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5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地方开了一家火器铺子。
  这家隶属于北洋军府的出口火器铺在草原上看起来并不孤单,隔壁是大明新建集宁驿,门前没多远是终年川流不息的松林河,在周遭牧民穹庐的拱卫下,深沟高垒中的火器铺、营房、粮店、库房拱卫着驿站。
  高高的围墙外此时停靠着十几辆大车,车队里没有军事物资的北洋特产封包,说明这是一支完成归化城输送任务的商队,背着手的王越眯起眼睛挤了挤鼻子,笑道:“我就知道您还得回来。”
  “您是不知道啊,当时百户让我选,选在集宁还是归化城开铺子,咱一眼就相中了集宁,为什么?因为归化城往北走的路它不好走啊,得翻大山,从集宁拐回来再往北走就不一样了,好走。”
  “这不,您这就又回来了。”
  王越嘿嘿笑着,张开双臂走到门口,问道:“怎么样,您的商队有五张铳票,北边草原上可不太平,要做买卖哪儿能没几支火器防身,买几支?”
  在他面前的,是一支来自同样出自山西的商队,商队首领苦大仇深,自怀中摸摸索索拿出五张皱皱巴巴的铳票,理都不理王越这个小旗官,各自商量着究竟要购置几杆铳。
  王越又插嘴了,道:“鄙人提醒诸位,铳票只能用一次,不论您是买五杆铳还是一杆铳,为防止向塞外走私火器,可都得给我五张票。”
  “还向塞外走私哩!”
  王越不说话还好,他一说这话,商贾瞪大了眼睛怒道:“你去走私罢,一杆破火铳卖五两银子,你给我走私一个,你说怎么走私嘛!”
  这家出口火器铺是官府产业,受朝廷统一定价,民间不能持有火铳,因此这家军火铺子算是核心国土内独一份向百姓售卖火器的铺子。
  售卖的条件并不苛刻,但非常复杂,首先商贾要持有户籍所在地知县开具的证明,证明其在家乡有固定产业、固定宗族、妻子儿女皆在家乡,包括从事行业、雇佣商队长工等信息。
  有这份证明,才能在北洋根据商队规模领到押送至归化城的辎重,同时他们需依照规模自行筹备一定数量的刀、矛、弓等兵器,并带上北洋军府发给的铳票去大同,大同官府会给铳票加盖印信,这个时候持有这张铳票的人就可以合法购买火器了。
  朝廷不管商贾会把货物卖到哪儿去,但给塞外划分了几个地区,首先是大明金国,各驻牧部落都有明军地方长官驻军,主要道路皆有驿站,驿站之间还有明金联合驻军固定巡逻。
  相对安全,相应的货物价格也卖不上太高,因为过来的商队太多了。
  想要赚钱就得出大明金国,向北方去贩卖,在那些地方放牧的部落大多只跟明军有一点接触,商人们去的少,卖的货物价钱高,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有危险性就需要好兵器防身,所以朝廷才发给铳票。
  但长城之内没有地方认铳票,出关时也不准携带任何火器,火器铺子只在集宁有一家,这就是王越的铺子。
  铳票只意味着持票人有购买火器的权力,要买还是要用银子,北洋叶梦熊防止商贾向口外走私火器的方式简单粗暴——不防止。
  他知道防也防不住,一旦到了那些地方,这些商贾身上最值钱的货物,就是他们用铳票换来的火器。
  因此叶梦熊选择让朝廷从走私里分一杯羹。
  甭管你走私还是被抢走,朝廷先赚到比丢掉的火器更多的银子也就够了。
  啪!
  眼看着商贾经过商议打算来看看货,王越开心地双手合击,道:“请跟我来,进咱的店里头好好瞧瞧。”
  “上次来时诸位看了永乐火铳不太满意,没关系,小店近来进到了更好的货物。”
  被摆到桌上的是一杆加大的老式火铳:“北洋军器局万历十年造商贾专用万历神铳,与老规格的火铳相比加大了口径,铳管用料很足,装药更多、装弹也更多,比起万历神铳,我更喜欢管它叫镇朔中尉,因为它就是一杆手持的小型镇朔将军。”
  “在塞外见到光膀子的马匪策马扬刀朝你奔来怕不怕?害怕就对了,但如果你有它,你就不用怕!搭配咱专用的小散弹筒,三十步内保证三十颗小铁丸连人带马糊他一脸血。”
  “上好的镇朔中尉,赠定装火药散子筒十只,童叟无欺,出塞良品!”
  王越挑挑眉毛望向商贾:“只要白银十一两,它就是你的了。”


第80章 商队
  铳价贵得商贾嘴角直抽抽儿。
  别看王越说的天花乱坠,什么镇朔中尉、满脸血的,说白了这就是一杆加大加粗的永乐火铳。
  它比镇朔将军小得多,炮管也短,这东西至多是碗口炮的缩小版。
  就这东西要十一两银子?
  关内那些胆大妄为把军器流出倒卖的,一杆万历六年燧发鸟铳也就才十两银子就能搞得到。
  “店家军爷,您说这镇朔中尉好到天上去了,那它比燧发鸟铳如何?”
  商贾是真不想再回来,但没办法,他问了归化城的军兵周遭物价,如果他把货在金国卖掉,刨去路费、养随行军爷们的钱,只能赚上半成。
  回山西还得再花一个月,前后四个月时间赚半成,他在国内四个月干嘛不能赚半成?搁在三年前把钱放庙里吃息都能仨月赚半成!
  想赚更多钱,还得往北走,往北走就得有火器。
  朝廷小气,他商队一行三十三人,就给五张铳票,好在归化城的北洋旗军正在寻找要北上经商的商队,只要管吃管住他们就能随行,那是最好的护卫,自备火器、骁勇善战,跟随商队还不用给工钱,但他们只有十一个人,给商队的建议也是用铳票换些火器,好歹有点自保能力。
  北洋旗军跟着商队出去是出去测绘商路周边地形图的,对他们来说商队走得越远越好,多个人多个照应,唯一的问题就是怕商队活不了那么久。
  “燧发鸟铳?是随行旗军给你们推荐这个火器的?来,把他叫出来。”
  王越听见燧发鸟铳便露出奚落神色,扬手不屑道:“咱也是北洋军里的人物,我看看是谁这么没有军事常识,特训的东西都忘了?”
  “燧发鸟铳是我军中最精、最远、最狠的制式火器不错,我这儿也有,作价三十两一杆,但我不推荐你们买,知不知道?”王越说着便从柜台下提出一杆早期南洋造骑兵燧发铳出来,掂在手上拍了拍,道:“我手上这杆是早年骑兵用铳,那时候还没有铳托,稍短了点,你看看它,发现了什么?”
  “它的铳管在鸟铳里不算长,但比其他铳长的多,一定长度下铳管越长打得越准,威力越足这是常识,天下数得上几支强军,北洋军、东洋军、南洋军、戚家军,都把它当作制式火器,因此是帝国最负盛名的火器……但为什么边军不愿意用呢?”
  王越是一脸正色,道:“这铳有个秘诀,三十步内压低铳口一分瞄哪儿打哪儿,六十步内瞄哪儿打哪儿,百步内抬高铳口一分瞄哪儿打哪儿。”
  “论起精准。”
  王越说着回过头向柜台上摆着的诸多火器挥过手去:“我店里的货谁都比不上它,只有北洋军都很少装备的加膛线神目杀将铳能,但瞄哪儿打哪儿有个前提,您得能瞄的准,边军知道他们火器操练不足,敌人又与南方反叛草寇、海上盗贼不同,骑快马的虏骑来去如风,一铳放不准便小命呜呼。”
  “他们都射不准,您觉得您能射准么?王某虽是受命在此贩卖火器,但这赚了钱也不归我,我是给朝廷卖的,要钱都给我,我肯定推荐你买我这儿最贵的燧发鸟铳,可这钱它没我份,每杆火器记录在案,银子都要送回北洋去,我只有按卖出火器的数目考成受赏,那我推荐你的一定就是你最需要的!”
  “我也得要回头客不是?但凡在我这买过铳的客人回头都死塞外了,这话是糙了点,那我明年考成怎么办?我得让在我这买了铳的客人都活着发大财,明年接着还来我这买铳。”
  说罢,王越又回过头来指着燧发鸟铳道:“所以,此铳坏也就坏在太准,只要你瞄不准,那它就永远打不准。”
  “这位店家军爷也是北洋的?”
  商贾觉得王越的话很有道理,道:“那您觉得我们是买什么铳好?”
  “咱不光是北洋的兵,而且对各种火器都非常精通,因此才被派到这集宁来卖货,您听我的推荐准没错,您商队里有没有当过兵熟用火器的?有就给他配一杆佛朗机式燧发鸟铳,这个是贵点,要五十两银一杆,但配有六个子铳,六十份弹药,还能另外加钱十两购置六个子铳与六十份弹药。”
  “比起普通燧发鸟铳射程稍近、威力稍小,但对草原上连铁甲都穿不起就敢乱跑的马匪来说没有区别,老火铳给他干一下都射个对穿,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快!”
  说着,王越从柜台下摸出一杆佛朗机是燧发鸟铳,手上攥着俩子铳演示道:“铳尾两个栓阀,把栓拉出来,看见子铳了吧?拔出来换上新的,栓怼回去在阀上锁死,就这仨动作就能继续射击。”
  “别看它贵,贵有贵的道理,咱采用的是新式定装纸药包,就这一长条纸棍塞进去子铳就行,看见这个眼没,药包放进去扎一下,搅一搅,里头弹药都有。”
  “其他没用过火器的,就选打散子的,两支镇朔中尉、两支散子三眼神铳,打出去散子越多越好,碰上十几个马匪冲过来都不用北洋军出马就先糊他们一脸血,他们死不起人的知道吧?一共八十六两,您要觉得没问题我这就开票了。”
  王越话音一落,商贾脸上犯了难,道:“我这就准备了八十两,要不这位军爷您便宜点,剩下的是出去后买水买粮的钱,这可不能花。”
  “八十两?我这便宜是便宜不了,要不这么着,佛朗机燧发铳一杆、一支镇朔中尉、三支散子三眼神铳,八十二两,或者把一支三眼神铳换成散子火铳,那就正好八十两,就这二两的区别,火力少了六成六,您可得再考虑一下。”
  精明的商人算了一下,他最后赚到的半成利润,也会在买枪的过程中花掉,而且还倒贴钱。
  他对王越问出了一个问题:“军爷,鄙人能不能将货物寄存您这儿?铳我都买,而且等我回去给朝廷再运一次辎重,回来再买五杆铳,我东西都先寄存在您这,下次再去北方贩货,如何?”
  王越想了想,这难道不正是朝廷的目的吗?让商贾多运辎重,哪怕他们不出塞做买卖也没关系,只要把辎重给朝廷运了就行。
  “我能答应,只要那些随队旗军没意见,让他们在这等你都可以。”


第81章 学长
  商人走了,留下十车货物,被火器铺子的帮工旗军一一清点入库,铺子的帮工主要是从天津卫募的旗军,还有几个周遭牧民家里闲着的小伙子。
  牧民是很忙的,喂马、劈柴、梳毛、挤奶,然后又该喂马了、继续劈柴、再一次梳毛,一天就过去了,如果不是强征,几乎很少有机会能让牧民闲下来,他们的日子比农民还辛苦。
  王越让他们闲下来的原因也正是农民,他到这来时集宁什么都没有,秦汉时代的道路早已废弃失修,明初的城池也早成废墟,最后几个能住人的屋子被去年过来管驿站的人占了,他还惹不起人家。
  没办法,他只能骑着马在周遭牧民家转悠,许诺谁家给他派一个自带干粮的壮劳力,明年就会种地了,地里自己长吃得那种,像土默川一样,不用再去土默川买——从者云集。
  板升的汉人成分跟海外的海盗差不多,要么在是长城内活不下去、要么就是纯属不安于现状,极少有顺民,把粮食卖的比肉都贵——长城内的商税低的令人发指,长城外干脆就没商业税,甭管卖什么价部落首领都不管,反正他们吃粮食不花钱。
  种地这个事吧,跟Java语言一样,入门简单精通难,谁都能把东西种进地里,但长出来多少东西就得看个人技术了。
  集宁这地方严格来说也算大明金国的地盘,但前些时候东北边的仗打的如火如荼,听说大明的戚大帅在东北边达里湖使出了长生天的愤怒,炸死大汗不说,新继位的大汗也夹着尾巴往西窜,沿途夹裹着诸多牧民去归化城,归化城不让进又继续向西北寻瓦剌去,环境是且乱呢。
  如今这边的牧民都是炒花、董长昂诸部跟着从东边打过来半道上南下避冬,他们从东边来,就连把东西种下去都不会。
  但可羡慕了。
  塞外诸部在科技树上水平有高有低,高的像大明金国,只要拿来铁,人家连铁锅都能自己造;低的像北边的部落,铁箭头都没有;炒花和董长昂等东边的部落情况稍好点,他们属于啥都不会但啥都见识过的人。
  以前一边是俺答的土默特,一边是大明的辽东,他们虽然啥都不会,但吃鸡蛋不必知道鸡是咋下的,反正有的吃、有的用。
  可如今这不是时过境迁了么,草原上遍地跑的是大明的骑兵,又有哪个敢劫的,归化城都被明军占领了,他们啥新东西都见识不到,一下就断粮了。
  这会有一手种地的本事,那对寻常牧民来说可太厉害了。
  也让负责跟商队测绘地图的旗军们看了一次赶羊挑水的奇景。
  王越在城寨外开了五十亩地,给他干活学种地本事的牧民赶着羊去河边挑水,羊背上一左一右背俩水桶,成群结队的把水挑回来,熟练的很。
  “行啦,别看了,再过俩月还有更稀奇的,我跟家里写信让他们给我找几个会造水车的匠人过来,回头在河里修个大水车,咱自个儿不动它就把地浇了才叫有意思。”
  “你们跟着的商人被我说回家,你们就在这歇俩月,就俩月快得很,不耽搁你们什么事。”
  听到他说话,坐在车板上的北洋军小旗官斜眼看了他一眼,道:“王小旗说得好听,这怎么不耽误呢,将军是没给我等约束时间,可这一拖就是两个月,怎么都说不过去。”
  小旗官留下了一半人,还有副旗官带四个旗军跟着商人一道走了,毕竟他们的任务一方面是测绘沿途情况、另一方面就是跟着商人起个监督作用,甭管商人去干嘛,他们都是要知道的。
  他们才不在乎商人赚不赚钱,更不在乎这火器铺子有没有业绩,小旗官梗着脖子道:“我们是来打仗的。”
  “哟,还打仗呢,第九期?”王越挑着眉毛笑了一下,问道:“哪位千户标下?”
  王越是北洋七期的兵,刚好到他这一批兵练成后就派到大同镇守关隘,随后又北征进驻归化城,他们那两期打过仗,尽管都是顺风仗,但再往后就真都是训练经验充足的新兵了。
  就像这些跟随商贾测绘的北洋旗军,武备极佳,唯独看着没有老兵那股狠历劲儿,一看就知道是新兵蛋子。
  “左卫前军千户陈大猷标下。”
  陈大猷,王越念着这个名字,挑了挑眉毛道:“我在北洋时他还是百户,留任教员,是打算考武举呢?”
  “是,千户打算考武状元进讲武堂。”
  小旗官代入接受问询的角色,甚至忽略了王越本身也就是个小旗官的身份,他嘿嘿笑道:“放松点,咱就聊聊天,这俩月不会耽误你们的事,还能让他们学到不少东西,说是打仗,知道要打谁么?”
  说实话,王越这个问题是归化城所有旗军心中共同的疑问。
  归化城左近驻军不可谓不多,单单万岁军就有上万人驻扎在内,更有大明金国的甲骑数万驻帐左右,兵力极多。
  朝廷说要打仗……可这归化城周围有需要征讨的人物么?
  没有,归化城大权掌握在三娘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