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造不来也没事,它们还能当运输船使。”
  白元洁将这个包袱甩给陈沐,轻松道:“看看货吧,你想要的东西,陛下都给你送来了。”


第275章 急报
  “三、二、一,放!”
  伴着沙滩上攥着令旗抬手的北洋军官手臂挥下,散开的硝烟中包裹铁皮的发射架上二十四枚大明帝国新式火箭腾空而起,曳着剧烈的尾焰与尖啸窜向远方。
  海岸另一侧依崖壁而建的哨楼上,陈沐端着望远镜将一切收入眼底,他对身旁白元洁道:“弹道比我想象中要直,散布不算太大。”
  此时此刻,七百五十步外立起的一大片门板木已被火箭烧做一片火海,有些门板被火箭打破钉在上面、炸开时碎成漫天木屑,有些门板则因扛不住火箭下坠的重量直接被击翻在地,更多的火箭未能钉上门板,散开的火油附着在沙地上冒起陈沐喜欢的熊熊黑烟。
  正如白元洁所言,火箭的射程还不如赵士桢原版的神威机关箭远,但效果惊人。
  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它们的散布范围比陆师所用神威箭有极大进步,在七百五十步的射程上二十四支粗大的火箭散布在四五十步之间,这已是极高的精度了。
  远处的火油仍在燃烧,瞭望台下传来杜松顶盔掼甲的沉重脚步。
  杜黑子给陈沐抱来一支标准型火神箭,箭体通黑,看上去就像一门口径小一点的炮。
  陈沐并未上手去接这支火箭,只是让杜松把它放在瞭望台下的石墩上,因为白元洁已经告诉过他火神箭的参数了,一支这玩意重达十八斤。
  最有意思的是火神箭是分体式的,大体可分为三节,推进部的推药自不必说,作为战斗部的中前端爆药外有一百五枚三钱铸铁丸用来造成杀伤,但它还有最前端。
  非常有心机的最前端。
  圆柱形的火箭尖端为锥形,锥形顶端生出一根七寸长、一寸粗的铁刺,用来让火箭命中目标时钉进去,但这并非火箭发射时的模样,在发射时还要在锥形箭头外套上一个中通的陶制锥形壶,壶内装一斤火油。
  陈沐觉得火神箭之所以射程近就是因为什么都想要,既要杀伤人员带四斤多的战斗部,又想纵火烧船带二斤多的长钉与火油,它这么沉哪儿能打得远?
  但这种构造很有用,因为钉很长、火箭很沉,飞行时火油罐不会脱落,在击中目标后才会在长钉刺入半寸时受到撞击而碎裂,然后爆药爆开的同时引燃火油。
  一艘船一轮齐射能消耗火药近千斤。
  这要是以大明的物价,一轮火药齐射的成本近二十七两白银。
  “成本非常合适。”
  陈沐面对这样的造价给出如此评价,他对白元洁道:“用一百两白银瘫掉敌军一艘战舰并清理上层甲板所有水陆兵员,非常合适。”
  散步范围五十步内,意味着在海上打大船基本上一放一个准,两条玉面罗刹齐射出去,单想焚毁敌舰做不到,但瘫痪敌舰使其失去机动与战斗能力足够了。
  那话怎么说来着?
  穷则战术操作,达则给老子轰。
  “你满意就行,要我说也是,就是一种田的,制定那些战法、操典还是让别人去干,你北洋重臣就该在天津种地,把你那天津工业基地做好,打仗的事根本不用操心。”
  白元洁说着点点头:“要不你劝劝皇帝,大东洋的事白某给你担了,你回虎城住着去,近领北洋、遥控东洋。”
  这只是老白的幻想,实际上几个月后,他就要带着剩下一千二百多条船返航回大明,然后接着在天津坐镇北洋为陈沐把守日渐兴隆的工业基地。
  陈沐扯扯嘴角,回去?
  他才不回去。
  回去肯定是一屁股的烦心事,哪儿有在海外自在。
  他干脆撇开话题道:“这么说来,亚州的火药缺口是六十五万斤,不,至少要用的船上得备两轮发射的量,再加上铳炮常用,至少要屯二百万斤往上的火药才行。”
  赛驴公转移话题的功力非常深厚,说出的话令白元洁为之侧目:“你准备那么多火药做什么,你把朝廷送来的火箭凑到一处,有五十条罗刹船常备一次齐射的火箭就够打一场仗了,不用准备那么多,用不完时间长了也不好用。”
  陈沐心里乐呵呵,点头道:“说的是。”
  他当然没打算屯那么多火药,不过他还是轻松道:“这的情况复杂,白兄你刚过来还不知道,莽虫那硝石产量很高,上个月到港的两条船头一遭便向常胜送了四千斤硝,都是大块像石头一样。”
  “这还是人手短缺,刚开始挖,以后的产量当会更多。”陈沐笑着让杜松招呼旗军收兵回城,对白元洁道:“屯着硝,有需要当月就能造出药来,何况就算直接造出火药,用不完咱能卖呀。”
  “大东洋那边有个费老二,整天寻思着揍邻居,咱这火药按市价百斤二两三钱九分,卖他百斤一百半两钱不过分。”
  陈沐说着从杜松腰间摸出一枚银币递给白元洁,道:“喏,就这个,明制西班牙钱,他委托咱做的,他们从秘鲁挖的银子都先在东洋军府过个手儿。”
  “今年铸白银十七万斤,合二百七十三万两千两,依照合约里头四十万九千八百两归大明,这是铸币的劳务费,剩下二百三十二万两千二百两用于给他铸钱。”
  “铸币九银一铜,给他铸四百六十四万四千四百枚银币,大明又得二十三万两千二百二十两。”
  “所以现在他跟咱做买卖,都不用给钱。”陈沐说这话时一脸正直,道:“只要他想要啥,我立马给他送去,反正他的钱都在我这儿,我自己扣就行,决不让他吃亏。”
  白元洁已经无力吐槽了。
  原本他以为,他说老兄弟里数钱数得最带劲的,这好歹还能为他在南洋军府的蹉跎岁月找到一点儿人生价值的慰藉,却没想到东洋军府更厉害。
  连税收都不提了,直接给别国铸币抽成。
  老白还没想到究竟该对陈沐这份自得作何回应,便从港口方向的官道上望见马蹄扬尘,杜松已率两名亲卫抽刀过半护在二人身前。
  待骑手由远及近滚鞍下马,才见是一名身着全甲风尘仆仆的蒙古骑手,隔着数步拜倒在地抱拳用不太标准的官话道:“禀报大帅,金城急报,东边打仗了。”
  陈沐与白元洁对视一眼,他看见老白眼中迸发出的炙热与渴望。


第276章 大会
  所谓的东边不是常胜的东边,而是金城的东方,很远。
  但其实称不上急报。
  因为战斗发生于去年。
  去年明西战争结束,金城督军麻贵放麾下蒙古、女真兵及少量精通制图的旗军奔赴东方,随后一次次增兵、一次次派遣,又自移民中招募开拓者,与金城知县吴中行一道经略金城。
  他的出发点不单单试图在地图上扩大他们对亚洲的认知,更为践行他对麾下旗军的诺言,即东征前许下的赏格——依功勋升官,设立百户所。
  麻氏麾下二百多个百户等着呢。
  不光金城在向东开拓,在常胜北方,黑云龙同样在战争结束后率麾下步骑向东奔走,不过他的开拓容易得多,亚洲中部早就被西班牙纳入新西班牙范围内,他只是率领部下将大致道路、地形亲自勘探一番。
  因此黑云龙在去年早就抵达东海岸的佛罗里达,甚至还在西班牙人的指引下参观了西班牙人在圣约翰河附近的殖民地,圣奥古斯丁堡的古战场遗址。
  在将沿途地形与见闻派人送回常胜后,黑云龙便在圣奥古斯丁堡北部划定新西班牙界限,接着率骑兵北上沿着大海漫无目的起巡视属于大明的亚洲东海岸。
  但最早在这片对大明来说无比陌生的土地上战斗的并非黑云龙,而是自金城向东一路奔走的蒙古首领呼兰。
  在过去,呼兰只是蒙古草原上不起眼的战士,尽管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战士追随,可他甚至连拔都儿都算不上,更不必说部落首领了。
  但他跟随麻贵越过冰川,蛰居麻家港两年有余,又在后来同西班牙人的战斗中斩获首级,成为东征千人中最终活下来的二百余人之一,而且在这寥寥可数的二百多人里,呼兰还是一名骑兵军官,这令他变得与众不同。
  现在蒙受皇恩,呼兰有了自己的部落——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大明金城卫右千户,不过这在呼兰眼中和拥有自己的部落差不多。
  明西战争结束后,呼兰得到的命令是率领部下向东开拓版图直至东临大海,等他标下的旗军将地图测绘完,他将受封指挥使,并在他测量过的土地上任选一块土地作为他的卫所,今后世代为皇帝镇守这片土地。
  名字麻贵都起好了,就叫呼兰卫。
  这在呼兰眼中,所谓的‘呼兰卫’无异于‘呼兰部’,以后还有可能像成吉思汗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一样,受万历大汗册封,变成呼兰汗国,世代向皇帝进贡。
  带着这个梦想,呼兰先遇到了无法翻越的高山,他便率领部下沿着山脚一路向北,在山脉的缺口向东前行,随后又遇到高原,高原之后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这样夏去秋来。
  为应对冬季的寒冷,发现自己所处方向太靠北的呼兰又向东南走,途中遇到一个又一个村庄,当他表明来意,从来没有人向他们发起攻击,相反当地居民还用粮食试图救济他们。
  毕竟打也打不过,他们这支部队看上去非常可怕不说,还有太多人了。
  麻贵一直在向东派遣人手,最早是呼兰的千人步骑,后来又派出一个个百户从南北不同位置向东开拓,他们在广袤的草原上互相联系,就算走丢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向东走到尽头的大海,他们总能在那相逢。
  整整半年都很平静,冬季他们找到了望不见边的巨大湖泊,呼兰以为这就是大海。
  但当地住在湖边的自称博塔瓦托米部落的原住民告诉他这是湖,总之,万历六年的冬天呼兰是在湖边渡过的。
  博塔瓦托米的名字不好记,呼兰麾下的旗军称他们做‘淘米部’,呼兰则向淘米部介绍他们是来自大明帝国的呼兰部,他们在淘米部旁边从篷车上卸下北洋军帐与毡子,砍伐林木扎起墨绿色的毡帐。
  淘米部女多男少精通种植与捕鱼,呼兰部全是男丁又有鸟铳在手,打猎是一把好手,两个部落刚好互补能互相贸易熬过冬天。
  在最冷的时节,呼兰部包括千户呼兰在内的一百多个小伙子们和淘米部的姑娘们结为夫妇,两个部落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在大湖边联姻,随后战争就来了。
  他在这个时候才知道,北亚东海岸的外来者不止他们。
  在万历六年的冬天,骑着高头大马的外来原住民冲进淘米部的村子,对呼兰的老岳父大呼小叫,闻讯策马赶来的呼兰弯弓搭箭,在他用箭矢射穿那个骑手的喉咙前,他来自淘米部的妻子在马下拉住了他的缰绳,告诉他:这是易洛魁联盟的战争领袖在召集军队。
  易洛魁联盟。
  不论是呼兰的岳父还是妻子,亦或是呼兰部一百多个小伙子来自淘米部的岳父与妻子们都无法准确地告诉呼兰什么是易洛魁联盟。
  他们只知道一切为人所知的强大的部落,都是易洛魁联盟的成员,而淘米部?他们并非易洛魁的成员,但这个强大而好战的部落联盟发出了战争威胁,要征召一切能征召到的战士去东北遥远的魁北克作战。
  魁北克是峡湾的意思,呼兰捧着木制烟斗发愁的老岳父说,那是另一个大湖的河口,很远,听说顺着河流能驶向大海。
  大海!
  这个词令呼兰动心。
  岳父和妻子口中的‘很远’,在呼兰看来那就是‘不远’,因为他们一没有马、二没有车,别管去哪儿都靠腿,说的‘不远’基本上就只有十里,超过十里都是‘很远’。
  他长途跋涉沿途拐弯,一路走了七千多里才走到这,现在岳父说很远,那呼兰估计他离大海已经不到三千里路了。
  来自遥远草原经历过黑水靺鞨群岛严寒的蒙古战士心中已有定计,实在不行就杀过去,管你什么魁北克还是易洛魁,统统杀过去。
  但紧跟着岳父的话令他改变了主意。
  老印第安人磕了磕烟斗里的烧尽的烟草梗,道:“在那有一些很久以前到这里的入侵者,他们很白和我们长得不一样,说脚下的土地不是魁北克而是拉拆那,又自称这里不再属于中国君主,而叫新法兰西的人,他们在河口猎杀海狸砍伐森林,还攻击了易洛魁联盟的部落。”
  就像哥伦布坚信他抵达的印度一样,最先抵达新大陆的法兰西探险家也笃信自己登上了中国沿海,坚定地认为魁北克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听见长得很白的外来者,呼兰就明白了,他舔舔干涩的嘴唇,道:“我们也去吧,易洛魁联盟在大河召集兵马,这也是大聚会吧?在我的家乡有那达慕大会,这也该有。”
  “不要担心这,后面还有很多我的人会过来,我会留下一些军队接应他们,我们去参加易洛魁大会!”
  呼兰搓着双手走出属于部落首领的长屋,对左右道:“派人回去,要告诉大帅,这里要打仗了!”


第277章 联盟
  呼兰发现自己和淘米部的认知是存在差别的。
  在行军开始前,他以为是他们呼兰部的小伙子们娶了淘米部的姑娘,但行军开始后才逐渐明白,是淘米部的姑娘们娶了他们这些小伙子。
  尽管大家都有蒙古血统,但生活方式有着根本上的区别,淘米和易洛魁联盟的其他部落成员都是母权部落……只有呼兰是父权部落。
  别人的儿子都是没有继承权并终将成为‘外族人’,如果套用其他母权部落的世界观,他所为之骄傲的‘呼兰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他的小伙子们别管是汉人旗军还是蒙古女真勇士,终将会在这片土地上娶妻生子,然后呼兰部就消失啦。
  比方说在此次呼兰部出丁七百、淘米部出丁三百的行军中,两个部落只有一名战争领袖,即呼兰。
  呼兰是千户,他做呼兰部的战争酋帅很正常,但在淘米部眼中呼兰是他们的女婿,做淘米部的酋帅才是正常之举。
  不过在呼兰和部下讨论过这个问题后发现,别人都是母权部落对他们来说是个巨大的优势,因为在嫁娶过程中男子会失去原本部落的继承权,但却拥有对方部落的继承权。
  而在男子质量上来看,他们这帮中华男儿有着原住民不可匹敌的优势,汉人旗军与蒙古骑手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女真勇士们也自幼生长在山林中,体格比之原住民非但不落下风而且还更加强壮。
  并且他们普遍更干净、在苦兀岛的学习也让他们掌握更多知识,善于使用并装备大量火器、强弓、铠甲、马匹,让他们拥有比之原住民高超的战斗力。
  这些‘嫁’出去的勇士去继承别人的部落,看上去……十分可期呀。
  如此看来,呼兰欣喜地接受了呼兰部即将消失的宿命,并制定出他离开金城后首次作为军事长官提出的长远规划,即在接下来的行军与战斗中,散发男儿魅力,尽可能嫁给更多部落。
  总的来说,呼兰是习惯跟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生活在一起的,除了名字。
  在穿越漫长的草原与湖边漫无边际的茂盛丛林的行军中,呼兰对淘米部更加了解,也结识了更多受易洛魁联盟召集的部落士兵。
  原本人口部落的淘米部在得到呼兰加盟后转眼就成为拥有上千士兵动员能力的大部落,这为他们赢得了声望。
  原住民部落以土地为行政区划,部落上面是以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