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威仪的目的。
  但服色原本就有易于辨认的作用,尤其在步兵中,各色服甲能更容易让将帅辨认,以达到便于指挥的目的,所以到此时已经很少有纯赤色的军服了。
  就连北洋骑兵的军服一开始也是深蓝色,不过正好赶上被服厂蓝色染料不够,就制了一批赤色军府,后来陈沐发现赤色看上去更好,更适合骑兵奔驰起来的威风模样,便干脆下令完成九月军事训练的一期骑兵统统换装,把这当做一场增强募兵荣誉感的仪式。
  如此一来,骑兵的荣誉感确实有了,其余兵种的羡慕也随之而来——别管一期还是二期,募兵都是冲着这份钱来的,步兵饷银最低、炮兵与骑兵要比旁人高出一截,完事骑兵还比炮兵好看,这谁能不羡慕?
  可惜羡慕也没用,鸟铳手晋升各兵种时看的是成绩,枪术、铳术、战阵诸科目最优秀的人才有晋升骑兵的科目,炮兵则还要依据几何、算数、目力等科目成绩选定。
  简单来说,只要足够优秀就能有成为骑兵的机会,但炮兵不一样,炮兵还要看天赋,有的新兵各项成绩都非常好,就是打死都不会算弹道,那就当不成炮兵。
  几个大沽口百户所的旗军立在城墙上镇朔将军炮旁看着远处歇息的骑兵交头接耳,被远处巡视的旗官发现,沉着脸走过来低声约束道:“站直了消听的,军府陈帅就在那边,可别在这地界儿给咱丢人!”
  旗军眼见军官来了,连忙各个站好,有胆大的跟总旗小声嘀咕,道:“您看内各个大鸡冠子,不就是新军,好嘛,看给他们劲儿劲儿的。”
  大鸡冠子说的是北洋骑兵笠盔上的大簇红缨,从盔顶挑起两寸高一直向后坠到肩胛骨,看着威风的很,但旗军尤其是广东之外的旗军,看这装束肯定心里头不舒服。
  原先募兵待遇就比旗军好,都是兵,旗军还是世兵,可在待遇上一月几斗米比人家按石算的月俸少得多,如今又出了北洋军府的募兵,待遇比过去的募兵还要高。
  “百户听说了么,这北洋骑兵,饷银不知怎么算的海了去,吃管饱住管好,好些人一月能拿三两碎银!”
  这年月当兵的大多杀人才有钱,没人杀那点军饷也只够管个半饱,哪儿像北洋军这,练兵不打仗饷银就这么多,算下来一年四十两,总旗俸禄也就这数。
  “这钱要给我,别说把头发放塔里,鸟毛拔了放塔里都行!”
  年轻的总旗面无表情地抬脚轻踹口无遮拦的部下,义正言辞地让他们好好站岗,别想那有的没的,走出几步才在脑子里盘算自己手上有多少家产,看着陈帅也挺和善,能不能托人弄个今年讲武堂招生的名额。
  他家三辈子总旗,往上数最高一代有幸做到百户,到他这代,要能做个百户,就算光耀祖先。
  可话说回来了,谁还不想做个千户、指挥了?这天津是承平已久,想升职不想着在钱路上使劲就不可能,但一样是使钱,送到千户那,过两年能升个百户,可要说把自己送进讲武堂,过两年出来,可就不单单是百户了。
  就这十个月,北洋那些从宣府讲武堂出来的学员好几个就已经从试百户升到千户了。
  正想着,百户所望楼上的旗军吹响水牛角,举目望去,海面上几艘福船沿着海岸缓缓驶来,形制有大有小,都是座战船的模样。
  “快去,不,跟我去通报陈帅,福船来了!”
  他可知道,那位东洋大帅近些日子见了天的往大沽口跑,可就是在等海外航来的京运。
  根本不必旁人提醒,陈沐早就望见海上驶来的福船,他撂下望远镜皱着眉头递给赵士桢,道:“看看,那是不是从南京跟着唐胡安一道航去西班牙的识路船。”
  福船一共大小六艘,运载力不过万石上下,这种规模一看就知道不是南洋发来的京运船,但条约签订后随同去往西班牙认路的只有两艘大福,多出来的四条船又不知是哪儿来的,把陈沐看得心痒痒。
  “去西班牙的认路船有一艘,回来了,还有两艘好像是去年跟陈爷们去找麻贵的船。”赵士桢用尽眼力朝海上望着,慢悠悠道:“剩下三艘,像是南洋那边的货船。”
  “陈矩的船?”
  陈沐轻敲太阳穴,他想起来了,陈矩在自北亚墨利加麻家港回航时走了条险途,有船调头向南走赤道北回来,一前一后差出几个月。
  那条航路虽然有西班牙人过去派遣马尼拉大帆船的航海图,但到底也是初次航行,不见得安全多少,陈沐更担心他们船上的水手会不会缺少。
  “南洋的货船,想必京运船也到了,我接人,你这几日留在港口,等着京运船。”
  陈沐说着两只手便拍到一处:“看看今年,南洋能给咱们送什么!”


第96章 珠宝
  六艘福船确实为赵士桢所说,一艘去过西班牙的领航船,两艘登陆过北亚墨利加麻家港的押粮船,另外三艘有大有小的福船则是南洋先航的珍宝船。
  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自驶入渤海之前,一直跟随大船队缓缓航行,直至进入绝对安全的北直隶沿岸才随领航船一同快速驶向大沽口。
  “属下得了南洋大臣授意,知北洋军费一日不可耽搁,入渤海便一刻不停,快船驶来了。”
  自南洋驶来珍宝船的船长是广州讲武堂的一期学员,见到陈沐自有一股老下属的亲近,一进北洋衙门感慨几句一年不见校场变了大模样,便向陈沐奉上南洋军府发来的船货单,道:“这单子一式三份,南洋留了一份,刚刚给常吉先生一份,这是最后一份。”
  账目单以圆纸筒上蜡密封,南洋大臣环形私章蜡封完好无损,打开账目上面写得简单,单单一小两大三条福船,运的货却不简单。
  吕宋马城府铸大锭银,封装二百六十箱,共六千锭,一锭五十两。
  狮子国、唐民岛宝石,鸦鹘、猫睛、青红、玛瑙各色分装八箱四匣,每箱大小种类不同,共重四千二十斤。
  苏禄国海珠,依珍奇分装三匣,每箱大小种类不同,共重一千九百七十两。
  占城国象牙,依大小分装十六箱,共三十四根;犀角分装三箱,二物共重七千四百七十斤。
  这些东西整整装了三船,看得陈沐喜上眉梢,待他合上账单,对南洋船长勉励两句,问道:“一路航行辛苦,在北洋稍歇几日,后面的京运何时抵达?”
  “也就在近日了,如今先遣船队应已自登莱起航,卑职多谢大帅美意,不过属下是歇息不得,明日便要起航。”船长说着向陈沐告罪,解释道:“今年缅、升两府丰收,京运量巨,船运不足,我们这些船长少则跑两趟,多的怕要跑四趟,眼看大风临近,赶在风来前回去还能多跑一趟。”
  过去海运船舰一趟二百余艘,这大约是南洋军府四百料以上福船的所有数量了,如今要他们运送二到四次,那少说也是六百船次的货运,单单路耗就要耗去五六万石米粮。
  “既然如此就辛苦你们了,丰收是再好不过的事。”陈沐缓缓颔首,又叮嘱道:“小心风浪,往返万里航行两月,莫要急切航行,小心漂没。”
  “歇息的时间不长,你跟亲兵下去,给水夫找营房歇息,所需一应向亲兵说明即可。”
  待船长走了,陈沐暗自盘算着价值,原本他以为今年南洋军府要顾着西洋,恐怕在京运中夹带输送给东洋军府的财货会少许多,却不料居然比去年还要多。
  去年与今年输送白银相同,都是三十万两,但去年在货物上运送的是大宗广东棉布,其余多是水泥生料等建材,没什么值钱货物;今年就不一样了,送来净是些值钱的大件儿。
  “徐公,南洋去、今两年,可出什么大事?”
  这事别管陈沐问谁,他的幕僚都不会知道,真是他们在北方能知道的事,陈沐肯定自己也清楚,陈沐不知道的,他的幕僚就更不会知道了,徐渭疑惑地问他怎么了,就见他摇头说道:“南洋今年送来的货看样子像压货了,但运来的银丝毫不少,我觉得像出什么事了。”
  说着,陈沐将货单递给走上前的徐渭,让他过目。
  苏禄是出产珍珠不假,若以大宗货物易卖,换来上千两珍珠不奇怪,可一下子弄四千多斤宝石,这个数目已经超出正常贸易的范围了——不是明商或南洋军府买不起,而是狮子国根本吃不下等价的棉布或其他货物。
  何况宝石这东西,它和珍珠一个样,这两种珍宝都不是直接出售就能获最高利润的东西,它们得送到苏州,那有整个世界最熟练的珠宝加工匠,经他们的手艺加工之后,一两玛瑙就能卖到十几两甚至上百两白银的价格。
  同样还是东南,这些加工好的成品也能最快速度贩出,因为江南才是大明财富的汇聚之地。
  这是能获利十倍数十倍的东西,还有那些犀角象牙。
  陈沐算了算,只要他愿意付出五万两白银的代价与几年时间,这些高拱今年给东洋军府送来的东西,其价值恐怕在二百万至三百万两白银之间。
  就这单单一小两大三艘福船。
  看样子南洋是发财了,不然也不会舍得把这些东西送到天津来。
  “难不成,是西洋的殷养实已经走到我陈某人前头,在西洋收获颇丰?广西旗军也并非不堪用啊!”
  陈沐磨痧着下颌短须沉吟着,突然听见徐渭猛地拍手道:“大帅,在下应当知道为何今年南洋运送货物数量有异了,南洋当是在去年发了笔横财,不过这财今年才落到南洋手上。”
  陈沐听着来了兴趣,问道:“什么横财?”
  “在下也是猜测,不过多少与此事有关,去年林阿凤率船队军民数千驶离唐民岛,于马六甲以西多行抄掠之事,在下以为高新郑兴许是效法陈帅,将林凤所获贼赃购来?”
  徐渭说着又自己摇了摇头,道:“不……如珠宝、象牙之属,多产马六甲以东,若是如此,这批货物开始应当就在高新郑手中,去岁将之卖出,夷商于马六甲购入,又逢林凤船队抢夺,再贩回给南洋,若是如此,这批货送到北洋也就说得通了。”
  “怎么个说得通法?”
  陈沐并不觉得这个猜测说得通,高拱完全可以再把这些东西卖一遍,再让林凤抢一遍,竭泽而渔,多有意思?
  别人不知道,高拱不会不知道,随大明于西洋设立军府,一定会进一步挤压葡萄牙在那片海域的生存空间,双方交恶是早晚的事,不必那么吝惜友谊,更不必过多考虑长远。
  这是大明,百姓思念老婆孩子热炕头、国中富裕自给自足、政策随一届首辅上任朝令夕改、只有天知道什么时候又会禁海的大明!
  思虑什么长远?
  一票、一票、又一票,专找大的横财干下去才是硬道理,抢一两银子都是赚的。
  抢空了再琢磨长远也不迟,反正论经营、治政能力,农业、水利科技,大明能甩开别人北京到南京的距离。
  “西洋还有殷公,想必南洋大臣也不好再拿这批货出手,要么自己贩入国中,到时说不好还会被西洋大臣奏上一本;要么,就只能送到北洋了。
  “好像是说得通了,不过别管这货是怎么来的,到我手里就别想再出去了,谁要都不会给的,这是我东洋三年军费。”陈沐说着站起身来,转头道:“劳烦先生跑一趟,自北洋调千骑看护这批货完好无损地运入军府,我去见从西班牙回还的使者。”
  “万事俱备只差战船,厉兵秣马,陈某终于能去墨西哥了!”


第97章 君瓒
  自南洋运来的珍宝货物东西不多,不过半日便收拾好,陈沐没急着召见使者,刚好让他歇息半日,沐浴更衣洗去风尘。
  当晚在衙门偏厅设宴也未谈出海事,只是让他们一众好好休息,睡足了养好精神。
  直至次日晌午,才让莲斗去敲了衙门鼓,首次传告北洋、东洋各部将官、六部北洋分局官员入衙议事。
  各级将官着了官服,绯袍青袍绿袍混杂,各饰飞禽走兽,陈沐也换上久违的绯色蟒袍,尽是衣冠禽兽之境。
  与会者唯一一个穿常服的,是跟着京运船一同从南洋至北洋的邓子龙,去年刚当上总兵官,独领云南兵事镇三宣六慰,因处事不周跟刘綎闹了别扭,两营兵打了起来,本来这种大罪两个人都是要下狱论处的,刘显都说不上话,幸亏有高拱从中周旋,兵部这才将二人革职,兵马尽交刘显统帅。
  南洋没法待,闲着也不是个事,邓子龙向高拱请示后就随船到北洋来,灰头土脸地投奔陈沐了。
  本来这个事朝廷处理铁定要各打四十大板,别管什么起因朝廷的将领带兵打到一起,还动了兵仗,差一点连火炮火箭都要使上,出了事肯定要交还兵权,可说到底两边本身都有错,刘綎受的委屈还比较大,所以兵马就交给刘显的人统领了。
  人家刘綎带的兵是云南当地旗军营兵混编一营,虽说是地方军,可跟邓子龙所率吕宋苏禄抽调宗藩军合编一营比起来那也算是中央军,结果这边药弩都上了还没讨到好处。
  陈沐听了邓子龙千里迢迢的诉苦,气得接连冷笑:你谁也别怪,本身就是士卒打个群架的小事,谁让你的兵拿盾牌棍子使鸳鸯阵的?使了就别怪人家丢长标射毒弩。
  鸳鸯阵是什么东西?后世警察的防暴队依然能看到一点鸳鸯阵思想的影子,都是训练有素的明朝大兵,拿这东西去打架谁受得了啊。
  这就属于自作自受,还让南洋两千多宗藩军改换门庭,成了滇地边防军,不过陈沐倒不觉得这是坏事,邓子龙吃到自己的教训,朝廷也硬收了两千余兵马,最棘手的事也没落在自己手上,有南洋大臣高拱去给朝廷擦屁股,挺好。
  至于南洋缺失的兵额,再招募就是了,眼下南洋宗藩军还是很容易招募的。
  上了衙门,邓子龙无官无职,只能披挂胸甲挎腰刀立在堂上侧边充作护卫旁听。
  堂中陈沐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首,北洋卫官武将分坐左右,如今已经朝廷各部门议事除了衙门升堂已很少有这样的座次格局,通常都是上首置主客两座,下面陪座两列,哪怕客座空着,也不显得那么压抑。
  陈沐今天是故意以大帅训话的座次安排,他扫视一众官吏,抬手道:“两个事。”
  “朝廷近来暗潮涌动,诸位六部过来的同僚肯定心知肚明,陈某只说一次。”
  陈沐原本没打算提,实在如今张居正父亲重病的消息越传越烈,这些年被张居正压制的、得罪的官吏正四处走动,甚至都准备好在张居正下台后拨乱反正给他治罪了。
  如今北洋可谓群贤毕至万事俱备,要人才有人才、要银钱有银钱、要兵马有兵马,赶在这准备出征的当口上,他不想有任何意外。
  环视神色各异的北洋同僚,抬起放在檀木大椅扶手上的右手,道:“最好别趟这浑水,朝廷有人事变动也好、没人事变动也罢,同北洋诸君都无丝毫干系,东征在即,探寻欧罗巴是我族千载难逢之大业。”
  “我等上报皇帝、下应黎民,为的是定今后数十年、数百年的天下大势,让天下为大明所知,更要让大明为天下所知!”
  “亚墨利加与欧罗巴有多大,诸位都看过天下舆图,哪怕大明仅能支配三分,待诸位百年,尔等后人皆傲称我祖乃大明柱国!”
  “求忠孝国家的,东面是你最该去的地方;求名的,名留青史;求官的,官居一品;求财的,家财万贯。”
  “此时朝局未必是真动荡,天下大势却是真千年未有之机遇,能于此相媲美的或许仅先汉开西域。陈某今日说了,今后就不会再提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