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

一个传信小兵进入大堂之内道:“报相爷,最新消息,来自辽国的使团已经到达汴京,这比您预计的到达时间晚了近半个月,听闻也是今年这反常的严寒让辽国使节团行程受阻。”

“好,晚了半月真是天助我也。”

高方平立即升帐,开始了北上进兵的战前详细部署事宜。

皆因刘延庆的主力部队当时并没有大量的南下河中府,现在他们主要部署在东部长城以南的银州地带。

“各位,我部真正的反攻就要开始了。”

于账内召集了诸将誓师之际,高方平道:“天气还没有真正转暖,但不能在等,必须进兵了。皆因辽国节制我之心始终不死,不会坐视咱们变强,一而在再而三的,他们总在关键时刻以世界差人、和事老身份出来拉偏架,然而咱们反抗不了,每次都会妥协,都会签对我大宋不平等的条约。”

这是大宋固有存在的东西,许多人都已经麻木,特别是西军,所以账内情绪悲愤,但许多人暂时都没有说话。

高方平敲着桌子道:“是不是就此自暴自弃,放任不管了。是不是任由了宋夏之战的发生,咱们就技止于此,不在作为,明哲保身了呢?”

顿了顿高方平道:“我不答应。以往被屈辱的百姓,死去的战士亡魂,谁都不会答应。“

“绝不答应!”听大魔王说到这里的时候,许多狂人吼了起来。

高方平再道:“此番进兵,最终能打到哪一步,能为我大宋拿会多少利益来,是否又会被那些外交官僚拖后腿损耗?坦白的说我心理也没有底。重要的在于,我们被西夏点燃的战争热血、它仍未冷!”

“血仍未冷!进兵!进兵!进兵!”这些家伙又开始猥琐了,特别是种师道系的人最热衷。

高方平道:“在朝廷层面、辽国层面,战争需要理由,咱们进兵需要逻辑。政治上需要一个说法。“

大头军官们面面相视了起来。

高方平道:“理由是:没有理由,老子们就是要稀里糊涂的打过去!”

“誓死追随相爷出兵!”全体将军跪地道。

高方平抛出令箭,指着军事区域图道:“刘延庆部立即整军,从银州出兵打石州,然后经由石洲,威胁夏州。”

“得令。”老刘拿了令箭,带着少量亲卫军立即启程赶赴银州去筹备,相信石洲会战很快就会展开。

“种师道部主要负责防卫,依托兰州一线牵制卓洛和南军司,负责我远征军后勤。”高方平道:“毕世静部,史文恭部,徐宁刘法部,随同我北上,从韦州一线直逼西夏重镇西平府。”

“是是是是!”毕世静等人纷纷跪地。

老种的眼睛又睁开了,出列道:“明府为何让老朽防御,老朽了解那边情况……”

“别说了,这不是商量,这是行军作战命令。”高方平道:“因为你个老东西虽然能打,然而你也是最不守规矩的一个,最难节制的一个,当时就连我都险些被你坑了。这就是理由。”

第712章战争途中的政治事件

种师道还要说什么,却是被他弟弟给拉了回去。秦凤军系的许多将领也是一脸黑线的样子,没办法,皆因以往老种帅太猥琐,得罪的人太多了,所以导致秦凤系成为大宋的过街老鼠了,那几乎没有例外,自来就没有任何一位相公待见种家军的。

很显然的一个事,从十二月末结束西北战事以来,到达现在的二月末,两个月的时间里,江州以及汴京猪场生产的军备,那是源源不断的,新材料兵器,新材料鱼鳞甲,以及新的神臂弓,那一共是通过大船运到河中府六万多套了。

加上早先河中府还有些剩余,于是便有了总数七万套,可以用于新整编改革过的西军换装,但这七万套新军备,全都被刘延庆部拿走了,官面理由是他们当时打的最艰苦,其实谁都知道,这么做是因为种师道部最跳,最猥琐,最不受相公待见。

面对此,其他人还好,种师道则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然而反抗不了,若换童贯在此,那童贯相反会被种师道下绊子坑的不要不要的,就算是陶节夫来,也会被老种搞些小动作气的跳脚。然而偏偏高方平目下在西北威望太大,加之西军被强势整编过后,许多原有军官退役,编制调换,西军方面被高方平编入了许多其他系的军官,还派驻了政治委员。

所以目下西北的局势,政务或许高方平不能制霸,但是军务那是绝对不会被抵抗的。

只有一种情况下他们能说了算,就是高方平被人软禁给当做菩萨供了起来,然后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否则只要高方平的命令能出帅帐,那是全体军官反小高都没用,因为大头兵会分分钟教军官做人。这就是军队内部的全民战争。

现在的西军已经正式有了灵魂,而这个灵魂不在是种师道内的任何人,是高方平。只要高方平还在,不论是否在西北,往后这只部队的信仰就不会丢失了,这就是他们的血统以及灵魂。

高方平起身走了下来,到近处停下脚步道:“老种帅啊。”

“末将在。”老种低声道。

“你有你的特点,你有你的贡献。但军令就是军令,不要在有任何情绪,否则会造成我远征军的不稳定。这些你比谁都懂。”高方平道。

种师道有点英雄迟暮似的难过情绪,有点战争过后就被冷藏的嘘嘘情怀,却不得不微微点头。

高方平拍拍他的肩膀道:“这样的时节,老将军身在后方坐镇,修养修养,保重身体,这样也好,因为没有您在后方坐镇指挥,本帅还真不放心后勤线的保障。你的责任未必就轻于前线,明白吗?”

“末将明白。”种师道叹息一声,也不等高方平说散,有点累了的态势,提前佝偻着身躯就离开了大堂。

还在账内的种师中不能多说什么,只有点为老哥往昔。却是紧跟着被高方平指着鼻子道:“看好你家兄长,若后方出任何问题,我不找他麻烦,我找你问罪。”

“遵命。”种师中底下头……

大宋的文官们胆子一向都很大,很奔放,以往不是他们不爱打,只是他们觉得打不赢,此番见可以欺负西夏人,于是高方平的出兵政策,就算在文官系统内,也是压倒性的支持。他们就有这么猥琐。

当年种师道都敢主动出兵打正在谈判的朝廷的脸,所以以高方平为首的这群鲨鱼就更想这么做。

当然此番出兵虽然夹大胜士气,装备精良全是精兵,却也不会有想象中的容易,最狠的两黑军司被打废了这是事实,但也不是说西夏就真的是待宰的羔羊了,特别此番高方平两路大军变为了进攻方,西夏境内的军队保有量也还有些,作为保家卫国的一方,他们仍旧是会有不少战力的。

所以出征之际高方平又给刘延庆部补发命令:不可冒进,不可大意张狂,此番进兵的真正目的不是灭国,也不是有效占领,而是要为即将而在汴京展开的外交谈判,拿到最多的筹码,与此同时夹士气装备之利、以吓唬战略为主,进一步消耗西夏青壮年精锐。

必须要做到一次让他们重伤,心生阴影,要保证我西北汴京的十年以上之安定,这样我内地才放心来投资,我西北部才有真正发展生产的建设环境。其后谋划燕云之地时,才能做到无后顾之忧。

这些就是给刘延庆部的补充命令,也是此番进兵的战略指导思想。

现在高方平可不想做战争狂人,好大喜功的去把战线无尽拉长、在西北需要大建设的现在耗费钱粮和民力于后勤线。是的高方平绝不会这么干,此番无非就是手头紧去收点保护费。

且高方平的策略,已经把后勤线压力减轻至了最低。高方平只携毕世静部,史文恭部,徐宁部,拢共三万五千兵力轻装出兵。而刘延庆部则夹新装备的七万精良部队,从银州一线出兵。

也就是说,此番后备力量还很充足,乃是有保留的出招,只有不到十一万的兵力进兵西夏……

有传言说在战争初期,陶节夫就对种师道累积了相当大怨气,是要在战争过后进行总清算的。

而实际上不是传言是真的,枢密院已经委派了大宋名将曹忠到达西北,曹忠大棒槌手持陶节夫相爷的调令来和高方平商议,调种师道回京,由曹忠暂时接任秦凤军系。

出兵之前,在西北行营曹忠也对高方平进行了苦苦劝说。说调种师道回京,是让他主持侍卫马军司工作,让情绪不要大。

实际上高方平却知道,一但回京,老种铁定被陶节夫整的死去活来,陶节夫当然不会杀了老种,但文人们要整死一个老将军,那真的未必需要动刀,高方平太清楚了,种师道这样的年纪,积累下来的战争后遗症,一但真的闲置被整,他会比狄青将军更快死去。

于是管他陶节夫说的在好听,高方平也不同意,这也算是高方平在二月就起兵的原因之一,自古以来能保护将军的,就是战争。

于是这就是种师道继续留在秦凤路搞后勤指挥的缘故了,因为北方帅臣高方平在庇护他。这也是种家军和种师中尤其感激高方平的缘故。

枢密院的决定,理论上不能违背,但高方平可以。因为高方平目下仍旧持天子剑。这就是当时赵佶任性之下给相爷们的难题。

持天子剑的人在军事上只受赵佶节制,和枢密院是平级的。天子剑在性质上,和皇帝给陶节夫的白玉狮子旗是一样的效力。

于是关于种师道的去留,就此充满了变数。除非赵佶的圣旨亲来,否则这事必须要等到战争全部结束,高方平回京述职的时候和老陶进行政治撕逼。妈的有那么容易,一个为国征战一生的老将军你们说调教就要调教……

另外的消息是,早在高方平被围于河中府之际,宗泽仍旧起兵教广南的少民做人了。

当时高方平以及朝廷给的建议都是:不要用兵,至于细则你老宗自己去想办法。

然而宗泽又不是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不能整倒王祖道祭旗的情况下,就算给了利益,那些之前被骗的少民还是固执,很不服气,不会如此轻易就算了。于是广南地区形势不好,当时虽然没有真的打战,却很影响生产,汉娃和少民形成两个阵营始终对持。民间也经常发生汉娃百姓和少民百姓械斗从而死伤的事例。

于是宗泽最终判断:不用兵不行。

最终在寒冬来临之际果断出击,于少民认为最不可能的时候,宗泽做出了突击三江和南丹的决定。且快狠准,打的漂亮,在只死了不到两百个少民土兵的形势下,就拿下了三江和南丹。

是的没办法,宗泽仍旧是用暴力解决了广西的问题。

同样是使用暴力,能臣和蠢材所造成的结果当然也会不同,换王祖道那个蠢材的话,他准能把快很准的一次“特种狙击战”打成持久内战。但宗泽参考学习了很多猪肉平的方式,他愣是用最小的代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击成功,抓捕了闹事的少民首领,然后再许给利益,安抚少民。

没有头领的时候那些少民戾气不重,他们主要是落后和贫穷。反正他们也打不过宋军,于是当然只有选择了接受宗泽给的好处,该干嘛干嘛,洗洗睡了。

所以经过宗泽梳理,那两个地区现在才叫真正的纳土归宋,吐司制度真正名存实亡了,宗泽已经正式派人在那边设立县衙。把他们当做大宋子民进行管理。

宗泽给他们的利益就是贸易“互市”。这样才是人类的主流,相互有利的东西,既让那些落后的少民有了物资,也增加了官府税收,还让喜欢生产的汉娃百姓的物品有地方卖。

那么以往为什么没有所谓的“互市”,一般人不和那些少民做生意呢?

最大原因出在官商勾结、出在吏治上。

第713章曾经那份热血澎湃

因为和那些所谓的蛮子做生意的话,对于大宋的奸商来说利润太低,而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好的东西可以拿出手,主要是山货以及粮食。

众所周知,奸商做生意喜欢高利润和盘剥,且因为官商勾结,所以无商不奸,商人都喜欢阴人,自己的百姓戾气不重,加之有官府拉偏架,所以平时坑了汉娃百姓也问题大不到哪去。

然而那些少民比较直,又穷,他们一但被坑就容易起冲突、操刀子。于是在不能坑害少民的政治前提下,长此以往利润低,就没奸商和那些少民“互市”了。

老赵定了优待少民的政策又咋地,广西的奸商们觉得你赵家爱互市你自己去就是了,老子们不去。加之许多任桂州知州都是王祖道哪类的棒槌,对商队的节制力有限。这些,就是广西混乱的根由所在。

宗泽不是一个神,但他是酷吏,且有能力管好广西吏治和商业环境,所以他答应了把少民当做汉娃对待,进行无差别贸易,就是那些土著的真正利益。他们许多人生活环境会改善,不用整天用光着屁股乱跑被人笑话了。

江州的大量廉价货物将会很快到达广西,从那些大头少民手里换走粮食、皮货、山货。

其实天下事都是钱的问题,那些广西奸商在关七的眼睛里弱爆了。在以往关七只是没有门路,无法插手广西的商路而已,否则会被当地的商霸联合官府、然后请土匪给和谐掉,但现在有宗泽坐镇,已经有了关七用武之地。

在关七的眼睛里那边到处是宝贝,各种茶叶啊,花啊,甘蔗等等,都是等待开发的行业。然后那些少民最擅于把大山里的山货草药带出来,各种药材,不需要用奸商手段,在西门庆这种大药商的手里,也可以有大作为。

然后依托广西为基地,进成都府路,能把更多的好东西给带出来。

“混不成啊,王祖道和王祖道时期的那些士绅奸商真的混不成,这么大的好处却开发不出来,进入宝山却空手而回,说的就是王祖道这一系人!”

这是宗泽关七和西门庆等人的结论。

来自广西的好消息,也真个让正在往北进兵的高方平底气足了些,到此基本可以宣布,大宋的主要大病,基本去了一大半……

现在的汴京不同以往,猪肉平那真是如日中天。

许许多多的大头百姓现在手边也真有点钱了,于是他们一空闲下来就喜欢聚集在茶馆里,现在没人听书了,而是犹如新闻论坛一样,大家等在这里,一但有关于那啥啥啥的新闻,就第一时间知道,并进行讨论。

“来了来了,这哥们乃是汴京时报的战地爆料人,以往他的消息还是很准的。”

见一个风尘仆仆的家伙走进来的时候,茶馆老板接过了他的爆料,然后把钱给他。

是的这都成为一个产业了,把新闻带进来就有钱拿,茶馆老板就以这个地方作为新闻平台,卖茶和零食水给吃瓜群众。

“高方平部,刘延庆部,分为两路大军开始进兵西夏。截止发稿时,高方平部尚未到达韦州,未和西夏军交战。但刘延庆部已出银州,夹无敌的新式装备以及优势兵力,又加上大捷之后的士气,石州会战大捷,强势击败当地守军祥祐军司,斩敌七千余人,一举拿下石州城。”

当茶馆人员把这么一条消息写在了大黑板上的时候,茶馆内大声吆喝了起来,全沸腾了。

“果然啊,在猪肉平的驾驭下,老刘也够猥琐的,也是能战的,以往奸臣庸才当道,导致咱们老刘帅的能力发挥不出来。”

“屁,刘延庆的战力也就那样,此番全依靠我大猪场制造的新式军备,再加上我大猪肉平指挥下西北大捷的士气,老刘若是连祥祐军司都打不过那才是亵渎。”

围着凑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目下的汴京就这德行,许多消息甚至会比朝廷还先获得。譬如此番高方平两路大军伐夏,刘延庆已经首战石州大捷,民间的爆料人进京了,估计永兴军路帅司书记官的捷报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