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幸福就在你身边-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狒狒经常出现的区域,有人会放上一些口小身大的玻璃瓶,瓶里放着一些小果子。当狒狒伸进手抓拿果子的时候,隐藏在暗处的人就故意大叫一声吓狒狒。由于它舍不得到手的美食,爪子就被瓶口卡着出不来,没办法不得不带着瓶子逃跑。跑不快的它很快就被逮着了。这些狒狒只要被捉到,就逃脱不掉任人摆布的命运。它们会被送到马戏团去表演节目。细细想来,之所以狒狒会有这样的结局,就是因为它们没有人类聪明。要不是因为贪吃那些果子,它们的爪子就可以抽出来,有希望逃跑。正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果子,所以就选择了一生的悲剧命运。小动物一个选择上的失误,给它们带来了一生为他人卖命的命运,这与山林间自由嬉戏的猴子相比,可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啊!有的时候,人也是如此,什么都不情愿放下的人,同时会失去许多珍贵的东西。所以,要将眼光放得高远,才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有所放弃的同时也要有所拒绝。不要忙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更不要去管别人的闲事,同时也要防别人来管你的闲事。凡事能够做到有理、有力、有节就好,它会成为你一生受益无穷的财富。且不要让世俗的尘埃蒙蔽了你的双眼,更不要把自己的心灵套上沉重的枷锁。勇于放弃,是明智的选择。
  你要给自己充分的自由,去用热情关怀一些尽善尽美的事物,保持自己的高雅情趣。
  生活是一门艺术,我们一定要善于选择。一个行囊;如果已经装得太满;就会很沉、很重、很累。我们的生命背负不了太重的行囊;不要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漫漫人生路上。面对生活的一种清醒的选择;就是果断放弃。只有这样,生命才会轻装上阵,一路高歌;只有学会放弃才会走出烦恼的困扰;生活才会备感绚丽、富有朝气。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 让积极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
泰勒博士指出:“积极与个人处境有关,是指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和一个处于创作状态的作家,虽然所面临的人生状态如此不同,但在积极状态上会是一样的,他们都可能是积极的。只不过前者是与疾病作斗争而感受到生命的勇气,后者是陷入创作高峰体验而感受到生命的激情。两者之比,没有量的规定,但在质的规定上是一样的。”有这样一个故事:
  汤姆奉命到沙漠里参加演习,妻子卓玛为了陪他,于是就跟着他来到沙漠的陆军基地,白天,每当汤姆去参加演习时,卓玛就一个人留在营地的小铁皮房子里,大家都知道,白天沙漠里的温度极高,即便是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很高的温度,是一个难耐的日子。尤其令卓玛无法忍受的是她没有任何人可以聊天,在她的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这些人根本就不会说英语,而卓玛又不会讲其他两种语言,因此,卓玛每日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盼望汤姆早点回来,然而等待的时间却很漫长,时间似乎总是过得很慢。卓玛非常难过,于是她开始写信给自己的父母,说自己想要抛开这里的一切回家去。
  不久后,她接到父亲的回信,内容很短,只有简单的两行,然而正是这短短的两行信永远留在她心中,甚至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信中是这样写的:“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卓玛看到父亲短促而有力的回信时,不由得心头一颤,卓玛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惭愧之至的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于是,她开始努力地和当地人交朋友,而当地人也很热情和卓玛交流,那些人的反应令她感到非常惊奇,卓玛开始渐渐地对当地人的纺织、陶器感兴趣,当地居民极其大方,他们纷纷把自己最喜欢但又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都送给了卓玛。她开始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深入探讨和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一有时间,她还会陪着当地居民一起去观看沙漠日落,也着手寻找那些几万年前,当初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珍贵海螺壳,卓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一个曾经令自己难以忍受而又十分厌恶的环境如今却变成了令人兴奋、留连忘返的奇景。她下定决心,再也不会抛开这里的一切回家去了,她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故事到这里,我们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沙漠没变,人没变,甚至是所有的事情都没变,可是卓玛的生活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在于卓玛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正如她的父亲回信中所说的那样,当一个人看见了泥土时,另外一个人却看见了星星。先前那个一心急着回家的卓玛就如同是那个见到泥土的囚犯一样,心态始终是处在低靡甚至是颓废状态下的,而最后不愿回家的卓玛则成了那个见到星星的囚犯,心态不仅变得积极,还变得开朗起来,不仅对当地人开始有了好感,对沙漠中的一切都有了好感,并开始试着与他们深入交往。这就是一个人积极与个人处境相适应的过程,正是因为她最能适应环境,而使得自己的最高潜能得以发挥,她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改变了她。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积极是一个带有价值导向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我们不能把两个积极的行为进行比较,积极只能与消极相比,或者与心理不健康相比。积极是指主观上的感受,包括一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积极只能与自己的过去感受相比。我们不能比较两个人的积极,科学家和下岗工人都有自己的积极,前者是实验室中对科学的献身,而后者可能体现在对小时工的敬业中。
  

二 积极的负面情绪和消极的负面情绪
泰勒博士说:“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绝对没有不良的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与其因为还没有达到的幸福境界而感到垂头丧气,与其浪费力气去苦思冥想自己到底有多幸福,不如认真地去体会和挖掘幸福这一无穷无尽的宝藏,同时去争取得到更多。因为追求幸福是我们的终生目标。
   txt小说上传分享

诚恳地体验那些负面情绪
积极心理学家指出:“并不是积极有为地把每一件事情都去办好,总是征服外在的环境就是积极。”例如一些有神经症的人有时就过于想征服外在环境和追求完美了,他们在改造世界面前过于有为,用主观意愿取代现实的客观,这种超越了自身的能力范围的欲望和有为是不可取的。例如,有一个人因为屡屡为是否关家中的煤气而焦虑不安时,他觉得事事都是有为的,只要我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就会万无一失。然而,这种脱离现实的有为,恰恰可以理解为过分的欲望,是不合理的,它不是真正的积极,而只能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消极。所以说,真正的积极有时包括一种无为,一种面对现实的客观和如实接受,接受该接受的,做自己能做的,看上去很无奈,但它却是最佳的积极,因为此时此景,没有比这一行为更好的主动。
  健康情绪的策源地体现为积极的信念以及健康地认知现实,它并不是外界事物本身自动导致不健康的情绪,而是消极的和不健康的认知导致了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外界事情都是客观、公正的,它无所谓消极与积极,它就呆在那里,不偏不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只有人的身体和灵魂才会涉及积极与否和健康与否问题,积极与否或健康与否是人对这个客观世界的适应能力及其引起的后果。那些身处战乱,政治迫害,以及极度贫困中的人,刚刚失去亲人时,人们很难有精力关心如何更幸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无论何种困难情况下,都允许自己诚恳地体验那些负面情绪,并允许它们有自然的转归变化过程。每当在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的时候,我们不妨学学亨利:
  因此,我们可以说亨利是一个明智的人,他的明智就在于,他在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的时候,不是抗拒,也不是逃避而是试着放松,而是以一种博大的胸襟和气魄来为自己解脱,并让自己很优雅地离开这种负面情绪,使自己的心灵进入到一个正面的状态。
  每当我们在感觉难过、烦闷的时候,请不要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只要尽量使自己能做到优雅,我们要相信,这些情绪就会像落日一样很自然地消失,我们应该在这种不经意间实现情绪的成功转向。
  情绪的转向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产生情绪的行为、态度的转变,只要这些方面先转变,那么作为产物的情绪当然也会跟着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应该知道,遇到事情换一种角度去剖析。比如说你碰到一个“大吼大叫”的人,不要认为对方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而应该说他或许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在别人误解你的时候,你最好还是对自己说可能自己没有说明白,而不是说对方不可理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学会控制情绪
高兴、喜悦是积极情绪,紧张、恐惧、愤怒是消极情绪,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划分,不是直接依据情绪的不同性质,而是根据情绪对人产生的不同作用来区分的。凡是对人的行动起促进、增力作用的情绪叫积极情绪;凡是对人的行动起削弱、减力作用的情绪,我们就称之为消极情绪。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培根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嫉妒是人生中一种消极的负面情绪,它不仅容易使人们产生偏见,还能影响人际关系。荀子说:“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更是损坏人们身心健康的一大罪魁祸首。所以,要正确看待嫉妒心理,积极地对它进行矫正。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快乐是治疗嫉妒的一剂心药,就像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快乐。如果总想着和别人比起来,自己可能得到的欢乐少,或是自己的那一点快乐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他只能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何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人来调整。
  有这样一个关于佛陀的故事。一次,在旅途中,佛陀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有好多天,在很长的一段路上,那人用尽各种方法诬蔑、诋毁、折磨佛陀。
  在路的转弯处,佛陀问那人:“假如有人送你一份礼物,可是你拒绝接受,这时,这份礼物应该属于谁呢?”那人答:“这还不简单,当然属于送礼的那个人。”只见佛陀笑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不就是在骂自己了吗?”于是,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不妨运用正面联想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当情绪激昂到达巅峰时,都会同时注意四周所有相关的事物,这种过程称之为“'联想”。例如,每当你听见某首特定的歌,便会想起过去与自己相关的友人,这是因为情绪到达巅峰时,这首歌正好也同时在背景出现。你的心理和身体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每当听见这首歌,便会立刻忆起当时的心中的情感。
  当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时,最好不要去抑制、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自己,对自己生气。我们要先坦然地承认并且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论它是沮丧、愤怒、焦虑还是敌意。生活中,每个人产生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它提醒你对现状要有所警觉,是改变现状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的成绩差而沮丧,他就不会想努力学习;如果一个人不为和别人的矛盾而苦恼,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需要调节。所以,不要怕产生负面情绪,也不要否认或逃避。要首先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引起负面情绪的问题。
  我们不妨对自己说:“不论我产生什么样的负面情绪,我选择积极地正视、关注和体验它,我将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并给以建设性的解决。”
  此外,我们还要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绝大多数人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关注,或者严格的管束,致使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等,才能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因此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越看越觉得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学习做自己的朋友,站在自己这一边,接受并且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一切。我们不妨对自己说:“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

三 让压力爆发出来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让怒火肆意地放纵,就等于是燃烧我们自己有限的生命。很多有智慧的人和有成就的人,都曾经反复地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被愤怒左右。何必如此自讨苦吃呢!毕达哥拉斯说:“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是呀!如果不想成为愚蠢的代名词,我们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愤怒。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生气并不是释放压力的好方式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让怒火肆意地放纵,就等于是燃烧我们自己有限的生命。很多有智慧的人和有成就的人,都曾经反复地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被愤怒左右。何必如此自讨苦吃呢!毕达哥拉斯说:“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是呀!如果不想成为愚蠢的代名词,我们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愤怒。生命很短暂,我们要去实现与追求的美好事物实在是太多了,你有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生气这件事情上吗?可不要做这只爱生气的傻骆驼呀!
  人一旦处于愤怒的状态,难以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做错事的几率就大大地增加了。早上小李刚刚踏进办公室的门,就气呼呼地说道:“一大早坐电梯就一肚子的气。”何苦要气?气是别人口无遮拦时吐出的那无关紧要的东西,你又何必那么在意地把它吞下去呢?不仅让自己反胃,一天做事也不开心,何必如此惩罚自己呢!列夫·托尔斯泰说:“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酒与污水定律,这个定律就是:假如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要是在一个组织里来讲,任何一个组织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