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众人想上前劝说的时候,唐寅仰面缓缓说道:“身为一国之君,竟然被这同一块石头连续绊到两次,脸面何存啊?!”说着话,他分开周围众人,迎上败退回来的己方将士而去。

见大王过来了,众人皆是羞愧难当,一各个垂着头,看都不敢看唐寅。后者在众将士面前站定,毫无预兆,他突然拱起手来,冲着众人深深施了一礼,同时说道:“是本王无能,用兵不当,连累了诸位兄弟,本王给兄弟们赔罪了!”

第622章

看到大王对自己众人躬身施礼,平原军众将士皆是一愣,紧接着,哗啦啦的声响连成一片,人们齐齐跪倒在地,眼中闪着泪光颤声说道:“是我等无能!”“大王折杀小人了!”

环视黑压压跪到一片的己方将士,唐寅心中感慨万千,现在他对西进灭宁已基本不报任何希望,看来接受宁国的议和是唯一出路了。正在唐寅暗自琢磨的时候,旁边有侍卫惊叫道:“有船!是宁国的战船!”

唐寅闻言,举目向河面上望去,可不是嘛,在漳河的上游缓缓行了三艘体型庞大的战船,战船之上站满宁兵宁将,灯球火把、亮子油松,将三艘战船照的如火船一般。等战船行到唐寅面前的江心处,慢慢停了下来。唐寅拢目仔细观瞧,只见在战船的甲板上摆放了一把椅子,椅子上端坐一人,这位头顶金盔,身戴金甲,背披红色的大氅,象脸上看,五官深刻,棱角分明,浓眉大眼,面膛红润。

这位不是旁人,正是‘病危’中的长孙渊宏。他此时的模样,意气勃发,神采飞扬,满面的傲气,哪有半点病危的样子?看清楚长孙渊宏,唐寅的脑袋也嗡了一声,这个时候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哈哈——”战船上的长孙渊宏朗然大笑,看着东岸的风军阵营,大声问道:“唐寅现在可在此地?”

被人家指名点姓的叫喊,唐寅哪是肯做缩头乌龟的人,他分开己方众人,大步流星走到河泮前,腰板挺的溜直,双手向身后一背,振声回道:“本王在此!”

见唐寅出来了,长孙渊宏随之站起身形,走到甲板边缘,笑呵呵地打量唐寅。别看他此时的模样轻松,能坐能站的,实际上那是长孙渊宏在咬牙硬挺着,他背后的伤虽不致命,但也极重,此时能站起来,全靠身后的侍卫们在暗暗托着他。

长孙渊宏看了唐寅一会,笑道:“风王,想不到这么快你又来给本帅送大礼了,上一次你送了不下三万人,不知这次又送来多少人啊?”

听闻此话,风军众人的鼻子都差点气歪了,杀人不过头点地,长孙渊宏如此出言羞辱,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不是战船距离岸边较远,众人这时肯定已淌水杀过去了。唐寅倒是没有动怒,至少表面上是没有怒色,他笑眯眯地说道:“礼尚往来嘛!贵国在河东送给我百万之众,现在还送你们万把来人倒也没什么。”

“哼!”长孙渊宏脸色沉了下来,嗤笑道:“唐寅,你真以为我大宁会向尔等风贼议和吗?别做梦了,那只不过是本帅所用的诱敌之计罢了;你以为你的部下真都是铁板一块,对你忠心耿耿吗?实话告诉你,你的一举一动皆在本帅的掌握之中,哈哈……唐寅,下次贵军再想渡河,不必再大费周折的跑这么远了,何不光明正大的直接来攻?”说完话,他不等唐寅的回话,对麾下一挥手,喝道:“回营!”

三艘战船,在以唐寅为首的风军眼前旁若无人的调转方向,大摇大摆的驶回宁军大营。

长孙渊宏的这番话,看似他在得意的显摆,实际上有两个用意。其一,让唐寅认为石听寒和覃亦二人皆为自己所派,议和之事是假,引他上当才是真,如果唐寅信以为真,石听寒和覃亦二人必死,使节被杀,对一国而言是奇耻大辱,朝廷热中的议和之事也只能就此作罢了。其二,分化唐寅的内部,使风军内部产生猜忌,一旦猜忌产生,互不信任,日后在战场上也就没有配合而言,一支没有配合的军队,战斗力再强也不足为虑。

这就是长孙渊宏的如意算盘。

眼睁睁看着长孙渊宏所在的战船扬长而去,风军将士无不恨的牙根痒痒,但又拿他无可奈何。古越冷着脸,跨步走到唐寅近前,沉声说道:“这次若非石听寒和覃亦,我军也不会中计,大王,末将这就回营,砍掉二贼的脑袋!”说完话,他转身就要走。

唐寅皱了皱眉头,喝道:“站住!”

“大王?”古越不解地看着唐寅,事情都这么明显了,大王怎么还阻拦自己?

唐寅深吸口气,说道:“你自己动动脑子,如果石听寒和覃亦二人真是受长孙渊宏指派,他会把事情挑明吗?他这么说,明显是要借我们之手致石、覃二人于死地!”

“啊?”古越身子一僵,无法理解地摇摇头,狐疑道:“石听寒和覃亦不是宁国的大臣吗?长孙渊宏为何要害死他俩?”

“鬼知道。”唐寅没好气地嘟囔一声。

这时,梁启开口说道:“这只有一种可能,宁国的朝廷是真想议和,而长孙渊宏并不想,只要我军把石听寒和覃亦杀了,那么议和之事将会就此作罢,长孙渊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另外,如果我猜测没错,石听寒和覃亦应该是不知道长孙渊宏的病危是装的,长孙渊宏要借病危引我军来攻,索性连石、覃二人也一并骗了,此人之心机,深不可测。”

听完梁启的分析,众人皆有恍然大悟之感。唐寅疑问道:“那长孙渊宏又是如何得知我军这次还会由此地偷渡?难道我军内部真有人向他去通风报信?”

梁启嗤笑一声,摇头说道:“大王千万不可偏听长孙渊宏的话,他为什么又能事先在此地设伏,我虽然还猜不出来,但他刚才那么说,肯定是为了让我军将士互相猜忌。合则强之,分则弱之!一旦我军将领之间互相生出不信任,互相猜忌,那我全军的战力将会锐减,这自然是长孙渊宏最想看到的。”

唐寅又不是傻子,仔细琢磨梁启的话,暗暗点头,觉得梁启所言极有理。他长嘘了一口,幽幽应道:“没错!长孙渊宏果然狡诈,连我也险些中了他的诡计!”

见唐寅阴沉的面色恢复了许多,梁启知道自己的话已奏效,冲着唐寅拱手说道:“大王英明!”

唐寅苦笑,轻叹口气,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回营吧!”

唐寅对风宁两国议和之事本不热中,也不想议和,但是现在,他不得不重新考虑此事了,漳河之战打到现在这般田地,己方已是要船无船,要士气没士气,二十万的大军也只剩下十多万,而且对岸还有个神鬼莫测的长孙渊宏,此时除了议和,似乎已再无其他的出路了。

其他众将的想法和唐寅差不多。

萧慕青、梁启、子缨三人本就反对灭宁,并非他们不想,也并非他们惧战,而是感觉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以风国目前羸弱的国力,只能支持短时间的战争,一旦战争演变成持久战,己方大军的供给就是个大问题,除非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一鼓作气攻入良州,将宁王严初以及宁国朝中的大臣全歼,不过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回到风军大营,唐寅刚进中军帐,萧慕青、梁启、子缨就跟了近来。萧、梁二人皆不说话,只是一个劲的向子缨努嘴,子缨明白,这两位又是让自己向大王进见。他冲着唐寅拱了拱手,说道:“大王……”

“恩?”唐寅转回身,看了三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在子缨身上,问道:“子缨,你有何事?”

“大王,此战我军已不能再战了!”子缨正色说道:“当初收复河东时,我军四十万的将士到现在仅仅剩下不足二十万,尤其是最近两次的漳河之战,我军损兵折将无数,战力锐减,更主要的是,将士们的心气已被宁军打光了,再战下去,我军恐怕……”

子缨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再明白不过了。

连吃两次亏,唐寅生出来的那股目空一切的气焰此时也已熄灭,他走到桌案旁,慢慢坐下,然后点了点头,说道:“直说吧,依你们之见,我军目的应何去何从?”

“接受宁国议和!”萧慕青、梁启、子缨三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不管怎么说,我军目的还处于攻势,是占有主动的一方,”子缨说道:“与宁国商谈议和,我方在上,宁方在下,大王可趁此机会,狠狠敲诈宁国一笔,只要有了钱财,又有河东郡做粮草供给,我军恢复军力指日可待,到那时,我军重整旗鼓,再谈灭宁也不迟!”

子缨说的这些和唐寅想的差不多,后者仰头,幽幽叹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没想到那么坚持要灭宁的唐寅这时候竟也接受议和,三人不约而同的面露喜色,互相看了看,皆点点头,然后齐齐向唐寅深施一礼,说道:“吾王圣明!”

“狗屁圣明!”唐寅嘟囔一声,挺身站起,拍拍屁股上的浮尘,气呼呼地说道:“如果我真够聪明,又怎会在同一个地点被宁贼伏击两次?”

听闻这话,萧慕青、梁启、子缨三人老脸同是一红,唐寅在挖苦自己,又何尝不是在挖苦他们,身为三军统帅,竟无一人识破长孙渊宏之计,三人心中亦同时羞愧难当。

第623章

正在唐寅和萧慕青、梁启、子缨三人在帐内说话之时,帐外突然一阵混乱,大声的喊喝不时传进来。唐寅一皱眉头,向两旁的上官元武和上官元彪示意了一下,让两人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两兄弟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同时还带近来两位,石听寒和覃亦。

这二人满脸的涨红,眼中冒着怒火,进入帐内后,看到唐寅,二人的怒火更盛,石听寒连礼都未施,大声质问道:“风王殿下,我等前来与你议和,你为何背信弃义,又偷袭我国的河西大营?”

唐寅冷笑着看了看二人,没有立刻说话,转身走回到帅案后,缓缓坐下,接着,他猛然一拍桌案,只听啪的一声脆响,石听寒和覃亦皆吓了一跳。唐寅目露凶光,凝声说道:“我还没有去找你俩,你二人倒是恶人先告状了!你们不是说长孙渊宏已经病危了吗?”

“啊?”石听寒和覃亦愣住,长孙渊宏是病危了,这有什么不对吗?

看他二人一脸茫然错愕的表情,唐寅知道,梁启猜测的没错,长孙渊宏装成病危,连石、覃二人也被他骗了。他冷笑着说道:“长孙渊宏根本没有病危,就在刚才,他还在战场上生龙活虎的指挥作战呢!你二人竟敢胆欺骗本王,你剥你们的皮,抽你们的筋!来人!”

随着唐寅的话音,外面的侍卫们一拥而入,齐声喝道:“大王有何吩咐?”

唐寅伸手指着石听寒和覃亦,冷声道:“将此二贼拖出去,凌迟处死!”

“是!”侍卫们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是不是它国使节,只按命令行事,唐寅一声令下,侍卫们齐齐上前,不由分说地将石、覃二人按住,拽着就向外走。

萧慕青等人吓了一跳,刚才不是说好要议和吗?既然是议和,此二人就绝不能杀啊!萧慕青、梁启、子缨不约而同地向唐寅看去,只见唐寅满脸的怒色,双眼射出阴冷的光芒,不过垂下的手却在暗暗勾动手指。

萧慕青三人多聪明,一看他这个暗示,立刻明白了唐寅的意图。三人心领神会,纷纷上前一步,跪倒在地,说道:“大王息怒!石大人和覃大人不能杀啊!”“是啊!请大王收回成命!”

见风国的三名统帅同时给自己二人求情,石听寒和覃亦也很意外,不过生死关头,两人也没心思多想其他,连声叫道:“大王饶命,微臣冤枉!大王饶命,微臣冤枉啊?!”

唐寅面沉似水,冲着侍卫们摆下手,示意他们暂且等一等,然后注视着石、覃二人,问道:“你二人何冤之有?”

石听寒和覃亦这时候已吓出一身的冷汗,二人喘着粗气,连声说道:“大王,我二人进河西大营的时候确实是亲眼所见渊宏将军病危,躺在塌上已奄奄一息,至于大王今夜看到渊宏将军亲自指挥作战,那……是不是……大王眼花看错了?”

“放屁!”唐寅气的挺身站起,提腿一脚把面前的桌案踢飞出好远。石听寒和覃亦见状,三魂七魄吓飞出一半,双腿发软,浑身乏力,扑通、扑通两声,双双跪在地上。

“本王眼花了?难道我全军将士都眼花了不成?尔等欺我骗我辱我,我岂能容你?”说话之间,唐寅心烦意乱地连连挥手,喝道:“拉出去,杀、杀、杀……”

“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啊……”石听寒和覃亦这时候傻眼了,长孙渊宏病危,是他二人亲眼所见,今晚为何又在战场上出现,他俩也搞不清楚了。

看侍卫又拖着二人向外走,子缨挥手喝道:“且慢!”说着,他又对唐寅拱手道:“大王,依末将来看,石大人和覃大人不象是撒谎,而是长孙渊宏把两位大人也一并骗了。宁国朝廷主和,而长孙渊宏主战,他定是想借我国之手,杀掉石大人和覃大人,以此来破坏两国议和。另外,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何况石大人和覃大人又是为两国议和而来,请大王三思而行,万万不可中了长孙渊宏的诡计!”

子缨这番话,看似在劝说唐寅,实际上是说给石、覃二人听的。长孙渊宏灵武高强,世间罕见,偏偏又极善谋略,精于用兵,有这么一个文武全才在,不仅己方无法再对宁国用兵,而且他对己方也是个巨大的威胁。在战场上无法打败此人,就得在宁国内部制造矛盾,搬倒长孙渊宏。既然宁国朝廷主和,长孙渊宏的做法无疑是与朝廷的决意背道而驰,如果能妥善利用石、覃二人,定能使长孙渊宏与宁国朝廷之间的矛盾变的尖锐,这对己方十分有利。

果然。听完子缨的话,石听寒和覃亦脸色同是一变,难以置信地看向子缨。

唐寅明白子缨这番话的用意,暗道一声聪明。他故作考虑的沉吟了一会,方心不甘情不愿地说道:“子缨,你的话也有道理。”说着,他冲着侍卫们挥挥手,说道:“放开他二人,你们先下去吧!”

侍卫们听令,放开石听寒和覃亦,然后转身退出大帐。等侍卫们走了,石、覃二人也随之瘫软在地,两人在暗自庆幸拣回一条命的同时也在寻思子缨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难道长孙渊宏为了破坏议和,真要假借风国之手致自己二人于死地?

缓了好一会,他二人才回过神来,跪在地上,向唐寅连连叩首,急声道:“多谢大王!多谢大王不杀之恩!”

“不用谢我!”唐寅哼了一声,坐到塌上,伸手指下子缨,说道:“要谢你们就谢子缨将军!还有,并非是本王要杀你们,而是贵国的长孙渊宏要借用你俩的性命来破坏议和,是长孙渊宏要杀你二人,明白吗?”

是啊,事情已经再明白不过了!石听寒和覃亦虽是书生,但也不是脑筋死板的傻子,现在他俩也看出长孙渊宏的意图了,心中愤恨,牙根都痒痒。自己当时以为长孙渊宏要死了,那么悲痛,结果长孙渊宏倒好,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啊!如果不是子缨一针见血的分析,自己二人死都死的不明不白。

两人颤巍巍地长长嘘了口气,互相看看,然后齐齐转身又向子缨叩首施礼,说道:“多谢子缨将军搭救,子缨将军的大恩大德,下官没齿难忘!”

“哎?”子缨急忙抢步上前,将他二人搀扶起来,叹道:“两位大人何必如何客气?!石大人和覃大人宅心仁厚,秉性耿直,被阴险狡猾的长孙渊宏所利用,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长孙渊宏的所做所为实在让本将无法苟同,他为一己之私利竟要害两位大人死无葬身之地,其心实在是太过于歹毒了。”

“为一己私利?”石、覃二人露出无法理解的表情。

子缨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