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营销状元-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真会说话!”梅儿被他说得心花怒放。
  “到我办公室坐一下吧。”走出电梯时,梅儿邀请他同行。
  “行,等下再去找宁总!”朱江决心先摸摸这个贤内助的底,夫人外交吹一点枕边风,办事往往更快更有效,比什么都强。
  坐在梅儿宽敞的办公室里,秘书已把大窗帘拉开了,阳光洒进办公室,特别明亮,桌面洁净,地上羊毛地毯一尘不染。朱江坐在皮沙发上,秘书送上一杯茶,他捧起来喝了一口,是台湾的冻顶乌龙茶,据说对胃有温和保健作用。
  “茶叶怎么样?”梅儿走过来坐在对面沙发上问。
  朱江边喝边说:“没得话说,是*!又香又醇又健胃。”
  “那你是懂行的。医生说冻顶乌龙正有此作用。上次我到台湾去见净空法师时,就是他推荐我喝这个的。”

二、迎合思维——敲门砖(29)
“这件皮褛真的不错,要谢谢你啊!”她边摸皮褛边说,“几个小姐妹都说我穿上合身。”
  “不要客气,略表我的一点心意。你身材真的好,那天你一试,我就知道这件衣服非你莫属,再没有第二个人合适了。”听着这恰到好处的吹捧,梅儿乐滋滋地眯着眼睛微笑,光洁的脸上红润、细嫩,在阳光照射下,更是鲜艳欲滴。
  “今天你是不是找老宁?我前两天还和他讲要照顾你生意。”梅儿主动提出了问题。
  “谢谢你的关照,我想如果可能的话,那几台设备就优先照顾我吧。”朱江直截了当地提了出来。
  “你做他做,都是做,早点买了也好,省得他们一个个像绿头苍蝇盯臭肉一样老找宁明,弄得他茶饭不思、心神不宁。实际上都是那些办事的人出的点子。”梅儿心中有一点怨气,现在爆发出来了。
  “宁总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你也不要急,额头会起皱纹的。”朱江一句话把梅儿吓住了,她怔怔地望着他。
  “中国有句古话叫心宽体胖,不是说心宽了体就胖了,是比喻,意思是心放开了,情绪好了,人也会随之变漂亮。”朱江真会说话,说得梅儿又笑了,她看着朱江,说:“走,找老宁去,我要他给你办合同,买你的货。”
  梅儿要随朱江去,朱江连连摆手:“多谢你的关心,你已和他打过招呼了,我也就不着急了,所谓‘心慌吃不得热粥’,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梅儿想想也对,自己打过招呼了,老宁也没有反对,这件事应该是铁板钉钉了。
  她点点头:“也好,你先过去见他吧!”
  其实朱江心里真正想的是他之前给宁明拉了皮条,宁明这次可能会跟自己说些事,或者还要自己去办些事,如果梅儿去了,一掺和,那就什么都办不成了。
  他敲了一下宁总的门,里面传出宁总的声音:“请进!”
  朱江推开门进来时,宁总微笑着在接一个电话,他见是朱江也不避讳,而是继续在说,并且用手示意朱江关门。
  朱江关上门,轻轻坐到沙发上,宁总依然在和对方调侃,而且不时嘻嘻哈哈,十分惬意。他听出来了,宁总是和一个小姐在说话。
  朱江静静地坐了十来分钟,才见他收线。
  “你来了?”宁总十分兴奋。
  “宁总一早就雅兴十足啊。”朱江恰到好处地说。
  “噢,不瞒你了,是黄杏儿要我去打高尔夫,我约她下午去青浦高尔夫球场。她在虹桥宾馆,中午我去接她。你去不去?”宁明因为朱江是牵线人,所以并不瞒他自己的约会。
  “好事,这叫有缘千里来相会。”朱江吹捧了一句。
  “哈哈哈!”宁明畅怀大笑,他十分高兴听到朱江的这句话。事实上,仅十天的时间,他们就已约会了三次,热度在一点点上升啊!
  正说着,有人在敲门。
  “进来!”宁明收起笑容喊了一声。
  是秘书来通报:“徐工的老总来了,见不见?”宁明毫不犹豫地说:“不见,就说我们已订了合同,请他们省心吧!”
  朱江心中一惊,连徐工上海分部老总都不见?不过这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合同订了?是谁家?
  秘书退了出去。
  宁明看着朱江,把话挑开了:“朱江,这个单我给你做,你也为我出了不少力,我要感谢感谢你。不过你还是要降一点价啊!”
  他是商人,商人讲唯利是图。
  朱江笑着说:“当然会降点,你开个价吧。”
  宁明伸出三个手指,笑着:“怎么样?”
  “三个点?行!”朱江也是一口价,直爽得很,两台泵车可是一个大买卖啊!
  “好!”宁明按了一下电铃,秘书进来了。“你喊财务科王科长过来!”
  宁明要秘书去喊人来签合同。
  朱江把空白合同抽出来递给宁明。
  宁明看了一眼,说:“就这么说定了,一个月内交货,怎么样?”
  “可以!”朱江又是一句斩钉截铁的话。
  王科长来了,按宁明指示,他与朱江就在宁明的办公室里把两台泵车的合同签了。朱江呼出一口气,这场提心吊胆的商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他在宁总办公室里当即给周总打了一个电话,报告战况,周总也很高兴,祝贺他又有新的建树。
  宁明把梅儿喊到了办公室:“朱先生的合同签了,我们两家今后会合作得更好了。”
  梅儿也为朱江的成功接单祝贺。
  “我和朱江有事去市里,你照看一下公司。”宁明对梅儿嘱咐了一句,然后取了车钥匙和朱江一起下楼了。
  一个月后,朱江在高尔夫球场又遇上了宁明和黄杏儿,他们穿着相同的浅黄色运动服在打高尔夫,宁明正手把着黄杏儿的手纠正她的姿势。朱江知道他们已处在热恋之中,就没有去打搅这对野鸳鸯的雅兴。
  朱江的生意已逐渐做开,但是如何才能做大呢?目前还有几个难点要突破。经过一番思索,他渐渐有了新的思路,他准备集中人手来商量下一步的对策。
  大千世界之中,任何信息和机遇都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只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创新精神,再加上百折不挠的毅力,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攻破的;不管机遇降临在何时何地,只要及时抓住,总是可以成功的。此时的朱江,脑海之中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计划……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编辑絮语:
做销售,少不了要去收集客户资料。而收集客户资料必须要有内线,发展内线等于有了耳目,由此可以了解项目的情况和新近的发展,而且还能针对具体的情况作出及时、行之有效的反应。
  由此可以知道,这个内线的作用举足轻重。他可能是朋友的朋友,也可能是亲戚的朋友。最主要的还是要把关系铺开,让身边的人为自己所用。
  毕竟,销售讲的就是一个人脉。
  现在几个品牌之间的产品,材料、价格差不多,人家凭什么要你的而不要他的?这个时候就要看业务员的公关能力了。怎么公关呢?要想客户之所想。把客户的难题当作自己的难题来解决,这就叫量身定做,个性化营销。其实,所谓个性化营销,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量体裁衣。具体来说,就是企业要面向消费者,直接服务于顾客,以满足顾客特殊要求的新型营销方式。
  既然要做业务,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客户进行沟通。
  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时候太过直接未必是好事。这时不妨另辟蹊径,从客户的喜好着手。
  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摸清楚客户的性格特点和喜好,再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投其所好,和客户熟悉起来,并获得对方的信任。如此再一步一步把重点转移到业务上来。
  这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迎合思维”是营销过程中的一种创新策略,它要求以迎合客户需要的思维去公关、去谈业务,并与时俱进,从而赢得合作的可能。若再帮助客户完成他不便或不能完成的小事,就能进一步获得对方的信任,让对*得你是自己人。如此一来,做成业务就水到渠成了。
  

寻求支撑点(1)
从各个大公司生意运作的情况来看,银行的支持力度对公司意义重大,拿不到银行的按揭,业务是做不大的。放眼望去,现在哪一家工程机械公司不需要银行支持?而要得到银行的支持,就得寻求上层的庇护和银行高层的支持,两者缺一不可。朱江为此绞尽了脑汁。
  朱江这几天确实也在努力与上层搭上线。他先从亲戚老文着手,老文在交通部门,认识的人多;另外堂姐莉宝的女婿小罗在市建设局工作,对政府部门、建设单位的人更是如数家珍。那天朱江到他家里去请教这方面的经验,他也深感到要是能搭上线,不管是和政府部门的领导还是和交通部门的领导,甚至于银行方面的领导,都算胜出了一张牌。
  “你来了,请坐。”小罗吃过晚饭,正在看《新闻联播》,朱江就踏进了他这栋两层的小楼。这栋楼坐落在闹市中僻静的一个小巷中,不起眼,一排有六栋旧房改建的小楼,每栋楼前面都有三十来平方米的小院,可以栽花。小罗的小院布置得十分雅致,不过这不是小罗和阿芳的功劳,这得益于朱江的堂姐夫。
  这位老学究退休前就喜欢在家中摆弄盆栽,对花啊草啊有一点研究。他搞的盆景、庭园布置,都十分逗人喜爱,他原来的老房子有一个十来平方的园子,不仅栽了三个盆景,还有松竹,甚至还有假山,做得那叫一个栩栩如生。他在那个园子里摆了一张小方桌,一张藤椅,有空就泡上一壶龙井茶,颇怡然自得,用他的话说是“孤芳自赏”。
  自从市里要建高楼,把他迁到张家宅基这个集体宿舍来后,他就施展不开了,只能每天早晨趁着太阳初升之时,坐在阳台那张旧藤椅上,边喝茶边逗挂在竹竿上鸟笼里的那只画眉,每次逗得画眉发出清脆的叫声,他都会高兴得眯着小眼睛边笑边喊:“莉宝,快来,画眉叫得好听得很,不要错过了这个机会。”
  莉宝是他的妻子。
  她呢,这时正缩在被子里回味梦中的喜事、好事,现在被他这么一喊睡意全消,她抬头看床对面的挂钟,才六点。
  “你真是越老越糊涂了,也不看人家正在睡觉。你看看现在才六点,晨光刚刚露头你就把我吵醒,只怕左邻右舍的人也被你弄醒了。”
  后面两句似乎给他提了一个醒,这么早把邻居吵醒了怕有意见,他看看东边发白的天空,晨曦刚刚透过,确实是早了一点。
  他因此偃旗息鼓了。
  他一直不甘心失去那小庭院,看到女儿、女婿有了这一方空地,他的劲头又来了,于是把那三十平米的小院修整得相当雅致。
  进门左边靠墙,他依墙用木头做了半个亭子,还在亭子上面用匾题了“殿春轩”三个大字。沿墙他又用木头搭建了一条长廊,并在墙角用几块太湖石砌成了一个假山,其间堆了一些泥土,种上几支天竺葵和几支美人蕉。亭子和长廊都用朱红漆粉刷了一遍,亭子正上方飞檐处还吊了两只铜铃。在院子中间还把原来家中两只古代太平缸移来了,放了水,一缸养了金鱼,另一缸养了三只绿毛乌龟,绿毛乌龟在水草中游移,绿毛晃动起来煞是好看。这个庭院是他的杰作,也是他的骄傲。
  庭院引来了不少看客,小罗家右边居住的是公安局长老刘,他下班后常把老婆拉来观赏这洞天福地。他老婆一次次喊着也要在自己小院中点缀一番,但都被老刘挡了回去:“你也不看看,我可是坐在公安局长的位子上,哪能把家中布置成洞天福地,你不怕人讲,我怕。”他老婆撅撅嘴把话收回去了。 。。

寻求支撑点(2)
小罗劝老刘:“我叫丈人给你小小地点缀点缀,省得嫂子心中不舒服。”
  老刘不做声。
  几天后,老夫子就在他院里养了一缸金鱼,种了几棵文竹和夹竹桃,墙角边用四块太湖石砌了一座小假山,种了美人蕉和竹子。
  经过一场春雨的滋润,花花草草长得亭亭玉立,竹子和开放的美人蕉交相辉映,惹得老刘夫妇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还差不多,又不花多少钱,还有诗情画意,你得过去谢谢老夫子。”
  老刘老婆三番五次要请老夫子过去吃便饭,都被老夫子笑着谢过了。
  有一天,市建设局的余处长到小罗家玩,像发现秘密一样发现了这一片沃土,高兴得连夸小罗有文人气息,有独到眼光。
  小罗笑着说是老丈人的杰作。
  小罗家的庭院名声在外,有一天竟传到市人大张主任耳朵里去了。星期天张主任就开了车来小罗家看看点缀得像花园的庭院。
  没想到张主任和市建设局余处长竟在这里不期而遇。
  “咦,老余你也常来小罗这玩?”
  “我们是上海交大的同学,在读书时就相处得很融洽。”余处长在张主任的问话下,讲出他是小罗的同学,这一点知道的人还真不多。
  “噢,原来如此。你认为他家的庭院如何?你是搞建筑的,有资格来品评。”张主任边看边说。小罗在院中摆了一张小桌,泡了两杯三万昌新茶碧螺春,请他们坐在藤椅上边品边聊。
  “说来奇怪,小罗丈人是学历史的,却偏偏对庭院的布置感兴趣,而且确实点缀出了水平。这是网师园的一景。当时美国洛杉矶请苏州园林将网师园的模型设计好后组装到美国,深得华人的好评。苏州园林的独到之处是小巧精幽,老夫子领悟到了。你看——”余处长手指着半个亭子对张主任说,“他不是也写上了‘殿春轩’么?”
  张主任看着有红花绿叶的园林缩影,赞不绝口。
  朱江这一天来得巧,余处长正和小罗下棋,小罗热忱地将他这位同学介绍给朱江。
  事有凑巧,朱江除了擅长体育外,对围棋也有过研究。他这个人肯学东西,虽然不精,但是广泛,所以能与形形色色的人沟通和交流,这是他的特长。
  小罗让他们下棋,转身进屋对阿芳说:“你准备一点菜,我去买两瓶黄酒,顺便把老夫子喊过来。真是难得碰头,等一下大家好喝喝酒谈谈天。”
  阿芳笑着:“你去去就回啊,有客人在家里,不要像糯米粘屁股粘着不回来。”
  “哪能呢,把客人丢在家里不管,说不过去啊!”小罗边说边走到了门边,他站住与他们打招呼,“我去买黄酒,你们继续下棋。”说完,拉开木门走了出去。
  “好嘞!”余处长头也不抬应了一句,继续聚精会神地和朱江对弈。
  朱江在搏杀中以一目半赢了余处长。
  老余抬头望着他,眼神中有惊异。
  “市里能赢我一子两子的还真不多见。看来你有两下子。”
  “我曾向胡龙八段学了几招。”朱江说了自己的出处。
  “难怪你出子那么缜密,原来得了高人的真传啊。”余处长恍然大悟,大喊一声,“再杀一盘!”
  “好,我奉陪!”朱江今天也是兴趣盎然,决心大杀一回。
  他们边下棋边闲聊,话题自然就转到朱江的工作上来了。
  “你们进长三角,推出销售泵车和拖泵正是迎合商品混凝土需要接应配套设备的潮流。”
  “我们来晚了。目前市场已被大公司占领了,我们的品牌还不为人们所认识,所以难度比较大,以后还有劳余处长多关照关照。” 。 想看书来

寻求支撑点(3)
“可以,我给你介绍几个对这个方面熟悉的人认识。”余处长显然在围棋上遇到了知音,也欣然同意帮助朱江。
  “不知余处长在省银行界熟人多不多?”朱江目前感到了按揭的困难,这是打开市场销售的难点,与银行合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