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营销状元-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人们会认可你是伯乐,是能人。但是如果这个新事物违反自然发展规律,违反市场法则,那就势必会失败,会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我们希望能做前一种人——伯乐。”
  张经理听出来了,方行长在打太极拳,他要别人垫个脚,自己再蹚这潭水。
  “余处长,你看呢?”张经理用眼光征求老余的意见。
  他知道老余的发言至关重要,老余与方行长的关系他是知道的,他的意见八成是方行长所想的。
  余处长瞟了一下朱江。朱江笑着向他点点头。他明白,这个局非他破不可了。
  “刚才方行长讲了要支持新事物,要做伯乐。在现在这个市场机制下应运而生的新事物,怎么说都应该支持啊!张经理,你说是不是?”
  张经理的右手大拇指竖起来,说了一声:“精辟至极。”
  “那我们大家来支持这个‘按揭+回购’吧。”老余破了这个局,点出了题。
  “还是老余慧眼识千里马啊!”方行长赞许了一句。
  “哪里,我是在方行长的提示下才悟出来的,张经理你说是不是?”顺水人情还是要让张经理去做。

财神出道(8)
“是的,还是上级英明,站得高看得远,值得我们不断学习。”马屁拍得恰到好处,方行长喜笑颜开。
  一个难题在嘻嘻哈哈中解决了。
  朱江在省行、市行的支持下,在小丁处大胆展开他的试验了。他相信,这个新事物肯定会茁壮成长起来的,因为它符合长三角的发展规律。
  在沙场吃罢中饭,朱江说附近有一个古刹大庙,庙里高僧的道行很深,问大家愿不愿意去一次。
  方行长是最信佛教的,因此欣然同意。小丁与寺中高僧来往甚密,于是主动要求开车送他们去拜谒。
  他还与隆兴寺方丈通了一个电话,然后说:“他们已在寺中等我们了,走吧。”他走出门发动了汽车。
  几辆车很快过了太湖,朝隆兴寺开去。
  往隆兴寺方向的公路两旁是参天杨树,这条林阴路,朱江小时候来过几次。那时,表姐带了他和自己的儿子、女儿一起来踏青,他们从光福下车后,穿过这条林阴路才到隆兴寺的。今天故地重游,觉得格外亲切。三部车到山门外停车坪停稳,几个人经过一条小桥,走进了寺庙大门。
  隆兴寺是江南名刹,初名大慈,唐大历年间改称隆兴寺。
  著名诗人常建有诗:“清晨入古寺,红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簌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此后海内外鲜有不知隆兴寺者。
  隆兴寺殿宇巍峨,宝相庄严,实为江南名刹之冠。内景有空心亭、救虎阁、米碑亭、君子泉、廉饮堂、团瓢等水石堂榭,亦具有江南园林之胜。
  方行长、朱江一行和小丁夫妇进山门后直入大雄宝殿,然后往右进入园林之中的空心亭坐下来。这里有两棵古树的遗迹,现在枯树桩仍在。
  小丁给高僧妙空大师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朱江说:“妙空大师在方丈室等我们。”
  “那我们到方丈室去见他。”朱江当即站起来,招呼方行长等人继续前进。
  他们走过甬道,穿过大殿,前面就是另居一院的方丈室。山上鸟鸣不断,屋前屋后松竹随风摇曳,让人神清气爽。
  他们走进的方丈室,正门上有苍劲的“方丈”二字,那是雪参法师的墨迹。
  妙空大师年过八十仍精神矍铄,他早已在方丈室等待小丁他们一行。
  小丁一脚踏进方丈室,见到妙空大师就作了一个揖。
  妙空大师双手合十向来客也作了个揖,口中念着“南无阿弥陀佛”。
  因为经常来寺院,小丁已经成为常客,他向妙空大师一一介绍来客:“这是内人小云,这位是朱江和方行长、张经理、余处长。朱先生也是常熟人,不过久居外地,目前已回来工作了。今天过来是想请您老人家给我们讲经说法,指点迷津。”
  朱江上前一步,客气地向这位高僧问好,说:“敝人是常熟人,小时候在常熟城内读书,父亲早年外出读书,如今客居湖南。我们朱家在常熟有不少亲戚朋友,敝人堂兄龙龙说您是他的挚友。”
  妙空大师一听提到“龙龙”这两个字就露出了笑容,点了点头。
  妙空先领他们参观了大雄宝殿。宝殿里塑着佛祖金像,左边是聪明睿智、笑容可掬、跨着雄狮的文殊菩萨。西侧是瞠目龇牙、舞拳踢腿的四大天王。正中供桌上,青灯长旺,香烟缭绕,烛光摇曳。殿堂里庄严肃穆,气象凛然。大殿一角坐着一个老僧,左手伸掌,右手不时敲打着木鱼,清脆的木鱼声在高旷的大殿内回荡,给老僧增添了一种神圣不可亵渎的威严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财神出道(9)
宇宙无垠,佛法广大。此时此刻,方行长心中感慨万千,与佛祖相比,他只能算是苦海中的一个俗人,是大千世界中的一粒灰尘,微不足道、卑不足称。而佛是永恒的,他能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世,人们不知他存在了多少年,但他还将如天地山川一样永远地存在下去。而人生不过是夜空中的闪电,稍纵即逝。
  大家在妙空大师的引导下走到后院。后院屋宇众多,有藏经殿、念佛堂,他们一一参观了。后来,方行长还接受了妙空大师的佛法和点化,顿觉心净思洁,他还向妙空大师讨要一幅墨宝。
  妙空大师领他们回到方丈室,要徒弟惠文拿出文房四宝,把宣纸在方桌上铺就好后,妙空大师在宣纸上挥就了“佛佑业兴”四个苍劲的大字,然后又在上面题跋他的法名,并盖上钤印——妙空清玩。
  方行长如获至宝,因为妙空大师年事已高,已不常为人题字了,今天是破例了。
  妙空大师对方行长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谒语:“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小丁和朱江、方行长一行告别了妙空大师,然后在惠文师傅的引导下来到大殿“福”字石上,惠文师傅请方行长抚摸了一下福石,并为他祈祷:“心诚至福。”趁老方和惠文师傅讲话之时,余处长从口袋中抽出两张百元大钞塞进了大殿的功德箱。
  这个时候,大殿上传来了一个女声:“余处长,我们又见面了!”余处长感到突然,怎么会在这里遇到熟人。他四下张望,原来是陈瑶。陈瑶问他:“你是一个人来的?”余处长向后一指正在“福”字石上抚摸的方行长:“省里来的方行长”。陈瑶听后眼睛霎时放光:“余处长介绍一下吧。”
  余处长只好喊老方:“方行长,这是亚力公司的陈瑶小姐,今天竟有幸在这里碰面了。”方行长慢慢走上前来。
  陈瑶从手袋中抽出名片,给方行长、余处长和张经理一人发了一张。
  方行长看了一眼名片,故作惊讶:“啊,是大公司的大经理!幸会,幸会!”
  他赶紧摸了一下自己的口袋:“啊呀,我今天忘了带名片。”他望着陈瑶,摊开双手表示歉意。
  “不碍事的,我和市行张经理很熟,不多久,我也会和你熟的。”说完哈哈一笑,那真是美人一笑百媚生,笑声让方行长感到内心滋润。她望了张经理一眼,张经理对她点了点头。朱江小声催他们到外面说话,这里是佛门净地,不容男女欢声笑语。老余也意识到了,于是向惠文师傅告别,而后对陈瑶说:“我们改日再谈吧。”
  陈瑶笑着说:“再见!”
  陈瑶的笑声在方行长的脑海里久久回荡。
  他们在寺院对面的餐厅里品尝了隆兴寺的特色小吃蕈油面,这个后山的特产松树蕈,经过油焖等多道工艺被制成蕈油,用在素面上味道特别好,是方圆数百里的特色小吃。
  在餐厅里,老方有了新的发现:“喂,老余你看,他们两个都戴的什么手表?”
  余处长假装到柜台上看东西,实际上是暗暗查看两个正在等面的和尚的手表,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一跳,他赶紧回来告诉方行长:“他们戴的是欧米茄手表!”
  “啊!他们这么有钱?”看看自己手上还是一块四年前买的浪琴机械表,方行长颇有感慨:银行行长竟敌不过小和尚。
  送面的师傅似乎看出了方行长的疑惑,笑着说:“他们的方丈享受的是副处级待遇,是县政协委员、宗教局副局长;他们的主持和尚、知客僧都是正科级。这两个小和尚,也不要小看他们,都是有道行的,做和尚已经八年了,副科级了。他们有一个师姐是做房地产生意的,每年都要捐上几万元功德钱。另外,前几个月,他们联合师姐在青云别墅租房子开坛讲佛,后来从善男信女身上收的功德钱除了一部分上交外,师姐将余下的提成分给了几个小师弟,给他们每人买了一块三万多的欧米茄表。”这个饭店师傅与他们混久了,什么内幕都知道。
  方行长和余处长还是第一次听到寺内和尚还有级别,余处长转背想了想,宗教局不也是政府的一个部门么,各个局、部都有级别,难道宗教局就应该超凡脱俗不设级别?想想也说不过去。只是没想到方丈居然是宗教局的副局长、佛教协会的副会长,竟顺理成章的和其他局长平起平坐了。
  “有没有配车呢?”余处长问刚放下面碗坐在边上看电视的服务员。
  “怎么没有?你们到后院去看看,那里就有一辆帕萨特轿车。另外,按级别庙里还有几个中层干部——知客僧、知行僧,他们都配有轿车。”
  方行长和余处长、张经理,今天都开了眼界,原来和尚也是有级别的。那么说庙里菩萨的待遇也不一样,释迦牟尼是外来佛,是佛祖,理应享受国外来宾待遇,比国内的本土菩萨要高一级。难怪如今卖香的都聚集在门口,要烧香的人在佛祖面前多烧一炷香,供奉香油的也要多捐一点,可能就是按级别来拜佛的。
  他们一行清楚这个道理后,离开了古刹静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编辑絮语
1。 只有抓住机遇,将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并将成功因素不断扩大,才能取得最后成功。
  2。 机遇与风险并存,一个不能经受风险考验的营销人员是无法真正成功的。因此,一个成功的营销人员必定勇于发现机遇,在将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的情景下抓住机遇。 。。

侠肝义胆(1)
朱江刚要出门,他的手机就响起来了。
  “哪位?我是朱江,请讲。”
  电话里传来焦急的女声:“朱经理,我是姚琳,是建华的表妹。”
  朱江这下听清楚了,可是姚琳会有什么急事?
  “你慢慢说,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们杨氏泵业有十二台泵车,运作一直很正常。可是今天中午园区有两台车烧缸了,泵车工无法修理,我们自己派的修理工也修不好。这两台车是国外进口的,我们已打电话给他们在上海的办事处,可他们的售后服务工程师最快也要明天下午才能到。这下我们可麻烦了。要知道水泥在泵中两个多小时就会冻结,而同时跟去的十来车水泥也在那里摆了几个钟头,恐怕要报废了,现在我们老板急得都要跳楼了。这个紧要关头我想起了你。朱经理,你要救急啊。”
  朱江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姚琳在等朱江回话。
  朱江想了一下,说:“你们老板在那里吗?我想和他说话。”
  “在,在,我把手机给他。”姚琳一边说一边将手机递给杨老板。
  “朱经理,我是杨氏泵业杨坚,今天姚琳提出来找你,我们实在是犯难了,希望你能帮忙救救急。”
  “不要客气,都是朋友,我想弄清楚车究竟坏到什么程度,我在考虑是否调车支援。”
  朱江直截了当地问杨老板。
  这位老板是朱江已盯上多时的目标。一年来,他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去拜访,同时每星期都要去一个问候电话,不过杨老板以台湾人特有的表达方式不温不火礼貌行事,朱江始终攻不破他这道防线,因为杨老板一直崇拜外国产品,看不起大陆产品,今天的结果至少让他知道了国外产品的售后落后于国人。因此,朱江要抓住这个机会。
  “这两台车损坏比较严重,有一台车的车缸已烧坏,另一台损坏程度差不多,都不是更换易损件就能解决的。上海进口商也没办法,称最快也要明天下午才能来人,你知道等到明天结果会怎样,现在我的工地已浇注了一半的水泥,如果报废,还要赔偿人家损失。”杨老板语带哭腔。可想而知,这一天之隔,损失的可不是小数目!
  “本来不好意思求助你,因为我们没有买你们的车,一直都是用的进口的。现在进口产品可把我害惨了。”
  朱江安慰他:“杨老板,不要这么说,你现在在哪里?”
  “我在园区工地。”
  “好,你不要走,我现在调两台车来工地帮你救急,一天时间够不够?”
  朱江当机立断,把决定告诉杨坚。
  “好!好!真的谢谢你了。用半天就行了,到时我可以调车更换过来。你车子的费用我出。”
  “先解决问题,其他的再说吧,你等我。”
  朱江放下电话,对来访的小丁说:“你听到了吧,救急如救火,我们一起去,你也去看看,了解一下,你的事我会替你运作。”
  “好,有这个机会我当然要去。”
  小丁说:“用我的车吧,我的捷达在楼下。”
  车子风驰电掣地往工业园金鸡湖方向赶去,过了狮王啤酒厂后,他们看见前面有两栋在建的高楼,有一栋已建到第十二层了。工地一片繁忙,杂乱无章的建筑材料一堆一堆放在墙脚边,钢筋、模板、铁丝满地都是。
  车开进工地,在简易工棚内等待的杨老板和姚琳还有几位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的杨氏企业人员一起走了出来。
  姚琳抢上一步,拉住了朱江的手:“朱经理,快救急吧!”
  杨老板也上来递过一支烟说:“麻烦你真不好意思。”

侠肝义胆(2)
“不要客气,大家交个朋友也好。你不要急,我已调度了两台泵车,是我们留在苏南地区的备用泵车,其中一台已从木渎出发了,一个小时之内能赶到工地,另一台已在唯亭,不到一刻钟就能赶到。”
  “那就好!那就好!”杨老板和周围几位工作人员都感激涕零。
  停在场内的十几台水泥搅拌机还在不停地转动,维持水泥在罐中的动态状态。十几个司机也走过来听消息。
  大家听到朱江这么一说,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因为同行素来是冤家,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没有商业往来的同行,危机关头竟会伸手救急。
  简易工棚内,姚琳拿出几瓶矿泉水,给朱经理开了一瓶。
  杨老板擦擦汗,拿起一瓶水一口气喝了半瓶,笑道:“我都来了一个多钟头了,身上的汗是热出来的更是急出来的。”
  朱江和小丁都被他诙谐的话逗笑了。
  杨老板双手递过一张名片给朱江,又给了小丁一张。
  朱江接过来看了一眼,这就是苏州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泵站老板啊,苏州周边几乎都有他泵车的身影。看来能结交到他这个朋友也好。
  “朱经理,我知道你们调车需要经上海公司的批准,如此一来也要耽误不少时间。不过你调得真快,而且是来救我们的急,但是不是用于你们的客户,你会不会受批评?车来后,今天的租金费用由我承担,真是太感谢你了。”杨老板的态度非常诚恳。
  朱江看他问到点子上了,就如实说:“你讲对了,我们确实需要请示上级才能调动备用泵车。可是,你来电话到我调车只用了一刻钟,而且在我来后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