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蜡香满园-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世全!你这个没良心的!这是你弟弟!你做得出来这样的事情,你没良心!我当初怎么没把你扔了喂狗!”王周氏恨得直喘粗气,拄着扫帚上,痛骂不已。

阿喜赶紧从屋里奔出来,扶住奶奶。这年纪大了的人,可不敢摔着。她前世的奶奶就是因为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因为一个很著名的“**”,世道完全坏掉了,奶奶躺在冰凉的地上整整两个小时,却没有一个人敢去扶。最后家中人找到把她送到医院,却已经来不及了……

王周氏仍然很激动,被孙女扶着,站直了身子,仍然大骂不止。

王张氏来到王世安面前,愁苦着脸。大哥不肯收这些蜡的话,可怎么办啊?这村里面没有第二个人家收蜡了啊,别的村子里……这世道不好,哪里都一样,除非上县城,直接卖给收蜡商。

以前没有分家,收完蜡以后他们是完全不用操心的,自有大哥张罗着卖掉。至于价钱,他也从来没管过,反正卖多卖少,都是公中的钱,他想操心也操不着。

可是如果今年大哥不收……蜡堆在家里,不能吃也不能喝……

“这样没出息!”王周氏骂过了瘾,回过头来却看到二儿子二儿媳苦着的脸,不由地又来了怒气,“长着腿是干嘛的?自己跑趟县城都不行?他王世全能把全村的蜡运到县城里去卖掉,你自己一家的蜡运过去卖掉,难道做不到?我什么时候生了你这样没用的窝囊废?”真没用!一个大男人,连县城也不敢去!

奶奶骂人一向生猛。对于大儿子,恨不得生下来把他扔了喂狗,对二儿子,就是不知道怎么生了这样的窝囊废,不知道骂三儿子时,又是怎样的一句话。不过偶尔听父母谈及三叔时,似乎很不出息的样子……所以奶奶如果骂三叔,肯定没好词。

不过大伯也是该骂,这还是亲弟弟家呢,这样好的蜡,一两银子一担,亏得他也张得开这嘴。家中一共十亩蜡园,按平常的收成,十亩蜡园也就产一道蜡十担,因为今年她改进了熬蜡方法,一道蜡稍微多了些,一共有十一担,如果是一两银子一担,才区区11两银子……合人民币也就5500块钱。

天哪,辛苦这么长时间,就这么点收入?那也太低了一点吧。阿喜前辈子当老师,都说老师工资低,饿不死吃不饱的,可是每个月财政工资加上效绩加上课时补什么的,也有小三千块……两个月的工资就超过这全家一年的收入了?真是太夸张了。

阿喜对于现在银子的购买力认识不足,但仅凭着她对包子价钱的认定,她就知道,这个收入实在不能说是高,而且家里还有一个当哥哥的大儿子在县里上学……唔,上学的开支都很大的,这点钱估计不够全家用一年的。而且她还想着要发家呢……这个收入,温饱都勉强,可怎么能发家?总不能一辈子都过这样的苦日子吧?

所以,她也是支持父亲自己去县里卖蜡的。

王世安却很迟疑。他去城里的次数很少,而且大多走山路——因为山路难行,有钱人基本上不会选择走山路,所以反倒安全些。可是他还要带十一担蜡,怎么走得了山路!

再说他在县里不认识什么人,俗话说,卖生不如卖熟,自己大哥都只能出到一两,谁知道那些人能出多少呢?如果比大哥出的价还要低,那岂不是……

“你就再没出息一点吧!”王周氏恨铁不成钢,恨恨地说了句,就迈着小脚进屋里去了。他才是一家之主,他家的主意,总要他自己打定才行。她已经老了,儿子都不听她的了,她又何必再讨人厌?

阿喜却不肯放弃。十一两银子真的太少了,做那个熬蜡的设备,也要一两五钱银子呢!如果所有的蜡才卖十一两银子,那她可没有把握能让王世安拿出一两五钱银子,来做一个这样的东西。

同时,阿喜也理解了当时铁匠说的那句话:“你还不知道村里的蜡谁收啊,他会多出多少钱?”原来村里的蜡都是大伯收的,而他将蜡的价钱压得太低。村中人家,大部分家中都是几亩、十多亩蜡园,多的有几十亩,但是这样的人家很少。所以,一两五钱的均价,十亩地也不过十五两银子,二十亩地也不过才三十两银子,就这点钱,谁舍得花一两五钱银子去做个东西来熬蜡?用蒸笼就可以了,一文钱不花,只是麻烦一点罢了,但也比以前要方便得多。

而且听大伯刚才的口风,他今年收蜡,还是要往下再压压价的……算了,那个装备,想要别人买,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了。而且按铁匠的说法,出了村子,仍然是没有什么人买的。只能自己家做一个用用了。

可是要自己家做,首先得有钱。铁匠已经说得很明确了,拿钱才做。11两银子的收入,那肯定是做不成的,只能让爹去县城去试试了。如果能多得一些银子,那才有希望做这个装备。而且做为一个在现代社会长大的人,她也不理解为何王世全这样惧怕,不就是去趟县城吗?

于是阿喜开始努力地劝王世安,大伯那人是什么人?他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真的会像他所说的,亏本帮村里人,仅仅只是赚个路费?不,完全不可能,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他要不是至少赚个对开,阿喜敢把她的头割下来给他当球踢!

王世安不太清楚县城里蜡的价钱,然而他思考了一下,也同意女儿的意见。大哥那人,怎么也不像会做善事的人,他赚的,肯定不只一点路费……既然县城里蜡的价钱可能要高很多,为什么他就不能跑一趟呢?大哥能做到的事情,他也一样能做到!

王世安听了阿喜的一番劝,毅然同意去县城卖蜡。只是县城离王家村实在是有些远,而且没有官路直达,只能从水路走,来回得两天的时间才够用。

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阿喜感叹,不止是进蜀的路难行,出蜀的路难走,这蜀人自己出行,也是大不易啊!

因为想赶在中秋前将蜡卖完好让儿子过个滋润点的中秋节,王世安决定第二天就走。他跑到村里有船的人家去问价,而王周氏与王张氏则开始炕饼、捏饭团子,炒些酱,好让王世安在路上的时候吃。外面的东西可贵,还是自己带着点吃的东西省钱。

半天后,王世安才回到家,一脸的为难。

阿喜扑上去问怎么回事。话说现在,她是越来越把自己当成小孩子了。王世安不过30多岁,如果在她的前世,还是正当盛年呢,可是现在,王世安被家庭的重担压得相当的老成,满面的风霜。

王世安苦着脸说:“王大水家到是有船,也肯明天去城里,可是他要一两银子,而且还要交定金。”一两银子?合一担蜡价钱啊。王世安真恨不得将这些蜡顺水漂到县城里去。

“他要多少的订金?”王周氏沉着脸问。这种时候,得有魄力,想做,那就一定要做到!可是这个二儿子,最缺的就是魄力了。

“至少要两百个铜钱。”王世安叹息道,“我去哪里找两百文钱……”

王周氏不再听他嗦,迈着小脚进了屋,一会儿,取了一个小罐子出来,将里面的铜钱全部倒出来,一个一个地数,数出来两百枚,其余的再放回罐子里,只是剩下的也不多了,不过三四十枚而已。

“娘,怎么能要你的钱!”王世安急了。上次娘用她的钱买肉吃就已经让他很不安了,如果这次还用她的钱……

“废话,这钱不是给你的!”王周氏骂道,“你卖了蜡回来将钱还给我不就是了?脑子里面都是豆腐渣吗?”

王世安被王周氏骂得深深低下了头。他也觉得,自己怎么就这样傻呢,是啊,回来后再还给娘不就是了?

阿喜在一旁乐得呵呵直笑。这个当爹的真好玩,憨乎乎的。

王周氏虽然爱骂人吧,但是心并不恶毒,从来都是为了他们好,只是态度有点凶罢了。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刀子嘴豆腐心吧?

再说了,她骂的是自己的儿子,她这个当孙女的怕什么,难道怕爹这个当儿子的会对亲娘有意见?那也就太搞不清状况了。

 第24章 干粮

谢谢红茶咖啡的打赏!宝宝会继续努力写好文的!

王世安拿过母亲的血汗钱去交租船的订金,而王周氏与王张氏也开始飞快地行动起来,开始准备路上的干粮。王家村离县城太远,就算是最快的坐船,来回一趟,加上还要在县里卖蜡,怎么说也得后天才能回来。如果不准备一些吃的,在路上买饭吃的话,那就太贵了点,庄户人家,没有那个闲钱。

就算婆媳两人一起做干粮,却也仍然是各做各的。虽然阿喜看王张氏与王周氏最近的相处情况略有好转,但也仅仅是略有好转。让她们俩个齐心合力,好难!

阿喜就跑过来帮忙烧火。她是有私心的,想跟着爹爹一起去。到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了,她还没有出过这个村子呢!

其实也不止是她一个人没出过村子,这个村子里多少老人,一辈子也没有去过县城,生在这个小山村,长在这个小山村,活在这个小山村,嫁娶仍然在这个小山村……直到死了,仍然埋在这个小山村。

可是阿喜可跟那些人不同,她是从几百年后的世界来的,她是见过市面的人,她岂会被这个小山村阻住她前进的脚步?

终有一天,她会像一个振翅的凤凰,腾空飞起。

王周氏在烙饼。与她平常烙的薄饼不同,现在王周氏烙的,已经不能称为薄饼了——阿喜觉得光用“薄饼”两个字根本不能形容出来它的神奇,这简直就比张纸厚不了多少。

奶奶做饼的手艺怎么如此了得,她拿过一张比划比划,大概比她前世吃过的葱花薄饼干还要薄一点,关键在于,那种葱花饼干是用机器压制的,可是她手中还热热的这张饼,是奶奶用手擀出来的。

“奶奶,你怎么将饼做这样薄?”阿喜撕着手中的饼就开始吃。嗯,不错,这饼看着虽然薄,却很有韧劲,外面奶奶还抹了一层薄薄的芝麻盐……这个东西也是奶奶自已做的,就是将芝麻加盐炒香后,碾碎做成的,非常的香。整个饼吃着又韧又香,非常的可口。

“不做这样薄,饼凉了就不好吃了。”王周氏擦了擦汗,继续在擀面饼。

阿喜赶紧递过去自己的那块小手绢,给王周氏擦汗。王周氏接过那块手绢,眼光瞥到了上面那充满抽象主义风格的那朵花,嘴角抽了抽。

奶奶好像很痛苦的样子!阿喜很奇怪。她这条手绢每天都洗得很干净啊,不可能有味道的啊!

而王张氏,则先煮上了一小锅米饭,然后又去菜地里摘了几样青菜,择好洗净后,开水烫一烫,用盐腌上一阵,拧干了,切成碎碎的。

娘这是要做什么?阿喜特别奇怪。

一会儿,米饭便熟了。为了让丈夫在路上吃的香,王张氏没有往里面搀地瓜,而是加了一些豇豆,豇豆熟了之后味道也是粉粉的,非常的可口,不像地瓜那样,与米饭煮一起,会产生败味。可是豇豆收得少,所以平常主要还是用的地瓜来煮米饭。弄得现在阿喜一看到地瓜,就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若要问她的近期目标,不吃地瓜饭绝对可以算一项。

王张氏将米饭盛出来,打散,让里面的热气散掉,而她则开始往那些青菜进而加香油了,细细地青菜拌上香油,闻起来就很可口,阿喜的口水都出来了。

难道娘是准备让爹路上吃米饭配这些凉菜?可是米饭若凉了,会发硬的,味道可不会好到哪里去。

菜拌好后,王张氏伸手摸了摸米饭的温度,就开始将拌好的菜碎末添加到米饭里面,然后搅拌均匀。

“看着就像猪食!”王周氏哼了哼,手上麻利地继续烙着饼。

王张氏仍然一声不吭,却抬头看了王周氏一眼,才低下头,继续她手中的活计。

阿喜听得一头的汗。说实话,她也觉得挺像猪食的……猪吃的糠麸里面可不是得添加切碎的猪菜,跟这个……真的很像!

王张氏将米饭与青菜碎末混合好后,然后开始捏饭团子。

饭团子,阿喜也是吃过的。小时候调皮,吃饭时候不肯好好吃,妈妈怕她饿着,就会用手捏一个饭团子给她,让她边玩边吃。到长大了些,才发现,桌上的菜更好吃,才老老实实地坐在桌前吃饭的。

她那懦弱的父母,却是非常非常好的父母!

只是那时候她吃的饭团子,都是纯的白米饭,不但里面没有加过豇豆、地瓜之类的东西,更没有加过青菜叶……而捏成了团的饭团子,终于与猪食划清了界限。

捏好一个饭团子,王张氏还有些担心,又使了使劲,将它捏紧。如果不捏紧,半路散了的话,那吃的人就会很不方便了。

阿喜看着那些排得整齐的饭团子,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个动画片:《桃太郎与饭团子》。在那个动画片里,饭团子据有着神奇的力量,不但能让主角桃太郎吃了后充满力量,就像大力水手的菠菜一样,还能降服野兽,让它们成为桃太桃的朋友……

不知道娘做的饭团子有没有这样的力量?阿喜的思绪漫无边际地飘着,完全在胡思乱想。

干粮还没有做完,王世安已经回来了,脸上神情非常放松。看来,他刚才与船家谈得很愉快。

“怎么做这样多的干粮!”王世安进了厨房,看到母亲与妻子都在那里忙活干粮,有些感动,可是再看那量……吓了一跳!不过两天时间,哪里用得了这样多!

“爹啊,我也想去城里啊!带我一起去吧!”阿喜赶紧撒娇。她的功力是越来越强了。

王世安听得一头的黑线。阿喜以为他是去城里玩吗?还非得一起去?

“阿爹啊,我们也要去啊!”阿翠与阿辉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窜进了厨房,开始一起吵起来。

阿喜听了,脸都黑了。这下完了。如果只是她一个人要去,那凭她的功力,她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可是如果还要加上这两个小家伙……阿喜放弃了。不放弃不行啊,哪个家长会答应呢?

两个小调皮!看我下次买了肉包子也不给你们吃!馋死你们俩个讨厌鬼!阿喜气得直向他们俩个小的瞪眼。

“不许去!都给我老实地呆家里面,哪里也不许去!”王世安果然如阿喜所预料到的那样,脸一沉,一声吼,阿翠与阿辉都老实了。

“阿喜,你给我留家里,好好看着弟弟妹妹!”王世安厉声对阿喜说。

阿喜无精打采地点点头。这两个小家伙,看我等会怎么治你们!

阿翠与阿辉似乎也感觉自己刚才坏了姐姐的事,两个小家伙吐吐舌头,悄悄跑掉了。

第二天一大早,行船的王大水便来家里叫人了。阿喜家正在吃早饭,见了王大水,赶忙请他上桌一起吃。

王大水也不客气,接过筷子就上桌吃开了。阿喜家境虽然不好,但奶奶的手巧,做了很多的小泡菜佐食。泡菜虽然是四川特色,但也仍然有很多的懒婆娘,不会做或者做不好。但王周氏做的小菜,佐稀粥喝,却是绝配。

阿喜一向吃饭慢,结果等她一碗稀粥喝完,再去盛,却发现锅已经现了底。

没吃饱,让阿喜很有怨念。这家伙肯定是故意的!特地来人家家里吃早饭!

吃完早饭,王大水帮着王世安一起,将十一担蜡挑到他的船上。

王世安背起那个鼓囊囊的包袱,上路了。里面装的,都是他母亲与媳妇为他做的干粮。

王大水今天早餐是吃得最舒服的,看着那样大的一个包袱,心里便有了些念想。一边用竹竿撑着船,一边问王世安:“老二啊,你这包里是啥子哩,我怎么闻着怪香的。”

“没啥,是我娘他们做的一些干粮。”王世安不好意思地说。这东西,真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娘也真是,他只是出去一趟县城,瞧她做这么些,都够去省城了!

“干粮啊?”王大水听了,口水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