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天承运-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宗达见情势紧急,催促赵谦道:“赵大人身为浙直总督,又是奉旨进京,何苦来搅混水?听老夫一句劝,还是赶紧回京复旨是正事。”
窗外的街面上,又干又冷,而且冷清,这个时候,整座城池已是人心惶惶。
赵谦撩开纱帘看了一会街道上的情景,然后看了吴宗达一眼:“赵某有兵部右尚书衔,今中都告急,理应为皇上尽忠。吴大人可先回京师,禀报皇上,待臣击退闯贼进攻,再回京请罪。”
“哎呀……”吴宗达急道,“廷益怎生还没看明白呢?那高杰和周遇吉留住廷益,就是看中了廷益是兵部尚书,想到时候找个遮挡的。”
赵谦道:“这个我知道,我还知道,他们也看中了我在军中的声望,欲借此鼓舞士气。”
吴宗达郁闷了:“廷益即知如此,还留在这里作甚?闯贼二十万大军直扑而来,中都已经完了,咱们还是趁早离开此是非之地为上。”
赵谦摇摇头,说道:“李自成手下惯战之辈,最多不过一两万人马,其他的喽罗,一个月前,还在地里种地,压根和军队没有半点关系。这等乌合之众,只要数万精兵,便可正面大破之。今中都卫所军士虽多老弱,但只要安排妥当,仍然有战胜机会。何以吴大人如此肯定中都完了?”
“闯贼三日之后便会兵临城下,廷益在此地没有旧部,如何安排妥当?老夫虽不善兵事,但见得多了,中都已经没救了!”
赵谦沉吟许久,郑重道:“中都乃我大明发源之地,如被贼寇攻破,对天下时局影响之深,不可估量。我还是想试上一试。”
吴宗达听罢长叹了一声气,这一声气里,包含了太多有心无力。大概那些投了异族做了汉奸的人,也是以“大势所趋,天命所在”为借口的吧。而那所谓的大势,不就是像中都战局一般的事件构成的么?
“吴大人,且听赵某一言。饶是如此,还是有机会的,高杰和周遇吉身负中都安危之重任,绝不愿意看着中都陷落,只要说通二人听赵某布局迎战,下边的将士,由高杰周遇吉二人调度,战胜绝不是没有可能。”
吴宗达神色复杂道:“老夫闻廷益大小经历十数战事,未有败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天老夫倒想看看,廷益是如何只手挽中都之将倾。”
“吴老请。”赵谦不敢耽搁,当即就和吴宗达去了指挥使司。
指挥使司内,官员将帅来往不息,正在布置城池防御。
赵谦入,见了高杰周遇吉,二人执礼甚躬,一面叫人上茶,一面请赵谦指教。
“高将军、周将军,不知现在在安排何事?”赵谦表情沉重道,他来的时候,见中都已经戒严,城楼上下,调集了重兵把守。
“回赵大人,下官自然是在部署防御。”
赵谦道:“闯贼乃乌合之众,动辄蜂拥而至,靡下大部非经训练,一遇挫败,便军心涣散。况离此尚有三日路程,你等现在即可调集军队,沿途伏击袭扰,延缓其行动,打击闯贼士气。再从乡里说服大户,调派私兵到城中驻防,方是上策。”
高杰和周遇吉听罢赵谦的话,面面相觑,高杰小心说道:“大人,闯贼聚众二十万,我中都城中不过数万兵马,半数是老弱,听您的口气,不守反攻,这……鸡蛋碰石头的事,我等……”
赵谦听罢大为失望,对于高杰等二人的指挥才能,立即打了个一折,“本官身为兵部尚书,时不我待,你等只需照本官说的去做便是,如本官导致中都陷落,愿以项上人头,谢列祖列宗!”
高杰和周遇吉沉默不语,心道你还自称什么兵部尚书,这会回京师,是死是活还不知道,老子们打仗需要你教么,不过就是想借你个名头而已,给点颜色就要开染坊了。
赵谦看向吴宗达,吴宗达沉默不语。赵谦叹了一气道:“中都北屏淮河,南有一处高地,此乃绝好的崎角之势,为何高地上未驻兵马?”
高杰道:“兵力不足。”
“闯贼自西而来,可将火炮重点置放于西城门与南门高地,形成交叉火力,中都固若金汤。你等派人协助本官,即可去乡里召集人马,届时在外围袭扰贼军,待闯贼军心涣散,毫无战心之时,便可驱轻骑逐之,一帮农夫组成的乌合之众便会作鸟兽散。”
赵谦见他们没有胆量主动出击,便退了一步,提出了更积极的防御策略。高杰周遇吉只点头称是。
说了一阵,毫无共同语言,赵谦和吴宗达只得走出了指挥使司。吴宗达拱手道:“今见廷益妙策连珠,方知毕阁老当初赞廷益之才,非虚言也。”
赵谦摇摇头道:“赵某是不敢当此殊荣,今亦无用武之地啊。”
吴宗达看了看西沉的太阳,说道:“那咱们明日便启程吧。”
赵谦用悲伤的眼神环视了一番偌大的中都城,真是只有眼睁睁看着这里变成血火之地了。
这时一个将领走了过来,拜道:“末将拜见尚书大人,御史大人。末将奉指挥使大人之命,协助大人在左近各户挑选壮丁。”
“好。”赵谦看向吴宗达,“吴大人说的那件事,我想等等再看。”
临近中都的地主大户,因惧怕李自成,和官府利益同生,愿意调派家丁私兵协助守城。那些地主人可以跑,但产下的土地可跑不了,他们是不希望李自成占领这地方的。
仅一天时间,赵谦便聚集到了几千人马。却没想到,都被高杰派来的那个将领带到城里去了。
赵谦爬上城楼,看着南门高地上光秃秃的一片,毫无设防迹象,火器都被调拨到城墙上去了。赵谦这才和吴宗达说道:“咱们即可动身,这地儿,不能再呆了。”
指挥惯了西虎营,习惯了令行禁止的军队,突然面对这些将帅军士,赵谦十分失落,甚至绝望,当天就离开了凤阳。
还好走得及时,出城不久,西面已经传来了轰轰的炮声。赵谦一行人过了淮河,晚上也不住驿站,连夜赶路北上。
官道上不很太平,赵谦等人只得弃了马车,乘马走小路。李自成一伙人攻城掠地的惯用招数,便是大军刚到,小股军队便冲入乡镇各地劫掠地主财主,以充军饷,补充物资。
一行人走到一处关隘,关隘名叫青石寨,因为这处关隘是一座名叫青石镇的小城镇入口。侍卫报,青石寨已被闯贼控制。
赵谦等人窘急之下,在百姓家买了几身皱巴巴的布衣,推了几辆板车,乔装成小贩,想蒙混过关。
“将刀剑火器,全部扔了。”赵谦道,“还有银票,一并烧掉。”
一名侍卫见着那些大面额的银票,十分心疼,说道:“大人,还不如将这些银票送人得了,白白便宜了钱庄。”
真金白银存在钱庄里面,以银票为证,如果烧了,取不出来,金银自然是钱庄的了。所以有些有钱人,没事拿人民币当纸烧着玩的,间接为国家开的银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烧了再印便是。
“好意送钱给别人,别人要是没见过这么多银子,觉着害怕,去举报咱们,可得节外生枝。”
赵谦等人乔装打扮完毕,就小心地向着青石寨走去。年长的吴宗达装成掌柜的,穿了一身破旧的长袍。最大的漏洞,应该就是赵谦等人的手,完全是没有做个体力活的手,抹了黑泥也能辨认出来。
守门的一群流贼军士装备很是简陋,有的戴着毡帽,还有的甚至带着草帽,只有手上拿着的长矛,才说明这些人就是军队。
军士见赵谦一行人都是推板车的贫困户,不会有油水,都懒洋洋地没有搭理他们。
几个人低着头,加快了脚步,正要通过关隘时,突然一个人叫道:“站住!”
孟凡立刻扫视了那人一眼,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军士腰上挂着的腰刀,心道一会要是露馅,得先弄把武器。
那说话的军士走了过来,胸前挂着一块貌似盔甲形状的东西,就近看了,才知道是竹片连成的,除了好看,没别的用处。
“竹片”拔出腰刀,孟凡屏住呼吸,盯着“竹片”的肩膀,只要他稍有异动,孟凡就会出手夺刀。赵谦身边的其他侍卫,见孟凡没有动手,他们也不敢轻易动手。
“竹片”用腰刀捅了一刀车上的麻线口袋,打量了一番孟凡等几人,说道:“哥几个身强力壮的,跟不跟闯王?这世道,可比干你们这行活得快活。”
吴宗达忙低声下气地说道:“军爷,咱们都是本分人,只想混口饭吃,李闯王的名头咱们可听说过,却是咱们穷人的救世主哩……”
赵谦听罢,心道这道貌岸然的夫子,到了窘急的时候,照样能装孙子嘛。
这时,关隘里面的一栋木楼子上,突然传来一阵女人的哭嚎,赵谦等人不禁抬头看去,只见一个光着身体的女人,双臂抱在胸前,边上还有几个衣冠不整的男人一步步靠近。那女子突然向下纵身一跳……
“竹片”也看见了那一幕,回头说道:“地主豪强家的妻女,咋样?闯王说了,打了胜仗,攻进凤阳城,一人分两个细皮嫩肉的富家小姐。”
赵谦脸上变色,吴宗达急忙道:“哎哟,我的娘哦,咱们胆儿小,军爷,您就高抬贵手,把咱当一个屁,放了吧。老朽跪下求您了。”
“竹片”忙扶住吴宗达:“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俺们要是受了,可得折寿。得了,走吧。闯王可不是强拉壮丁的主。”
“是,是……”
赵谦等人终于过了关隘,进去便是青石镇,城楼门口,正聚积了密密麻麻一大片百姓,多数是衣衫褴褛之人,等着领仓粮。
几个人低着头,径直往前走,只求速度通过青石镇。
一个领粮的老太婆得了一斗麦子,高兴得露出掉了门牙的嘴,合不拢来,正在那念叨:“李闯王真是活菩萨下凡,救苦救难那……”
走进城里,却见街道两边的树上都挂着人头,长乱的头发,被当成绳子系在树枝上,说不出的恐怖,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恶臭。
赵谦低声道:“李自成不是咱们的救世主,要是让他坐了天下,树上那些人头,便是我们的榜样。”
“匡匡……”一阵锣鼓响,只见菜市口又聚集了一大堆人。一个闯军军士敲着锣鼓大声道:“地主豪强,贪官污吏,欺压百姓,闯王的人马,替天行道罗……”
赵谦等人打这里路过,无疑间听到一人低声道:“梁大人也不算坏官,上个月因为天干,还亲自去蹬了抽水车。听说闯王的人在他家里什么也没收到……”
另一个人“嘘”了一声:“你活腻了不是?”
菜市口那边,躺了一地的尸体,好像是那个梁大人全家加上沾亲带故的人的尸体。
幸好城里乱成一团,闯军只顾着照顾家境殷实的人家去了,赵谦等人才得已顺利通过了青石镇。
刚出青石镇,吴宗达便扶在一颗歪脖子树上,“呕呕……”吐个不停,赵谦和孟凡等人见惯了血腥,倒也无恙。
今年这一幕,让赵谦开始理解起遗臭万年的大汉奸吴三桂来了。很简单,让东夷入主中原,起码可以做亡国奴,让李自成坐天下,吴三桂这样的将门世家,欲做奴隶而不得。于是,一大批人在“亡国与亡天下”的争论中,投向了东夷的怀抱。
赵谦等人连夜赶路,出了安微,到驿站休息换马,便往京师而去。而此时的中都凤阳城,大明朝的龙兴之地,已成孤城,城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李自成兵临凤阳城下,第一时间占领了被高杰等人弃守的城南高地,然后架上火炮,直接向城中炮击。
高杰周遇吉等人此时方知,赵谦所言极是也,但悔之晚矣。他们看着城下如蚁窝一般的人流,早已吓得脸色苍白。
凤阳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外无援军和牵制,闯军昼夜攻城,毫不休息。
一群疯狂的人,在“进城随便抢”,“进城分银子,女人”的号召下,前仆后继。凤阳城犹如狂风巨浪中的小舟,如同要被这似浪潮一般的人流淹没了一般。
高杰仰天长叹,心知大势已去。周遇吉最为直接,拔出佩剑便抹了脖子。
高杰看着城楼上成堆的官军尸体,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先斩了妻子女儿,以免受辱,然后放火自焚。
四月,凤阳城破。
李自成掘了朱家的祖坟,并将黄陵一把火焚之,熊熊大火和弥天烟雾持续了数日之久。
塘报八百里递传京师,朱由检闻罢晕厥于地,醒来失声痛哭。
殿外的风吹进宫殿,让幔维随风飘扬,朱由检只觉得连整座宫殿都在飘荡似的。
段二 卧听风吹雨
       从奉诏去福建平定郑芝龙,到现在回到京师,一共不过一年。赵谦又坐到了京师的府邸院中。除了院子里那几颗桃树好像又长大了些,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
只是院子里冷清了许多,没有了秦湘,饶心梅,还有韩佐信,张岱等人,连王福,也留在了杭州。身边只剩下孟凡和长随小林两个熟人而已。
因赵谦的待罪之身,不说一般的小官同僚不再上门拍马溜须,就是高启潜杨嗣昌这些人,都刻意避嫌,赵谦回京几个月来,连面也没见着。
朱由检也一直没有召见赵谦,也不降罪,只有锦衣卫暗里明里盯着。
赵谦觉得有些寂寞,不由得生出了一股沧海桑田一般的感叹来了。
墙外不知哪家种的桂花,飘来一阵带着秋意的淡香,提醒着人们,中秋又要到了。长随小林正站在一旁念朱由检写的《罪己诏》:
“……朕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夫建州本属我夷,流氛原吾赤子。若使抚御得宜,何敢逆我颜行。以全盛之天下,文武之多人,无奈夸诈得人,实功罕觏,虏乃三入,寇则五年。师徒暴露,黎庶颠连。国帑匮绌而征调不已,闾阎凋攰而加派难停。中夜思惟,业已不胜愧愤。今年四月,复致上干皇陵。祖恫民仇,责实在朕。于是张兵措饷,勒限责成,伫望执讯歼渠,庶几上慰下对。又不期诸臣失算,再令溃决猖狂。甚至大军辱于小丑,兵民敢于无上。地方复遭蹂躏,生灵又罹汤火。痛心切齿,其何以堪!若不大加剿除,宇内何时休息!已再留多饷,今再调劲兵,立救元元,务在此举……”
诏书中说的“不期诸臣失算,再令溃决猖狂。甚至大军辱于小丑,兵民敢于无上。地方复遭蹂躏,生灵又罹汤火……”是今年四月皇陵被焚,朱由检悲愤交加,从各地调集大军,意图复仇。以兵部左尚书梁廷栋为总理,陈琦瑜为总督,两线出击,协同围剿,不期数月便损兵折将,铩羽而归。
长随念完罪己诏,低声说道:“今儿个晌午,梁廷栋已被斩首,陈督师在家服毒自尽……”
赵谦全身不自觉地出现一阵恶寒,急忙喝了一口热茶,才说道:“陈琦瑜文武双修,乃我大明不可多得之人才……仓促应战,方有此败,惜之也。”
这时,仆人急冲冲地走进内院,“东家,东家,高公公来了。”
赵谦大惊失色,回到京师都三四个月了,高启潜从来没有过登门造访,今天所谓何事?赵谦忙问道:“高公公手里拿了东西没有?比如酒,剑之类的。”
仆人思索了片刻,说道:“高公公端着一个东西,但是用绸布盖着,小的没看清楚。”
赵谦摸出手帕擦了擦额头,在这个当口,他发现自己的手竟然在颤抖,“去回高公公,我换件衣服,亲自到府门迎接。”
“是。”
赵谦颓然坐在藤椅上,喃喃道:“这会儿的桂花糕又甜又酥软,才吃了一回,小林,府里还有没有?”
小林哽咽道:“有,有,小的这就去给大人拿。”
赵谦吃了一口,觉得十分苦涩,却不是想要的那股味儿,放下盘子,走进屋里,换上了二品朝服,到府门口迎接高启潜。
走到门口,果然见高启潜手里端着一个盘子,里面有个什么东西用绸布盖着。赵谦忙拱手道:“下官拜见高公,高公里面请。”
高启潜面带笑意,不过在赵谦的眼里,那笑却十分勉强,更像阴笑。
高启潜一句话不说,走进赵府,找了个向南的地儿,站定,然后说道:“口谕。”
赵谦急忙跪倒。
“着兵部右尚书赵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