收缩,立马深吸了口气,继续看向画面的变化。

庭院不大,风格看似是江南庭院园林,它所运用的手法、文化都属于那片土地,可再仔细一看却分明不是,仿佛经过了承接,它不属于过去而独属于现代。

园林中央是浅浅的水景,以水景隐隐有一条中轴线,左侧以围廊将视角观者不断引向前方,右侧是外景有小桥、岩石、乔灌木,而这外景的终点同样是通向最前端。。。

动画不断前进,可以看见的是屋子内不管是八十一岁的吴老,还是三四十虽的中年人,眼睛都越张越大,越张越大。

踏上连廊,连廊蜿蜒在适宜的地方正布置着属于中国的艺术作品,自连廊向外望,间隔着的柱子仿佛是相框正巧框出一幅幅如画的景色。

而从外景走去,则路经的是树木、岩石、天空、土地。。。

一沙一世界,它们似乎就天然的流露出属于中国的文化,只一看就知道这属于中国。

“不管是长廊,还是其它的建筑。。。”

吴老面色严肃,眼睛竟显得格外犀利:“它并不是照般照抄咱们老祖宗的东西。”

“是将当代人们不需要的东西、元素乃至美学舍弃,保留它的核心、内涵用现代的习惯、工艺与新审美再将其重新表示。”

“整个庭院自然的就蕴含出一种中国的文化底蕴。。。”

画面继续,两条道路一同到达终点,是一座两层的建筑,做为主展厅存在。

建筑被人字形的屋顶所盖着,看起来象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更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

它的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

这座建筑在引入众人眼帘的那一刻,所有人眼睛第一时间睁圆了,纷纷屏息凝神。

它似乎是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是超越时间的质地。

进入建筑内部。

白珙桐开始向众人展示他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仿佛大自然的光线都是任其拿捏。

内部空间的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光线流动于厅堂的东,南,西三侧,有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楼梯侧部。

而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有特殊用处的展厅,则相形之下较为暗。。。

“这应该是中国住宅建筑在现代的一个形式。”

会议室里,有一位中年妇女喃喃自语。

“白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太深了,这座庭院,这个建筑,似乎一沙一石都有着属于老祖宗的东西。”

有一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点头,跟着道。

“没看懂,我没看懂。”

吴老眉头蹙着,也沉声道:“它的文化内核到底是什么?”

动画结束,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白珙桐。

第二百一十二章中国与岛国禅文化的对比

一侧,黑川雅之面色复杂的看着定格在幕布上的图像。

他当然知道这方设计的文化内核,甚至在白珙桐设计时他就是第一助手。

他是除白珙桐外最了解这座庭院,这个建筑的人了。

“我曾经说过,中国建筑道路的未来不能抛弃她的过去,她的内核应从文化中寻来。”

“咱们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太悠久了。”

白珙桐开口了,他笑着说道:“有不知道多少种理念、美学蕴含在浩如烟海的文化中,这些都等待着我们的设计师去发掘、提炼。”

“我今天所讲的是我所提炼出的一种文化内核。”

白珙桐微微顿了顿,露出思嘱,随后缓缓的吟出一首诗: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他的身前众人听得仔细,沉默考量。

只听白珙桐说道。

“满是落叶的庭院,我们并不会将那落叶打扫的干干净净,会很自然地留下些落叶。”

“但求存乎自然,随机生巧。”

“这是我们中国的做法。”

声音想在所有人耳边,响在黑川雅之的耳侧。

黑川雅之随之轻声自语:“满是落叶的庭院,将它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丝不苟。。。”

“这是我们岛国的做法。”

吴老、薛会长、陈部长以及大家听着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我所设计的中国馆内核在于中国的禅宗文化。”

白珙桐看了眼众人,继续说道:“中国的禅是人情味,禅是‘道’的一种,而‘道’则是我们的文化。”

“我们的禅文化,崇尚的是‘阔而美’,‘阔’不是排场,‘美’也不是媚俗。”

“我们的禅文化,讲究的是活,强调的是生机。”

“生动、变化、情趣,处处保持着一种‘活’的意境。水要迂回曲折,讲究活水;山石要连绵成势,远近呼应;树木要大小不一,各具风韵。”

白珙桐声音越来越高昂,连声道。

声音浑厚,回荡在会议室间。

“建筑置于其中,也要与景物互动,或越过水面,或与山石呼应,或与树木嬉戏。能把一堆没有感情的死物做得生动多情,这就是‘活’。”

众人听得仔细,黑川雅之则听得更是仔细。

岛国目前的道路就在禅文化,禅文化似乎留存在他们的骨子里,是他们开辟的方向。

由不得他不小心谨慎,进行对比。

“我们岛国的禅是性冷淡,追求的是一种‘小而悲’的意境。”

黑川雅之思索:“岛国的禅强调的是‘死’,如枯山水。”

“西方的几何园林,现代的景观规划也都强调的是‘死’,各有深浅的‘死’。”

仍在琢磨,白珙桐的话语再次响起,只听他说道:

“我们渴望生机,渴望意想不到的欢喜,这是区别于‘死’的做法。”

“毕竟咱们国家最嫌弃的就是‘死’了。”

珙桐说到这话语戛然而止,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他先看了眼不远处的黑川雅之,跟着收回视线补充了句:

“当然,我这里的‘死’是不具贬义的,只是两种不同理念罢了。”

吴老、薛老浑浊的眼眸越来越明亮、透彻,他们再一次凝神看向白珙桐身旁的画面时,仿佛越来越能看明白了。

陈部长以及一位位领导、专家也都面色慎重,脸上有喜意露出。

白珙桐继续说道:“‘活’,可以理解成灵活,也可以理解成生机,用《易经》归纳就是‘变化’。”

“不仅置景讲究‘活’,要移步异景;写诗词讲究‘活’,要蓄意无穷,作画讲究‘活’,要留白透气;即便是自古被文人轻视的建筑,也要讲究‘活’。”

白珙桐停顿着,脸上露出些笑:

“不知道你们是否有人注意过中国古建筑的屋面。”

“如果注意过,那么你会发现都呈现了一条开朗舒美的弧线,这叫‘反宇向阳’。”

“咱们老祖宗是连屋面都要环抱太阳,与天地融为一体,从而充满生机!”

白珙桐不断分析着中国禅,黑川雅之则继续对比着岛国的禅。

“把活运用到了极致?”

他有些失神,眉头轻蹙,低语道:

“那我们应该是把‘死’发挥到了极致,营造出悲沉的神思。”

“岛国古建屋面多是平直,朴实谨小,整洁素雅,这是禅意十足,这亦是‘死’。”

“倾向于把‘死’做绝,是源自于我们国家多灾多难的处境吗?”

他收回思绪,又看向白珙桐,随即道了一句:“应该是了。”

“‘活’不仅是‘生机’,还是‘不要做绝,留有余地’。

白珙桐伸手比划了个半圆,继续说道:“这是月盈则亏的理念。。。”

时间在白珙桐的分析中不知不觉的流去。

屋内的众人只觉得自己眼界大开,发现了应用中国文化于当代的真正含义。

包括吴老在内,所有人都回想起先前中国馆的一景一物,他们这时才真正认识到那样一座庭院所包容的理念与美学、文化。

“这真正是一座蕴藏着中国内核的中国馆。”

有人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白珙桐声音陡然提高,又一次念出老祖宗总结出的古句。

“这是美,是西方追求的残缺美。”

“最完美的东西,似是尚有残缺,但用起来毫无毛病;最充盈的东西,似是尚有空虚,但用起来无穷无尽;最直正的东西,似是尚有弯曲;最精巧的东西,似是尚有笨拙;最机辨的回答,似是尚嫌木讷。。。”

话音落下,徐徐吐出口气。

脸上升起一抹红晕,只听白珙桐最后说道:

“在中国对设计最高的评价自古以来都可用一话语来形容。”

“虽由人作,宛自天成,这也是‘活’的最高境界!”

话毕,向台前微微鞠躬。

会议室内响起轰然的掌声!

吴老、薛会长、陈部长三人带头,每一个人都望着白珙桐,都在鼓着掌。

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中国馆!

“白珙桐设计师,我要代表国家深深的对你表示感谢!”

陈部长站起了身子,向白珙桐深深鞠躬道。

“白珙桐设计师,谢谢你。”

“中国建筑的道路不在于提取出古老的元素,不是将那些千百年前的东西原模原样的套在现代设计上!”

“应该挖掘它的文化。”

薛会长、吴老也站了起来,面色郑重,向白珙桐深深鞠躬道。

白珙桐的一侧,黑川雅之也在鼓掌,可他同样在思索。

“‘小而悲’与‘阔而美’。”

“‘性冷淡’与‘人情味’。”

“‘生’与‘死’。。。”

他心中念道。

“到底孰优孰劣,不分高低,还是。。。”

不知得出了什么样的答案,但黑川雅之却是沉默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那年今日(二合一大章求订阅)

将方案图、施工图以及大小的注意事项递交给了组委会。

接下来关于建筑公司招标的事项暂时不需要白珙桐去花太多心思,他只需要在中国馆开始搭建时前往巴塞罗那监监工就足够了。

回到工作室的第二天,白珙桐舒舒服服的睡了个懒觉。

是都快到晌午了,才磨磨蹭蹭的起了床,衣服也不换了,就穿着件睡衣,顶着个鸡窝头就走出了房间。

站在楼梯上,能看见一层大厅中大家忙碌的身影。

“哟,桐儿,起了啊?”

有大个子圆脸的张工手里正拿着份文件走动,他瞅见了白珙桐,脚步顿时停下,乐呵呵的喊了句。

“张工,早上好。”

“还早上,都快中午了!”

“哈哈,那张工,中午好。”

白珙桐咧着嘴,笑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沪上的那个项目搞定了?”

“今儿早上刚回来。”

张工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我一听说咱们头儿都回国了,那还不立马屁颠屁颠的赶回来。”

等末了,他才面露正色应了句:“沪上的那个项目已经交掉了。”

“桐哥。”

“白设计师。”

“桐儿。”

。。。。。。

屋里的实习设计师、苏木、倩姐一众听见对话也都看了过来,陆续打起招呼。

对于白珙桐睡衣、鸡窝头模样就走出,老成员们倒是没什么反应。

可从水木大学以及周边高校选入的实习设计师们是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一个个莫不是想笑又不敢笑的纠结。

在他们脑海中白珙桐的形象着实高大,是穿着西服、打着领带,是站在最耀眼舞台上发表跨世演讲的大师,是让人仰望的存在。

“原来白神也有这幅家居打扮的时候。”

有姑娘犯着花痴,眼睛悄悄的瞄上一眼又一眼。

“不知道白神一个人的时候会扣脚丫子不。。。”

有男生互相对视,心里想着让他们觉得十分兴奋的一幕。

珙桐边走下楼梯,边向大家打着招呼。

就在这个时候,门厅内连着铁门的电话机响了起来。

“喂,你好,我是白珙桐。”

珙桐顺手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