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石油真相-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三、战争提款机来钱多么容易(1)
很多人愿意从文化或者说文明的角度来解释中东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特别是在大家看了太多关于历史渊源的解读之后,中东地区的问题好像真的是因为多民族多宗教之间不能调和的矛盾产生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确曾是犹太人的故乡,阿拉伯人凭什么不让以色列人回去建国呢?而阿拉伯人世代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成功建国的以色列人又何以容不得阿拉伯人呢?解释不了或者是出于某种原因不能再往深层次解释了的时候,就把问题推给了“文明的冲突”。
然而,顽童认为,文明冲突或者说简单地说石油利益都不能用来解释中东问题为什么存在了如此长的时间,这背后还有更不可告人的原因。
当美国掺和到中东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在说是因为石油的利益,美国在中东存在石油利益是必然的,这谁都知道,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全世界,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美国觊觎中东的石油资源,沙特抵抗美国的压榨,美国支持以色列、沙特扶持巴勒斯坦,双方作为幕后操纵者在背后进行博弈,而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推向了前台,这一系列关系并不难理解。
在美国原本的战略计划当中,是要把伊朗和以色列都培养成美国政府在中东的超级宪兵,一方面方便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两大宪兵不断制造热点问题。位于亚洲西南部的伊朗,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曾是美国控制中东地区的首选宪兵。美国也曾经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上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过援助。摩萨台、巴列维、霍梅尼,哪个不是在老美的帮助下发迹的。美国也利用这些人赶走了英国,一度让自己成为伊朗的石油主宰者。但是美国深谙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在中东的另一边扶持以色列与伊朗成犄角之势。以色列和伊朗其实一直都在暗中勾结合作,在1981年,他们就曾经联合用战机摧毁了萨达姆的核反应堆。从美国政府的角度出发,以色列和伊朗就像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花大价钱豢养的两只名贵猎犬,担负相同使命的同时又互相争夺,都想从主人那里获得比对方更多的“宠爱”,而他们的主人又恰恰利用了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牵制住了二者。另外,由于在发现新大陆以后,许多欧洲犹太人为了躲避迫害移民美洲,使美国成为犹太人最多的地方。在美国的犹太人数量有600多万,甚至超过了在以色列的犹太人。这些人掌控美国经济成为了以色列坚强的后盾,也使美国政府必须维护以色列的利益。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了美国与伊朗后来的彻底决裂。
大家都知道,犹太人素来都以聪明、勤劳、善于理财赚钱闻名于世,也因此招来很多嫉妒和不满,但不管怎么说,全世界范围内,以犹太人聚集的财富最为可观。在美国也不例外。美国和伊朗之所以决裂,一方面是伊朗独立意识日渐抬头,不服从美国主人的命令;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于美国国内的以犹太人为主的利益集团怕以色列从美国得到的利益变少,于是和美国政府之间达成协议,只要美国支持以色列,这些大规模的利益集团就会将其主要业务留在美国,为美国创造可观的利润价值。于是,美国抛弃了不听话的巴列维统治的伊朗,把精力集中在培养以色列上,并最终把以色列成功培养成了其养在中东的一条名犬。甚至有人曾经说,犹太人在以色列建国不过是一个幌子,以色列不过是美国在中东的一块殖民地,是美国的一个州罢了。就连完全记载犹太人祖先故事的基督教经典——《圣经》都被认为是被利用的对象。因为大多数历史学家们都认为虽然不能说《圣经》中的记载不真实,但的确难以证实它的真实性,《圣经》只是一种信仰的产物,说犹太人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也就难说是真是假了。
三、战争提款机来钱多么容易(2)
那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是为了什么甘愿充当炮灰为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伊朗等阿拉伯###利益集团冲锋陷阵呢?
几次中东战争都以阿拉伯人战败告终,屡战屡败的巴勒斯坦人一次又一次被赶出家园。但是阿拉伯人还是没有打够。而且巴勒斯坦内部对于与以色列的和平进程也存在分歧,过去由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主张与以色列达成协议,同意以和平建国;而激进派哈马斯和杰哈德一直坚持不承认以色列,主张巴勒斯坦的边界是从地中海到约旦河,坚决不给以色列留下任何生存空间。哈马斯在选举中获得胜利,表明巴勒斯坦人拒绝和平,拒绝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存在。
巴勒斯坦虽然多次宣布建国,但是由于没有和以色列达成协议,尽管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承认了,在北京还有巴勒斯坦大使馆,但是还是没有独立。现在只能算是以色列统治下的一个自治机构。特别是没有自己的军队和主权。巴勒斯坦自治地区还是在以色列占领之下,以色列军队可以随时进入。事实已经证明,即使全世界都承认巴勒斯坦建国,只要以色列不承认,巴勒斯坦建国只能是一句空话。
两方就这样僵持着,阿拉伯方面现在只有通过恐怖活动与以色列对抗。对抗手段越来越极端,不但伤及无辜,出路也越来越窄。美国也将哈马斯列在恐怖分子的黑名单上。
表面上看来,这样的僵持只能给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没有丝毫的利处可言,但是,巴以双方就是不肯以任何方式妥协。这里面大有文章,而奥妙何在呢?
大家都看过双簧戏,有演的,有唱的,特有看头。而顽童认为,在巴以问题上,以色列、巴勒斯坦、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共同策划了一出精彩的四簧戏。
先说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他们在背后操纵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不断挑起争端,制造国际热点问题,对于二者而言都是有利可图的。为的就是让地球人都知道中东这旮瘩乱啊,石油可随时有可能断,这就为石油价格波动提供了套利的机会。中东局势一混乱,石油价格就会上涨。阿拉伯国家做为石油输出大国利益不言而喻。而美国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僵持一天,就需要美国保护它一天并提供巨额的军事经济援助,巨额经济援助来自于美国的税收,犹太财团要不断发展美国经济才能财留美国有税援助以色利。美国也就能从犹太人那里收到一天保护费。干嘛要和平?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也是同样都不希望和平降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旦和平真的降中东,以色列就得不到犹太利益集团来自美国的援助;巴勒斯坦也同样得不到沙特阿拉伯提供的支持。美国和沙特阿拉伯都不会再花钱在两方身上,双方也就都没有了收入的来源,没有钱了。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经过了长年累月的战争熏陶,巴勒斯坦地区除了旅游及其相关的毒品、色情交易之外已经没有了任何谋生的技能和市场,地理环境的恶劣又难以发展和依赖农业,这些纯纯粹粹的武化人们除了打仗已经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赚来钱。
中东地区的战争就像提款机一样可以让以色列、巴勒斯坦、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四方随时得到利益,一旦和平到来,战争提款机就失去了工作的意义,大家都不好过。埃及做为中间人也从战争提款机上获得了相应的利益,因为巴勒斯坦建国失败没有政权,自然也就没有银行系统,所以沙特阿拉伯为其提供的资助都必须经过埃及的银行系统,埃及从中捞取的手续费也是相当可观。
美国之所以迟迟不对伊朗实施强硬措施,只是象征性的警告而伊朗也就时不时的叫嚣几下,其实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倘若美国和伊朗真正开战,力量不对称的战争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经过了多年封锁和制裁的伊朗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实力可言了,伊朗虽然出口大量石油,但是国内所需40%的柴油和汽油等石油产品都依赖进口。顽童所知伊朗石油产品进口业务很大部分就被前面提到的瑞士维多公司控制。石油炼制能力有限,其他实力也是一样不堪一击。但是美国就是不打,就把它作为一个威胁放在中东,就像造鬼后养神震鬼一样,伊朗问题的长期存在为战争提款机的运作提供条件。
那么,美国又为什么会去攻打伊拉克呢?简单道理,因为伊拉克是沙特的邻居,而美国真正的敌人是沙特出生的拉登,九一一事件十五名恐怖分子中十二名是沙特人。美国再次攻打伊拉克更深层次的原因顽童书后会细表,列位看官慢慢品味。
早在二战时期,多国曾向美国提供确凿情报称日本要偷袭珍珠港,而美国称没有收到情报,爆发了太平洋战争,美国就是要牺牲珍珠港,用鲜血擦亮美国人的眼睛,也擦亮美国人手中的钢枪。那么,到90年代初,拥有卫星侦察技术和全世界最先进的各层级情报系统的美国说不知道伊拉克集结大规模军队进攻科威特,谁会相信?当时美国的驻伊女大使会完全不知道萨达姆的行动,还向美总统保证伊拉克不会攻打科威特,若说萨达姆·侯赛因对科威特吞并式的侵略美国丝毫不知情,有谁会信?美国的利益集团不过是在操纵萨达姆,后来因为老萨野心勃勃渐渐不听美国控制了,于是美国玩了一招隔岸观火,先纵容伊拉克侵略科威特,接着便以此为理由打着正义的旗号去消灭伊拉克,从而使得第一次出兵伊拉克得到了成功在沙特驻军的结果。之后再造留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莫须有,一举灭掉萨达姆,达到其对沙特阿拉伯的钳制和对中东的完全掌控。而这又一次验证了艾伦·格林斯潘老爷爷的回忆录《动荡时代:新世界中的冒险》中所说的“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政府)在政治上又不便承认”。 顽童本书后续章节会慢慢解释格老的难言之隐。
前不久,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在联合国承诺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国并与之和平相处共求发展,中东事态似乎出现了反转,而实际却是因为犹太人太了解金融海啸使美国经济援助的战争提款机的运作方式了。经济面临衰退了,佩雷斯不得不在金融海啸中呼唤和平。
一、新兴国家应当背“推高油价”黑锅吗?(1)
地球变暖、油价涨跌和粮食危机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关注度最高的热点问题。但国际和中国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国家的强劲需求导致了供需失衡,应对地球变暖、油价涨跌和粮食危机负有责任。不能说这些人是别有用心,但是他们这种言论是顽童所坚决反对的。
在2008年7月7日到7月9日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基于“应对全球性课题”的观点,法英等国以上述原因为理由开始主张扩大八国集团峰会与会国。
比如在粮食涨价的问题上,以欧洲国家为主的一些国家认为,粮食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是利用谷物为原料来生产生物燃料,并要求加以限制。但美国和巴西等生物燃料生产国对此表示反对,并指出原因在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的粮食需求增长。这听起来多么的滑稽!好像中国人和印度人这几年饭量一下增长了似的。
石油方面,这种针对新兴国家的言论更是炒得火热。
这些言论往往从所谓的需求与供给关系支撑的所谓基本面说起。他们认为,以往世界石油的需求方主要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完善的市场或经营制度,都没有实行能源补贴的政策,所以在高油价到来时,人们自然会减少石油的需求。比如两次石油危机使得法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其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下降了,日本下降了。而近期世界面临的石油涨价的危机,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在新增需求方面占了大头。而中国、印度以及新的用油大户中东地区,都对国内用油进行一定的补贴。这些认为新兴国家的需求使油价不断上涨的人们认为,这样的补贴虽然有其道理,但是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其实是鼓励了石油的低价消费即造成浪费。所以,只要政府不取消这个补贴政策,高价格对需求的抑制就不能显现,而其他国家因为高油价而减少的需求,也会被这些国家强劲增长的需求弥补。
顽童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说当下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大约为8亿辆,截止2007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为5600万余辆,中国等“新兴国家”的人们现在也开始大量购置汽车,如果照目前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到了2050年,全球就会有亿辆汽车。如果那时的汽车仍然烧汽油柴油的话,仅因为汽车一项,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将会增加数倍。
当时看到这个例子的时候觉得很可笑,从2008年预测到2050年,一下跨越了四十多年,这位仁兄可真有本事,四十年里汽车增长的量都能预测出来,顽童特别想向他请教一下,不用四十年,就明年,我们就不请教中国股市能涨多少了,我就想问问他,明年他住的房子的房价是涨是跌?中国人印度人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买汽车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四十年的时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除了大跃进,谁能在四十年前想象今天中国的汽车保有量?经济发展有高速的时候也有可能有减速的时候,谁能保证中国人买车的速度就保持着一个迅猛的速度增长下去?奥运会后,车市已经出现了拐点。再说,不用四十年后,可能两三年后马路上跑的汽车就不是烧汽油柴油的了,现在氢能、天然气、太阳能各种清洁能源在汽车的使用上发展极快,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达到公交车全部使用这些清洁能源了。再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新兴国家的事未免太牵强了,太不公平了。此外,说句心里话,新兴国家汽车数量增长的同时,难道其他国家就完全没有增长吗?
一、新兴国家应当背“推高油价”黑锅吗?(2)
一味地针对新兴国家需求增长发难,让人觉得好像要为油价涨跌硬找一个负责的替罪羊一样。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就连我们国家的一些大牌学者竟然也在附和这样的言论。就如同我们在反驳顶峰论的内容里所提到的,以“国际油气投资顾问”标榜的享受国家津贴补助的中国专家们,在各种媒体大声附和着国外的言论在《第一财经》发表言论:“到2030年甚至更长期内,石油需求还将快速增长,需求的增量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推动石油价格长期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巨大的石油需求来自新兴经济体,比如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这‘金砖四国’以及更多的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应该看到,发达地区传统的石油需求市场比较稳定,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比如日本,但这种下降不能改变世界石油需求迅速增长的趋势,因为新兴经济体的需求还处于快速的增长期,远未成熟。西蒙斯曾说过一句精辟的概括:‘供应太衰老,而需求太年轻’,这是典型的世界性的供需‘时代错位’,这一精要表述揭示了世界石油供应和需求的失衡状况。我们面临的就是这个状况。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基本面因素,最需要关注基本面的问题”。专家们的这番言论,在顽童听来觉得分外刺耳,不知道他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发表上述见解的。但就我看到的部分而言,过分迎合某些西方国家的观点,让人听来感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