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道教-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皆凶;若阿含笑者,则有大庆;若微叹者,即有深忧。如此之候,未曾一失也。后一旦忽去,不知所在。〃葛洪所作《神仙传·李阿传》也作了同样的叙述,只在上文之后加了一段有关古强之事,曰:〃有古强者,疑阿异人,常亲事之,试随阿还所宿,乃在青城山中。……强年十八,见阿年五十许;强年八十余,而阿犹然不异。后语人,被昆仑山召,当去,遂不复还也。〃《云笈七》卷二十八《二十四治》曾记李阿在平冈治修道,其〃下八品〃第五平冈治注云:〃山在蜀州新津县,去成都一百里,昔蜀郡人李阿于此山学道得仙,白日升天。〃葛洪《神仙传》分李八百、李阿为二人,人各为传,表明葛洪认定他们为二人,前者为李八百,后者李阿之号〃八百岁公〃,实为李阿对〃李八百〃的假托。之所以假托,是欲借李八百之盛名以创教。
托名李八百去吴中传道的不止李阿一人,《抱朴子·道意》继李阿事之后,又记有李宽,云:〃后有一人姓李名宽,到吴而蜀语,能祝水治病,颇愈,于是远近翕然,谓宽为李阿,因共呼之为李八百,而实非也,自公卿以下,莫不云集其门,后转骄贵,不复得常见,宾客但拜其外门而退,其怪异如此。于是避役之吏民,依宽为弟子者恒近千人,而升堂入室高业先进者,不过得祝水及三部符、导引日月行气而已。
……余亲识多有及见宽者,皆云宽衰老羸悴、起止咳噫,目瞑耳聋,齿堕发白,渐又昏耗,或忘其子孙,与凡人无异也。
……吴曾有大疫,死者过半。宽所奉道室,名之为庐,宽亦得温病,托言入庐斋戒,遂死于庐中。……余所以委曲论之者,宽弟子转相教授,布满江表,动有千计。〃此李宽〃到吴而蜀语〃,显然又系蜀人。
据葛洪所记,李宽所传李家道与五斗米道相似,以祝水为人治病,用三部符,并事导引、行气;所居道室名〃庐〃。
葛洪又称:〃诸妖道百余种,皆煞生血食,独有李家道无为为小差。然虽不屠宰,每供福食,无有限剂,……或数十人厨,费亦多矣。〃即是说它不像帛家道那样〃煞生血食〃,但要举办厨会(道士为人祈福治病的宗教集会),参加者有时达数十人。葛洪认为,如此耗费,〃亦皆宜在禁绝之列〃。举行厨会的作法,亦与天师道同。李宽所传李家道在吴中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自公卿以下,莫不云集其门〃,〃依宽为弟子者恒近千人〃,〃宽弟子转相教授,布满江表,动有千计〃。
至东晋初,又有李脱号称李八百去中州和江东传道。《晋书·周扎传》云:(王敦作乱)〃时有道士李脱者,妖术惑众,自言八百岁,故号李八百。自中州至建邺,以鬼道疗病,又署人官位,时人多信事之。〃李脱既号李八百,又以鬼道疗病,自属李家道人物。其署人官位的作法,与天师道相同,表明与天师道关系密切。
此李脱究系何人?史载不详。《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引《集仙录》记有此前之李脱,云:〃李脱居蜀金堂山龙桥峰下修道,蜀人历代见之,约其来往八百余年,因号曰李八百。初以周穆王时来居广汉栖玄山,合九华丹成,去游五岳十二洞二百余年,于海上遇紫阳君授水五之道,又来龙桥峰作金鼎炼九丹,丹成。三于此山学道,故世号此山为三学山,亦号为栖贤山。〃《混元实录》和《混元圣纪》卷五作了同样的记载。《三洞群仙录》卷十七引《野人闲话》亦记李脱,云:
〃汉州昌利山李真人讳脱,自西周之初于此山中炼水玉及九华丹,三往三反八百余年,人谓之李八百。丹成,涂石成玉,变砂为珠,至今因雨往往拾得五色真珠者。后汉建武中,饵药骑龙上升。炼丹之处依然存在,其石壁药气所逼,尽成金玉之色,光彩异常。〃《三洞群仙录》卷十二又引《列仙传》云:
〃李真多者,神仙李脱之妹也。随兄修炼,而兄授之以朝元之要,行仅百年,状如二十许,遇太上降授以飞升之道,今蜀中有真多治是也。〃据此记载,与上述《神仙传》所记李八百相似:因为来往蜀中八百年,人称李八百;修炼之处既有广汉,又有金堂。只是事迹很不相同。或者最初原型只是一个,几经流传之后,事迹愈增愈多,以致传说各异,现皆难于稽考。不过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即此李脱大约也是两汉时期流传于蜀中的神仙人物,其所云〃周穆王时来居广汉〃固不可信,其所云〃后汉建武中骑龙上升〃,或许道出了他的真实时代。若此,《晋书·周扎传》所记之东晋李脱只能是假托,不仅〃李八百〃之号是假托,其〃李脱〃之名也是假托。至于他本人的真实姓名、履历,就难以查考了。《周扎传》谓其〃自中州至建邺〃,表明他是先在中州传道,后去建邺活动。据上述很多个号称李八百的李家道道士,都是出自四川,此东晋李脱,或许也是从四川去中州,再去建邺的。
《晋书·周扎传》又称,李脱有〃弟子李弘,养徒灊山(今安徽霍山),云应谶当王。故(王)敦使庐江太守李恒告扎及其诸兄子与脱谋不轨。时莚(周扎兄周靖第二子引者注)为敦咨议参军,即营中杀莚及脱、弘。又遣参军贺鸾就沈充,尽掩杀扎兄弟子,既而进军会稽袭扎。〃按以上王敦杀李脱、李弘及周扎一门事,又见《晋书·明帝纪》及《周嵩传》。时在东晋太宁二年(324)。
继此李弘起义之后,从东晋至南北朝,发生了无数次李弘起义,据《晋书》有关人物传记记载即有:后赵建武八年(342),山东贝丘人李弘自言姓名应谶,举行起义;东晋永和十二年(356),江夏相刘岵、义阳太守胡骥讨〃妖贼〃李弘,破之;东晋太和五年(370),广汉〃妖贼〃李弘与益州〃妖贼〃李金根聚众反,李弘自称圣王;后秦弘始十六年(414),〃妖贼〃李弘反于陕西贰原,贰原氏仇常起兵应弘。此外,《魏书》《宋书》《南史》还记有多次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李弘起义。正如北魏道士寇谦之《老君音诵诫经》所云:〃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天下纵横,反逆者众,称名李弘,岁岁有之〃,〃称刘举者甚众,称李弘者亦复不少。〃为什么在连绵二百余年间,会在全国广大地区内发生如此之多的李弘起义?
李弘之名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号召力?原来是魏晋时期所出的道书中宣传李弘是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如《老君变化无极经》:〃老君变化易身形,出在胡中作真经,……胡儿弭伏道气隆,随时转运西汉中,木子为姓讳弓口,居在蜀郡成都宫。〃《太上洞渊神咒经》称他为真君,谓〃真君者,木子弓口,王治天下,天下大乐〃。〃木子弓口〃是民间惯用的拆字法,〃木子〃合为〃李〃,〃弓口〃合为〃弘〃,谓李弘王治天下,天下就将太平,人民享受大乐。在东晋南北朝那种连年战乱、人民朝不保夕的年代里,这种号召自然深受群众欢迎。
因而以李弘之名发动起义,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由上可见,前面那个〃养徒灊山〃、图谋〃不轨〃的李弘,很可能就是依据道书所作的托名。这个行动,表明他已放弃了他师父李脱所用的〃李八百〃那个老旗号,而改用了〃太上老君〃这个更具号召力的新旗号。从这个意义上说,尊李八百为祖师的李家道,到东晋明帝时,已被灊山李弘结束了它的历史,此后的多次李弘起义,已不是李家道旗帜下的起义,而是真君木子弓口旗帜下的起义,只是李家道多年的活动为其后的李弘起义准备了群众基础。

上清派 
上清派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是东晋中期杨羲造作的〃上清经〃逐渐传播后形成的。 
关于〃上清经〃的来源,《云笈七》卷五李渤撰《真系》,及陶弘景《真诰》卷十九《真诰叙录》均称:东晋兴宁二年(364),有魏华存等众仙真下降,魏将清虚真人王褒所授〃上清〃众经三十一卷并诸仙真传记、修行杂事等授弟子琅瑯王司徒公府舍人杨羲(331~386),杨得魏华存所传,用隶书写出,传护军长史丹阳句容许穆(305~376)。许穆再传子许翙(341~370)。《真诰叙录》云:〃凡三君手书。今见在世者,〃经〃、〃传〃大小十余篇,多掾(许翙)写。《真授》四十余卷,多杨(羲)书〃。由此可见上清派始创过程中,杨、许经书造作之一斑。实际上〃上清〃众经、诸仙真传记、并修行杂事等即扬羲的扶乩降笔。二许去世后,翙子临沮令黄民(361~430)收集先世所写经符秘箓,于东晋元兴元年(402)奉经入剡,为马朗、马罕礼敬供养。至东晋末,有道徒王灵期等向许黄民求经。王等遂在所得几卷经书基础上,窃加损益,盛其藻丽,再次造撰,凡五十余篇。这是继杨、许扶乩降笔之后,又一次〃托言真授〃的造经活动。从此〃上清经〃流传甚广,〃举世崇奉〃。于是,一个以皈依上清经箓的新道派上清派渐次形成。
此时许黄民见王灵期经书卷帙丰厚,门徒殷盛,乃〃鄙闭自有之书,而更就王求写〃,致使〃许王齐辔,真伪比踪〃。
南朝宋元嘉六年(429),许又封其先世真经一橱留马家。后又为嘉兴殳季真所得,以付陆修静。陆又兼得《灵宝经》《三皇文》,遂总括《三洞》为世宗师。泰始七年(471),陆撰《三洞经书目录》,继又〃撰经义百有余篇〃,于是上清派〃孙经宗坛,教法大备〃。后陆又以〃三洞〃并杨、许真书授弟子孙游岳(398~489)。至梁代,陶弘景(456~536)又师事孙游岳。于永明六年(488)在茅山获杨、许手书。八年,传又得真人手迹十余卷。十年,陶弘景隐居茅山,自称华阳隐居。
为弘扬上清经法,他在顾欢《真迹》的基础上,以〃真人口授之诰〃为名,编《真诰》一书,其《真诰叙录》对〃上清经〃之源流及传授过程作了较详细的叙述。陶更广集上清法术,纂《登真隐诀》二卷,使上清经诀较之陆修静时更为完备。由于陶弘景为陆修静二传弟子,对上清派又作出较大贡献,遂成上清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此后〃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世人改称上清派为〃茅山宗〃,而进入上清派发展的新阶段。
上清派最早崇奉的主要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一称三十九章经),谓读之万遍即可成仙,被誉为〃仙道之至经〃。
《正统道藏》收《上清大洞真经》六卷,系南宋茅山上清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之校勘本。谓〃苦斋三年,乃得读之〃,而诵咏万遍即可〃乘云驾龙〃而升天,是谓〃上登上清〃。盖道教认为:天有玉清、太清、上清三境,皈依上清派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师道的〃太清〃更高。该经首叙修炼者登斋入靖,诵咏《大洞真经》前,应经叩齿、咽津、行气,存思(一称存想)、咒祝等一套程序,以及〃存思日月法〃、〃存思二十四星法〃等。〃存思〃,乃早期上清派的典型修炼法,出于魏晋间的《黄庭内景经》。该经也是上清派崇奉的另一重要经典,是一部以中国医学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百脉关窍各有主神,需用〃存思〃法以存守身神的修炼专著。尽管经中缺乏具体作法,功理、功效也多有不实之辞,但借〃存思〃身内诸神、身外诸物来集中意念,达到精神内守,神不外驰,正体现了上清经法的根本。
上清派尊元始虚皇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微天帝大道君、后圣玄元上道君、上相青童道君、上宰总真道君、小有清虚道君为〃上清经箓圣师七传真系之谱〃。奉魏华存为开派祖师,〃嗣上清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二代玄师,许穆为第三代真师,许翙为第四代宗师,马朗、马罕为第五、第六代宗师,陆修静为第七代宗师,孙游岳为第八代宗师,陶弘景为第九代宗师。
上清派的开创人物均为士族出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统治阶级上层亦有联系,但东晋王朝对江南士族怀有戒心,因而仕途多不得志,而崇道入教。上清派多重于个人精、气、神的修持法,不重符箓、斋醮和外丹、贬斥房中术,易为士大夫和统治阶级所理解和接受,也正是该派能较快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上清派的出现,反映了民间道教转向士族道教发展的变化。后经陶弘景的阐扬,形成茅山宗之后,由于人才辈出,成为隋唐时期影响最大的道教派别。

灵宝派 
灵宝派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由东晋末年葛巢甫在古《灵宝经》传授基础上进一步造作〃灵宝〃类经典之后所肇建。 
葛巢甫是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从孙,生当东晋晚期。在此之前很久,即有灵宝经书的造作与传授。东汉袁康所作《越绝书》,载有神人授夏禹《灵宝五符》经的神话故事,略谓:〃昔禹治水于牧德之出,遇神人授以《灵宝五符》。后藏于洞庭之包山(今太湖西洞庭山)。〃〃至吴王阖闾时,有龙威丈人得符献之,吴王以示群臣,皆莫能识,乃令(使者)赍符以问孔子。〃孔子告之乃《灵宝五符》云云。葛洪《抱朴子·辨问》有类似的记载。并谓:〃《灵宝经》有《正机》《平衡》《飞龟授AE|》,凡三篇,皆仙术也。〃其《遐览》篇即著录《正机经》《平衡经》《飞龟振经》各一卷,盖以一篇为一卷。
葛洪《遐览》篇所录之书出自其师郑隐所藏,证明在郑隐、葛洪之前,确有《灵宝经》问世。现《正统道藏》所存《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上,亦载有上述授经故事,所述《灵宝经》渊源,大致与《越绝书》《抱朴子·辨问》之说合,只是略有增益,其书名亦同于《越绝书》之《灵宝五符》。据刘师培《读道藏记》考证,此序及文与北周甄鸾《笑道论》及《御览》所引《五符经》文合,证明它确是古《五符经》。此《太上灵宝五符序》共三卷,只上卷之首段方为序文,其余为经,现将三卷皆标作序,〃乃标题之讹也〃。刘师培又据《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上之〃《五帝官将号》章,详析五方帝名及五色;
《太清五始法》章,以五藏、五常配五行,并及孤虚王相之法〃认为〃均汉人遗说,即出自汉季,亦未可知。〃由上可见,在东汉末,至迟到汉、魏之际,已有〃灵宝经〃如《灵宝五符经》的出现,只是道士们为了神秘其书,将其托为夏禹或帝喾所授或所传。其托始之辞虽不可信,而出世年代较早,却是可以从书中反映的时代思想特征来断定的。
尽管灵宝经书出现的时间较早,但其卷帙一直较少,流传也不广。直到东晋中叶,继杨羲、许谧造作〃上清经〃之后,葛巢甫以古《灵宝经》为基础,加以附会引伸,造作出大批〃灵宝〃类经书,才使其卷帙有所增加。也正是在葛巢甫等大量造作〃灵宝经〃的基础上,才逐渐形成以此经书命名的灵宝派。葛巢甫造作〃灵宝经〃书的时间,大致在杨、许造经之后,到其以经书传弟子任延庆、徐灵期之前。杨、许造〃上清经〃始于晋哀帝兴宁二年(365),葛巢甫以经书传弟子任、徐在安帝隆安(397~401)末。葛巢甫所造〃灵宝经〃,在社会上很快得以流传,当王灵期诣许黄民求受〃上清经〃时(在许黄民于元兴三年奉经入剡后),已是〃风教大行〃。据日本学者小林正美考证,葛巢甫造作的〃灵宝经〃,主要有《灵宝赤书五篇真文》《灵宝赤书玉诀妙经》等。
葛巢甫及其后继者在造作〃灵宝经〃时,勾划出一个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后嗣的传经谱系。《云笈七》卷三《道教所起》称:〃今传灵宝经者,则是天真皇人于峨眉山授于轩辕黄帝,又天真皇人授帝喾于牧德之台,夏禹感降于钟山,阖闾窃窥于句曲。其后有葛孝先之类,郑思远之徒,师资相承,蝉联不绝。〃《灵宝略纪》更进而称:〃经一亿劫,天地乃开,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