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丝丝和风缓缓掠过,又让人惬意的神经多了一丝舒畅,伸手划过空中的懒意,一份悠然便缓缓坐上心头。
  大明宫最让人们心驰神往的建筑,如今早就是完善多时的,被李弘起名为空中花园的楼阁。
  李弘设计出来的摇梯,在太乙城的皇家庄园经过几年的革新,如今更加成熟的被运用在了空中花园的阁楼上。
  李治与武媚缓缓登上最高处,整个繁华的长安城便在他们的脚下被俯视。
  人流如织、店铺林立,来来往往的客商驮着货物,经大街走小巷,寻找着自己的目的。
  大明宫前方因为隔离了当初的太极宫,因此,很难听到人潮如织的长安城街上,那喧嚣热闹的嘈杂声。
  但看着那一派热闹景象,仿佛耳边已经想起了“繁荣昌盛”的声音。
  李治因为吐蕃一事儿心情不佳,看什么事情都不顺眼。
  原本还很结实的太极宫,在李弘离开后,就开始摇摇欲坠,刮风下雨时,不少墙壁竟然突然被蒙蒙细雨冲塌了。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太极宫是不是被那小兔崽子,偷偷摸摸搞垮的?
  毕竟,这已经不再被皇室用度的太极宫,留在这里无人用度,废弃的话可是很可惜。
  所以李弘每次经过的时候,都是两眼发绿。
  当武媚跟李治知晓,小兔崽子在皇室搬入大明宫后,就想把太极宫与他的东宫一起夷为平地,重新建造时,夫妇俩自然是把某人喊到身边,狠狠的揍了一顿,以此警告他少打太极宫的主意。
  但天随人愿,李弘离开不出两月,太极宫就开始出现各种事故。
  无奈之下,李治便下令工部开始重新设计太极宫。
  虽然明知是李弘在搞鬼,但此刻人家已经不在长安,想要找人家算账也没法找到。
  果不其然,李治下令不出三天,工部就高效率的拿出了设计图纸。
  看着那图纸上熟悉的字迹,以及各种平面图形,武媚满额头都是黑线,玉手更是因为紧攥拳头的缘故,青筋毕露。
  于是,小胖子李旦便成了牺牲品,那日被武媚因为抢太平公主的奶糖,狠狠的被揍了一顿。
  揍完后,武媚顿时神清气爽,看任何事物都顺眼了很多。
  “这小兔崽子是建造什么东西?看着跟他的太乙城似的。”李治皱着眉头,一年不问个八百遍,就好像这一年过的缺了点儿啥似的。
  武媚却是知道,这是李治变相的要记住李弘犯下的过错,就等着人回来后,新账旧账一起清算。
  不过话说回来,武媚还是很欣赏眼前的这一大片建筑。
  全部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以及紧挨大明宫的园林花草,被工匠修剪出了一个大大的唐字。
  四周鲜花簇拥着的,在一次不经意间,武媚还从那绿油油的草坪上,看见了一个极像李弘的,大大的笑脸。
  经过询问,连铁吞吞吐吐着,说这是太子殿下怕您想他,所以就命令工匠把自己的笑脸修剪到了这里,让您一上空中楼阁,就能够看见他。
  结果自然是不用说,李弘大大的笑脸被武媚全部下令剪除了,缘由是,看着那笑脸手心发痒。
  然后一旁的小胖子李旦,跑的比兔子还快,武媚话音落,“兔子”就消失不见了。
  看着下方全部用石头建成的建筑,李治跟武媚原本都很不满意,但最后,当知道这些建筑的各个用途后,两人才算是勉强同意了。
  何况,这一切还不用他们出一分钱,都是李弘自己从太乙城出钱,至于户部,现在已经成了李弘的钱包了,恐怕除了户部侍郎敬晖,李治都不知道他大唐户部有多少钱。
  两人站在空中楼阁,欣赏着脚下的天下,还没有一炷香的时间,兵部带着红翎的折子就从扬武手上,被带着来到了李治身边。
  “陛下,兵部急奏。”扬武恭敬地说道。
  李治接过来打开一看,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双手紧捏着急奏,不出声的望着远方。
  武媚看了一眼李治的神情,刚刚听到急奏提起来的心,不由自主的便放了下来。
  原本她还以为李弘那小兔崽子是不是又作什么妖了,但看看李治那虽然严肃的表情,却没有焦虑,显然是其他事情让他忧心。
  李治看了一眼武媚,见她望了自己一眼后,便把目光又放在了脚下的长安城上。
  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有些沉重地说道:“果然是不出李弘所料啊。”说话的同时,李治是不由自主的连连摇头。
  “陛下您是指何事儿?”武媚并未看那份急奏,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问道。
  “当年弘儿与戴至徳因为出兵辽东一事儿,闹的满朝堂乌烟瘴气,最终以弘儿罢免戴至徳礼部尚书,包括其他几人的官职,从而终结了此事。但现在,一切都如弘儿几年前预料一般,高丽与新罗联兵,开始向我大唐这边出兵了。”李治眼神中闪过一丝怒意。
  如今想来,当年的事情真是惊险万分啊。
  如果当初不是李弘以强硬的态度拒绝出兵,那么时至今日,大唐这几年,需要在高丽投入多少兵力跟金钱?
  当年如果出兵援助,那么今日高丽与新罗联兵攻唐,这可又将是大唐自己养虎为患、自食其果的一件极为讽刺的事情。
  戴至徳当年力主出兵,也不知道他现在会作何感想?
  “朝堂上已经任命契苾何力为东州道行军大总管,高侃为副总管。任命李谨行为燕山道行军大总管,杨昉为副总管,联合出兵高丽、新罗。你对此有何看法?如果这要是依着你当年的意思,这几年我大唐的损失,你担待的起吗?”李弘一手抚摸着白起黑乎乎的硕大狼头,神情轻松的看着身前的戴至徳。
  戴至徳一言不发,他不相信和平了好几年的辽东一带,会有战乱发生。
  李弘吃吃笑着,把手里的奏折递给了戴至徳,说道:“虽然你远离朝堂已经快要四年了,但朝堂上的奏折真假,想来你还是能够辨认的,拿去看看。”
  手里的奏折递给了戴至徳,李弘缓缓起身踱步道:“时间有时候能够很好的证明,一个人的决策是对还是错。有些事情,我们经过缜密的计算、推敲,完全能够摸清楚其脉络。就像我把你召到吐蕃,我不知道你心里是不是很恨我,或者认为我是因为当年之事,故意刁难你。”
  “小民不敢。”戴至徳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手里的奏折仿佛有千斤重,压的他不得不松手,放弃了手里看完的奏折。
  阿史奴看着奏折飘落在地,急忙小心翼翼的在白起的注视下,捡了起来,然后便站在一边,等着李弘要回。
  “我们常以莫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来警醒自己,但你戴至徳却没有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此话只适合你这样的人。以我大唐的宽容来与高丽、新罗之愚昧之辈推心置腹,已经不是君子之所为也。他们还是未开化的顽民,在我大唐,他们的婢女,在他们新罗可是享有着崇高的地位,谁家的女儿在大唐侍奉达官贵族,可都是荣耀啊。而你却要与崇拜婢女之人推心置腹,岂不是可笑?”李弘拍了拍戴至徳肩膀,示意他在一旁坐下。
  至于阿史奴,到现在为止,他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只要一会儿交给无法无天,好好的拷问一番,想来一定能够挖出不少东西来。
  “不知殿下召我等来吐蕃是何用意?是因为小民当年不敬殿下,所以这是流放万里吗?”戴至徳被罢官四年,如今依然是一身文人的骨气。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了,戴至徳,你我朝堂之上争吵了好几年,以你看人的眼光,你觉得我李弘是那种小心眼儿的人吗?还是你觉得我李弘小心眼记仇,对付你还需要等到现在?”李弘看着半梅给戴至徳放了一杯茶,真有股把热茶从戴至徳脑袋顶浇下去的冲动,看看脑袋里装的是不是真的浆糊。
  “殿下,恕小民无礼。小民虽然不知道殿下为何召我等前来吐蕃,但当初在朝堂之上,小民从来没有真正的恨过殿下您。因为政见不合,小民在朝堂之上树敌也不少,但小民却不明白,为何罢免小民官职后,还要用小民。”戴至徳返老还童了,这个时候开始矫情起来了。
  “我说戴至徳你真没劲,你是小孩子吗?怎么这么大岁数了,还矫情起来了?罢免你官职怎么了?以你的德行,你自己看看,如果当初不罢免你,如果当初按照你的提议,大唐在辽东用兵,现在我们得到的是什么?还不是跟这个吐蕃一样的白眼狼……你看什么看,又没说你!”
  李弘说到最后,看着白起又冲他翻白眼,于是对着白起吼道。
  最后一句没把白起吼住,倒是把戴至徳吓了一跳,但换来的还是白起对他的翻白眼。


第220章 节儿
  戴至徳想不明白,原本看不上自己的太子殿下,为何现在看着又像是要重用自己?
  刚被太子殿下数落了两句的他,坐在椅子上直梗脖子。
  等李弘把那头也同样不满太子殿下说它白眼狼的白起赶出去,戴至徳这才问道:“那就还请太子殿下告知,召小民来吐蕃何意?”
  “很简单,你不是一直想在国子监任职吗?现在好了,我给你一个国子监祭酒的位置,监丞以及主簿、录事都由你来决定,如何?”李弘看着戴至徳的黑脸,经过这一路的风餐露宿,比以前更黑了。
  “在这里?在吐蕃设立国子监?”戴至徳感觉自己的嗓子有些尖,很像扬武或者连铁的嗓音。
  “对,就在吐蕃,你的职责就是替大唐教化吐蕃万民,让他们学习我大唐的文化。至于教授什么,你什么拿手就教授什么,人手不够,你可以从长安国子监、弘文馆借人。”李弘看着戴至徳的眼睛,真诚地说道。
  李弘允诺他从国子监跟弘文馆借人,但却只字不提从他东宫的崇文馆借人。
  戴至徳不用想都知道,这是明摆着不让崇文馆的知识传播到吐蕃。
  “番外蛮夷,小民怕辜负了殿下一番苦心。”戴至徳捋须说道。
  但那个样子,看着倒是跃跃欲试,根本不像是嘴里说的客套话那般不情愿。
  李弘笑了笑,随意地说道:“无所谓,你把他们教成什么样子都行,只要最后认识我大唐的文字,知道之乎者也,知道孔孟之道,对,就以孔孟之道为主,其他辅之。”
  说道孔孟之道,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啊,别的不敢说,最起码给人洗脑,让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这不也就是孔孟之道的核心?
  “这些都是我大唐先贤毕生所得,如何能够轻易教人?况且,就算是小民想教,他们能学的会?”戴至徳就差把口袋捂住了,好像很怕李弘把他的满腹学问,全部掏光送给吐蕃。
  “教多少算多少,此事就这么定了,不管你同意不同意。你要是不同意也行,你就自己走着回长安吧,我不会派人送你的。”李弘懒得跟他废话,明明很想试试,却还在那里装作半推半就,整的好像李弘求他似的。
  “既然如此,小民从命便是,不知殿下打算让小民在这里教授几年?还有,既然是设立国子监一样的学府,那么总得有地方受学吧?”戴至徳看着李弘不耐烦,也直截了当,不再兜圈子了。
  “大昭寺用来作为受学之地,至于各种经费,自然是由吐蕃来出,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你们的俸禄自然也不会很低,怎么着也得比长安城的高个几十倍吧。”李弘拿定主意了,在自己离开吐蕃之前,一定要替戴至徳好好的宰吐蕃一笔。
  跟戴至徳刚刚商议完受学吐蕃一事儿,文成公主就寒着脸走了进来,看李弘的眼神,就跟看见苍蝇一样的讨厌。
  “咦?姑姑您咋来了,这几天侄儿求见您都求见不到,今日怎么突然冒……错了,您今日怎么有空了?”李弘从椅子上跳下来迎接文成,一边挥手示意戴至徳先下去吧。
  “你只需告诉老身,你什么时候离开这个宫殿?”文成听到李弘说话,就气的浑身发抖。
  也不知道这么多年,长安大明宫里的武媚是怎么熬过来的,反正她是丝毫不想看见这个欠揍的东西了。
  这几日自己避而不见,就是不想看见恼人的东西。
  没想到这倒好,人家求见了两天,见自己没反应,直接把芒松芒赞处理政务的宫殿给占了,而吐蕃的赞普,只能在偏殿,跟一帮吐蕃大臣挤在一起论事了。
  “我没打算离开啊,我在这里挺好的,您不用担心我的。”李弘打着哈哈,不要脸地说道。
  “这里是吐蕃王室,不是你大唐皇室,你在大明宫,你也敢占着你父皇的宫殿不走?大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没有规矩了?”文成使劲扭着手里的丝帕,上面的褶皱,估计熨是熨不平了。
  “哎呀姑姑,规矩都人定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您改改规矩不就成了?是不是那个芒松芒赞求您过来的?这可是他自己愿意把宫殿让给我的。”李弘一边说,一边就要作势出去找芒松芒赞。
  “你给我回来。”文成满脑门黑线,她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不对,这尊魔神还是自己打进来的。
  “李弘,只要不是很过分的事情,我都能做主,你说吧,你到底想怎样,才愿意离开吐蕃。”文成走到刚才戴至徳的位子前,缓缓坐下,平静地说道。
  李弘无奈的摇摇头,果然是不出所料,这最后,吐蕃人还是把文成姑姑推出来跟自己谈判。
  “很简单,还是一样的条件……”李弘刚开口,就被文成打断。
  只听见文成气哼哼地说道:“想都别想,那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你干脆把吐蕃并入大唐版图,或者等着吐蕃百姓动乱吧?这几日你难道不知道?自从你允许赞普与其他官员接触后,这吐蕃各个部落之间的矛盾,你看不见?你觉得吐蕃容易吗?你李弘的心难道不是肉做的?就忍心看着吐蕃无辜的百姓这么一直动乱下去而袖手旁观?”
  “不就是一些部落争夺草场吗,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儿,况且,他们本来就是逐水而居,发现了好的草场,谁不想占为己有,为自己部落所用。让他们打吧,分出输赢不就停止争斗了?”李弘不负责任地说道。
  反正这事儿是死道友又不是死贫道,吐蕃越乱他还越高兴呢。
  “你……把你的条件放低一些,不要让老身为难。”文成懒得跟他争吵,吵起来最后生气的只会是自己。
  “那好吧,我的条件可以降低一些,裴行俭不担任吐蕃大相,但必须担任吐蕃副相,大相你们自己选择。而戴至徳则将在吐蕃大昭寺开设国子监,来为吐蕃万民受学我大唐文化,所有的费用等等,都由你们出。军权,裴行俭……”
  “军权你想都不要想,把军权交给你的人,那还不是等于我吐蕃自己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文成公主看着李弘,一股无力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个小魔王就是要在这里耗,耗到你答应为止。
  “吐蕃不能设置你大唐的都护府,裴行俭只能是任命为我吐蕃副相,非是吐蕃都护府大都护兼吐蕃副相,期限为三年。至于戴至徳在我吐蕃开设学馆,我文成同意,但不能在大昭寺……”
  “那就小昭寺。”李弘眨巴着眼睛,快速的接话道。
  无论小昭寺还是大昭寺,这都是因为她文成而建成的寺庙,在吐蕃享有着很高的声誉。
  特别是大昭寺,吐蕃语的名字叫做:祖拉康、觉康。
  大昭寺最初的建造,就是为了供奉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时,那一尊被称为释迎佛像的佛像。
  最初佛殿的名字便叫做惹萨,后来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