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乐大典 2-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愿赎父死
  【东汉书】
  《谯玄传》:时公孙述僭号於蜀,徵玄不肯起,遂受毒药。子瑛泣血叩头於太守曰:方今国家,东有严敌,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田野,训子勤习经书,终述之世。
  抱父乞死
  【南史】
  《宋袁粲传》:齐戴僧静分兵攻府西门,彦节与儿逾城走,粲还坐列烛自照,僧静挺身暗往,奋刀直前,欲斩之。子最觉有异人,叫抱父乞先死,兵士人人莫不陨涕。粲曰:我不失忠臣,汝不失孝子。仍求笔作启云:臣义奉大宋,策名两毕。今便归魂坟垅,永就山丘,僧静乃并斩之。
  幼儿代父死
  【元史】
  《孝义传》:郭狗狗父宁戍大良平,宋将史太尉攻陷之,宁全家被俘。史将杀宁,狗狗年五岁,告史曰:勿杀我父,当杀我。史惊问是儿几岁,宁曰:五岁。史曰:五岁儿能为是言,吾当全汝家,即以骑送之。
  愿代伯父死
  【温州府志】
  王奉,永嘉人,居杜奥,幼鞠于伯父。丁未冬,大兵至,伯父为兵所执,求财不得,将杀之。奉年十五,匿业薄中,跃出绐曰:儿知痊物所。伯父遂得释而遁。掘数穴皆无,乃告兵曰:儿实不知。恐伯父被害,故愿以身代伯父死。兵怒斩之,伯父视之,则颈骨已断,而喉尚在。捧首合颈,取修船油灰涂其疮,以水滴口,稍能咽,七日始苏。
  愿代母死
  【夷坚志】
  可从世居温之北乡清源,宋建炎间,大盗群起,遇人必杀。清源皆逃於蒙山,未几盗至,众多被害。间有不杀,则执而掠问珍宝所藏之处,从世母亦为所执,从世哀痛,不忍母死於盗之手,乃往盗所长揖曰:乡人所藏珍宝,惟我可寻,母实不知,愿以身代母,共汝寻之。盗乃释其母而执从世,引尊数处,皆无所得,始知其绐己。因取箭射之,俱不中体,贼问其故,且言恐母死于非命,故设是计以代母死,贼怜其孝,遂释之。《元史·孝义传》樊渊幼失父母,笃孝。至元十二年,奉母避兵茅山,兵至欲杀其母,渊抱母号哭,以身代死,兵两释之。延间,汀州宁化赖禄孙母病,值乱,负母避南山。盗至,众散走,禄孙守母不去,盗将刃其母,禄孙以身翼蔽曰:勿伤我母,宁杀我。盗骇叹不忍害。
  母代子死
  【能改斋漫录】
  陈升之在相位,尝夙兴未出,其亻兼皆集厅前。忽有大豕奔逸而去,众升之未出,而外门又未启,相与掩而缚之,以箦缭而藏诸密室,期以送升之至待漏,即归而共烹也。及归取烹,乃空箦而已,莫不惊怪,语达升之,母曰:吾儿生于辛亥,豕为亥神,今受击而没,岂吾儿当被灾乎?是夕焚香于臂,告天曰:老妾无益于世,男儿方尽心于国,不宜辄去,愿以老身代儿薄命,云云。阅十二日,升之遂丁尤。
  愿代女死
  【内翰谈苑】
  陈国夫人耿氏,太宗乳母也,生秦王廷美。初宣祖总兵以燕国公主嫁军国小校,会队长外戍谋叛,营中无长少皆籍名当诛。太后爱其女,忧恼不知为计,耿氏曰:愿代大女死。即盛饰跨驴以黄帕冒首,太祖自御以入,留处舍内,燕国乘驴而出。太后先以厚赂抱关卒,当其出为他卒所见,犹阿诰挝走尔疾驱得免,会尽赦营中死。耿氏卒无恙。
  兄弟争死
  【史记】
  《卫世家》:卫宣公为太子仍娶齐女,宣公见太子妇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娶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于朔。太子母死,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欲废。宣公自以为夺太子妻,心恶太子,欲废之,及闻其恶,大怒,乃使仍于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且行。子朔之兄寿,太子异母弟也。知朔之恶太子,而君欲杀之,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可毋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寿见太子不止,乃盗其白旄先驰至界,界盗见其验,即杀之。寿已死,而太子又至,谓盗曰:所当杀者我也。盗并杀太子,以报宣公,乃以子朔为太子。
  【续后汉书】
  《姜肱传》: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十馀人,诸公争加辟命,皆不就。二弟俱以孝行著闻,名声相次,亦不应徵聘,肱尝与季江谒郡。夜于道遇盗,欲杀之,肱兄弟更相争死,盗遂两释之。但掠夺衣资而已。
  【两汉蒙求】
  汝南王琳巨尉者,年十馀岁,丧父母,因遭大乱,百姓奔逃,唯琳兄弟独守冢庐,号泣不绝。弟季出遇赤眉,将为所捕,琳自缚请先和季死。贼矜而放遣。由是显名乡邑。
  【孝友同风】
  汉张礼遇饥年,孤养老母在堂八十馀,礼拾莱归于路,遇贼欲杀食之。礼叩头云:家中有老母,朝未得食,少时归家供讫,却来就死,贼遂放去。弟隔墙闻之,密自走去贼所,谓贼曰:向者归作羹者是兄。兄孝,养父母,年老辛苦羸瘦,弟肥肉多,愿代兄命。礼阴去贼所。谓贼曰:礼本许杀,何得杀弟?贼见二人孝慈,皆不忍杀,更与礼米二石,盐一角力,侍食老母,以全孝敬之道。
  【三国志】
  《孙奂传》:舒燮有罪,时太常潘滹掌荆州事,欲置之于法。奂子邻谓滹曰:舒伯英兄弟争死,海内义之,以为美谈,仲膺又有奉国旧恩,今君杀其子弟,于事何如?注仲膺,名郡,初伯膺亲友为人所杀。仲膺为报怨,事觉兄弟争死,皆得免。
  【南史】
  《齐袁彖传》:时南郡江陵县人苟蒋之弟胡之妇,为曾口寺沙门所淫,夜入苟家,蒋之杀沙门,为官司所检。蒋之列家门秽行,欲告则耻,欲忍则不可,实己所杀,胡之列又如此兄弟争死。
  【宋史】
  《郑绮传》:绮四世孙德圭,德璋,孝友天至,昼则职几案,夜则同衾寝。德璋素刚直,与物多迕。宋亡,俗家遂陷以死罪,当会逮杨州。德圭哀弟之见诬,乃阳谓曰:彼欲害吾也,何预尔事,我往则奸状白,尔去得不死乎?即治行,德璋追至诸暨道中,兄弟相持,顿足哭,争欲就死。德圭默沮其行,遂绐以无往,夜将半,间道逸去,德璋追至广陵,德圭已死于狱。德璋间之,恸绝者数四,负骨归葵,庐墓再期,每一悲号,乌鸟翔集不食。
  【元史】
  《孝义传》:郭道卿,至元初,闽盗起,居人窜匿。道卿与弟佐卿独守孝子祠,不忍去,遂俱被执,盗将杀佐卿,道卿泣请代弟死,佐卿亦泣请杀,道卿固引颈请刃,盗相顾曰:汝孝门兄弟若此,吾何忍害?两释之。
  兄弟让死
  【新唐书】
  《陆南金传》:少卿卢崇道抵罪徒岭南,逃还东都,陆南金居母丧,崇道伪称吊客人而道其情,南金匿之。俄为仇人迹告。诏侍御史王旭捕按,金当重法。弟赵璧自言匿崇道者我也,请死。南金固言弟自诬不情,旭怪之,赵璧曰:母未葬,妹未归,兄能办之,我主无益,不如死。旭敬上状,玄宗皆宥之。《支叔才傅》至德间,有常人王遇弟遐俱为贼执,将释一人,兄弟相让死。贼感其意,尽纵之。
  【南史】
  《孙束传》:宋大明五年,发三五丁,束弟萨应充行,坐违期不至,束诣郡辞列,束为家长。令弟不行,罪应百死,乞以身代萨。萨人辞列自引。太守张岱疑其不实,以兄弟各置一处,报云听其相代,颜色并悦,甘心赴死。束妻许人寄语属束君当门户,岂可委罪小郎,且大家临亡,以小郎属,竟不妻娶。家道不立君已有二儿死复何恨?岱依事表上,孝武诏特原罪,并赐帛二十疋。
  请代兄死
  【新唐书】
  《虞世南传》:宇文化及已杀帝,闻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许敬宗传》:始虞世基与善心同遭贼害,封德仪常曰:昔吾见世基死,世南匍匐代死,善心死,许敬宗舞蹈求生。世为口实,敬宗彳缶亍愤。《阳王琮传》:永昌时,行远行芳斥隽州六道使至,行远先就戮,行芳幼当赦,抱持请代,遂与俱死,西南人称冤悌云。
  【南史】
  《宋刘绘传》:隆昌中,绘兄悛坐事将见诛,绘伏关请代兄死,明帝辅政,救之乃免死。
  【温州府志】
  周士威,永嘉人,与兄士行俱幼丧父母,唯外祖夏氏抚育,至长,士行业缝衣以养,至正间,方明善摅郡,居千佛寺,置栅门自卫,俾市民守之。时刘公宽率义兵斫栅入寺,明善遂逃,三日复入,罪守门者,士行与焉,士威年十九,请曰:吾兄弟皆孤,赖夏氏以存。今外祖母年八十六矣,幸兄养之,吾无能焉,兄死则皆无托矣。愿以身代兄死,因悲咽不胜,狱史怜而易之,遂遇害。
  乞贷兄死
  【辽史】
  《兴宗纪》:重熙五年,秋七月,辛丑,录囚,耶律把八诬其弟韩哥谋杀己,有司奏当反坐。临刑,其弟泣诉:臣惟一兄,乞贷其死。上悯而从之。
  减年代死
  【事文类聚】
  晋王徽之为黄门侍郎,弃官东归,与弟献之俱病笃,术人云:人命应终,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馀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馀,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
  二息争死
  【南史】
  《吴欣之传》:永明初,广陵人童超之二息犯罪争死,太守刘悛表以闻。
  夫妇同死
  【宋史】
  《王翊传》:北兵至重庆,进士胡天启负母而逃。兵欲杀其母,天启妻张哀号,原以身代,不听,卒杀之。天启与其妻呼天大骂,大将奇天启貌,欲活之。谓之日:汝从我,当共富贵。天启愈奋骂,于是夫妇同死焉。
  【金史】
  《乌古孙仲端传》:仲端本名卜吉,字子正,承安二年策论进士,哀宗将迁归德,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兼同签大睦亲府事,留守汴京。及大元兵围汴,日久食尽,诸将不相统一。仲端自度,汴中事变不测,一日与同年汝州防御裴满思忠,少饮,谈太学同舍事,以为笑乐。因数言人死亦易事耳,思忠曰:吾兄何故频出此语,仲端因写一诗示之,其诗大概谓:人生大似巢燕,或在华屋杏梁,或在村居茅茨,及秋社甫临,皆当逝去,人生虽有富贵贫贱不同,要之终有一死耳。书毕连饮数杯,送思忠出门曰:此别终天矣。思忠去,仲端即自缢,其妻亦从死。
  夫妻继死
  【孙公谈圃】
  俞次尚与其妻素达理性,次尚病,呼其妻曰:我将死。时次尚二子在外,妻曰:我欲先死,君俟诸子至未晚也。其妻奄然而化。次尚为文志其墓。已而诸子至,明日告曰:吾亦行矣。即薰沐趺坐而化。孙萃老尝表其墓,次尚官至屯田郎中,湖州人,字退翁云。
  与夫同死
  【资治通鉴】
  唐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已亥,黄巢下令百官□赵璋第,投名衔者复其官。左仆射于琮等扈从不及匿民间,巢搜获皆杀之,广德公主曰:我唐家之女,誓与于仆射俱死,执贼刃不置。贼并杀之。
  【新唐书】
  《列女传》:幸雍妻萧张弘静镇幽州也,表雍在幕府,朱克融乱,雍被劫。萧闻虽,与雍皆出左右,格之不退。雍临刃,萧呼曰:我与夫同死,愿今日死君前,刑者断其臂,乃杀雍。萧意象晏然,观者哀欢。是夕死。大和中,杨志诚具表其烈,诏赠兰陵县君,雍字和叔,摧进士第。
  以死从夫
  【元史】
  《列女传》:李君进妻王氏,大德八年,君进卒,卜葵将发引,王氏谓众曰:夫妇死同穴,义也。因大恸呕血死,众敛之,与夫连柩出葬。移剌氏,耶律忽都不花妻也,夫殁,割耳自誓,庐墓侧,不食死。赵氏哇儿年二十,夫殁即自经死,家人同棺敛葬焉。朱克彬妻周氏,费严妻王氏,贾哥妻耶律氏,郑腊儿妻康氏,陈某妻别娥娥,宋坚童妻班氏,李安童妻胡氏,刘恕妻赵氏,王思忠妻张氏,刘揖妻赵氏,徐顺妻彭氏,赵儿妻安氏,陈恭妻张氏,武寿妻刘氏,宋敬先妻谢氏,撒里妻萧氏,魏贵妻周氏,郭厂火儿妻赵氏,朱某妻丁氏,王保子妻赵氏,兴州某氏妻魏氏,裴某妻董贵哥,张保董妻郝氏,高塔必也妻白氏,杨某妻卢氏,太术妻阿不察,相兀孙妻脱脱真,并以早寡,不忍独生,以死从夫者事闻,命褒表赐钱赐谥。
  愿代舅死
  【宋晁无咎集】
  《李氏墓志铭》:宋黄叔敖妻李氏,既得疾惫,舅亦疾病,不以已卧故忘舅之疾,问药饵维时,闻其笃,则自力盥弁页祷于神,愿代舅死。
  舍身代死
  【华严经】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有狱囚五处被缚,受诸苦毒,防卫驱逼,将之死地,欲断其命舍阎浮提一切乐具,亲戚朋友悉将永诀。置高砧上,以刀屠割,或有木枪竖贯其体,衣缠油沃,以火焚烧,如是等苦种种逼迫,菩萨见己自舍其身而代受之,如阿逸多菩萨殊胜行王菩萨。
  亲厚继死
  【老学庵笔记】
  李公择,孙莘老平时至于亲厚,皆终于御史中丞。元五年二月二日,公择卒二日,莘老卒,先后才一日。
  仆为主死
  【元史】
  《杨朵儿只传》:子不花值西军,阵溃,遂见杀,二仆亦见执,曰:吾主既为国死,吾纵为人奴,今苟得生,他日何以见吾主于地下?不若死从吾主。欲起杀仇,仇要斩之。
  亭焚争死
  【宋史】
  《郝质传》: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为路钤辖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面。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兰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
  愿代京兆死
  【西汉书】
  《赵广汉传》:广汉为京兆尹,后得罪,下廷尉,吏民守阙号泣者数万人。或言臣生无益县官,愿代京兆死,使得牧养小民。
  请代管平死
  【晋史挥尘】
  《刘敏元》:字道光,永嘉之乱,自齐西奔同县。管平年七十馀,随敏元而西行,及荣阳,为盗所劫,敏元已免。还谓贼曰:此公孤老馀年无几,敏元请以身代,原诸君舍之。贼曰:此公于君何亲,敏元曰:同邑人也。穷窭无子,依敏元为命,诸君若欲役之,老不堪使,若欲食之,复不如敏元,乞诸君哀也。有一贼目叱敏元曰:吾不放此公,尤不得汝乎?敏元拨剑曰:吾岂望生也。当杀汝而后死,此公穷老,神祗尚当哀矜之,吾亲非骨肉,义非师友,但以见投之故,乞以身代。诸大夫慈惠皆有听吾之色,汝何有面见面目而发斯言?顾谓诸盗长曰:夫仁义何常宁可夫,诸子上当为高皇光武帝之事,下岂失为陈项乎,当为诸君除此人,以成诸公霸王之业,前将斩之,盗长遂止之,而相谓曰:义士也。害之犯义,乃俱免之。
  请代户曹死
  【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元年,窦建德陷景城,执户曹河东张玄素,将杀之,县民千馀人号泣,请代其死,曰:户曹清慎无比,大王杀之,何以劝善,建德乃释之。
  赂民代死
  【宋史】
  《孝义传》:朱寿昌知阆州,大姓雍子良屡杀人,挟财与势得不死,至是又杀人,而赂其里民出就吏,狱具,寿昌觉其奸,引囚诘之曰:吾闻子良与汝钱十万许,纳汝女为妇,且婿汝子,故汝代其命,有之乎?囚色动,则又之曰: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