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5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口径更大、铳管做工更精,药池仍在右侧,龙头杆方向与过去相反,扣动扳机时从铳口方向落往射手方向,并在射手一侧增加了与缺口照门连在一起的弧形小挡板,陈沐的理解力,这个小东西是为了减少打放时烟雾对射手的影响。
  “轻了不少,口径更大了,这是……一两弹?”
  他和沈宗炼有好几年没见了,过去在南洋卫教他火炮打放的情景在脑海中恍如昨日,如今这个弟子已成为大明帝国最优秀的年轻军官之一,带着自信的笑容抱拳道:“全铳长三尺六寸,铳管仅三尺,重六斤二两;打放九钱弹,配锥式铳刺,全重七斤。”
  “铳身使塞北桦木,实铁筋铁线增其坚固,结构简单零件耐用,整铳算在一起用工八十个时辰。”
  沈宗炼快速、专业地汇报万胜铳的性能,说到一百二十个时辰,看到陈沐抬手示意,听他皱眉问道:“八十个时辰,算工时多少,二十天?”
  沈宗炼闻言轻轻笑了一下,抱拳行礼后解释道:“师父久不在北洋,军器局如今铳床及四十二个零部件都有专门商贾供应,军器局仅做铳管与铳机,八十个时辰是合算的时间。”
  “如今都用这个来比较造物工时成本,与产量无关,过去天下太平铳是九十三,铳匠还要造别的铳,一月出局八百左右,合一天二十六七杆。”
  “现在陛下有令,北洋的铳匠不造别的,一月能出千四百杆,大致是一天四十来杆。”沈宗炼说着挑挑眉毛,解释道:“铸炮铸的多,赶上塞内外修铁路,都不容易。”
  陈沐听到这算是明白了,虽然产量比他离京那会没涨多少,但看沈宗炼这意思,实际上是产能增加了,端着铳颔首问道:“那性能呢?”
  “性能非常好。”说到这,沈宗炼边点头边将万胜铳的参数如数家珍地说出来,道:“最大射程是用百杆齐射试的,九十五步,杀伤无甲。”
  “四十五到六十步是最佳射程,杀伤穿甲;最好的距离是二十步,打穿三分钢板、四寸桦木。”
  “与天下太平铳相比,万胜铳威力大、重量轻、更坚固耐用,旗军能多携弹药辎重,唯独后力稍大。”
  沈宗炼顿了顿,道:“陛下为万胜铳定了三种规格,万胜铳、万胜重铳、万胜杀将铳,另外两种铳管都要长一尺,重铳有插架,杀将铳有插架、膛线、神镜,但都不是大规模装备,太沉。”
  “陛下说,万胜铳是专为东洋军府造的,应对欧罗巴战事。”
  万历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没有谁会穿一厘米厚的板甲,那就意味着没有人能躲过万胜铳这种大玩意,事实上这也发挥了大明的优势——火药多。
  这批军火,很快就能派上用场。


第132章 拯救
  陈沐收到来自朝廷的人员物资时,东洋军府驰援普利县的辎重船也刚刚抵达。
  随着常胜舰与牧野舰靠港,应明不再是明军英格兰地区最高军事长官。
  两支千料舰队的长官一个叫吴振邦、一个叫田应元,都是东洋军府的正千户,军府职务可比他这百户高多了,何况更分领北海总兵、副总兵,督管三兰。
  不过应明依然是普利县最高军事长官,因为跟这两位将军一道飘扬渡海的还有东洋军府的委任公文,任其为普州代参将。
  至于普州是哪儿,辖境如何?公文没说。
  甚至陈沐交给应明最大的使命就是在英格兰起名字,地名。
  其实明军两个舰队登陆,除两位北海总兵官本部人马辎重以及为李禹西提供来自东洋军府能把人闪瞎眼的军资补充外,对普利百姓再没什么更大的影响。
  普利县的明军已经够多了,算上李禹西的牧野团练军,原本城里明军就跟百姓数量差不多,如今添上两千人马也显不出什么,至多是叫人心里安定了。
  开战时就凭应明那一百北洋骑兵,合着牧野老三营,在城外一个下午杀了围城军三千人,如今兵力更多、物资更多,就连牧野老营的步兵甲都开始在城里就地学习使用鸟铳,甭管百姓心里是怎么想的,都安定了。
  不安定又能怎么样呢?常胜舰队从船上向港口卸货,就不提他们本部人马的军资,单陈沐让交给李禹西武装部队,就有铅条八百斤、火绳鸟铳三千杆、火药三万斤。
  “还有勋章。”
  北海总兵官吴振邦端坐普利县衙,回忆起进县衙时瞧见似乎是被火炮击毁的阁楼,看着应明语重心长:“此役应将军辛苦,看上去敌军火力强大,大帅代朝廷予以嘉奖,赐三等银勋一枚,另有麾下将士待战报传回,依战功赏赐参战诸军。”
  说罢,吴振邦问道:“普利知县怎么没在衙门?他也是朝廷的人,大帅对他自任普利知县并无异议,着我带几句嘱托。”
  “普利知县……受伤了,暂于伤病营修养。”
  应明挤着眼睛低头祈祷,祈祷总兵官千万别问知县怎么受伤的,也千万别心血来潮去看望曹长青,要不然看见曹长青撅着屁股在床上趴着,尤其是知晓道长那满身伤是自己折腾出来的,恐怕就是万历十一年最大的笑话了。
  还好,人类除了有自净功能,还有与之匹配的脑补能力。
  这种情况只要脑子正常,想不到知县是自己把自己炸伤了,刚打过仗,知县知县,有守土安民之责,城都要破了要知县还有何用?
  吴振邦想当然地认为曹知县是与敌军血战身先士卒负伤,故道:“知县都受伤了?那看来他暂时不能理事,那我就先跟你说吧,普州的情况你最了解,对目下局势有何看法?”
  这是应明的本职工作,近来头脑多为此思考,因而胸有成竹,道:“卑职以为,不应在此处开全面战争之先河,当地百姓多信番教,与西夷同新天主者十之二三、信英格兰新教者十之六七,信龙虎者不过数百之众。”
  “前番战事,出城野战不难,但城内若无兵力弹压必生民乱,故牵制我多半兵力,倘一城一地皆是如此,兵临英格兰全境打入伦敦,非三万之众不可,不如裂土划地,施行自治。”
  吴振邦对此很难认同:“据大帅所言,英格兰正处于上升时期,过去很长时间没有境内战乱,外部同西法争雄,故民风剽悍,我等在此一日,其王庭便筹谋进攻一日,裂土自治耗费诸多。”
  总不能整天维持战争状态,他们不是陈九经背靠着西班牙,还有明西贸易的大明商贾断断续续运去大批辎重,退一万步讲法兰西事宜耕种良田广袤,就算一直维持战争状态,只要能打赢就能以战养战。
  英格兰不行,他们背靠着更加贫穷的艾兰王国,当地也不富贵,以战养战都是奢望。
  “其虽处上升时期,但百姓并不富贵,富贵者仅几个商人团与广养绵羊之贵族富户而已,因而卑职拟从内外海陆四处着手,其一,如今我军兵精粮足,辎重银饷充沛,而天气炎热,宜以逸待劳,向东坚壁清野,实深沟固垒,不急速战。”
  “宜寻求时机,与敌主力会战,一战摧枯拉朽,动摇其西侵之心。”
  “二为都柏林,今瘟疫已退,以一舰队联艾兰王西攻都柏林,剪灭腹背之敌,打通航道使都柏林为我军退路,所需辎重兵员亦可于艾兰就近补充,并向北笼络威尔士人,那是英夷藩属,交战数百年,争取其两不相帮。”
  “待英夷弱势,自会反咬一口。”
  “三为海上,其国民少且贫,国库进项尤重商路,国内支柱产业为养羊织呢绒,远销诸国,或可以军舰开道封锁其商路,只需一年两年,其国势必颓、民心自费。”
  “卑职探明其有一商路名莫斯科,一年财货值银数十万两,可伺机夺之,以取其利。”
  “第四,则是对内,废贵族权力,划府设县,于百姓中扶植乡绅,授田给地,且使商贾让普利县先繁荣起来,更其衣食变其传统,这点上咱强太多了,卑职窃以为比军事优势还要大得多。”
  说白了,大明的军事优势确实有,但并没有战斗结果看上去那么大,战斗结果的优势实际上最终追寻到的不是军事优势,而是他们更有钱。
  但衣食住行上就不一样了,逛遍整座城,会发现商铺不少,卖面包、卖铁器的、卖水果的、卖粮食的,都有,但就是没饭馆。
  有酒馆,但和大明的酒馆不一样,大明的酒馆其实也还是吃饭,喝酒能不吃俩菜?
  这不是,喝酒就喝酒,生喝,因为没有菜,木盘子才刚出现一百年,还指望吃菜?当然这句话的前提是烤面包时候往上边洒点水果的黑暗料理不算菜。
  所以当天下午,龙虎道长曹长青的大徒弟就上街拉条幅了,说龙虎道君派人来拯救普利百姓的胃,城里开了一家大明广东清远传承九代的烧鹅馆,号称陈沐吃了都说好。
  尽管实际上厨子是个南直隶人,可谁在乎呢?


第133章 黑洞
  理论上来说,普利县开业的烧鹅馆是一家粤菜馆,但它们家的招牌菜式却是鹅血粉丝汤。
  店主叫王大元,早年在金陵城外有家酒楼,大富大贵称不上,但衣食无忧赛神仙,唯独养了个二儿子不省心,又嫖又赌跟魏四似的,败了不少银钱,还叫人设局将酒楼当了去。
  一时间不说走投无路,确实万念俱灰,正巧赶着漕帮的罗教徒为漕帮出海的商人招募船匠,便带着大儿上了商船,沿途在船上做饭帮工。
  后来到常胜时来运转,朝廷赐下田产,又重操旧业给大儿弄了个铺面,也正是在常胜结识了李禹西,因喜欢吃这口,把他邀请到新设立的牧野,这次也是一样,到普利县是做李禹西的私厨。
  说实话,就凭老王这走南闯北的手艺,别说是做苏菜,哪怕就给这帮人炒碗饭,都能让他们把盘子吃下去。
  一点没夸张,面包盘子。
  不过这次整个普利县的大明达官贵人合计大半个时辰,一拍即合,给老王安排了政治任务——在美食黑洞开饭馆。
  他们是下过功夫的,首先了解到‘烹饪’、‘服务’、‘美食家’三个词都不是英格兰本土语言,而是借用于法兰西。
  法兰西又算什么美食家,高卢蛮子在躺椅上吃鹰嘴豆、烤蜗牛、嚼生蚝喝红酒都是跟罗马人学的。
  高卢蛮子被法兰克蛮子干翻,又带来西班牙的新味道,到这年月,法兰西的餐点迎来发展新高潮,源于意大利美迪奇公主下嫁亨利二世,带来几十个意大利厨师,这才让法兰西国王第一次见识到叉子,这种用于吃饭的精致工具。
  在此之前大伙吃饭都下手抓。
  终于有了饭的样子,有三种味道,罗马人的酸以及十字军的甜和辣。
  但依然没改掉天下无敌的黑暗摆盘,这一点在海峡这边的英格兰也没被很好的传承下来。
  不过漫长黑暗并不重要,即使法兰西美食在十六世纪腌臜到这种令人发指的程度,仍然不耽误法餐在今后的岁月里达成逆袭,制定关于西餐的一切规则。
  这个世界总是如此,落后其实一点都不可怕,是不是先进技术的发明者也并不是那么重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使弱小变得强大、使强大保持强大。
  而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各个方面有一说一,天朝上国就是天朝上国。
  开饭馆的决策很容易做出,开业工序却里里外外透着心机,何况美食千千万万,选择困难症出现的根源还是有的选。
  最早来到英格兰的蒙古武师王进忠提议:“涮肉吧,咱得照顾土著,弄别的菜他们整天瞎吃,能吃得惯?”
  “那不行你涮肉还得用筷子,刀叉在锅里都使不上劲,筷子是他们一时半会就会的?”
  作为西班牙人,约瑟华对学习筷子的难易程度有极大的发言权,他们那边都用刀叉,比岛夷土著文明八千多倍,摆手道:“还是得炒菜吃饭,炒菜最好吃,粤菜,没大米就从西班牙买,那儿种。”
  约瑟华以前在吕宋就爱吃米,但那会跟现在不一样,吕宋人吃米饭,但西班牙人吃的是米。
  西班牙倒不是美食黑洞,哈布斯堡地大物博,展开欧洲地图到处是飞地,最大的一块飞地叫西班牙。
  不拿米当饭是由于种植面积少,他们那边米类似一种配菜,也早在殖民菲律宾时代就用上了瓷盘,很快这种方便装食物的东西就继而风靡,有钱的用瓷盘比锡银盘子有格调、没钱用陶盘也比面包装菜强二百三十倍,
  支上口锅炖点汤,撒入菜叶子、蜗牛或鸡肉兔肉之类的东西,再撒上把米捞出来就是一道菜。
  但现在约瑟华很喜欢吃米饭,尤其喜欢用勺吃,一舀就是一大口。
  他这么一说,别人倒是都心动了,确实让英格兰百姓学用筷子不容易,当然学肯定是要学的,但必须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学,只要他们吃了,往后自己就会了。
  北海副总兵田应元有不同于旁人的思路,他问道:“在英格兰,我大明子民,谁名气最大?”
  这样的问题还用问?
  应明简单明了的告诉长官逻辑:“英夷视西班牙为不可战胜之敌,陈帅于亚洲常胜击败西军,陈帅名气最大。”
  “陈帅出身清远卫,那就做粤菜吧。”
  然后所有人都发现问题来了。
  北洋旗军火兵来自五湖四海,哪儿的人都有,但主要集中于北方及东南沿海,他们这拨兵里偏偏就没有广东福建的旗军,那是南洋、西洋二军府的主要募兵地,三军府为避免连年征兵使地方青壮匮乏,特意划分出募兵区。
  最后人们将眼神望向李禹西,他是大商人,爱享受的大商人,光聘请的各地厨子就有四十多,找个精通粤菜的掌柜应该不难。
  可这确实难。
  李禹西呼出口气,一甩袖子道:“诸位将爷别看我,李某到普利是募兵争利,哪儿会带厨子,只带了个精通淮扬菜的私交好友,以顾口腹……要找粤菜厨人,得等至少三个月。”
  三个月?
  等不起。
  正值众人犯难之际,应明鼓起掌来:“诸位,诸位,听我一句,粤菜、淮扬菜,不重要的呀。”
  “我吃过土民厨子做的煮天鹅,我煮的都比那玩意好吃。”
  想到煮天鹅的模样,应明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那天鹅死的太不值了。
  这边的煮天鹅似乎也是从法兰西学的,是把天鹅连皮带毛扒了,里面的肉煮熟后再塞回皮里,皮缝合好后摆盘,最好的厨子能让天鹅栩栩如生。
  似乎这种玩意挺符合土著审美,但在应明眼中既不好吃也不好看,而且令人毛骨悚然。
  就像他们习惯捕猎后把动物首级摆在家里一样,应明认为这就是土著更低级更野蛮的行为表现,上一个这么干的是艾兰人,就这英格兰人还觉得艾兰人低级。
  “只要把店开起来就可以了,那些段景柱懂什么正宗不正宗?只要这间屋子里的人说正宗,就算端着烤鹌鹑说是烧鹅,他们也喜欢,更别说老爷们准备给他们上鸭血粉丝汤了。”


第134章 认知
  也许就连陈沐都想象不到。
  他眼中生性温和的天朝子民,如应明这个话多的骑兵小旗、李禹西这样很常见的海商,在另一片不同的土地上可以轻而易举的为自己换上殖民者心态。
  这在陈沐的认知中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他们在吕宋、在南洋诸国,对待那些百姓确有贵贱之分,但那就像在大明也有贵贱之分一样,哪儿都有穷人有富人,哪儿都有强悍之辈有怯懦之人,但大体上很正常。
  亚洲的情况复杂,但也没那么复杂,最底层的原住民百姓绝大多数干净的像张白纸,被西班牙人扇惯了巴掌,给个枣就感激的不行。
  因为原住民不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