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铁骨凰后-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众臣和各派势力的争吵,秋夜弦反复思虑,最终也看中了燕如一的低调、无背景、无明显缺陷,便让他以“代将军”的身份暂时接管北疆军队。

那时,费国正处于内乱之中,无暇顾及尚国,尚国并不需要接管北疆大军的将领有多大能耐,只需要其能稳定军心和人心就好,燕如一的经历与性格恰好适合这个位置,而众臣看他只是“临时”兼“暂时”,又是个没背景的,想来这个位置他也坐不久,也就不再反对,让他赴任去了。

没想到,混了二十多年都没有出头之日的燕如一,就此迎来了他人生中极其耀眼的机遇。

因为费国无暇顾及尚国,他便不用面对迎战强敌的压力与挑战,这为他顺利治军打下了基础。

此外,他对军务和将士心理的了解,让他得以成功的安抚军心,妥善处理军务;他细心、周密、严谨的性格让他能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他丰富的作战经验、教头经验又能让他很好的训练将士,强化战力,从而达到了上上下下的要求。

如此几年,他竟然赢得了那些曾经跟随阴九杀、凤翔空的北疆军队的认同和支持,地位日渐巩固。

原本,京城的王公权贵们绝对不允许尚国最精锐、最重要的北疆大军军权落入燕如一这样一个出身贫民、没有背景的将领之手,然而燕如一在北疆坐稳将军之位的时候,天洲的“三龙争霸”正进入公开然、白热化的阶段,各派势力为了自己的主子、利益斗得不可开交,哪里还顾得上去管北疆的事情?

在那期间,燕如一也含蓄的通过一些人、一些法子向秋骨寒表示,他绝对不会帮助尚神帝打压兄弟,这便意味着他选择了秋骨寒。

又过了半年以后,秋骨寒登基为帝时,燕如一已经正式取代阴九杀、凤翔空,成为北疆的领军人物,而秋骨寒也正式封燕如一为北疆大元帅,深信他就是自己的心腹。

……

这便是燕如一大器晚成的传奇。

凤惊华听后,半晌才道:“本宫听说燕如一近年丧妻,没有子嗣,以他现在的年纪,恐怕也很难再育,他既然想让他的女儿入宫,恐怕没那么容易罢手。”

燕如一虽然是军中大将,声势如日中天,但他既没有儿子,又没有靠山,年纪又大了,还能在军中当多少年的将军?

对于他来说,让女儿入宫并诞下皇上的孩子,便是最大的依靠与前途,他会轻易放弃?

在她看来,从军如此艰苦,但燕如一从军二十多年都没能升到一个很好的位置,但他哪怕长期与妻子分离也还是坚持着不肯离军,心里也一定是有野心的,而且也是隐忍的,这种人一旦得到机会,就不会轻易放弃。

——就像他去北疆当“临时代将军”时,明明所有人都觉得他不可能干得长久,但他还是紧紧的抓住这个机会,不仅没有敷衍了事,反而全心全意,克尽职守,竟然坐稳了这个位置一般。

“他不罢手也得罢手。”秋骨寒不以为意,“他能有今日,都是朕提拔的,他还敢违逆朕的意思不成?”

凤惊华笑笑,没说什么。

这次宴席上的小小的风波,除了凤惊华,没有人当一回事。

接下来的多天,燕如一带着妻女搬入京城的新宅,忙着收拾,没有上朝。

当然,他是回京休假,可上朝,也可不上朝,并没有不合规矩之处。

而就在那几天里,北疆突然飞鸽传书,说是怒河北岸的费**队正在集结和加强军备,隐隐有挑衅和攻击尚国之象,恳请朝廷结束燕大元帅的休假,即刻赶往北疆领军。

消息传出,朝野全被惊动了。

因为费国内战、无暇对外的原因,怒河两岸已经和平了数年,尚国朝野几乎忘记了费国人是多么凶残的生物,而这封信快报的到来,再次提醒整个朝野:费国人不仅没死,而且死性不改!

一时间,满朝官员都请皇上下旨,即刻命燕如一返回北疆,死守怒河南岸,绝对不能让费国人跨过怒河一步。

秋骨寒当然也知道事关重大,不可拖沓,便命人拟草圣旨,准备于次日传到燕元帅府。

为什么要次日再传旨下去?这是出于他对燕如一的体恤,希望燕如一能在京城多留片刻,好好的与家人道别。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就在次日上午,他刚刚上朝,燕如一就出现在朝堂上,并恭敬的、不舍的双手捧上一封请辞书——辞去北疆大元帅,解甲归田的陈情书!

秋骨寒吃惊了,满朝文武也吃惊了,皆看着燕如一,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他疯了不成?

1212 变相的要挟

秋骨寒没有让人去接那封请辞书,只是收敛了亲切的脸色,平静的盯着他,道:“燕元帅为何请辞得这般突然?”

他希望燕如一能拿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千万不要是令人猜忌和失望的那种可能。

燕如一面露愁苦之色,显得极为真诚:“皇上,臣妻已逝,臣的膝下如今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天天嚷着要出家,小女儿才七岁,而臣从军三十余年,与妻女聚少离多,两个女儿都与臣不太亲近,这已经成为臣心头的一大遗憾。尤其是臣的小女儿,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臣若是继续为将,远离京城,只怕臣的两位女儿会彻底忘了臣这个父亲,臣百般思虑之下,决定选择在家里陪伴女儿,颐养天年。”

众臣一听,都在心里暗骂:说得好听,但,骗谁呢?

凭你一介堂堂大元帅的身份,还怕请不起下人侍候你的两个女儿?还怕别人欺负了你的女儿不成?

再说了,你混了三十八年,好不容易才熬到今天这个位置,你会轻易放弃?换了谁都不会放弃!老婆女儿全死了都不会放弃!就你吖的好意思说出这种低级的谎言来!

秋骨寒暗暗咬了咬牙,放缓声音,用关切的语气道:“朕理解你的爱女之情,但朝廷正是用将之际,你又是朕器重的人才,朕希望你能以社稷为重,切勿在军中需要你时突然请辞!至于你的女儿,朕许你带她们同赴北疆,同时,朕会赐你沙洲城的大宅一座,仆佣二十人,侍卫五十人,确保你的两个女儿得到最好的照顾,你大可不必担忧她们的生活与安危。”

燕如一的理由完全不能让他信服,但他现在确实需要燕如一这样的人才,所以他也当众表示出对燕如一的重视和尊重。

还有,他一点都不相信燕如一是真心请辞,他作了这样的让步,希望燕如一不要得寸进尺。

“臣谢皇上的栽培与器重。”燕如一的脸上,是毫无破绽的感动,但他还是这么说,“只是北疆环境艰苦,到了冬天更是天寒地冻,臣的女儿从小生活在南方,早就习惯了南方的气候与饮食,实在无法适应北方的生活。”

他顿了一顿,叹气:“去年春天,臣妻带着两个女儿去北疆与臣团聚,因为水土不服,臣妻去了没多久就病倒,怎么治都治不好,过冬时就撒手去了,而臣的大女儿也瘦了十几斤不说,就是臣的小女儿也染了严重的风寒,差点一病不起,所以臣这次带她们回来,无论如何都不想再带她们去北疆了。”

众臣:“……”

这话也说得太夸张了吧?

北疆再冷,就凭他的身份,还怕他的女儿住不起屋里温暖如春的宅子,吃不到南方的饭菜?

燕如一分明就是在找借口——不是找借口请辞,而是找借口给皇上施加压力,增添自己的筹码!

秋骨寒心里也清楚这一点,几乎就想当场斥喝燕如一,再削了他的将位,将他打回庶民的队伍。

然而,燕如一不是文官,而是手握重兵、朝廷眼下最需要的大将,他不能意气用事。

他刚要说什么,臣子中就有一人问了:“燕大人,你的大女儿已经十七岁了,完全可以陪伴你的小女儿,你为何不将小女儿交给大女儿来照顾?我见过你的大女儿,那般俊俏懂事的姑娘家,怎么好端端的要出家?”

燕如一面露犹豫之色,偷瞄了皇上一眼,才叹着气道:“嫣儿确实很懂事,也把妹妹照顾得很好,只是她情事和婚事不如意,一时间心灰意冷,就想绞了发根去当尼姑,我这几日一直在劝她,劝得也是疲惫不堪哪。”

又有人问了:“你的大女儿生得那般美貌,性情也好,跟你这个大老粗完全不一样,她想嫁人,这京城想娶她的多了去!你就说你女儿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家吧,我帮她找,不信找不到让她合意的。”

这话一出来,众臣纷纷点头,恨不得当场推销自己的女儿、孙女、外孙女、侄女等等。

以燕如一如今的身份,谁能攀上他这样的亲家,必定如虎添翼啊!

“唉,嫣儿她啊,”燕如一又偷瞄皇上,心一横,老实说了,“她就钟情皇上,心里除了皇上就没别的。我跟她说了皇上对皇后一心一意,断然是不会纳她为妃的,她就说她很是羡慕皇上和皇后的恩爱,也不敢再痴心妄想,不如削发为尼,方能放下这份心意……”

众臣:“……”

吖的,燕如一竟然真的这么干了!

干了什么?竟然挑怒河两岸生变的机会,拿“辞官”要挟皇上纳他的女儿为妃!

还说得这么坦荡诚恳!真不愧是手中有兵的,底气很足啊!

这下,皇上又该怎么办?

众臣的目光,移到皇上脸上,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皇上的对策。

燕如一不是夏国公,也不是姬太傅,夏国公和姬太傅再怎么位高权重,但作为文臣,他们不至于不可或缺,而燕如一对于现在的北疆大军来说,可以算是唯一合适的统帅人选。

如果燕如一真的不干了,皇上也好,朝廷也罢,去哪里找一个经历丰富、熟悉北疆和军队、又具有一定声望和才能的将领去接手北疆的二十万精锐?

而且费国大军眼下就在怒河的北岸蠢蠢欲动,指不定哪天就打过来了,现在又哪里是更换统帅的时机?

在他们看来,镇守北疆四年、不曾出过任何大的差错的燕如一不仅现在不能走,皇上和朝廷还不能对他凶了、冷了、罚了,免得引来军中的猜忌与非议。

所以,皇上必须得选——要皇后和对皇后的一心,还是要北疆大元帅和北疆军队的稳定?

面对堂下的鸦雀无声和种种表情,秋骨寒很平静,直接问道:“燕如一,朕现在问你一句真心话,你是不是真的不想当这个北疆大元帅?”

众臣的心脏皆是剧烈的“砰”了一下。

听皇上的口气,难道皇上真的被激怒了,准备不要这个北疆大元帅了?

皇上对皇后如何重视,他们已经领教过了,也不敢再去破坏皇上与皇后的恩爱,但是,皇上为了坚持对皇后的“忠贞”,真的要弃边疆的安宁于不顾?

皇上……不会那么糊涂吧?

1213 君臣暗战

燕如一也是心中一惊,而后跪下来,抹着眼泪道:“臣当然舍不得离开北疆那些与臣并肩作战的兄弟们,但臣也放不下臣的亲生骨肉,臣今日请辞,实在是出于无奈。若是能有两全之举,臣甘愿战死沙场,以此回报皇上的栽培之恩。”

秋骨寒冷笑两声,刚想说什么,兵部尚书就站出来,道:“皇上,臣认为燕元帅只是担心女儿才会突然请辞,此举并非出于燕元帅的本意,不如暂且放下此事,给燕元帅几天时间好好思虑,如何?”

如果是以前,他一定乐见燕如一下台,而后推选自己的人接任,但眼下费**队又想闹事了,如若挑选新的统帅过去,只怕担当不起这个重任,到时必定是谁推荐谁受牵连,因此他现在一点都不想燕如一离任,要离也得等怒河南岸稳定了再离。

这会儿,他看到皇上和燕如一都没有让步的迹象,生怕皇上真的说出“朕准了你的请辞”之类的话来,赶紧出来打圆场。

他一开口,其他大臣出于各种目的,也纷纷出来附和他的意见,希望此事暂且缓缓,让燕如一再好好考虑几天。

秋骨寒从大局出发,也并不希望燕如一离军,当下便道:“燕爱卿,你今日此举实在太过突然,朕希望你收回请辞书,好好考虑几天再做最后的决定。”

只要这事能缓上几天,他就可以让人去劝服燕如一,而且他也相信,燕如一一定能被说服,大不了他多给燕如一一些别的好处就是了。

燕如一见皇上如此强硬,生怕自己把皇上给逼急了,皇上真的准了自己的请辞就不妙了,也赶紧顺势而下:“臣也觉得臣的请辞过于匆促,思虑不周,臣回去后就好好劝臣的女儿,只要臣的女儿能理解臣的难处,以大局为重,断了出家的念头,臣自然要继续报效朝廷的。”

他开口闭口都是“女儿”,秋骨寒听着就很反感,当下挥了挥手:“既是如此,你平身归位吧。”

燕如一赶紧起身,回到队伍之中,暗暗擦了擦汗。

秋骨寒接下来再没有提北疆的事情,众臣也知趣的不提燕如一的事情,以极高的效率结束了这一天的早朝。

退朝之后,秋骨寒直接往御书房行去,准备把这一天的时间都投入国事之中。

燕如一越是如此要挟他,他越是要勤勉,要努力,要变得更强——为什么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燕如一在羽翼丰满之后敢公然要挟他?因为他还不够强,还不够令所有的臣子敬畏和臣服!

所以,他没有时间发怒,没有时间发泄,他只要把发怒和发泄的时间用来理政就好。

令他意外的是,他刚抵达御书房不久,他新挑的贴身大太监华义就进来通报:“皇上,夏国公求见。”

他放下手头的毛笔:“宣。”

华义出去,而后夏物生进来。

这是夏物生病愈返朝之后第一次踏进御书房,以前,他进来的时候总是挺着腰杆,抬着下巴,步伐很重,但现在,他的腰杆没那么直了,下巴也不抬了,步伐也变轻了。

触到皇上沉静的目光,他的呼吸就是一窒,恭敬的行礼:“臣见过皇上。”

秋骨寒坐在案桌之后,也不赐座,只是淡淡的道:“夏国公见朕何事?”

夏物生原本还想跟皇上寒暄几句,叙叙旧话,增进舅侄感情,但这会儿见皇上对自己只有君臣之色,没有舅侄之情,也不敢自作多情,赶紧道:“皇上,适才在朝上,燕大元帅突然请辞的行为实在不妥,臣以为需要有人开导他,让他就此断了请辞的念头才是,臣想去当这个开导他的人,特来请示皇上。”

他知道他在“废后”之事中激怒了皇上,估计要被冷落上好一阵子了,所以今天的事情发生之后,他便迅速跑来请缨,想将功补过。

秋骨寒沉默了一下后,展颜:“夏国公德高望重,说话得体,有份量,而且也极为了解朕的心意,朕相信你一定能向燕如一准确转达朕的意思,朕就把此事交予你了。”

有人主动去谈,总比他派人去谈方便,免得燕如一真以为皇上离不开他了。

夏物生道:“臣今晚就去拜访燕大元帅。另外,臣还想问皇上可有什么要交待臣的?”

燕如一虽然肯定不是真心辞官,但也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条件,所以,他得知道皇上的底限与价码。

秋骨寒沉吟了一会儿,道:“你只需问你是否有了别的心愿就够了。”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他实现不了燕如一的心愿,第二,他可以实现燕如一的其它心愿。

如果燕如一肯放弃他女儿的事情,别的事情,都好说。

作为皇上,他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就看燕如一要不要这个台阶了。

夏物生明了他的意思,又行了一礼:“臣明白了,臣现在就去了。”

说罢,他就站着,看着皇上,希望皇上念舅侄之情,跟他多说几句,但皇上却低下头,拿起毛笔,口气不咸不淡的:“去吧。”

夏物生心里失望不已,低着头走了。

走出去的时候,他看了看守在门边的华义,心里又是一阵失落: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