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5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29章 欢迎再来
  普利县衙门的阁楼炸了。
  爆炸发生时用过饭的应明正躺在二楼床上睡午觉,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头上炸响,睡梦中的应指挥使吓得以北洋步兵躲避炮弹的标准身姿撞破窗户飞身而出,自己像颗炮弹般重重砸落在草地上。
  所幸应明没打算睡得太沉,下午还要督管营兵操练,下过雨背阴的屋子里还有点凉,他便没脱棉甲,这才没摔断胳膊腿。
  即便如此,也给他摔得满身泥泞头破血流,模样是狼狈至极。
  被闻讯赶来的家丁扶起后,应指挥使一时间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我好好的在床上睡觉,怎么一睁眼就到外头了呢?
  再回头,三层阁楼上的彩色玻璃窗全被震碎,有个老头满面烟熏火燎之气,抬着头晕乎乎还没开口就已从窗边坠了下来。
  衙门里一时乱作一团,有人高呼走水,有人奔走呼唤医生,衙门外街上两队闻讯赶来的牧野兵挎刀举铳,在艾兰骑兵率领下列队奔来支援。
  清醒过来的应明本能地想要破口大骂,看着老道狼狈模样,梗在喉咙的恶言却又无从说起……他觉得自己的模样已够凄惨,却没想到老道士的样子比他还要惨得多。
  道帽不知飞到哪里去,看样子从楼上坠下来摔断了胳膊,脚也扭了,尤其是背后的道袍看上去被烧毁大块,连着屁股都被烧成黑色,被家丁搬到担架上还疼得直哼哼,嘴里还念叨着什么玩意。
  “现在知道哼哼了,谁让你在楼上自己玩手雷,疯了不成!”
  应明凑近了,心头火气仍降不下来,他一直以为老道士在楼上琢磨炼金术,虽然有点奇怪但也没管,炼金就炼金呗,了不起没炼出金子也无伤大雅。
  谁知道他在楼上弄手雷,咋的,金子还能从手雷里炸出来?那他娘全天下最富贵的就该是陈大帅了!
  火气无从发泄的应明想着这个脸上带着不屑的笑,突然顿住……难道天下最富贵的不是陈大帅么?
  这么一想,可能老道的炼金方向没错。
  指挥使原本想凑近了责怪老道几句,不过等他走近,听见老道在担架上一直哼哼唧唧反复念叨着什么,便支起耳朵听去。
  “消惊、酒惊、银惊,起火爆炸,哎哟屁股疼……消惊、酒惊、银惊,有大火啊爆炸……”
  翻来覆去就这几句,又听不懂,叫应明心里烦得很,道:“什么这个惊那个惊的,跟你说老道士,现在最该让我压压惊——你们赶紧把他弄上马车送去军医营,别死了,小四,带俩人去二楼把我的东西都拿下来。”
  “再晚点该被烧坏了。”
  老道士还说他屁股疼,难道咱应指挥使的屁股就不疼了么,还在梦里就硬生生从二楼破窗跳出来,事实证明战斗技能高超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好。
  整个普利县都被道长的大动作惊动,好在他们仍处在战争之中,尤其在城外围城军曾以投石炮射偏了砸到城内的事情发生后,百姓一听见什么响动就直接自动进行军管。
  封锁街坊的保甲兵也未完全撤除,只是在战斗结束后削减人员,他们有足够的紧急情况处理预案,爆炸声一发出尽管街角执勤的牧野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第一反应都是进入战斗状态,约束百姓呆在房子里。
  当然太紧张也是有坏处的,人们风声鹤唳,以为英格兰王军又打过来了,原本趋于平静的民心又躁动起来。
  结果人们发现除了衙门阁楼冒烟,其他地方依然该干什么干什么,甚至连城外运回来的盐、粮食、装钱的箱子都没停,真是……好让人失望。
  盐和粮食,是李禹西商队里的义子约瑟华在和俘虏英格兰贵族们谈赎金的事,不论在哪个国家,战争死去更多的都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贵族有更好的防护能让他们即使被追击,也能侥幸偷得一条性命。
  哪怕明军没有抓捕俘虏这一概念,也总不至于把放下武器投降的人统统弄死,还有战斗中受伤昏过去的板甲战士,也大多会被解除武装后关押起来。
  除了查尔斯伯爵这个倒霉蛋,被应明用盐来衡量他的价值气晕,吃饱撑的要炫富外,正常贵族都在约瑟华商议赎金后将消息传至他们的城堡,准备一笔不多不少的买命钱后被放掉。
  赎金不光是钱,基本上只要是他们庄园与下属农庄生产的东西,普利明军都要,就连牛羊马这类活物也不例外。
  当然活命的代价不仅仅局限于付出真金白银,不知道约瑟华这个西班牙人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总之每个被明军释放的英格兰贵族都会发誓,不论在什么条件下,只要王国征召他们向明军作战就会拒绝。
  实在拒绝不了,他们会效仿过去不愿去海外服役的祖先,带一张弓、一支箭,在战场上射出这支箭就返回家乡。
  倒是海面上结束的战役没能俘获多少贵族,打到后面除了两条桅杆被击断的船投降,其他船员趁着黑夜将船开到普利姆河东岸,弃船自陆上逃跑,这些水手上岸后只要不拿兵器看上去和百姓没什么区别,很难捉,因此大批水手都借此机会逃出生天。
  何况说实话,明军对捕捉俘虏并不热衷,招募自易洛魁与休伦十个部落的牧野兵原本就是杨兆龙为应对袭击沿岸的欧洲海盗准备,他们压根没受过捕俘训练,一应操练宗旨是把所有敌人都杀光。
  因而做活干净利索,能一刀砍死绝不砍第二刀。
  若非陆战投降敌人的太多,普利县也不至于要收容这么多俘虏,就这不到千人的俘虏,还是牧野兵把那些被药弩击中毒发失去行动能力的敌人都看做尚未投降处死的结果。
  否则俘虏还会更多。
  普通士兵俘虏对明军而言没那么多价值,解除武装后在城外劳作了半个月,修了几座营地、搬了些许货物,还开垦了点荒地,后来觉得浪费粮食,应明这边就和诸将商议把俘虏都放了。
  并欢迎他们下次武装好点再来。


第130章 修道
  “唉,好好一个修道之人,您说您这是何苦呢?”
  伤兵大帐里的病床前,魏四剥着橘子,掰开一瓣给老道递过去:“现在好了,屁股烧掉两层皮,您搁这儿趴着,多受罪啊。”
  曹道长这次算是遭了大罪,他给应明念叨的不是什么消惊,是当时感觉自己估计活不成了,要把新发现的配料告诉应明。
  他说的是硝精、酒精与银精,这次爆炸的罪魁祸首。
  至于是怎么爆炸的,曹道长自己也不知道,他背过身在阁楼上拿东西的时候身后突然就炸了,威力也着实不小,桌上摆的瓶瓶罐罐都被炸飞,砸到窗户上把玻璃都砸碎了。
  而他被烧坏的屁股,则是桌上装绿矾油的陶罐被炸开,溅了他一屁股,衣料被烧坏黏在屁股上,原本应该没这么大杀伤,这种修道事故以前道长就遇到过,只要用布一点点吸掉,再上水使劲冲问题不大。
  坏就坏在军医没处理经验,上来用力一抹,屁股蛋儿上两层皮这才算是毁了。
  其实曹道长的伤并不像当时看上去那么严重,要不然他怎么还有闲心去看楼下是什么东西砸在地上呢,就是被炸晕了身体协调,一下胳膊没撑住从楼上掉下去,这一下子摔得可太狠了。
  应明好歹是习武之人,二层楼跳下去还知道在泥地里打打滚儿卸力,老道可好,一下摔地上可实了,应明那声响动静大主要是梦里自己吓自己喊了两声,老道才是正经砸在地上。
  胳膊也断了、脚也扭了,屁股还给烧坏,整个人呈现出一种不能自理的状态。
  老道士艰难地用没受伤的右手往嘴里递橘子,动作里扯到伤口疼得直哼哼,没好气道:“洗金子就没事,我哪儿知道洗银它就炸了呢。”
  曹道长的实验源于他发现矾油能除锈,金属脏了锈了掺点水泡泡就干净了,后来用矾油做出硝精,发现硝精也能除锈,然后他有一块银子脏了,用酒精擦了擦不好使,就搁硝精罐子里了。
  “小的听说您这些修道之人,不都会飞檐走壁,平日里行走四方都有武艺傍身。”
  魏进忠皱着小眉头,一脸探究真相的模样,翘起大拇指道:“您看那跟我同名的蒙古人王进忠,一丈高墙蹬着就上去了,就咱这破城墙有个豁儿,赤手空拳就能爬上去,说就是跟道士学的,您怎么趴着就着地了呢?”
  “谁跟你说都会的?”
  屁股疼的老道士可没好气儿:“人家那些修道之人都有师承,打小练武,你看我像研究武艺的道士么?我学的是修行,修行重在修心,为寻成仙大道去的龙虎道君庙,老道不学武艺这些小道,没用。”
  “武艺怎么就小道了呢,不跟您吹,咱自小勤练摔跤弓马,在老家街上也有一番威名,弓箭社的都射不过我,赌输了就上他们那射箭赢银子去,这不这回就射翻了八人。”
  魏四眼里头透着失望之色:“原本听说您是龙虎道君庙的出身,还以为您有通天的武艺,想向您学个一两招,唉。”
  太失望了。
  其实魏进忠跟着义父从牧野跑到普利县,未尝没有见一见知县曹长青的想法,这个道士在魏四脑海里各种信仰加成,形象极其伟岸。
  首先,龙虎道君庙出身;其次,陈实功编书的跟随者;再者,几乎以一人之力于瘟疫中收获县中民心。
  这仨经历,在魏四心中是何等的光彩照人。
  结果见着真人,是个在阁楼里琢磨炼金术把屁股炸破的老道士,还说自己追求的是修仙大道。
  一下就让他没兴趣了,跑来侍奉他还不如去妓院快活呢。
  魏四一撇嘴道:“嘴上说的天花乱坠,道长您先活个二百年再说吧,二百年都活不到,成什么仙人。”
  “原本我还想,倘什么时候蹦出来个牛鼻子老道说看你魏进忠骨骼惊奇,是修行的好苗子,信不信老子立马撸起袖子磕头叫师父……看您现在这样,够呛能活到二百,而是免了吧。”
  老道士也不含糊,撅着屁股在病床上躺着还不老实,挑着眼儿从下往上看了魏进忠一圈,轻笑一声:“可拉倒吧,您配当道士嘛?”
  那轻蔑的眼神儿,差点把魏进忠气的跳起来,橘子往桌上一丢,道:“老子在妓院睡一天能见三番教修士给我传教,怎么到你这儿就连当道士都不配了呢?就这样德行,怎么跟人家土教竞争!”
  “跟他们有什么好争的,耽误道爷修行。”
  这话硬生生把魏进忠气笑了,起身指着老道屁股,说道:“就这,把屁股蛋炸开花也算修行?那合着您把自个儿炸死,就算成仙了呗?”
  道士不跟魏四多说,撅着屁股自己受累把橘子拿来,嘴咬着没皮的地方往肚里塞,吃了两口才慢悠悠道:“你见过仙,还是你见过道,何为仙、何为道?”
  魏四摇了摇头。
  那玩意谁见过?
  “老道以前也以为,要想求仙问道,就要顶礼膜拜、磕头捣蒜,可后来道爷见了陈大帅,能叫水机锤锻火机自动,打放炸药天地变色,那是老道平生所见最近仙者。”
  “后来又有幸得见北洋甲等陈医师,可活刎颈之人,但凡气息未绝他就能使人活命,这是不是仙?他们所用之技,又是不是道?”
  “猕猴当面你打响鸟铳,将其惊得四散奔走,在它眼中你是不是仙?它对你头如捣蒜,你就能让禽兽跟你一样了?哪怕高兴了也不过赏些血食罢了。”
  “可猕猴若拿起鸟铳指你,你能不怕、你能不跑?”
  魏进忠的眼神变了,他觉得这个双眉入鬓撅着屁股的老道士有点可怕了。
  他到底把什么当作他的道?
  “等老道的伤好了,还会再去做实验的,虽然老道还不知道这东西为何会自爆,可三精炸起来威力远胜火药,无炮筒尚可轰瓶破窗,若处炮筒之中,必可破阵毁城。”
  老道用没受伤的右手吃力地抚过被烟熏火燎翘了的胡须:“这就是老道的道,弄明白这些,就是修道。”


第131章 万胜
  万历十一年,时隔两年,朝廷终于再一次向东洋军府派遣北洋旗军,而且一来就号称两个卫。
  只不过人员构成上,有点挂羊头卖狗肉。
  正经的北洋旗军只有两个千户部,余下八个千户部皆来自内卫调拨,皇帝在书信中称,这八个千户部是他精简了北直隶两个卫,沙汰的老弱发往携家带口来往亚洲,精兵强将拱卫京师。
  皇帝百无禁忌,甚至准许他们各自率宗族兄弟,卫军携老扶幼,浩浩荡荡三万多人,押巨额军资物资自天津港一路开来。
  万历在信上说,他早想这么干了。
  由于北疆开拓战事正值用人之际,朝廷最好的兵员依然被有限派遣至戚继光麾下追随北征,偏偏东洋也处在战争之中,因此只能北方留两千户、东洋留两千户,另外一千户也被调派他处,将这一批新出炉的北洋军瓜分一空。
  戚继光太需要这批人了,朝廷能派往北方的军队很多,能耐得住草原朔风、能打得起塞外硬仗的军士也很多,但能以百户部为单位跟北虏对攻的部队很少,能打仗还能在草原上不迷路的百户部就更少了。
  北洋练兵场,是天下唯一能量产素质优异军兵的地方,不过皇帝在信里非常乐观,他说这种情况在明年这个时候就问题不大了。
  因为朝廷另外开设了一处练兵场,设在城外清华园左近,号御林讲武堂。
  剩下的一千户北洋军便被派到那,在去年秋季奔赴各地招募旗军,御林讲武堂不归北洋、不归兵部、更不归御马监,直属皇帝,从任命到调派的权力尽归皇帝之手。
  万历在信上说,为了不给北洋军器局太大压力,根据武备产能,御林讲武堂‘暂时’每年两期,每期训练一卫兵力。
  所以,打从陈沐看到这封信起,北洋军器局从今往后不再生产火绳鸟铳、锁子甲这些非正规军使用的兵器甲胄,往后统一生产已定型的军事兵器,让陈沐再向海外贩售军火,找南洋军器局与宣府军器局下订单。
  陈沐看信时直撇嘴,皇帝眼界是刁了,什么叫‘非正规军使用的兵器甲胄’,万历老爷你的国家是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到现在多数地方还使着火铳、快枪呢,怎么这火绳鸟铳就不堪到成了非正规军装备了。
  咱往外卖是因为能挣比成本运费加一块还多的钱,可不是因为这东西它不先进,它依然是世界上非常先进的兵器,一般人想用还用不上呢。
  但显然,它在皇帝眼里已经是一种过时的单兵作战武器了。
  原因并不是燧发铳的定型天下太平铳,而是南北二洋研究们共同的智慧结晶,名为万胜铳。
  这杆铳被北洋派到亚洲的北洋军指挥使、也是陈沐的徒弟沈宗炼交到他手上时,他就挑起了眉毛:“铳的成本降低了。”
  铳的模样变得复杂,成本自然就会提高,尤其是变得这么复杂。
  沈宗炼交到他手上的是一杆外形近似早年火绳形制只有握柄的无托铳,铳机仍为燧发,当然形制上更加美观实用,铳管八棱方便打造,有轻微幅度的前细后粗,以应付点燃时的膛压。
  但这是一支短铳,铳不到四尺,铳机被放进铳床内,外部两侧以薄铸铁片加盖装钉,除此之外单用眼看是看不出它跟过去的天下太平铳有什么差别,只有拿在手上举铳待发,才知道内中奥秘。
  首先是铳更轻了,它没有铳托、铳管更短、铳机位置是镂空的金属件,铳柄内部也是空的,同时铳柄底端有铸铁盖,上面有大明及北洋军府的文字标识,铳柄与铁质通条做过重心调整,端起来并不费力。
  口径更大、铳管做工更精,药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