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道教-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统道藏》太玄部收有《鬼谷子》三卷,讲〃知性寡累〃,和揣摩、捭阖等术,自是后人伪托;洞神部方法类又有《鬼谷子天髓灵文》二卷,讲隐形藏体,驱神入室等术。其开篇所云:〃水帘洞主鬼谷子〃,以〃秘密天文大道〃〃传孙子(盖指孙膑)、庞公(盖指庞涓)〃云云,⑧更不知何所据而云然。
注:
①②③《史记》第7册第2241页、2279页,2241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④⑤⑥⑦⑧《道藏》第11册51页(文中作〃有司闻奏〃,《太平广记》卷四《鬼谷先生作〃有司上闻〃,据此意改为〃有司奏闻〃),第3册271页,第25册355页,第10册856页,第18册671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安期生 
安期生是秦汉间传说中的仙人。关于他的记载,以《史记》为最早。司马迁在《乐毅列传》后评述汉初黄老之学的师承体系时说:〃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①曹相国即汉初平阳侯曹参。按这一记述推知,安期生约当战国末期,似齐人,传齐国黄老刑名之学。黄老学者本重养生,而齐地学术最为活跃,燕、齐一带又是神仙传说盛行之地,也许正是这一原因,安期生遂被齐方士目为神仙。
据《史记·封禅书》的记载,方士李少君曾语汉武帝曰:
〃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武帝〃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②后李少君病死。虽求蓬莱安期生不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③齐方士栾大,亦自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④《神仙传》称李少君亦齐人,于安期先生得神丹之方。据此,安期生确系齐地方士心目中的神仙。
《列仙传·安期先生》的描述比较简朴。称安期生为琅琊阜乡(今属山东)人。〃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秦始皇离去后,委弃金宝不顾,留书始皇:〃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
始皇得信,〃即遣使者徐市(音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遇风波而还。立祠阜乡亭并海边十数处〃。⑤按《列仙传》〃数年〃,《云笈七签》本及《仙鉴》皆作〃千年〃,盖宋本如此,然于理不通。而赵道一据此云:〃秦始皇以穷奢极侈惨刻之君,安足以语道?安期生委金璧而去者,所以示之廉;曰'后千年求我于蓬莱',所以示之仙不可学矣。〃⑥《列仙传》称安期生本是卖药翁。后葛洪则说他服金液长生,〃非止世间,或延千年而后去尔〃。⑦仙传又谓,有王老,与鲁女生、封君达为友,访道名山,于东岳遇一神仙乘白鹿,与侍女约十人,自山中而下,自称安期生,教以胎息存真一之诀,言讫升天而去。⑧南宋谢守灏编《混元圣纪》言安期生后以道授马明生,马明生又传于阴长生。可见在道教中,安期生主要是一位好仙药、行气功的神仙形象。
因道教视安期生为重视个人修炼的神仙,故上清派特盛称其事。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而升昆仑,或在玄洲三玄宫;并奉之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与彭祖、四皓相等。灵宝派因倡普度,故贬斥他〃前世学法、功德薄〃。⑨但安期生跟彭祖一样,在道教中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真灵位业图》中列在第三左位,被奉为〃北极真人〃AB;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称他治在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元晨山,其得地仙果位乃是共通的说法。
注:
①②③④《史记》第7册2436页,第4册1385页,1386页,1390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⑤⑥⑦⑧⑨AB《道藏》第5册68页,175页,175页,175页,第24册671页,第3册274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阴长生 
阴长生相传为东汉和帝永元八年(96)所立皇后阴氏之曾祖。新野(今属河南)人。生富贵之门而不好荣位,潜居隐身,专务道术。闻马鸣生得度世之道,乃入名山寻求,后于南阳太和山中,得与相见,执奴仆之役。马鸣生只朝夕与之高谈世务,不教其度世之道。如此二十余年,终不懈怠。与阴长生一起奉事马鸣生的十二人已先后离去独有他敬礼弥肃。马鸣生为其至诚所感,偕赴蜀青城山中,立坛盟誓,授以《太清神丹经》。阴长生得其术,归家后合丹,举门皆寿。
相传在世一百七十年,颜面如童子。后于平都山白日升天。
《神仙传》《云笈七签》《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有其传。
《神仙传》又载所谓〃阴君自序〃(一作〃阴真君自叙〃)云:
〃维汉延光元年(122),新野山北,予受和君神丹要诀。道成去世,副之名山。如有得者,列为真人,行乎去来,何为俗间。不死之道,要在神丹。行气导引,俯仰屈伸,服食草木,可得少延。不能永度,以至天仙。子欲闻道,此是要言。积学所致,无为为神(《云笈七签》作'不为有神〃)。上士为之,勉力加勤;下士大笑,以为不然。能知神丹,久视长存。〃①此文反映出阴长生是像葛洪那样的外丹家,并且十分强调后天的〃积学〃。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金丹》中也可看到类似观点:〃长生之道,不在祭祀事鬼神也,不在道引与屈伸也,升仙之要,在神丹也。……〃并说:〃近代汉末新野阴君,合此太清丹得仙。其人本儒生,有才思,善著诗及丹经赞并序,述初学道随师本末,列己所知识之得仙者四十余人,甚分明也。〃②据《道学传》《云笈七签》等书记载,葛洪岳父鲍靓从阴长生得道诀,而阴长生之师马鸣生系齐地临淄(今属山东)人,后世又传闻马鸣生得道于琅琊(在今山东胶南县境)仙人安期生,故葛洪承自这一系金丹道亦可上溯至齐地神仙方术。但阴长生的活动远及巴蜀,对当地道教的兴盛影响甚深。道书中有不下十种题阴长生修撰,如今本《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中、《金碧五相类参同契》《周易参同契》阴真人注、《忠州仙都观阴真君金丹诀》《阴真君五精论》《阴真君金木火丹论》等等。
注:
①《神仙传》卷五,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9册278~280页,按〃和君〃,《云笈七签》本作〃仙君〃。〃少〃,稍也;《云笈七签》作〃小道〃。〃不能永度〃,今本《神仙传》作〃不求未度〃,意思不明。《云笈七签》作〃不能永度于世〃,兹据改。
②《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77页,中华书局,1985年

河上公 
河上公亦号〃河上丈人〃,实由传说中的黄老学者河上丈人敷衍而来。《史记·乐毅列传》太史公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①并胪列其传承系统,自河上丈人凡六传至汉初曹参。据此,生当战国时代,其传承体系亦出自齐地黄老学者。汉文帝好黄老刑名之言,东汉方士遂敷衍出河上公传道于汉文帝的一段传说,后经两晋人葛洪整理而成为《神仙传》中的内容,并由灵宝派吸收于托称〃太极左仙公葛玄造〃的《老子道德经序诀》中(二者及诸本文字大同小异)。这一传说的定型当在东汉全面神化老子和《老子河上公章句》成书之后,道教创立后的神仙传记大都本此。 
据今本《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汉孝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时文帝好老子之道,诏命诸王公大臣、州牧、在朝卿士,皆令诵之,不通老子经者不得升朝。帝于经中有疑义,人莫能通。侍郎裴楷奏云:'陕州河上有人诵《老子》。'即遣诏使赍所疑义问之。
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帝即贺(驾)幸诣之,公在庵中不出,帝使人谓之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民。域中四大,而王居其一。子虽有道,犹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朕能使民富贵贫贱。'须臾,公即拊掌坐跃,冉冉在空虚之中,去地百余尺而止于虚空。良久,俯而答曰:'余上不至于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焉!君宜能令余富贵贫贱乎?'帝大惊悟,知是神人,方下辇稽首礼谢曰:'朕以不能忝承先业,才小任大,忧于不堪,而志奉道德,直以暗昧,多所不了。唯愿道君垂愍,有以教之。'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道德章句》二卷,谓帝曰:'熟研究之,所疑自解。余著此经以来千七百余年,凡传三人,连子四矣。
勿示非人!'帝即跪受经。言毕,失公所在。遂于西山筑台望之,不复见矣。〃②《老子道德经序诀》称:〃论者以为,文帝好《老子》大道,世人不能尽通其议,而精思遐咸,仰彻太上,道君遣神人下教之便去耳。恐文帝心未纯信,故示神变,以悟帝意,欲成其道真。时人因号曰河上公焉。〃③按:陕州系北魏以后建制。今本《神仙传》无〃世人不能通其议……太上道君……
便去耳〃云云,疑《神仙传》〃道君〃一词亦系灵宝派道士所改。从这一故事透露出道教创立前期,某些道士蔑视专制君权、向往个人自由的情操,超脱君权羁绊,故有此河上公的形象。而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道士们对河上公其人其事的评论遂迥异其趣。元道士赵道一称:〃厥后文帝以恭俭化天下。
后世议者谓汉文帝有三代之风,岂非河上公道德之化耶?〃并记〃有河上公庙,在陕府之北,并文帝望仙台遗迹存焉〃。④道教崇奉河上公为〃河上真人〃。《太极隐诀》规定诵《道德经》仪式,首先烧香整服礼十拜,心存玄中大法师老子、河上真人、尹先生,然后念开经蕴咒、叩齿,咽津,等等。
注:
①《史记》第7册2436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9册299~300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③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册407~409页S.57《老子道德经序诀》
④《道藏》第5册175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是道教尊奉的三位仙人茅盈、茅固、茅衷。
宋代敕封真君。
茅盈之名,始见于汉代纬书,《尚书帝验期》云:〃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受书者,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茅盈从西城王君,诣白玉龟台,朝谒王母,求长生之道。王母授以玄真之经,又授宝书。〃①葛洪《神仙传》卷五《茅君》云:〃茅君者,名盈,字叔申,咸阳人也,高祖父濛字初成,学道于华山,丹成,乘赤龙而升天,即秦始皇时也。有童谣曰:'神仙得者盈初成,驾龙上天升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秦始皇闻之,〃以为己姓符合谣谶,当得升天,遂诏改腊为'嘉平'。〃〃茅君十八岁入恒山学道,积二十年,道成而归,父母尚存,见之怒曰:'为子不孝,不亲供养,而寻逐妖妄,流走四方,!举杖欲击之。君跪谢……父怒不已,操杖击之,杖即摧折而成数十段,……父惊即止。〃父问:
〃汝言得道,能起死人否〃?君曰:〃死人罪重恶积不可复生者,即不可起也,若横受短折者,即可令起也。〃《神仙传》记其事,并称有验。后茅君与父母宗亲辞别,登羽盖车而去,至江南治于句曲山。山下之人,为立庙而奉事之。远近之人,赖君之德,无水旱疾疠螟蝗之灾,时人因呼此山为茅山。茅君弟名固,字季伟,次弟名衷,字思和,仕汉位至二千石。〃后二弟年衰,各七八十岁,弃官弃家,过江寻兄,君使服四扇散,却老还婴,于山下洞中修炼四十余年,亦得成真。太上老君命五帝使者持节……加九锡之命,拜君为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主吴越生死之籍。……又使使者以紫素策文拜固为定录君,衷为保命君,皆列上真,故号三茅君焉。〃②《太平广记》卷十三和《广汉魏丛书》皆收《神仙传》,但其《茅君传》皆称:〃茅君者,幽州人,学道于齐〃,则为舛错之文。③《云笈七签》卷百零四有《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署〃弟子中候仙人李道字安林撰〃。陈国符先生据《真诰》卷八、九、十一诸注考证,认定此传即晋代所出之《茅三君传》。据《真诰》卷八注:〃李中候,名遵,即撰《茅三君》者〃,其作者当为李遵,《云笈七签》传所署之〃李道〃,盖误。又据卷十一注考证,该传似又〃出自长史(指许谧
引者注),故亦于晋代出世。〃④总之,作者为上清派道士。该传内容本葛洪《神仙传》,但有增益。(一)增写了三茅祖、父辈之履历。谓:〃高祖父讳濛,字初成,……知周之衰,不仕诸侯,乃师于北郭北阿鬼谷先生,遂隐遁华山。……曾祖父讳偃,字泰能,濛之第四子也,仕秦昭王之世,位为舍人,稍迁车骑校尉长平恭侯。……祖父讳嘉,字正伦,仕秦庄王为广信侯,始皇即位,嘉辅帝室,……以嘉为德信侯。〃父〃讳祚,字彦英,不仕不学,志愿农巷〃。(二)增写了茅盈从师学道事迹。谓:〃盈年十八,遂弃家委亲,入于恒山,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传》采取山朮而饵服之,……盈于恒山积六年,思念至道,诚感密应,(神告之)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为君师'……明辰……径到西城……卒见王君。后二十年,从王君西至龟山见王母,……口告盈以玉佩金珰之道,太极玄真之经。〃⑤《茅山志》卷二十收载上清派道士张绎于梁普通三年(522)所立之《九锡真人三茅君碑》,所记三茅事较简约,系年稍异。
约于唐代成书的《集仙传·大茅君》称,汉元寿二年八月己酉,南岳真人赤君、西城王君及诸青童并从王母降于盈室,顷之,天皇大帝、太微帝君、太上大道君、金阙圣君分别派使者赐茅盈以衣冠、玉玺、金铃、神芝及爵位,并告盈曰:〃食四节隐芝者,位为真卿,食金阙玉芝者,位为司命,……子尽食之矣,寿齐天地,位为司命上真、东岳上卿,统吴越之神仙,综江左之山源矣。……五帝君各以方面车服降于其庭,传太帝之命,赐紫玉之版,黄金刻书九锡之文,拜盈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又说,在此之后,〃王母命上元夫人授茅固、茅衷《太霄隐书》《丹景道精》等四部宝经,……事讫,西王母升天而去:〃⑥至此,三茅君的事迹也基本定型,此后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六《茅盈传》、张雨《玄品录》卷二《三茅君传》、《茅山志》卷五《三神纪》等,皆据上述诸传以成篇,无大增益。
至宋代,三茅君始得皇帝封号,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封大茅君为〃太元妙道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神君〃,中茅君为〃定录右禁冲静真人〃,小茅君为〃三官保命冲惠真人〃。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加封大茅君为〃太元妙道冲虚圣祐真君东岳上卿司命神君〃,中茅君为〃定录右禁至道冲静德祐真君〃,小茅君为〃三官保命微妙冲惠仁祐真君〃。⑦总称三茅真君。
注:
①《重修纬书集成》卷二,第67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0年
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1册280~28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③《四库全书·神仙传》提要云:〃此本为毛晋所刊,……征引此书,以《三国志》注为最古,然悉与此本相合,知为原帙。《汉魏丛书》别载一本,其文大略相同,而所载凡九十二人,核其篇第,盖从《太平广记》所引抄合而成,《广记》标题,问有舛错,……其本颇有讹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